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亲本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杂交带,沙棘,幼苗生长,温度
亲本种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丹[1](2019)在《棱果沙棘及其亲本种幼苗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杂交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植物进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植物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自然杂交通过强化生殖隔离或形成稳定的杂交带等维持和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已分化的物种再次接触后发生自然杂交而产生的杂交带,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基因型,是研究物种进化天然实验室。杂交带理论认为,稳定的杂交带是通过选择和扩散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的,即内源选择(endogenous selection)和外源选择(exogenous selection)的共同作用。对杂交带中亲本与杂交种生活史不同阶段生理生态适合度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揭示杂交带的维持机制提供证据。杂交种可以表现出其父母生理特征的独特组合,从而影响杂种后代的适合度以及杂交带的进化轨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sinensis)和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 ssp.neurocarpa)是分布于不同海拔环境下的;两种沙棘属植物,在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交错分布的区域自然杂交产生了亲本与杂交种棱果沙棘(Hippophae goniocarpa)混合分布的自然杂交带,为了探究棱果沙棘自然杂交带的维持机制,本文通过室内控制实验和野外实验进行了以下叁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棱果沙棘及其亲本种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以期从生活史初期阶段的差异探讨叁种沙棘的适合度;其次,通过对叁种沙棘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分析,比较了叁种沙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适应性差异;最后在自然杂交带中比较研究了叁种成株沙棘(雌雄株)的光合日变化规律,以期揭示杂交种和亲本种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从生理学角度为该杂交带的维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将棱果沙棘及其亲本种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在15℃、20℃、25℃、30℃下进行萌发。中国沙棘的萌发的温幅较宽,在各温度梯度下的萌发率均达到最高,为92±7.89%~97.6±2.30%,在较高温度下,其萌发起始日早、萌发历程短且萌发速率较快,但在较低的温度下萌发所需要的时间较长;肋果沙棘的萌发起始时间在四个温度处理下均较早,且萌发进程最短,萌发速率最快,但高温限制了肋果沙棘种子的萌发,在温度较高的30℃,其萌发率最低;棱果沙棘在较高的温度下(25℃、30℃)的萌发率较高,其萌发速率慢、萌发的起始时间和萌发历程与亲本种中国沙棘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叁种沙棘采取不同的萌发策略以适应不同海拔的环境,肋果沙棘属于“冒险型”、中国沙棘和棱果沙棘分别为“缓萌型”和“过渡型”。2.叁种沙棘的幼苗在不同温度下培养两个月后,较低和较高的温度对叁种沙棘幼苗的生长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叁种沙棘的存活率和株高在15℃下并无明显差异,而在30℃下差异显着,此时肋果沙棘的存活率、株高、比叶面积明显低于另外两种沙棘,高温对肋果沙棘的生存和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中国沙棘在四个温度梯度下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均较大,但低温对其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在15℃下的比叶面积明显小于肋果沙棘,同时在该温度下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也均较其它温度下低。棱果沙棘除在15℃下的存活率最低外,在另外叁个温度下都保持居间水平,其株高和比叶面积在25℃下较高,在较低和较高温度下的生长性状都未超出亲本。3.通过对叁种沙棘幼苗在四个温度下培养两个月后的生物量分配和根冠比的研究,发现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沙棘幼苗的生长均产生了抑制作用。在15℃下,肋果沙棘将养分优先分配给茎器官的伸长生长,而中国沙棘和棱果沙棘的叶生物量比较大。较高温度对肋果沙棘的抑制作用明显,在25℃和30℃下,肋果沙棘的总生物量明显低于另外两种沙棘且根冠比相对较大。中国沙棘适应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泛,在四个温度梯度下的总生物量都高于肋果沙棘,且叶分配比较高,根冠比较低。4.叁种沙棘幼苗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生理指标具有一定差异。