一、不表示“死”的dead(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芳[1](2019)在《“半A半B”和“半A不B”构式语义倾向的认知分析》文中指出四字格是汉语所独有的语言现象,形式精炼,意义丰富。而“半”字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词素,它的相关四字格构式因其独特的表义功能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当前,“半”的四字格研究多是从格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等表层语法特征进行考量,从认知构式语法视角出发探讨构式义产生的认知动因的研究颇少。论文以“半A半B”和“半A不B”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构式语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以下四个研究问题:“半A半B”和“半A不B”构式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半A半B”和“半A不B”分别有什么样的构式意义?这两个构式有什么样的语用功能?构式产生语义模糊和贬义倾向的认知动因是什么?根据对语料的细致分析与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半A半B”和“半A不B”构式中,可变性构件A和B的词性一般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者语素,其中以动词和形容词性为主。A和B之间具有一定的语义关系,在“半A半B”构式中,A和B具有语义相近,相对相反,绝对相反,以及语义相关或是隶属于同一范畴等四种语义关系。但在“半A不B”构式中,A与B只呈现出语义相近,相对相反或者绝对相反这三种语义关系。整个构式还是具有词汇的功能,能够独立地在句子中充当多种成分。(2)按A和B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分类,“半A半B”呈现出了四种构式意义,而“半A不B”具有三种构式意义。其中,语义模糊性和贬义性倾向在整个构式意义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3)“半A半B”和“半A不B”构式都具有模糊性和贬义评价的语用功能,这两个构式产生语义模糊性是受到了认知过程中范畴边界模糊性以及范畴化过程复杂性的影响。另外这两个构式所传递的贬义倾向源于认知主体对特定场景的认识存在着心理期待,因为客观场景不符合说话者预设的理想结果,构式就传递出了主观的贬义倾向与不满情绪。综上,首先该论文为汉语的四字格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此外,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对“半A半B”和“半A不B”构式产生语义模糊性和贬义倾向的认知动因做出了深入地探讨,以期能帮助汉语爱好者更好地理解汉语四字格,同时也希望能更好地服务于四字格的机器翻译。
袁嘉惠[2](2015)在《梵二会议及其后的天主教—犹太教对话》文中研究指明犹太教与天主教会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彼此对抗与纷争之后,终于在1965年梵二会议之后握手言和。梵蒂冈教廷召开梵二会议,发表《我们的时代》宣言,开始重视改善与犹太教的关系。《我们的时代》(第四号)是天主教方面在新时期处理与犹太教关系的指导性文件,它打破了犹太圣堂与天主教会数个世纪的沉默,开启了两教关系的新时代。《我们的时代》(第四号)取消了“取代论”,这一曾经的基督教神学的核心与支撑,推动着基督教神学的革新与发展;重拾基督教会的信仰之根,强调耶稣及教会的犹太性;号召互相尊重,开展宗教对话与世俗领域的合作;撤销了对于犹太民族上千年的“弑神罪”的指控,为犹太民族正名。可见,这一文件为两教关系良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由于对话时间尚短,许多问题仍然存在。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梵二会议及《我们的时代》(第四号)在之后的两教交往中意义重大。本文将尝试分析这份文件的意义,及在此之后两教之间的关系发展。文章将简要介绍梵二会议及《我们的时代》(第四号)的基本内容及意义;分析《我们的时代》(第四号)所阐明的五个重要的神学问题,即承认犹太人所拥有的圣约继续有效、重拾耶稣与教会的犹太性,探寻信仰之根、号召相互尊重,开展友好的对话与合作以及取消了“弑神罪”的指控,为犹太人正名;以及教会传扬福音的使命。第三章则侧重于论述上述五个问题在梵二会议之后的发展及演变,以及由此产生的争议及思考。主要包括:关于圣约观念的发展、对圣约模式的思考;对于教会犹太性表述的再思考;两教对话的困境、以及两教对话所处的层次;对于反犹主义的进一步反思;天主教方面对于向犹太人传教的态度以及修改“耶稣受难日”祷文事件。第四章围绕与梵二会议相关的其他争议问题而展开,包括天主教会对于以色列国的态度;以及教会对大屠杀的反思,天主教方面对于反犹主义与反犹太教行为的区分等等。第五章侧重论述犹太教方面对于上述问题的回应,以及犹太教内部不同的对话态度及参与度较低的原因。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本文认为,两教在对话之中逐渐开始相互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表达,在坚守自己的信仰同时能够“按其所是地尊重对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两教都开始了新的神学反思的进程,这期间无疑会不断地有新问题,新争议的产生,但总体来看,这是有益的。但同时也应注意,数千年的偏见与误解并不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彻底消除,因而对话中有反复与争论也是正常的,但若想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偏见,则需要双方持续不断的真诚的努力与坚持。
周运会[3](2015)在《汉字构造的隐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概念合成理论和转喻理论为分析工具,先从总体上论述了汉字构造表词所体现的认知理据;接着在对《说文解字》所录的9353个汉字逐一溯源的基础上,考察了每一个汉字的早期构造在文字形体造意、文字读音的语源义、文字字素意义这三个方面和文字本义之间的意义联系,收集构造隐喻表词的汉字并归纳了相应的汉字隐喻,论述了汉字构造隐喻的类别和隐喻汉字的结构;最后对汉字构造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梳理分类和逐字分析,探讨了汉字概念隐喻的生理基础和文化动因,并将汉字概念隐喻与汉语语言表达层面的同类隐喻、英语中目标域或源域相同的隐喻分别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汉字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和发现:(1)目前汉字层面的认知隐喻研究成果寥寥,论文较系统全面地探讨了汉字构造中的隐喻理据,丰富和加强了这一方面的研究。(2)将认知隐喻理论和古汉字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汉字构造隐喻的判定方法。(3)以探寻汉字在创造之初的隐喻理据为目的,从文字字形、读音语源、字素与本义之间的意义联系出发,在对《说文》所录的9353个汉字逐一溯源的基础上,首次较全面地研究了汉字构造表词中的隐喻理据,收集了隐喻表词的汉字,并归纳了相应的隐喻模式。(4)将所总结的汉字构造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意象隐喻两大类,对共66例汉字概念隐喻进行了系统的深入分析和汉汉、汉英对比研究。(5)为了发现汉字概念隐喻的特点,创造了同一语言中不同层面隐喻的对比和跨语言隐喻对比并行的研究方法;在汉英隐喻对比中,以尽可能地寻找与汉字概念隐喻的隐喻模式相同或相似的英语隐喻为目标,层层搜索、多方探寻对比研究所用的英语语料,力图打破语料来源单一所造成的局限。(6)在汉字概念隐喻的汉英对比研究中,优先选择了英语词源隐喻进行对比。从汉字隐喻出发,系联英语词源隐喻并将两者进行对比,有助于填补汉英字词构造层面隐喻对比研究的空白。
