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涉及抽真空设备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给水环泵补水的过程中会通过旋涡携带气体进入真空泵中,影响真空泵内水的正常补给量的问题,其包括水环泵和储水罐,所述水环泵上设有进气口、排气口和进水口,所述储水罐上设有进气接口、出水接口及用于加水和排气的注水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进气接口之间通过排气管连接,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接口之间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接口位于所述储水罐的底部,所述储水罐内设有旋涡隔板,所述旋涡隔板竖直固定于所述储水罐的底壁上,且旋涡隔板横跨所述出水接口设置。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储水罐内旋涡的产生,保证回水管内的回水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包括水环泵(1)和储水罐(2),所述水环泵(1)上设有进气口(11)、排气口(12)和进水口(13),所述储水罐(2)上设有进气接口(21)、出水接口(22)及注水口(27),所述排气口(12)与所述进气接口(21)之间通过排气管(4)连接,所述进水口(13)与所述出水接口(22)之间通过出水管(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口(22)位于所述储水罐(2)的底部,所述储水罐(2)内设有旋涡隔板(23),所述旋涡隔板(23)竖直固定于所述储水罐(2)的底壁上,且旋涡隔板(23)横跨所述出水接口(22)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包括水环泵(1)和储水罐(2),所述水环泵(1)上设有进气口(11)、排气口(12)和进水口(13),所述储水罐(2)上设有进气接口(21)、出水接口(22)及注水口(27),所述排气口(12)与所述进气接口(21)之间通过排气管(4)连接,所述进水口(13)与所述出水接口(22)之间通过出水管(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口(22)位于所述储水罐(2)的底部,所述储水罐(2)内设有旋涡隔板(23),所述旋涡隔板(23)竖直固定于所述储水罐(2)的底壁上,且旋涡隔板(23)横跨所述出水接口(2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涡隔板(23)从所述出水接口(22)的中间平分所述出水接口(22),且所述旋涡隔板(23)上设有若干连通旋涡隔板(23)两侧空间的通水孔(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涡隔板(23)下端紧贴所述储水罐(2)的底壁设置且所述旋涡隔板(23)的高度小于所述进气接口(21)到所述储水罐(2)底壁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口(21)所在高度上设有液位传感器(24),所述储水罐(2)上设有报警器(25),所述液位传感器(24)和报警器(25)均电连于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2)的上方开口处设有集水上盖(26),所述注水口(27)设于所述集水上盖(2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上盖(26)为竖直方向延伸的螺旋形,集水上盖(26)的外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储水罐(2)内周壁上,集水上盖(26)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为环形,环形的中心为注水口(2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上盖(26)整体为环形,且集水上盖(26)的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储水罐(2)的内周壁上,集水上盖(26)的内孔为注水口(27),所述集水上盖(26)从外缘到内孔倾斜向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上连接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上设有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装置(6)包括集尘箱(61)和设于所述集尘箱(61)内的滤网(62),所述进气管(3)共有两段,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滤网(62)两侧的集尘箱(61)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7),所述水环泵(1)和所述储水罐(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7)上,所述固定架(7)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滚轮(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真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
背景技术