15℃下,肋果沙棘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且光合速率均高于另外两种沙棘,同时具有较低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光适应下的最大光化学效率,而在30℃下,肋果沙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降低,气孔关闭程度最大,导致其胞间CO_2浓度降低,叶片对高温的敏感度较高,气孔限制因素是肋果沙棘在高温下光合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沙棘的水分利用能力最强,在较高温度下表现出最高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低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杂交种始终表现出居间的状态,其幼苗阶段的光合生理并未超过两个亲本。5.通过对叁种沙棘雌雄株在自然杂交带上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不同性别沙棘间的光合日变化规律并无明显差异,它们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曲线或近双峰型曲线,表现出一定的光合午休现象,受到气孔因素的限制,同时也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中国沙棘在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较高的10:00和14:00,表现出高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到19.53±5.35μmol·m~(-2)·s~(-1)和6.72±0.95μmol·mmol~(-1)且有较低的气孔限制值,肋果沙棘和棱果沙棘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的限制,在光合有效辐射相对较低的8:00,已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值,最高分别为15.27±2.43μmol·m~(-2)·s~(-1)和13.43±3.43μmol·m~(-2)·s~(-1)。6.亲本种中国沙棘在幼苗阶段和成年阶段在中低海拔较高的温度下具有很强的光合生理适应能力,而肋果沙棘在光合生理上表现为对高海拔低温环境的耐受性,杂交种棱果沙棘并未表现出比亲本更高的光合生理适应性来竞争从而占据新的生境。(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振宇,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2](2019)在《东北大豆骨干亲本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开发和利用优异大豆种质资源,以前期试验筛选获得的50份适应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生态区的骨干亲本为试验材料,系统地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并对群体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农艺性状变幅较大,变异系数不大,说明资源群体有少数极端类型品种存在;遗传相似系数分析表明50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同源性较大;聚类结果显示材料间差异不大,分类不明显;最终筛选得出部分株高、百粒重等重要农艺性状具有优势的品种资源。(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范宝强[3](2018)在《黑河上游沙棘杂交带杂种与亲本种种群结构及格局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河上游是黑河流域主要的产流区以及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而森林系统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的功能。在黑河上游祁连段,沙棘属植物是河滩、坡地森林系统的重要建群种,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发挥了重要的生态作用。同时,黑河上游是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和肋果沙棘(H.neurocarpa)交错分布的区域,它们通过不断的基因交流双向杂交形成杂种棱果沙棘(H.goniocarpa)。本文在初步调查黑河上游沙棘杂交带上沙棘灌丛群落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黑河上游沙棘杂交带杂种与亲本种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揭示了杂种与亲本种的种群特征和空间生存动态,探讨了杂种与亲本种间以及各类群雌雄植株间和不同龄级个体间的空间关联,以期深化对杂交带维持机制的认知,并为黑河上游植被保护以及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论总结如下:(1)黑河上游沙棘灌丛主要是由杂交种棱果沙棘及其亲本种中国沙棘、肋果沙棘,以及高山柳、青海云杉、杨树等伴生种组成。其中日旭村沙棘灌丛主要是由中国沙棘、肋果沙棘、棱果沙棘、高山柳等组成,群落建群种为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群落中各灌木物种的平均年龄普遍较低。八宝河滩沙棘灌丛主要是由中国沙棘、棱果沙棘、肋果沙棘、高山柳、青海云杉以及杨树等组成,以中国沙棘和棱果沙棘为建群种,群落中各优势种的平均年龄普遍较高。日旭村沙棘灌丛群落物种丰富度比八宝河滩沙棘灌丛更高。(2)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将核基因组ITS2序列和叶绿体基因psb A-trn H序列作为组合序列,构建沙棘属植物系统发育树可以对黑河上游沙棘灌丛调查样地中存疑沙棘个体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ITS2序列和psb A-trn H序列的有效比对长度分别为225 bp和317 bp。