陈四海[4](2013)在《分析哲学视野中的隐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喻是二十世纪后半期英美分析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逻辑实证主义的破产是隐喻被从修辞格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重要前提。我以意义和认知问题为线索对英美分析哲学视野中的隐喻问题研究进行考察。研究目标有两个:第一,借以说明隐喻在哲学和科学中的重要价值;第二,以隐喻问题为基点映射出二十世纪后半期英美分析哲学是如何对逻辑实证主义进行修正的。我首先对英美分析哲学的隐喻研究进行了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分期:第一阶段是古典修饰隐喻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逻辑实证主义),和大部分传统哲学家一样,逻辑实证主义认为隐喻是修饰性的,仅具有风格的审美功能;第二阶段是相互作用理论(20世纪30年代、50到70年代),相互作用理论试图用语义层面的相互作用来说明隐喻的整体性和不可还原性,及其对意义的创造作用,从而消除了传统的修饰隐喻观;第三阶段是字面主义理论(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字面主义理论否认隐喻是语义层面的意义更新,否认隐喻意义的存在和隐喻的认知性,将隐喻研究的场域从语义学转向语用学;第四阶段是古典隐喻理论的复兴(20世纪80年代之后),当代隐喻研究从激烈批判转向开始重新评价古典理论的价值,古典隐喻理论出现复兴。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我对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隐喻研究进行了回顾,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影响我们正确评价隐喻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我对当代隐喻研究的逻辑起点——I.A.理查兹的隐喻相互作用理论进行了考察,一方面表明了它是如何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另一方面表明它何以迟滞20世纪5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并产生应有的理论效应。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相互作用理论和字面主义理论围绕隐喻意义和隐喻认知性展开的两场论辩:第一场论辩是布莱克和戴维森围绕隐喻意义是否存在所展开的。这场争论是由于布莱克的日常语言哲学和戴维森的真值条件语义学对意义概念的不同界定所导致的。布莱克认为在成功的语言交流过程中,听者所把握住的全部内容都可以称作是语言的意义,在对隐喻陈述的理解过程中,我们把握住了不同于其字面意义的内容,所以隐喻陈述创造了新的隐喻意义。戴维森认为句子的意义就是其真值条件,而大部分隐喻并不具有相应的真值条件,所以并不存在专门的隐喻意义,隐喻是字面意义的运用所产生的特殊效果。这场争论加深了对隐喻运作机制的理解。第二场论辩是海西和罗蒂围绕隐喻是否具有认知性所展开的。海西和罗蒂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因为他们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论采取了不同的修正方案。在知识和世界这两端,海西要修正的是知识,而罗蒂要修正的是世界。海西是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她认为知识和世界之间并不是一种演绎性的关系,而只是一种近似符合的关系。既然语言和世界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作为错置语言和对象关系的隐喻就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机制,并且要受到知识和对象之间的反馈循环的约束,因此隐喻在科学中的应用(模型)是认知性的,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罗蒂是实用主义哲学家,罗蒂认为世界并不能直接决定我们判断的真假,我们的知识是以一种整体论的方式来应对世界的因果刺激的,我们如何应对来自世界的因果刺激取决于我们的整个信念系统而不是世界。而大部分隐喻在字面上是虚假的,所以隐喻和世界一样是外在于我们的知识和信念系统的,因而隐喻是非认知性的,是知识的理由而非原因。这场论辩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逻辑实证主义知识论的局限性。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我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分析哲学范围内所出现的古典隐喻理论的复兴趋势进行了描述。并以弗格林的比喻性比较理论为例说明,古典隐喻理论的复兴并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结合当代思想资源对传统理论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古典隐喻理论的复兴表明经过激烈批判的革命阶段之后,哲学家们开始冷静地思考传统观点的价值和洞见,因而标志着隐喻现代研究的深入。在上述考察过程中,我发现在英美分析哲学范围内,几乎每一种新的隐喻理论的提出都以在意义和知识理论上对逻辑实证主义有所修正为前提。隐喻问题映射出了浪漫主义、日常语言哲学、实用主义、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和言语行为理论等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众多不同修正方案,是我们借以检讨逻辑实证主义理论得失的一面重要镜子。
乔翔[5](2011)在《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汉语和英语形容词修饰名词结构(以下简称“形修名结构”)的对比,寻求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规律和特点,揭示其共性和个性。如:对比两种语言中形修名结构的类型、语义搭配的特点、句法功能的差异及修饰语语序的异同等。并试图揭示构成汉英形修名结构异同的动因和内部机制。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对比研究法:为了深入揭示汉英形修名结构的异同点,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予以结构上的对比,从微观和宏观上来论述其异同点。2.文献检索法: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从中获取语料和研究方法,填补自身研究的不足。3.例举法:运用所搜集到的实用和有参考价值的实例来解释说明要研究的问题,使理论具有更多的现实参考,不会使所论述的问题空洞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选题新。首次将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作为研究对象。与以往重视单一语言研究相比,无论在研究视角还是研究广度方面,较之以往的相关研究都有较大不同。2.提出汉英形修名结构类型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二者的共性和差异表现。3.通过汉英形修名结构多项形容词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语序比较,指出二者的共性和个性,并对其形成机制从语言认知学的角度加以解释。本文的不足: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语义关系复杂、分类繁难、论证艰难,基于语义的汉英形修名结构中形容词和名词的相互选择和搭配、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中心语的语序问题及类型学特征和机制等方面的比较和研究,更是存在着极大的困难。