水环式真空泵,简称水环泵,其不仅能做抽真空机,也可用作压缩机,在石油、化工、机械、矿山、轻工、造纸、动力、冶金、医药和食品等工业及市政与农业等部门的许多工艺过程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作真空过滤、真空送料、真空脱气、真空蒸发、真空浓缩和真空回潮等,此外还可抽除含尘,含水的气体。目前,普遍使用的水环泵工作时,靠水环形成密封环,来达到真空目的,现有的水环式真空泵的进水口需要和循环水罐的出水口连通来补水。
例如,公开号为CN103939315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真空泵,包括水环式真空泵,该真空泵固定在固定座上,其进气口设有过滤装置,该真空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储液箱连接,管道上设有液化装置,液化装置的出水口与储液箱连接,储液箱通过支架固定在固定座上,其设有用于最终排气的排气口,储液箱的出水管道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换热器的出水口设有分流阀,该分流阀分别与支管Ⅰ和支管Ⅱ连接,支管Ⅰ与液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支管Ⅱ与真空泵的进水口连接。
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高温气体通过过滤装置后进入真空泵内,进而通过泵体内的出气口排出,由于气体温度较高会汽化携带走泵体内一定量的水,通过液化装置、储液箱和换热器将该部分水作循环利用,而气体自身带有的水分经液化后也存储在储液箱内,从而节省了水资源。
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储液箱中的液体在被抽回真空泵内的过程中,抽水速度较快,储液箱内会形成漩涡,旋涡携带的气体会随着水流流入真空泵中,影响真空泵内水的正常补给量,从而影响真空泵的正常抽真空效率,甚至损坏真空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其可避免储水罐内旋涡的产生,保证回水管内回水量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包括水环泵和储水罐,所述水环泵上设有进气口、排气口和进水口,所述储水罐上设有进气接口、出水接口及注水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进气接口之间通过排气管连接,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接口之间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接口位于所述储水罐的底部,所述储水罐内设有旋涡隔板,所述旋涡隔板竖直固定于所述储水罐的底壁上,且旋涡隔板横跨所述出水接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注水口在储水罐中加入水,水的液面至少要没过进气接口,然后在水环泵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再启动水环泵,在叶轮的作用下,进气管开始从需要抽真空的容器中抽取气体,同时,排气口排出水环泵中的气体,由于水环泵中的气体是在高压下排出的,因此排出的气体中夹带着较多的水分,水环泵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管进入到储水罐内,将气体中夹带的水分融入到储水罐中的水中,之后气体从储水罐中的液体上方通过注水口流出,而储水罐内的水则在真空泵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源源不断的从出水管流到水环泵中,对水环泵中的水进行补充,从而实现水环泵中水环厚度的恒定,进而使得水环泵更加稳定的工作,而由排气口排出的水分进入储水罐中后能够被循环利用,从而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旋涡隔板能够从出水接口上方对流向出水接口处的水流形成水平方向上的隔断,避免漩涡的产生,从而避免气体被抽到水环泵中,影响水环泵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涡隔板从所述出水接口的中间平分所述出水接口,且所述旋涡隔板上设有若干连通旋涡隔板两侧空间的通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涡隔板平分出水接口的设置使得旋涡隔板两侧的出水接口处的水压相同,避免水在储水罐中的不平衡;通水孔的设置使得旋涡隔板两侧的水流能够互相流通,进一步保证了旋涡隔板两侧液位的不平衡,同时,水流在通过通水孔互相流通的过程与水流通过出水接口向下流通的过程互相干扰,进一步避免了旋涡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涡隔板下端紧贴所述储水罐的底壁设置且所述旋涡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进气接口到所述储水罐底壁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涡隔板两侧的水流和气流都能够在旋涡隔板的上方较好的进行流通,从而使隔板两侧的水压和水位都能够较好地保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接口所在高度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储水罐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报警器均电连于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接口中进入的气体在储水罐中减速后将水分留在储水罐中,如果储水罐中的液位在进气接口以下,则储水罐中的液体无法对进气接口中进入的气