ITS2序列中保守位点(C)为189个,变异位点为34个,占序列长度的15.11%;psb A-trn H序列中保守位点(C)为298个,变异位点为18个,占序列长度的5.68%。ITS2序列中C+G%为53.9%,psb A-trn H序列中C+G%为25.6%。(3)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黑河上游两个不同演替阶段沙棘灌丛中杂种棱果沙棘与其亲本种的种群结构,通过建立该区域杂交带中叁种沙棘树龄(y)与胸径(x)关系模型并将胸径数据转换为树龄数据分析了杂种和亲本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祁连日旭村河滩沙棘灌丛中,3种沙棘种群的平均年龄基本一致,其中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和杂种棱果沙棘种群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0年、45年和40年,但中国沙棘和棱果沙棘的平均株高和冠幅均明显大于肋果沙棘。杂种与亲本种种群性别比例均为雄株多于雌株,存活曲线均呈现为凹形,属于Ⅲ型存活曲线,种群均属于增长型种群。八宝河滩沙棘灌丛中,中国沙棘种群和棱果沙棘种群的平均年龄较高,分别为110年、100年,肋果沙棘种群的平均年龄相对较低,为70年,中国沙棘和棱果沙棘的平均株高和冠幅均明显大于肋果沙棘,杂种与亲本种种群的性别比例均为雄株多于雌株,存活曲线均呈现为凸形,属于Ⅰ型存活曲线,杂种与亲本种种群均属于衰退型种群。从种群结构角度分析,在黑河上游沙棘杂交带群落演替前中期,杂种与其亲本种能保持种群的相对稳定,但在群落演替后期,拥有生长优势的中国沙棘和棱果沙棘成为沙棘灌丛的建群种。(4)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黑河上游自然杂交带两个不同演替阶段沙棘灌丛种的杂种与亲本种种群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与亲本种种群的空间分布在处于群落演替中期的日旭村沙棘灌丛中均表现为明显的聚集分布,但在处于群落演替后期阶段的八宝河滩沙棘灌丛中则更多的表现为随机分布。杂种与其亲本种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在处于群落演替中期阶段的日旭村沙棘灌丛中表现为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下,杂种分别与亲本种之间均表现为显着的空间负关联,两亲本种之间在大尺度上表现为无关联,小尺度出现一定的负关联。在处于群落演替后期阶段的八宝河滩沙棘灌丛中,杂种与其亲本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下更多的表现为空间无关联,而肋果沙棘分别与中国沙棘、棱果沙棘在一定小尺度上存在空间负关联。(5)对黑河上游沙棘灌丛的建群种中国沙棘不同性别、不同龄级个体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尺度的增大,中国沙棘雌、雄个体的空间分布类型均表现为由聚集分布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其空间关联表现为无关联→正关联→无关联,雌、雄个体在空间上无显着的空间竞争或干扰关系;不同龄级中国沙棘个体,随着龄级增大,其空间分布类型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低龄级与其它龄级间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而高龄间的的相关性更偏向于无显着关联。基于低龄级个体呈聚集分布且受到高龄级个体的生存干扰的现状,适当对老龄级个体进行疏伐,可以优化种群结构,减小低龄级个体的生存压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廖诗莹[4](2016)在《甘蓝型油菜形成中亲本种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变异与互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SI)是植物进化出的一种防止自交衰退、保持遗传多样性的遗传机制,在生物学研究和农业应用方面均有重要意义。芸薹属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在遗传上受S位点(主要包括花粉识别基因SP11/SCR和柱头识别基因SRK)的复等位基因控制。S位点的基因以一个整体向后代传递,称作S单倍型。根据SRK、SLG(S位点糖蛋白基因)、SP11序列相似程度,S单倍型被分为Ⅰ类和Ⅱ类,Ⅰ类相对于Ⅱ类为显性。异源四倍体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2n=4x=38,AACC)大约7500年前由两个二倍体祖先种白菜型油菜(B.rapa L.,2n=2x=20,AA)和甘蓝(B.oleracea L.,2n=2x=18,CC)之间的杂交进化而来。虽然白菜型油菜、甘蓝以及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均表现自交不亲和,但天然的甘蓝型油菜是自交亲和的(self-compatibility,SC)。特别的是,从天然甘蓝型油菜中分离出的祖先白菜型油菜又恢复自交不亲和性,这为研究甘蓝型油菜进化中祖先种S位点基因的互作、SI至SC的转变机制提供了独特的材料与机会。本研究以从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奥罗(Oro)和中双11(ZS11)中分离出的白菜型油菜(OroA、ZS11A)、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等为材料,通过表型鉴定、基因克隆、表达分析等方法,研究甘蓝型油菜形成中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变异及互作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S位点基因的结构变化与表达亲本白菜型油菜(AA)的S单倍型与BoS-45相似,命名为BrS-AA、甘蓝(CC)的S单倍型为BoS-15。