本文在这方面涉及得还不很深入,特别是基于语料库的汉英“形”、“名”搭配的量性研究还很不够,这也是后续研宄的方向。本文分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分别如下:第一章:绪论。确定研究对象并阐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介绍本文的指导原则、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语料来源;明确汉英语形修名结构的研究范围。第二章:汉英形名结构研究综述。首先,回顾汉英理论学界针对形修名结构展开的研究。其次,概述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的已有成果。第三章:汉英形容词名词对比。对比汉英形容词、名词用法的异同。重点比较两种语言中充当定语的形容词在语义特征、构成形态、变化形式(能否重叠)、比较方式及语法功能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第四章: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语序对比。指出汉语是形容词修饰语全部前置的语言,后置是语用手段而非语法手段。而英语形修名结构是修饰语既可前置又可后置的语言,修饰语的位置以前置为主,后置是有条件的;对比两种语言修饰语后置现象的异同;提出由于修饰语位置的差异而导致汉英形修名结构互译的方法不同。第五章:汉英形修名结构连接标记对比。描写、分析汉英语形容词和名词连接标记的异同;重点探讨汉语形修名结构三种连接类型中不同的形容词类别和“的”字出现不出现的条件和规律;讨论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在汉语形修名结构连接标记方面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原因。第六章:汉英形修名结构句法功能对比。论述汉语与英语形修名结构在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方面的共同点;重点比较汉英形修名结构在句法功能上的不同之处,如在充当谓语、补语、分句、同位语等句法功能上的差别。第七章:汉英多项定语对比。对比汉英语中充当定语的词类在语法、语义和结构关系上的分类;重点分析汉英语多项定语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异同点并指出多项定语排序的依据;进一步展开汉英多项定语的互译实践。第八章:汉英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与搭配对比。从文化背景、词义的引申及习惯搭配等方面对比汉英形容词和名词搭配的共性和个性;对比汉英形修名结构中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包括形容词定语在句中的顺向指向、形容词定语在句中的逆向指向及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多种句法成分。全书结语。概述全书的研究内容,总结汉英形修名结构类型学上的共性和差异,尝试揭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和机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及提出后续研究中需要深化的问题。
王迪[6](2008)在《SIMD编译优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多媒体应用是近年来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多媒体应用的代码往往具有较高的并行度。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几乎所有的处理器厂商都为其处理器增加了多媒体扩展,以充分利用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并提供了具有单指令多数据特点的指令集,简称为SIMD指令。SIMD指令能够对一组数据执行向量形式的运算,每组数据被划分为几个子字,并对所有的子字都执行相同的操作。SIMD指令能够带来较高的执行效果、较低的功耗和较好的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SIMD指令可以有效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但是目前编译器对SIMD指令的支持并没有达到足够令人满意的程度。程序员往往需要通过手写汇编代码、内嵌汇编、或者通过使用编译器认识的内部函数等手段在代码中显示的使用SIMD指令。这要求程序员对SIMD指令集有深入了解,提高了多媒体程序的开发难度。此外,由于不同处理器的SIMD指令集之间差异较大,从而使代码的可移植性降低。因此我们希望编译器能够自动的从高级语言生成SIMD指令。称为SIMD编译优化。这种优化和传统的针对向量处理器的自动向量化非常类似,因此又称为SIMD向量化。但体系结构和主要应用领域的不同使多媒体扩展和向量处理器之间存在较人差异。两者在向量长度、指令集特点以及存储操作等方面存在着关键区别。妨碍SIMD编译优化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多媒体程序中复杂的代码形式影响了向量化效果,各种多媒体典型操作变化较多不易识别,存储操作功能较弱制约了优化性能的提升。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由C语言编写的多媒体应用程序、与目标平台无关的SIMD向量化方法,是对原有的向量化方法的扩展与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含有指针形式的C程序难以向量化、多媒体典型操作无法有效识别、SIMD寄存器数据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能够有效生成SIMD指令。该方法主要在语法树中间表示上进行,不改变编译后端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该方法对传统向量化算法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对多媒体C代码广泛存在的指针访问进行了分析处理;采用模式匹配方法有效识别复杂的多媒体典型操作;采用循环分布、循环交换等方法提高了循环中潜在的并行性;本文还提出了一种SIMD寄存器分配方法减少冗余存储操作,降低因体系结构限制而产生的数据存储操作开销。
张素香[7](2007)在《信息抽取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上电子文本的日益增多,使得用户从网上获取有效信息变得日趋困难。面对信息爆炸带来的问题,亟需一些智能化工具来帮助人们从海量信息中获取真正需要的信息,信息抽取正是基于这一需求而产生的。信息抽取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根据ACE(Automatic Content Extraction)会议评测任务的划分,它主要研究命名实体识别、实体关系抽取、指代消解、事件探测这四个领域。其中,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又是这些任务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对信息抽取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命名实体识别和实体关系抽取两个方面,将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和全新的理论方法—全信息理论运用到我们的整个研究过程中。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专家知识和多模型相结合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充分考虑了专家知识在命名实体识别中的作用。根据实体类型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实现方法,人名、地名识别采用先规则后统计的方法,而组织机构名识别则采用先统计后规则的方法。