体进行“洗气”处理,液位传感器的作用是在感应到储水罐中的液位即将低于进气接口的高度时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人员就及时向储水罐中加水,从而使得储水罐保持较好的“洗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罐的上方开口处设有集水上盖,所述注水口设于所述集水上盖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通过进气接口进入储水罐中时,水压较大,气体呈沸腾状从储水罐中的液面上方流出,使得储水罐内的液体向上溅,如果储水罐上方开口设置,则水容易从储水罐上方的开口溅出,造成水的浪费,集水上盖能够对从注水口中溅出的少量水进行收集处理,减少水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上盖为竖直方向延伸的螺旋形,集水上盖的外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储水罐内周壁上,集水上盖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为环形,环形的中心为注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从注水口溅出而落于集水上盖上时,水流会顺着螺旋形的盘绕方向下逐渐滑落,最终落回储水罐内,减少了水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上盖整体为环形,且集水上盖的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储水罐的内周壁上,集水上盖的内孔为注水口,所述集水上盖从外缘到内孔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从注水口溅出而落于集水上盖上时,水流会从集水上盖的边缘向中间流动,最终从注水口落回储水罐内,减少了水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集尘箱和设于所述集尘箱内的滤网,所述进气管共有两段,两段进气管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滤网两侧的集尘箱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尘箱的截面积较大,从进气管中进入水环泵中的气体在集尘箱中首先会减速,减速后的气体内携带的杂质和灰尘等在滤网一侧沉降,被滤网过滤掉灰尘的洁净气体继续通过进气管进入水环泵中。该设置避免了灰尘进入水环泵中堵塞水环泵,实现了对水环泵的保护,同时,由于集尘箱的截面较大,因此气流中的灰尘落于集尘箱中后会沉积于集尘箱的底部,从而避免灰尘堵塞滤网的上方,影响气体在进气管中的流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固定架,所述水环泵和所述储水罐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架能够将水环泵和储水罐固定于一个整体上,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使用,避免了繁琐的组装过程,使得装置的整体性更强,滚轮的设置又使得水环泵机组整体的移动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储水罐中设置旋涡隔板,有效抑制了储水罐中漩涡的产生,避免了旋涡带入的空气从出水接口中进入水环泵中,影响水环泵的正常工作;
2.通过在储水罐上方设置集水上盖,使得从储水罐中溅出的水在集水上盖上进行汇集,并最终流回储水罐中,减少了水的浪费;
3.通过在进气管上设置过滤装置,考虑装置对进气管中吸入的空气中的杂质和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进入水环泵中,影响水环泵的正常工作;
4.通过将水环泵和储水罐安装于固定架上,并在固定架下方安装滚轮,从而使得水环泵和储水罐均固定于同一个整体上,并可方便的进行整体移动,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披露的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披露的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环泵;11、进气口;12、排气口;13、进水口;2、储水罐;21、进气接口;22、出水接口;23、旋涡隔板;231、通水孔;24、液位传感器;25、报警器;26、集水上盖;27、注水口;3、进气管;4、排气管;5、出水管;6、过滤装置;61、集尘箱;62、滤网;7、固定架;8、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包括水环泵1和储水罐2,水环泵1上开设有进气口11、排气口12和进水口13,储水罐2上开设有进气接口21、出水接口22及用于加水和排气的注水口27,排气口12与进气接口21之间通过排气管4连接,进水口13与出水接口22之间通过出水管5连接,出水接口22位于储水罐2的底部,储水罐2内设有从出水接口22的中间平分出水接口22的旋涡隔板23,旋涡隔板23竖直固定于储水罐2的底壁上,且其下端紧贴储水罐2的底壁设置,旋涡隔板23的高度小于进气接口21到储水罐2底壁的高度,且旋涡隔板23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旋涡隔板23两侧空间的通水孔231,旋涡隔板23两侧的水可通过通水孔231进行流通。