分析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不同世代(S0-S6)的S单倍型组成发现,S0(AA.CC、CC.AA)的A、C基因组上的S位点基因与亲本均不同。特别是,AA.CC和CC.AA的Ⅰ类SRK外显子2-4区间序列分别与BnSRK-1和BnSRK-910相似度最高,但它们的外显子1(编码S区)与BcSRK-99相似度均为99%,这说明SRK基因的不同区域序列变化不一致;而AA.CC的Ⅰ类SLG与BcSLG-99的相似度仅为88%,这说明AA.CC中SRK的S区和SLG序列的变异也不一致。AA.CC与CC.AA不同,来自母本的Ⅰ类S位点基因,从新合成的S0开始向BnS-1的方向发生明显改变;来自父本的Ⅱ类SRK与BnSRK-60和BOLSRK-1相似度均高于与BnSRK-6的相似度,由此可见来自父本的Ⅱ类S单倍型比来自母本的Ⅱ类S单倍型变异更加复杂。到S3及之后世代,其S单倍型呈现为自然界中常见的组合BnS-1/BnS-6。在表达方面,尽管CC.AA和S1-2的Ⅰ类SRK基因序列相似,但表达产物差异较大,因此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在核酸序列上和基因表达上均发生了改变;其Ⅰ类和Ⅱ类SP11均有表达,由此推测Ⅰ类SP11虽然外显子区没有变化,但其上下游其他区段缺失或插入,导致其沉默Ⅱ类SP11的功能丧失。亲本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青海大黄(QD)的S单倍型为BrS-f2、迟花芥兰(CJ)的S单倍型为BoS-5,S1和S5的S单倍型为亲本S单倍型的组合即BrS-f2/BoS-5。在表达方面,从S1到S5,Ⅰ类SRK从无表达变为表达,Ⅱ类SRK从有表达变为无表达,SP11的表达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即使S单倍型没有发生改变,其S位点基因的表达也会改变,并且是向着自交亲和的方向改变。2.分离白菜型油菜的S位点基因结构与表达两个甘蓝型油菜供体的S单倍型组合均为BnS-1/BnS-6。对分离出的白菜OroA和ZS11A的S单倍型研究表明,二者的Ⅰ类S单倍型与亲本A基因组的S单倍型并不相同。OroA的Ⅰ类SRK与BnSRK-910相似,Ⅰ类SRK表达产物与BrSRK-99相似度为99%;其Ⅱ类S单倍型BrS-60,SRK和SP11均有效表达。Ⅰ类SRK基因序列和表达产物不属于同一S单倍型,因此可能是Ⅰ类SRK序列发生变化使其SRK结构改变或其他关键因子不匹配,在蛋白水平上不能抑制Ⅱ类SRK,从而柱头和花药中的Ⅱ类SI决定因子相互作用,发生自交不亲和反应。ZS11A中Ⅰ类S单倍型为BrS-AA,未有效表达,Ⅱ类SRK和SLG缺失,SP11有效表达,BcSLR-2在柱头上有效表达,因此可能是BcSLR-2与SP11相互作用导致ZS11A表现为自交不亲和。3.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和人工分离白菜S位点基因变化AA和ZS11A的比较发现,它们的Ⅰ类SRK和SLG序列相似度为99%和97%,CC.AA与OroA的比较发现,它们的Ⅰ类SRK和SLG相似度为99%和93%。由此可以推测,人工合成和人工分离的过程中,人工合成和分离过程中S单倍型和表型变化具有逆相似性,即在甘蓝型油菜的进化历程中,S单倍型均按照一定的途径变化。同时也可以解释自然界中甘蓝型油菜大多数的S单倍型为BnS-1/BnS-6的原因,并不是他们祖先种的S单倍型都是BrS-47和BoS-15,而可以有很多其他的组合,经过DNA序列的变化,进化成BnS-1/BnS-6。(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高琼,王维有,孟景祥,刘灏,邢震[5](2016)在《油松×云南松杂种与亲本种和高山松的光合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从光合生理角度探究高山松是油松及云南松高世代杂交后代的证据,以油松、云南松、油松×云南松杂种子一代为材料,以天然高山松为对照,利用Li-6400光合仪对亲本、杂交后代和对照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它们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高山松以及油松×云南松杂种对光强的利用范围比油松、云南松更广;2)与亲本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相比,油松×云南松表现出杂种优势;3)与亲本相比,高山松和油松×云南松的气孔导度均偏低,且下降相对缓慢;4)油松×云南松的蒸腾速率受父本遗传影响明显,且与高山松表现相似。5)油松×云南松不同杂交组合的生长指标有一定幅度变异,但平均生长水平与云南松和高山松接近。(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代剑峰,孟景祥,毛建丰,赵伟,刘灏[6](2014)在《油松×云南松人工杂种与亲本种在高山松生境下的苗期指标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松与云南松人工杂交并获得杂种的基础上,采用多杂交组合杂种、亲本种和高山松种子在高山松最适宜生境下(西藏林芝)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并通过苗期的适应性指标和生长指标来论证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间生态分化及杂种高海拔特殊生境适应性的来源。结果表明:1)多数适应性指标上,油松×云南松杂种苗木与高山松表现相似;2)油松×云南松不同杂交组合苗木间的适应性指标有一定幅度变异,一些群体有更高的封顶率和保存率;3)油松苗木的适应性指标最高,云南松最低,高山松适应性指标介于两者间;4)高山松生长指标最高,油松生长指标最低;5)与亲本不同,高山松与杂种苗木在第2年均有二次生长现象,且比率相似;6)最好杂交组合苗木生长与高山松相似,高山松与人工杂种苗木在高海拔生境下表现了突出的适应性与生长综合优势,具有在该生境条件下优于亲本种的发展潜力。