统计学习方法应用了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E)和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s)算法。命名实体识别的主要贡献详细描述如下:首先,命名实体识别系统利用专家知识和规则进行人名、地名的候选,然后再将候选的实体输入统计模型进行判断,其中,在处理候选人名时,为了防止一个外国译名被部分识别为一个或几个中国人名,提出了动态优先级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高频的歧义字,这些字既可用作中国人名的姓氏,又可经常出现在外国译名中,实体识别系统在处理候选人名时一旦遇到这些高频歧义字,利用前后向探测方法灵活地调用中外人名识别模型,实验证明,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人名识别的性能指标。地名的候选也充分利用了“省、市、山、湖、自治县”等明显的后缀信息以及“奔赴、赴、故都”等前缀信息,作为触发地名识别模块工作的条件。模型中的特征包括了各个层面:实体的上下文环境、上下文的特定语义、实体中不同字或词对实体识别的贡献度等。本文使用了概率信息,增强了样本的差异性,提高了人名、地名识别的召回率和准确率。除此之外,还首次提出自信度函数、顺序等特征,这些特征在实体识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次,细化分类模型。为了提高实体识别的性能指标,采用层叠方式的多模型结构,模型分为中国人名、外国译名、地名和组织机构名等识别模型,针对不同的模型抽取了不同的特征。第三,由于组织机构名长度不一,很难直接用规则的方法进行机构名候选,因此,本文采用先统计后规则的方法,并借鉴了短语识别技术,与常用的短语BIO识别方法相比,本文定义了BILO四类标记,增加一类标记L。采用BILO方法,将机构名识别转化为相应的标记分类任务,使机构名识别任务简单化。并且,本文还针对不同的机器学习方法开发了相应特征。最后,利用规则——特殊模板来识别利用统计方法没有识别出的机构名。利用该命名实体识别系统参加了2006年SIGHAN中的命名实体比赛,实验语料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获取了最好成绩。本文还利用1998年1月的《人民日报》进行实验,对比了ME、CRFs用于汉语命名实体识别的实验结果,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和比较,表明CRFs模型在性能上优于ME模型。2、提出了基于CRFs的实体关系自动抽取方法,主要自动抽取句子中二元实体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完成:首先,收集和标注语料。以“人事变动”领域为例,基于《人民日报》和互联网进行语料收集工作,将收集到的语料进行切分、POS等预处理后,再改写为XML树。在此基础上,我们标注了三类实体关系:职位、人、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定数量的反例,从而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其次,在完成语料的收集、整理和标注工作后,建立了实验系统模型,利用CRFs算法进行实体关系的自动抽取实验。针对不同的实体关系选取不同特征,实验结果证明,CRFs和其它算法相比,可以有效地解决二元实体关系的自动抽取问题。3、为了正确获取文本中隐含的实体关系并推送给用户一个更完整的结果,以全信息理论为方法论,在该方法论的指引下,充分利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挖掘、获取多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首先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获取分析实体关系时必不可少的语法知识,该语法知识由若干抽取模板组成。为了克服获取大规模标注语料这一困难,提出利用无监督的学习方法——Bootstrapping方法获取抽取模板,并提出了层次知识获取模型,该模型由内外两层知识获取模块组成,内外两层模块互相嵌套获取了实体关系抽取所需的领域专业特征词表和抽取模板库,从而完成语法知识的获取任务。其次,建立全信息知识库。采用语义框架的表示方法,结合“模式—行为”规则,对抽取模板进行语义分析和施效结果分析,挖掘出隐含的实体关系,同时修正已得到的错误实体关系,通过对最终实体关系的推理和整合,给用户推送一个完整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全信息的实体关系获取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多个实体关系的同时获取问题。
马津燕[8](2005)在《基于Petri网的交换机与加权循环调度算法建模与性能分析》文中指出Petri网是分析系统性能的一种有力工具,其不仅有坚实的数学基础也有相当数量的分析软件,是可以用在多种领域的建模工具。广义随机Petri网(GSPN)作为其重要分支,能够准确描述系统的状态及其变化过程,因此在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性能分析中取得了显着的成功。本文基于GSPN建立了交换机和加权循环调度算法的模型,并分析了其性能。首先,本论文详细论述了Petri网、时间Petri网、随机Petri网(SPN)和广义随机Petri网的相关概念和特点,其中有些概念和特点国内的书籍没有介绍过。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三个Petri网分析软件,这些软件是通过与国外大学建立联系获取的,对理解Petri网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本论文描述了交换机的体系结构,该部分描述比较详细,采取了分模块描述的方法,并依照交换机内部物理结构顺序介绍。然后,建立了交换机的模型,并利用功能强大的GSPN软件工具包——TimeNET对该模型进行详细性能分析,得出了吞吐量、平均延迟等性能曲线,为深入理解交换机的结构奠定了基础,并为以后研究交换式工业以太网提供了参考依据。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加权循环调度(WRR)算法,并给出一种改进WRR算法——最小环加权循环调度算法(MR-WRR),该算法简单易实现。最后基于GSPN给WRR和MR-WRR建立了模型,通过对这两种算法进行的性能比较,得出MR-WRR优于WRR,对改善交换机队列调度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马战军[9](2003)在《不表示“死”的dead》文中研究指明
二、不表示“死”的dea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表示“死”的dead(论文提纲范文)
(1)“半A半B”和“半A不B”构式语义倾向的认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Ban A Ban B" and "Ban A Bu B" |
2.1.1 The Traditional Perspective |
2.1.2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
2.2 Research Gap |
2.3 Summary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Methodology |
3.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onstruction Grammar |
3.3 The Principle of Iconicity and its Sub-types |
3.3.1 Iconicity of Closeness |
3.3.2 Iconicity of Sequence |
3.3.3 Iconicity of Cultural Values and Norms |
3.4 Categorization and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
3.4.1 Prototype Theory |
3.4.2 The Problem of Conceptual Fuzziness |
3.4.3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
3.5 Summary |