水环泵1启动之前,首先通过注水口27在储水罐2中加入水,直至储水罐2中的液面高于进气接口21所在高度,然后通过出水接口22在水环泵1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再启动水环泵1,在叶轮的作用下,进气管3开始从需要抽真空的容器中抽取气体,同时,排气口12排出水环泵1中的气体,由于水环泵1中的气体是在高压下排出的,因此排出的气体中夹带着较多的水分,水环泵1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管4高速进入到储水罐2内,气流在储水罐2中速度减缓后将水分留在储水罐2中,而气体则呈沸腾状从储水罐2内的液面上方溢出,储水罐2内的水则在水环泵1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源源不断的从出水管5流到水环泵1中,对水环泵1中的水进行补充,从而实现水环泵1中水环厚度的恒定,进而使得水环泵1更加稳定的工作,而由排气口12排出的水分进入储水罐2中后能够被循环利用,从而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旋涡隔板23能够从出水接口22上方对流向出水接口22处的水流形成水平方向上的隔断,避免漩涡的产生,从而避免气体被抽到水环泵1中,影响水环泵1的正常工作。
参照图2,进气接口21所在高度上设有液位传感器24,储水罐2上设有报警器25,液位传感器24和报警器25均电连于控制器。液位传感器24的作用是在感应到储水罐2中的液位即将低于进气接口21的高度时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器25报警,人员就及时向储水罐2中加水,从而使得储水罐2保持较好的“洗气”效果。
参照图1、图2,储水罐2的上方开口处盖设有集水上盖26,注水口27设置于集水上盖26上,集水上盖26整体为向竖直方向延伸的螺旋形,其外边缘固定连接于储水罐2的内周壁上,集水上盖26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为环形,环形的中心为注水口27。
由于气体通过进气接口21进入储水罐2中时,水压较大,气体呈沸腾状从储水罐2中的液面上方流出,因此会使储水罐2内的液体向上溅,如果储水罐2上方开口设置,则水容易从储水罐2上方的开口溅出,造成水的浪费,而集水上盖26则能够对从注水口27中溅出的少量水进行收集处理,减少水的浪费:当水流从注水口27溅出而落于集水上盖26上时,水流顺着螺旋形的盘绕方向下逐渐滑落,最终落回储水罐2内,减少了水的浪费。
参照图3,进气口11上连接有进气管3,进气管3上设置有过滤装置6,过滤装置6包括集尘箱61和设于集尘箱61内的滤网62,进气管3共有两段,两段进气管3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滤网62两侧的集尘箱61壁上。优选的,过滤装置6设置于进气管3上的水平段上,滤网62竖直设置,集尘箱61在平行于滤网62方向上的的截面积大于进气管3的截面积,进气管3连接于集尘箱61的侧壁靠上的位置。
上述结构中,由于集尘箱61的截面积较大,因此从进气管3中进入水环泵1中的气体在集尘箱61中首先会减速,减速后的气体内携带的杂质和灰尘等在滤网62一侧沉降,被滤网62过滤掉灰尘的洁净气体继续通过进气管3进入水环泵1中。该设置避免了灰尘进入水环泵1中堵塞水环泵1,实现了对水环泵1的保护,同时,由于集尘箱61的截面较大,因此气流中的灰尘落于集尘箱61中后会沉积于集尘箱61的底部,从而避免了灰尘堵塞滤网62的上方,影响气体在进气管3中的流通。
由于现有的水环泵1多是单独售卖,由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自行采购或组装储水罐2,并将其与水环泵1进行匹配组装,给使用者造成诸多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披露的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还包括固定架7,水环泵1和储水罐2均固定连接于固定架7上,固定架7下方设置有四个滚轮8。
固定架7能够将水环泵1和储水罐2固定于一个整体上,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使用,避免了繁琐的组装过程,使得装置的整体性更强,滚轮8的设置又使得水环泵机组整体的移动更加方便。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此时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带水循环装置的水环泵机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集水上盖26的形状不同。
参照图4,集水上盖26整体为圆环形,且集水上盖26的外边缘固定连接于储水罐2的内周壁上,集水上盖26的内孔为注水口27,集水上盖26从外缘到内孔倾斜向下设置。
当水流从注水口27溅出而落于集水上盖26上时,水流会从集水上盖26的边缘向中间流动,最终从注水口27落回储水罐2内,减少了水的浪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8637.1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818300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F04C19/00
专利分类号:F04C19/00;F04C29/00;F04C29/12;F04C25/02;F04C28/28;F16M3/00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上海雅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雅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玉秀路88号86幢厂房
发明人:胡友华;邵锦华
第一发明人:胡友华
当前权利人:上海雅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