以上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种间杂种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性优势,生态选择在高山松高海拔特殊生境下进化成种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缪中纬,段园园,郑嫩珠,朱志明,辛清武[7](2013)在《利用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白羽半番鸭亲本种群群体遗传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鸭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的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座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88,5个鸭群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592~0.65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22~0.598,为中高度多态。各母本种群间的遗传距离0.187~0.445,番鸭与4个母本的遗传距离0.322~0.445。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中型母本与小型母本和大型母本先聚为1类,再与M18母本相聚,最后与番鸭相聚。(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梁冬[8](2013)在《高山松与其亲本种多种群在不同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山松(Pinus densata)是被遗传学证实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同倍性杂交物种,占据着亲本种所不能分布到的高海拔生态位,并与亲本种形成明显的生态分化。研究表明生境差异在同域物种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尚缺乏高山松与其亲本种在交互生境下的适应性差异证据。本研究拟在两年苗期田间试验基础上,探索叁个松种及种内不同地理种群分别在油松、高山松和云南松生境下的适应性差异,为揭示高山松适应性进化成种机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叁个试验点对叁个种的选择强度明显不同。林芝对叁个种均具有较强的选择压,使叁个种均具有较低的保存率;平泉对于云南松和高山松具有较强的选择压;昆明对于叁个种的选择压力最小,叁个种二年生苗保存率均较高。(2)高山松在高海拔适应生境下有优于亲本种的苗期适合度,能够在高海拔生境适应性成种。与亲本种油松相比,其突出的苗期适应性优势是较晚的封顶时间维持其更长时间的生长,且有明显的二次生长现象,与云南松相比,其突出优势是较高的出苗率和各月保存率。(3)叁个松种在不同生境下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差异。高山松在亲本种油松生境下适合度较差,仅祖先种群有生存发展的可能,各高山松种群在云南松生境下的适合度普遍较高。亲本种油松和云南松在高山松生境条件下均有一定的适合度,尤其是油松在大部分适应性指标上甚至高于高山松,云南松在高海拔生境的适应性相对较低。叁个松种不同代表性地理种群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具有适应性差异,如高山松祖先种群(马尔康种群和理县种群)具有与当地种油松相似的苗期适应性优势。(4)影响叁个松种及种内群体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苗期适应性差异主要有温度、水分、光照、土壤条件等环境因子。其中,制约云南松在歧异生境下生存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干旱及光周期,制约高山松在油松生境下生存的因子除了水热因子外,还有土壤有机碳含量、霜日频率、土壤pH及水汽压等。叁个树种在昆明的试验条件下,均有良好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3-05-01)
代剑峰[9](2013)在《油松X云南松人工杂种与亲本种在高山松生境的苗期指标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学物种形成过程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在植物界和动物界都有同倍性杂种被发现,并且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对同倍性杂交物种形成的鉴定和分析也越来越准确、全面。当前关于这一物种形成模式的研究多是针对草本植物开展的,如鸢尾属(Iris)的内耳森鸢尾(Iris nelsonii)和向日葵属(Helianthus)的叁个同倍性杂种(Helianthus anomalus、H.deserticola和H.paradoxus),而对于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同倍性杂交物种形成,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稀有性使得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报道非常少见最近通过遗传学证据己证明高山松(P.densata)是油松(P.tabuliformis)和云南松(P.yunnanensis)天然杂交起源的同倍性杂种。高山松分布在中国海拔2700m—4200m的青藏高原地区,是松属双维管束亚属松树中海拔分布最高的种。一些前期研究已经探明了高山松与其亲本种之间一部分的隔离机制,同时也初步推测出了该物种的成种过程。但其杂种起源尚缺乏人工杂交与植株适应性的田间试验证据。作者在油松与云南松人工杂交并获得杂种的基础上,采用多杂交组合杂种、亲本种和高山松种子在高山松最适宜生境(西藏林芝)进行了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各种群的10个苗期的适应性指标、6个生长指标以及4个针叶和侧枝指标,旨在揭示:(1)油松×云南松杂种在高山松生境下的适应性如何;(2)不同杂交组合的人工杂种群体间苗木的表现与差异;(3)人工杂种与亲本种苗期指标的变异;(4)人工杂种与高山松间的苗期指标变异。