Chapter 4 Analysis of Formal and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Ban A Ban B" and "Ban A Bu B" Constructions |
4.1 Data Analysis |
4.2 Analysis of Constit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s |
4.2.1 Constit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Ban A Ban B" in Form |
4.2.2 Constit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Ban A Bu B" in Form |
4.2.3 The Cognitive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Order of A and B |
4.2.4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 "Ban A Ban B" and "Ban A Bu B" |
4.3 Constructional Meanings of "Ban A Ban B" and "Ban A Bu B" |
4.3.1 A and B:Synonyms |
4.3.2 A and B:Gradable Antonyms |
4.3.3 A and B:Complementary Antonyms |
4.3.4 A and B:Related Words or Morphemes |
4.4 Summary |
Chapter 5 Cognitive Motivations for Fuzziness and Negative Tendency of "Ban A Ban B" and "Ban A Bu B" |
5.1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Ban A Ban B" and "Ban A Bu B" |
5.1.1 Fuzziness |
5.1.2 Negative Tendency |
5.1.3 Focal Prominence |
5.2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s to its Fuzziness |
5.2.1 Categorization and Semantic Fuzziness |
5.2.2 Economy Principle and Semantic Fuzziness |
5.2.3 Application of these Motivations to Analyze its Fuzziness |
5.3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s to its Negative Tendency |
5.3.1 Subjectivity |
5.3.2 Expectation as Cognitive Motivation |
5.4 Summary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A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Degree |
Appendix B The List of Collected "Ban A Ban B" |
Appendix C The List of Collected "Ban A Bu B" |
Appendix D 详细中文摘要 |
Acknowledgements |
(2)梵二会议及其后的天主教—犹太教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结构与写作方法 |
第一章 梵二会议及《我们的时代》(第四号)宣言的内容 |
第二章 《我们的时代》(第四号)之中涉及的五个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两教的选民与圣约观念 |
二、教会的犹太性与两教共有的精神遗产 |
三、相互尊重,友好对话 |
四、弑神罪的指控 |
五、传扬福音的使命 |
第三章 《我们的时代》(第四号)之中五个神学问题在梵二会议之后的发展及演变 |
一、梵二会议之后天主教内部对于圣约思想的再思 |
1. 梵二会议后天主教内部对于圣约观念的发展 |
2. 天主教内部对于圣约模式的思考 |
二、梵二会议之后天主教内部对于两教信仰同源性的认识与思考 |
1. 梵二会议之后天主教对教会犹太性思想的发展 |
2、对于教会犹太性表述的再思考 |
三、梵二会议之后天主教内部对于对话思想的发展及两教对话的现状 |
1. 梵二会议之后天主教内部对于对话思想的发展 |
2. 两教的对话现状及所在层次 |
四、梵二会议之后天主教内部对于反犹主义的再思 |
1. 天主教内部对于反犹主义的反思 |
2. 教内反思反犹主义过程中的相关事件 |
五、梵二会议之后传福音问题的再发展 |
1. 是否应向犹太人传福音 |
2. “耶稣受难日”祷文事件 |
第四章 天主教会对于以色列国的态度及其对于大屠杀的反思 |
一、梵蒂冈对于以色列国的态度 |
二、天主教会对于大屠杀问题的反思 |
第五章 犹太教方面对于上述议题作出的回应 |
一、犹太教方面对于梵二会议《我们的时代》(第四号)宣言的回应 |
二、犹太教方面对于其他相关议题的回应 |
1. 对于2008年教皇修改祷文事件的回应 |
2. 对于以色列国问题的回应 |
3. 对于大屠杀事件的回应 |
三、犹太教内部对于对话的态度及整体参与程度较低的原因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汉字构造的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目标和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研究对象说明 |
第三节 汉字构造隐喻理据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概念隐喻理论 |
1.1.1 什么是概念隐喻 |
1.1.2 概念隐喻映射的恒定性原则 |
1.1.3 隐喻的相关性和相似性基础 |
1.1.4 基本隐喻 |
1.1.5 隐喻的普遍性(universality)和多样性(variation) |
1.1.6 概念隐喻理论的哲学基础 |
第二节 概念合成理论 |
第三节 隐喻和范畴化 |
第四节 意象和意象图式 |
第五节 认知转喻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汉字构造的认知理据 |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
第二节 汉字与意象 |
2.2.1 物象、意象、字象 |
2.2.2 汉字基本字符的取象类别 |
第三节 汉字构造中的意象图式 |
2.3.1 构造体现意象图式的汉字字例 |
2.3.2 对以上字例的综合分析 |
第四节 汉字的构形模式与隐喻、转喻思维 |
2.4.1 象形字、指事字中的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 |
2.4.2 会意字中的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 |
2.4.3 形声字中的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 |
2.4.4 小结 |
第五节 《说文》部首字构造中的转喻和隐喻 |
第六节 汉字构造中转喻和隐喻的共现 |
第七节 汉字构造与概念整合思维 |
第三章 隐喻汉字语料的收集与分类 |
第一节 汉字构造隐喻的判定方法 |
3.1.1 汉字最初的构造和本义 |
3.1.2 根据意义联系寻找汉字构造的隐喻理据 |
3.1.3 排除不合理的汉字构造隐喻理据说解 |
3.1.4 在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解释之间做正确的判断 |
第二节 汉字构造隐喻的类别 |
3.2.1 以认知功能为基础的隐喻分类 |
3.2.2 汉字构造隐喻的类别 |
第三节 隐喻汉字的结构分析 |
3.3.1 形体造意隐喻表词的汉字 |
3.3.2 语源隐喻表词的汉字 |
3.3.3 字素意义隐喻表词的汉字 |
3.3.4 小结 |
第四章 汉字概念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二节 时间是空间 |
