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周作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周作人,鲁迅,水师,江南,学堂,小诗,今译。
周作人论文文献综述
潘怡彤[1](2019)在《八道湾十一号今考——兼谈八道湾时期在鲁迅、周作人兄弟思想发展及文学创作历程中的分界点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八道湾十一号是鲁迅先生的故居。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踏勘,对八道湾十一号鲁迅兄弟旧居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对当前状况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鲁迅及周作人思想发展与创作历程,以及各时期作品对比分析,以鲁迅搬离八道湾为时间节点,笔者试图揭示八道湾时期在周氏两兄弟思想发展、创作历程中的分界点意义。(本文来源于《百科知识》期刊2019年36期)
何治涛[2](2019)在《试论启蒙语境下“五四”白话新诗的两类抒情主体——以周作人、郭沫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主义思潮是"五四"新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在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主体价值的确立和对传统的颠覆,"五四"白话新诗的创作中,也正是从这两方面表现了现代性价值。周作人的诗歌抒情主体以源于生命自然特性的情感抒发而体现了主体性价值,郭沫若白话新诗抒情主体则更多从反封建反传统体现了时代性思想。(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5期)
张向东[3](2019)在《周作人在江南水师学堂期间向红十字会捐款事迹考》一文中研究指出1904年8月4日,上海《新闻报》上刊登了一则江南水师学堂师生为红十字会捐款的名单,周作人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是目前所能知道的"周作人"的名字在报刊上的最早亮相(此前5月15日《女子世界》第5期周氏发表文章《说死生》《论不宜以为女子之代名词》时署名"吴萍云")。由于周作人1904年4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没有日记,所以他的日记未有关于捐款的记载。周氏后来的各种回忆文(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9年11期)
刘硕伟[4](2019)在《袁宏道的现代回响——以鲁迅和周作人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文坛上,周作人最早把晚明文风与新文学运动联系起来,特别是对晚明公安派的"旗手"袁宏道揄扬有加,使之成为新文学运动中的热点。究其原因,一方面,袁宏道的主张比较地契合追求个性自由的知识分子的需要,另一方面,袁宏道的作品所表现出的"闲适"与"性灵"颇为符合颓废文人的情绪。鲁迅先生认为"闲适"不是袁宏道的全部,"性灵"也不是晚明小品的最主要标签,而是被"检选"的产物。周氏兄弟对立主张背后,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的两种对立立场,是对民族危亡的两种不同文化态度。(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阳阳[5](2019)在《周作人与沈从文交往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和沈从文是中国文坛两位文学巨匠,同时也是惺惺相惜的好友。沈从文受周作人的影响颇深,周作人也对沈从文的文章非常推崇,《文艺副刊》的开办让两人的交往更加密切。直到北平沦陷,两位曾经的密友开始渐行渐远。(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3期)
汪文顶[6](2019)在《周作人“美文”概念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在1921年6月8日《晨报》发表的短论《美文》,公认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最早的散文理论建设名篇。他开篇就说:"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对于其中的关键词"论文"和"美文",他没作更明晰的定义,后人的解释也有些歧义,这涉及现代散文概念的词源、命名和释义等问题,应继续加以考辨探究。(本文来源于《美文(上半月)》期刊2019年11期)
郑惠[7](2019)在《历史视阈下周作人儿童观的形成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提出儿童本位观的先驱,他的早期作品也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儿童教育思想的重要史料。通过《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两本当时的权威刊物的载文进行文本考察发现,周作人在绍兴提出培养儿童个性、提出儿童本位观时,当时教育界却在救国救民的迫切心理需求下,错失了这一重要观点,为了快速提高国民素质而将焦点放在优生学的研究上。直到周作人发表《儿童的文学》后,教育界才真正开始着手儿童本位观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宋声泉[8](2019)在《江南水师学堂与“原周作人”的肇基——以四本字典的考订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944年,周作人借用"本来是劝人谨慎"的俗语"开一头门,多一些风",来"劝现代的青年朋友,有机会多学点外国文",并解释说"学一种外国语有如多开一面门窗,可以放进风日,也可以眺望景色"。~①这里颇有一点夫子自道的况味。周氏一生用心学过的外语有四种:英语、日语、古希腊语和世界语。尽管由英语译出的文字在他的翻译作品中仅约占五分之一的比重②,但英文阅读却是周作人"杂学"构成最重要的根基。(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9年09期)
顾伟良[9](2019)在《反时代的考察:一场被忘却了的小诗运动的夭折(上)——从写生文、《古诗今译》等谈周作人的散文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新文坛流行的新诗有一场小诗运动(1921—1923)。小诗运动主要模仿日本俳句形式、希腊小诗等,周作人发表了有关俳谐文学的评论和介绍文章。由郭沫若、成仿吾为首的创作社成员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在文坛上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艺运动。面对文坛风波,周作人对于文艺与社会的调和有了新的看法和思想转变。小诗运动挫折大致有叁方面的原因:一是革命文学运动的高涨,二是对俳文的偏见,叁是起因于中国文学与日本俳谐文学在(本文来源于《绍兴鲁迅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王玉[10](2019)在《“五四”前后周作人与李大钊往来考——以《周作人日记》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日记》有许多关于李大钊的记录。在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牺牲之前,周作人在日记中一共记录了45条与李大钊有关的内容,其中,1919年22条,1920年18条,1921年3条,1922年2条。1923-1927年无相关记录,李大钊牺牲后,《周作人日记》中再次出现关于李大钊的记录。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李大钊与周作人的交往时间只维持了短短的4年,交往频次呈递减趋势,而且后两年交往次数更是断崖式下跌,以至最终断了往来。"五四"前后周作人与李大钊这段人生轨迹的短暂交集,可以用北大同事、新文化运动健将、新村运动的同志叁个方面来概括。(本文来源于《唐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作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启蒙主义思潮是"五四"新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在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主体价值的确立和对传统的颠覆,"五四"白话新诗的创作中,也正是从这两方面表现了现代性价值。周作人的诗歌抒情主体以源于生命自然特性的情感抒发而体现了主体性价值,郭沫若白话新诗抒情主体则更多从反封建反传统体现了时代性思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周作人论文参考文献
[1].潘怡彤.八道湾十一号今考——兼谈八道湾时期在鲁迅、周作人兄弟思想发展及文学创作历程中的分界点意义[J].百科知识.2019
[2].何治涛.试论启蒙语境下“五四”白话新诗的两类抒情主体——以周作人、郭沫若为例[J].名作欣赏.2019
[3].张向东.周作人在江南水师学堂期间向红十字会捐款事迹考[J].鲁迅研究月刊.2019
[4].刘硕伟.袁宏道的现代回响——以鲁迅和周作人为中心的考察[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
[5].张阳阳.周作人与沈从文交往录[J].北方文学.2019
[6].汪文顶.周作人“美文”概念考释[J].美文(上半月).2019
[7].郑惠.历史视阈下周作人儿童观的形成及其影响[J].北方文学.2019
[8].宋声泉.江南水师学堂与“原周作人”的肇基——以四本字典的考订为中心[J].鲁迅研究月刊.2019
[9].顾伟良.反时代的考察:一场被忘却了的小诗运动的夭折(上)——从写生文、《古诗今译》等谈周作人的散文精神[J].绍兴鲁迅研究.2019
[10].王玉.“五四”前后周作人与李大钊往来考——以《周作人日记》为中心[J].唐山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