为高山松是否为油松与云南松杂交起源,在高海拔特殊生境进化成种理论提供试验参考。试验结果显示:(1)多数适应性指标、针叶性状和侧生长率上油松×云南松杂种苗木与高山松表现相似;(2)油松×云南松不同杂交组合苗木间的适应性指标有一定幅度变异,一些群体有更高的封顶率和保存率;(3)与亲本不同,在部分高山松和人工杂种植株出现了二次生长现象,且两者二次生长率相似;(4)在生长指标上油松×云南松杂种整体与高山松的表现存在差异,但最好杂交组合的苗木生长与高山松相似。高山松与杂种苗木在高海拔生境下表现了突出的适应性与生长综合优势,具有在该生境条件下优于亲本种的发展潜力。以上研究结果为高山松是由油松与云南松杂交起源,并在高海拔特殊生境下进化成种提供了有利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3-04-01)
梁冬,毛建丰,赵伟,周先清,袁虎威[10](2013)在《高山松及其亲本种群在油松生境下的苗期性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山松(Pinus densata)是油松(P.tabuliformis)和云南松(P.yunnanensis)的天然二倍体杂交种,是为数不多的与亲本种没有严格生殖隔离的同倍体杂交种。为了检测3个种在油松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和生长发育特点,为高山松成种机制提供数据,选取了代表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遗传多样性的25个种群,在油松生境下对比分析了苗期11个适应性指标和3个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适应性指标和生长发育指标在种间和种内群体间差异显着,主要变异存在于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出苗率、2011年11月和2012年10月的封顶率、二年生苗在2012年10月的保存率等指标的种间方差分量较大,种内变异较小,是体现种间苗期适应性和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油松在大部分适应性指标和3个生长发育指标上均表现最好,总体适合度高于云南松和高山松;云南松在封顶率和保存率上都居于最低值,大部分一年生苗木到11月底仍未出现封顶现象且黄苗比例最高,二年生苗的存活率为0,表明云南松在油松生境下适合度最低;高山松除了在紫苗比例上表现出超亲优势外,大部分性状居于亲本种之间。此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山松祖先种群在适应性上表现较好,具有在油松生境下发展的潜力;而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高山松种群及东南部的康定种群对油松生境的适应性较差。研究揭示出生态选择在高山松的同倍性杂交物种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亲本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充分开发和利用优异大豆种质资源,以前期试验筛选获得的50份适应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生态区的骨干亲本为试验材料,系统地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并对群体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农艺性状变幅较大,变异系数不大,说明资源群体有少数极端类型品种存在;遗传相似系数分析表明50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同源性较大;聚类结果显示材料间差异不大,分类不明显;最终筛选得出部分株高、百粒重等重要农艺性状具有优势的品种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亲本种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一丹.棱果沙棘及其亲本种幼苗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9
[2].张振宇,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东北大豆骨干亲本种质资源遗传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3].范宝强.黑河上游沙棘杂交带杂种与亲本种种群结构及格局分布[D].西北师范大学.2018
[4].廖诗莹.甘蓝型油菜形成中亲本种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变异与互作[D].华中农业大学.2016
[5].高琼,王维有,孟景祥,刘灏,邢震.油松×云南松杂种与亲本种和高山松的光合特性比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
[6].代剑峰,孟景祥,毛建丰,赵伟,刘灏.油松×云南松人工杂种与亲本种在高山松生境下的苗期指标对比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
[7].缪中纬,段园园,郑嫩珠,朱志明,辛清武.利用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白羽半番鸭亲本种群群体遗传结构[J].福建农业学报.2013
[8].梁冬.高山松与其亲本种多种群在不同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D].北京林业大学.2013
[9].代剑峰.油松X云南松人工杂种与亲本种在高山松生境的苗期指标对比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3
[10].梁冬,毛建丰,赵伟,周先清,袁虎威.高山松及其亲本种群在油松生境下的苗期性状[J].植物生态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