4.2.1 “时间是空间”隐喻的普遍性 |
4.2.2 汉字构造与英文词源中时间隐喻的对比 |
4.2.3 汉字构造与汉语表达中时间隐喻的对比 |
4.2.4 小结 |
第三节 纵向空间方位隐喻 |
4.3.1 已往的汉英纵向空间方位隐喻研究 |
4.3.2 汉字构造与英文词源中纵向空间方位隐喻的对比 |
4.3.3 汉字构造与汉语表达中纵向空间方位隐喻的对比 |
4.3.4 小结 |
第四节 “直”与“非直”意象的隐喻投射 |
4.4.1 “直”与“非直”隐喻投射的相关研究 |
4.4.2 汉字构造中的“直”与“非直”隐喻 |
4.4.3 “直”与“非直”汉字隐喻的汉汉、汉英对比 |
4.4.4 小结 |
第五节 汉字构造中以“圆”为喻的女性美 |
4.5.1 汉语文化中的尚圆心理 |
4.5.2 源于“圆”的女部汉字 |
4.5.3 “圆”与女子隐喻联系的文化渊源 |
第六节 关于死亡的隐喻 |
4.6.1 汉英语言表达层面的生死隐喻 |
4.6.2 汉字死亡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6.3 汉字意义引申层面的生命隐喻 |
4.6.4 小结 |
第七节 水之法与路之律 |
4.7.1 “灋”与“律”的构造隐喻 |
4.7.2 汉英语言中的道路隐喻 |
4.7.3 小结 |
第八节 无形的“网” |
4.8.1 汉字“网”隐喻的分析及汉汉对比 |
4.8.2 汉字“网”隐喻与英语中的“网”隐喻的对比 |
4.8.3 小结 |
第九节 关于言语的隐喻 |
4.9.1 汉英语言表达层面的“话语”隐喻研究 |
4.9.2 汉字“话语”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9.3 小结 |
第十节 关于欲望的隐喻 |
4.10.1 汉字欲望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0.2 小结 |
第十一节 关于理智的隐喻 |
4.11.1 汉英语言表达层面的理智隐喻研究 |
4.11.2 汉字理智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1.3 小结 |
第十二节 “黑”的隐喻投射 |
4.12.1 中西文化中“黑”与其他概念的联系 |
4.12.2 源于“黑”的汉字隐喻及相关对比分析 |
4.12.3 小结 |
第十三节 以温度域为源域的隐喻 |
4.13.1 温度隐喻的研究成果 |
4.13.2 汉字温度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3.3 小结 |
第十四节 源于丝线的隐喻 |
4.14.1 汉字“丝连”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4.2 汉字“乱丝”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4.3 汉字“结”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4.4 小结 |
第十五节 “心”为何物 |
4.15.1 汉英语言文字中“心”隐喻的研究成果 |
4.15.2 汉字“心”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5.3 小结 |
第十六节 大存在链隐喻 |
4.16.1 大存在链隐喻的定义及其在汉英语言中的体现 |
4.16.2 汉字大存在链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6.3 小结 |
第十七节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创新和发现 |
第二节 理论方面的思考 |
第三节 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分析哲学视野中的隐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隐喻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主题的厘定 |
三、隐喻问题何以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凸显? |
四、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哲学传统中的隐喻 |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 |
一、为修辞学和诗学辩护 |
二、《论诗》中的隐喻 |
三、《修辞术》中的隐喻 |
第二节 古罗马修辞学家的隐喻观 |
一、西塞罗论隐喻 |
二、昆体良论隐喻 |
第三节 中世纪的隐喻观 |
一、奥古斯丁的隐喻观 |
二、阿奎那的隐喻观 |
第四节 理性时代的隐喻观 |
一、理性时代的语言和知识 |
二、经验主义哲学家论隐喻 |
三、理性主义哲学家论隐喻 |
第五节 浪漫主义时代的隐喻观 |
一、维科的隐喻观 |
二、尼采的隐喻观 |
第二章 被迟滞发现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逻辑实证主义对隐喻的批判 |
一、逻辑实证主义关于认知和情感的区分 |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 |
第二节 理查兹的意义理论 |
一、从实证主义走向浪漫主义 |
二、意义的语境准则 |
第三节 理查兹的隐喻相互作用理论 |
一、与传统自觉决裂 |
二、隐喻是语言和思想的普遍原理 |
三、隐喻是所喻和能喻相互作用的结果 |
四、隐喻研究的戒律 |
第三章 隐喻和意义的更新 |
第一节 从逻辑实证主义到日常语言哲学 |
一、哲学分析不是一个章程固定的学派 |
二、语言不是实在之镜 |
三、意义不是实体 |
第二节 隐喻是焦点和框架的相互作用 |
一、布莱克对传统隐喻观的分类和批判 |
二、布莱克对理查兹的继承和发展 |
三、布莱克的隐喻相互作用观的基本内容及后期修正 |
四、隐喻的价值 |
第三节 模型、隐喻和科学研究 |
一、模型的类型学分析 |
二、对社会科学研究滥用数学模型的批判 |
三、模型应该在科学研究的逻辑中占有一席之地 |
四、模型和隐喻的差异 |
第四章 基于字面意义的语用学解释 |
第一节 戴维森的意义理论 |
一、戴维森对塔斯基真谓词定义的倒用 |
二、从彻底的翻译到彻底的解释 |
第二节 字面意义对隐喻的解释效力 |
一、在实证主义和相互作用理论之间 |
二、戴维森反对隐喻意义的论证 |
三、戴维森反对隐喻性真理的论证 |
四、戴维森关于隐喻问题的正面主张 |
第三节 布莱克对戴维森批评的回应 |
一、对戴维森主要观点的评述 |
二、对戴维森批评的回应 |
第五章 隐喻是否具有认知性? |
第一节 隐喻和科学知识的进步 |
一、从共相到家族相似:海西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论的批判 |
二、所有的语言都是隐喻性的 |
三、科学解释是对被解释项领域的隐喻性重新描述 |
四、隐喻的指称和认知要求 |
第二节 隐喻和自由主义社会的自我更新 |
一、终极词汇表 |
二、隐喻的非语言性和非认知性 |
三、隐喻和重新描述 |
四、隐喻的字面化和自由主义社会的自我更新 |
第三节 对海西和罗蒂关于隐喻认知性论辩的评述 |
一、对海西和罗蒂论辩的评述 |
二、哈克对海西和罗蒂论辩的仲裁 |
第六章 隐喻的真理困境与古典隐喻理论的复兴 |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这样说过 |
一、古典隐喻理论的复兴 |
二、弗格林对当代理论家批评古典隐喻理论的回应 |
第二节 弗格林复兴古典比较理论的当代思想资源 |
一、格赖斯的会话理论 |
二、特沃斯基的相似性理论 |
第三节 比喻性比较理论 |
一、隐喻真理性的理论困境 |
二、我们何以要进行比较并作出相似性陈述? |
三、认知语言学家对隐喻的不当拓展 |
四、比喻性的比较 |
五、隐喻的简单性和力量的来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指导原则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内容 |
四、语料来源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一、对汉语形容词、名词以及形修名结构的界定 |
二、对英语形容词和名词以及形修名结构的界定 |
第二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汉语形修名结构研究综述 |
一、形修名结构中"的"字隐现规律及其语法功能研究 |
二、名词前多个形容词的顺序研究 |
三、形容词和名词的语义搭配研究 |
四、汉语形修名结构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研究 |
第二节 英语形修名结构研究综述 |
一、形修名组合是复合词还是短语之争 |
二、有关形容词修饰名词的消歧研究 |
三、对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认知解释研究 |
四、有关英语形修名结构中形容词语法功能的传统观点 |
第三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对比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汉英形容词名词对比 |
第一节 汉英形容词对比 |
一、语义特征对比 |
二、结构形式对比 |
三、变化对比 |
四、比较方式对比 |
五、语法功能对比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汉英名词对比 |
一、特点对比 |
二、语法功能对比 |
第四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语序对比 |
第一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语序共同点 |
第二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语序不同点 |
一、汉语的形容词修饰语只能前置 |
二、英语的形容词修饰语可前可后 |
三、英语形容词修饰语的前置和后置两可现象 |
四、汉英形修名结构后置修饰语对比 |
第三节 英汉形修名结构互译的两种方法 |
一、英—汉形修名结构的对译 |
二、英—汉形名结构的转译 |
三、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转译 |
本节小结 |
第五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连接标记对比 |
第一节 汉语形修名结构的连接标记 |
一、不能加"的"的形修名结构 |
二、必须加"的"的形修名结构 |
三、可加可不加"的"的形修名结构 |
第二节 "的"字隐现的规律 |
一、不能加"的"的原因 |
二、必须加"的"的原因 |
三、可加可不加"的"的原因 |
本节小结 |
第三节 英语母语人学习汉语形修名连接标记时的难点和偏误 |
一、单层定语中"的"的缺失偏误 |
二、多层定语中"的"的冗余偏误 |
三、多重定语的错序 |
第六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句法功能对比 |
第一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句法功能的共同点 |
一、作主语 |
二、作宾语 |
三、作定语 |
四、作状语 |
第二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句法功能的不同点 |
一、汉有英无的句法功能 |
二、英有汉无的句法功能 |
第三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在句法功能上的类型学共性 |
一、整体性 |
二、描写性 |
三、对称性 |
第七章 汉英多项定语对比 |
第一节 汉英多项定语的类别对比 |
一、语法意义的分类对比 |
二、语义属性(词汇意义)的分类对比 |
三、结构关系的分类对比 |
第二节 多项定语的语序对比 |
一、宏观对比 |
二、微观对比 |
三、排序的理据 |
第三节 多项形容词定语的语序对比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三、排序的理据 |
第四节 汉英语多项定语的互译 |
一、汉英修饰语扩展规律指导下的互译方法 |
二、汉英多项定语排序规则指导下的互译方法 |
第八章 汉英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与搭配对比 |
第一节 汉英形名搭配习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第二节 汉英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对比 |
一、形容词定语在句中的语义顺向情况 |
二、形容词定语在句中的语义逆向情况 |
三、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多种句法成分 |
结语 |
一、汉英形容词修饰语语序的类型学特征 |
二、汉英形容词定语连接标记的类型学特征 |
三、汉英多项前置修饰语排列次序的类型学特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SIMD编译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SIMD技术的应用背景 |
1.1.1 多媒体应用的特点 |
1.1.2 媒体处理器的特点 |
1.1.3 SIMD技术 |
1.2 编译器设计 |
1.2.1 编译器的作用 |
1.2.2 编译器的基本结构 |
1.2.3 编译器的工作流程 |
1.2.4 编译器的构造 |
1.3 SIMD编译优化 |
1.3.1 SIMD编译优化研究的意义 |
1.3.2 SIMD编译优化的要求 |
1.4 相关工作与研究现状 |
1.4.1 向量化方法 |
1.4.2 超字并行 |
1.4.3 对SIMD编译优化相关子问题的研究 |
1.5 本文主要内容、创新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中间表示与编译优化分析 |
2.1 编译优化与中间表示 |
2.1.1 线性中间表示 |
2.1.2 图中间表示 |
2.1.3 LCC编译器的中间表示 |
2.2 控制流分析 |
2.2.1 控制流图 |
2.2.2 必经结点(dominator) |
2.2.3 循环的识别 |
2.3 数据流分析 |
2.3.1 可达定义分析 |
2.3.2 可用表达式分析 |
2.3.3 活跃变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IMD向量化技术 |
3.1 多媒体扩展与向量化处理的区别 |
3.1.1 向量长度差异 |
3.1.2 寻址模式与存储操作差异 |
3.1.3 指令集差异 |
3.2 SIMD编译优化框架 |
3.3 循环预处理 |
3.3.1 确定循环信息 |
3.3.2 指针的分析与处理 |
3.4 复合操作的识别与归约 |
3.5 数据依赖分析 |
3.6 循环变换 |
3.6.1 循环代码分布 |
3.6.2 循环层次交换 |
3.7 SIMD中间表示的生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IMD寄存器分配 |
4.1 寄存器分配概述 |
4.2 向量间的数据重组 |
4.3 线性扫描寄存器分配 |
4.3.1 动态规划与树覆盖 |
4.3.2 选择最优指令执行顺序 |
4.3.3 生命期分析 |
4.3.4 寄存器状态记录 |
4.3.5 最小代价溢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信息抽取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信息抽取的基本概念 |
1.2 信息抽取研究现状 |
1.2.1 信息抽取的发展简史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信息抽取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命名实体识别 |
1.3.2 实体关系抽取 |
1.3.3 指代消解 |
1.3.4 事件探测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5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机器学习方法 |
2.1 引言 |
2.2 机器学习系统的基本结构 |
2.3 机器学习的本质 |
2.4 最大熵算法 |
2.4.1 问题描述 |
2.4.2 建立统计、特征和约束条件 |
2.4.3 引入最大熵原理 |
2.4.4 参数估计 |
2.5 条件随机场 |
2.5.1 条件随机场的无向图结构 |
2.5.2 条件随机场 |
2.5.3 参数估计 |
2.5.4 标记偏差问题 |
2.6 机器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发展历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命名实体识别 |
3.1 命名实体相关的概念 |
3.1.1 命名实体的定义 |
3.1.2 研究命名实体的意义 |
3.1.3 命名实体识别难点及存在问题 |
3.1.4 实验指标 |
3.2 汉语命名实体识别技术的相关研究 |
3.3 专家知识和多模型相结合的汉语命名实体识别 |
3.3.1 基于最大熵方法的实体识别模型 |
3.3.2 基于条件随机场(CRFs)的实体识别模型 |
3.4 候选实体的产生 |
3.4.1 中国人名的候选方法 |
3.4.2 外国译名的候选方法 |
3.4.3 地名的候选方法 |
3.4.4 机构组织名 |
3.5 人名候选的二个问题 |
3.5.1 中国人名的边界确定 |
3.5.2 外国译名的候选问题 |
3.6 建立辅助规则 |
3.7 命名实体识别所需的专家知识 |
3.8 特征选择 |
3.8.1 人名、地名识别的特征选择 |
3.8.2 组织机构名识别的特征选择 |
3.9 实验 |
3.9.1 实验设置 |
3.9.2 人名、地名的交叉验证实验 |
3.9.3 组织机构名的交叉验证实验 |
3.9.4 训练语料选取 |
3.9.5 实验测试结果 |
3.9.6 实验结果分析 |
3.10 SIGHAN评测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体关系的自动抽取研究 |
4.1.实体关系的相关概念 |
4.1.1 实体关系的定义 |
4.1.2 实体关系任务的划分 |
4.1.3 实体关系的评测指标 |
4.2 相关研究 |
4.2.1 基于模板的方法 |
4.2.2 基于特征的实体关系抽取 |
4.2.3 基于Kernel的实体关系获取 |
4.2.4 基于无监督的学习方法 |
4.2.5 其它方法 |
4.3 基于CRFs的实体关系自动抽取研究 |
4.3.1 CRFs的相关理论 |
4.3.2 实验系统设计 |
4.3.3 语料标注 |
4.3.4 特征选择 |
4.4 实验 |
4.4.1 交叉验证实验 |
4.4.2 训练语料规模与实验性能的关系 |
4.4.3 基于CRFs和最大熵的性能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全信息的实体关系获取研究 |
5.1 研究背景和方法的提出 |
5.2 全信息的自然语言理解方法 |
5.3 语法知识的自动获取研究 |
5.3.1 总体思路 |
5.3.2 知识获取 |
5.4 语义知识研究 |
5.5 语用知识研究 |
5.6 基于全信息的实体关系分析方法 |
5.6.1 全信息知识库的内容 |
5.6.2 基于全信息知识库的实体关系分析模型 |
5.7 实验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Petri网的交换机与加权循环调度算法建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etri 网的地位及发展 |
1.1.1 系统性能评价与Petri 网 |
1.1.2 Petri 网理论上的发展 |
1.2 工业以太网的现状和交换机在工业以太网中的应用 |
1.2.1 工业以太网的现状 |
1.2.2 交换机在工业以太网中的应用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研究的现状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Petri 网基本知识 |
2.1 Petri 网的基本知识 |
2.1.1 Petri 网的定义 |
2.1.2 Petri 网的动态性能 |
2.1.3 Petri 网的基本性质 |
2.2 随机Petri 网的基本知识 |
2.2.1 时间Petri 网(timed Petri net) |
2.2.2 随机Petri 网(Stochastic Petri net) |
2.2.2.1 随机Petri 的定义 |
2.2.2.2 有关时间变迁的实施规定 |
2.3 广义随机Petri 网的基本理论(GSPN) |
2.4 Petri 网建模和性能分析软件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交换机体系结构 |
3.1 交换机的工作模式 |
3.2 交换机输入通道 |
3.2.1 端口接口(Port Interface) |
3.2.2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
3.2.3 链路汇集器(Link Aggregation Collector) |
3.2.4 分类引擎(Classification Engine) |
3.2.5 VLAN 过滤器(VLAN Filters) |
3.2.6 查询引擎(Lookup Engine) |
3.2.7 过滤数据库(Filtering Database) |
3.2.8 管理/后台处理器子系统(Management/Housekeeping Processor Subsystem) |
3.3 交换机交换结构(Switch Fabric) |
3.3.1 共享内存式(Shared Memory) |
3.3.2 共享总线式(Shared Bus) |
3.3.3 阵列式(Crossbar) |
3.4 交换机输出通道 |
3.4.1 输出过滤器(Output Filters) |
3.4.2 输出队列和优先级处理(Output Queues and Priority Handling) |
3.4.3 链路汇集分配器(Link Aggregation Distributor)和流控(Transmit Flow Control) |
3.4.4 端口接口(输出) |
3.5 交换机实时性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SPN 的交换机建模和性能分析 |
4.1 交换机的GSPN 建模 |
4.2 基于GSPN 的交换机模型的性能分析 |
4.2.1 数据帧的数量(M)对交换机性能的影响 |
4.2.1.1 M 对各个库所平均标识的影响 |
4.2.1.2 M 对变迁吞吐量的影响 |
4.2.1.3 M 对延时的影响 |
4.2.1.4 小结 |
4.2.2 输出队列缓存大小对交换机性能的影响 |
4.2.2.1 L 对系统状态数的影响 |
4.2.2.2 L 对变迁吞吐量的影响 |
4.2.2.3 L 对各个库所的平均标识的影响 |
4.2.2.4 L对延时的影响 |
4.2.2.5 小结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SPN 的加权循环调度算法的建模及其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WRR(Weighted Round Robin)算法基本知识 |
5.3. 基于 GSPN 的 WRR 模型 |
5.4 最小环加权循环调度算法(MR-WRR) |
5.5 延迟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 谢 |
四、不表示“死”的dead(论文参考文献)
- [1]“半A半B”和“半A不B”构式语义倾向的认知分析[D]. 李晓芳. 湖南大学, 2019(07)
- [2]梵二会议及其后的天主教—犹太教对话[D]. 袁嘉惠. 山东大学, 2015(02)
- [3]汉字构造的隐喻研究[D]. 周运会.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4]分析哲学视野中的隐喻问题研究[D]. 陈四海. 南京大学, 2013(08)
- [5]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D]. 乔翔.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6]SIMD编译优化技术研究[D]. 王迪. 浙江大学, 2008(07)
- [7]信息抽取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张素香.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 [8]基于Petri网的交换机与加权循环调度算法建模与性能分析[D]. 马津燕. 天津大学, 2005(05)
- [9]不表示“死”的dead[J]. 马战军. 中学生英语(高中版),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