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伟:背阔肌肌皮瓣在胸部放射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论文

朱加伟:背阔肌肌皮瓣在胸部放射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目的胸部放射性溃疡病症中运用背阔肌肌皮瓣的治疗方法具有的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16 年01 月至2018 年12 月份收治的胸部放射性溃疡患者1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 例患者。先将10 患者坏死部分、变性部分、感染的溃疡组织以及肋(软)骨组织进行彻底去除,再将组织周边的瘢痕以及纤维化性质的组织进行切除,创面修复环节对照组采取直肌肌皮瓣进行修复,观察组采用背阔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方式,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值具有差异性,拥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背阔肌肌皮瓣应用于胸部放射性溃疡治疗中修复创面的效果较佳,降低患者创口并发症发率,伤口愈合时间缩短,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普遍应用。

关键词:背阔肌肌皮瓣;胸部放射性溃疡;治疗措施

0 引言

患者患有乳癌病症以及胸壁肿瘤病症需要采取手术以及术手放射治疗方式,在术后放射性治疗时经常会产生胸部皮肤放射性溃疡合并肋软骨炎病症的现象。此类患者经常性发生伤口不愈合并牵连周围组织病变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针对胸部皮肤放射性溃疡合并肋软骨炎病症的治疗措施采取的是切除问题组织的举措,再运用下腹直肌肌皮瓣以及背阔肌肌皮瓣方法将创面进行修复,其中背阔肌肌皮瓣方法修复方法取得的效果较佳。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8 年12 月收治的胸部放射性溃疡患者1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5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4-53 岁,平均(43.5±9.5)岁,病史在7-14 个月,胸部发生溃疡创面为3.5×4.5 cm-15×6 cm,拥有肋软骨炎患者3 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是在35-55 岁,平均(45±10)岁,拥有的病史在8-15 个月,胸部处的溃疡创面经过测量为4×5 cm-14.5×6.5 cm,拥有肋软骨炎患者4 例。两组患者在资料方面、病理方面、病程方面均无差异性,不含统计学的意义(P>0.05),拥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运用直肌肌皮瓣以及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之前,均采用以下措施:先收集创面产生的分泌物,在分泌物中加入药敏进行细菌培养,患处在换药时采取湿敷的方式。待两组患者身体营养经过改善后,进入全身麻醉环节再进入手术治疗[1]。医生需要观测受损组织的范围大小,将坏死组织、炎性肉芽组织、周围发生瘢痕组织的部分进行切除,实现彻底切除的目标。清创过程中需要扩大区域进行切除,采取此措施的原由是皮肤各处具有色泽、质地、愈合能力差异的问题,避免修复后皮肤产生较大的差异。如果受累肋(软)骨已经显露,需要采用两侧追踪的方式将受累的肋软骨以及肋骨进行彻底性的清除。软骨床上生长的肉芽组织采取刮除的方式进行清除,清除后再采取30 mL/L 双氧水和甲哨唑对清除部位反复性的冲洗的方式对患处进行冲洗[2]。如果是切作多根软骨床,则要放置引流管,至少两根以上。引流管各有各的用处,其中一根是用于滴注环节,另一根需要达到引流的作用。表面产生溃疡但并未完全形成,需要对患处进行按压,在最痛感的部位进行皮肤切除至受累肋软骨部位。肋软骨增生将其切开,会发现里面有较少的稀薄脓性的液体,而且会使受累的肋软骨与软骨膜发生了脱离,观其软骨的形态呈现虫噬的状态。将受损肋骨以及组织完全切除后清洗创口,清洗方式如上所述。然后,对照组患者采取直肌肌皮瓣修复创面,观察组采取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两组患者术后运用敏感抗生素滴注,以免发生感染[3]。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满意度按照一般、较为满意,非常满意进行划分。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修复创面研究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21.0,计量资料的工具为t 检验方式,如果两组分析比较的数值在P<0.05 内,则两组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拥有统计学的意义。

2.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形成的病理报告中显示,两组患者属于放射性溃疡病症,在胸部位置并未发现肿瘤细胞。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1 例患者发生了感染,究其原因是积液引发了局部感染。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数值具有差异性,拥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 结果

2)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来自创新意识,如果不具有创新意识,那么将会限制创新思维,也不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积极的求异性等。

表1 并发症的发生率

?

2.2 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全部回收后统计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9.5%,不满意的患者是由于患者未听医嘱使伤口处的出血量较多。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比值拥有差异性(P<0.05)。

表2 患者满意度

?

3 讨论

将本研究所得的数据输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和统计,计数单位用%来表示,组间比较则采取X2检验,结果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胸部手术后需要加入放射性治疗手段,避免癌细胞继续增加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将患者病侧部位的前胸壁拥有的丰富软组织进行彻底切除,存留的皮肤以及少部分筋膜组织会粘连肋骨,在此手术模式下,患处拥有的耐损能力会产生明显下降的趋势。术后针对患处运用放射性治疗方法会影响组织内部的血管壁,使血管壁发生病变以坏死的形式、产生闭塞性血管炎的形式、引发血管栓塞的形式出现在患者的体内。患处发生的病变会引发一系列组织发生病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阻断,以免影响患者的生命。组织发生放射性损伤以及溃疡病症是患者在术后经常发生的现象[4]。溃疡并发症的表现形式呈现迟发性的特点,而坏死病症则是呈现进行性。如果溃疡完全形成则会影响健康的组织生长,还会影响新生血管的生成。在此种情况下,自愈的能力较低。如果不采取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则会加重创伤面产生感染以及局部组织发生深度损伤,最终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在本文论述的视差贴图技术中,我们还对因物体的自遮挡而产生的自阴影进行了计算,并实现了软阴影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场景的真实感。图14 呈现了视差贴图技术实现的表面自阴影效果。

放射性损伤呈现的特点是潜在、进行性损伤模式,一般会损伤患者的皮肤部位、肌肉部位、神经部位的组织,血管和软骨也会受其伤害。在治疗时一般会采取扩创的方式,扩创过程中会损失较多的组织,而患处由于疾病的原因自愈能力低下。通过修复研究发现,运用肌皮瓣的修复方式拥有较好的效果,肌皮瓣能够进行丰富的血供,抗击感染能力较强,拥有的组织量较大,采取此处进行修复创面能够使创面快速进行恢复,在愈合能力和外形修复方面都较有优势。在现阶段修复治疗术中,已经普遍采用。在运用肌皮瓣修复之前,在清除创面病变组织时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以及需要扩创创伤面,使肌肤周围色泽、质感相似,满足人们美观的需求。运用正确方法的要求是避免术后发生感染产生并发症,需要彻底清除坏死面,再进行清洗,术后滴注敏感抗生素,避免感染的发生[5]。

在修复创面时一般采取直肌肌皮瓣修复方式和背阔肌肌皮瓣修复的方式,通过此次实验进行两者修复术的比较发现,背阔肌肌皮瓣修复的方式要优于直肌肌皮瓣。直肌肌皮瓣发生1 例并发症,而背阔肌肌皮瓣治疗方式并未发生并发症。在伤口愈合方面,背阔肌肌皮瓣治疗下的伤口,经过1 周半的恢复时间后伤口愈合,而直肌肌皮瓣治疗下的伤口则是经历了2 周,在恢复方面背阔肌肌皮瓣也优于直肌肌皮瓣,患者满意度方面经过问卷调查,背阔肌肌皮瓣治疗方法也要高于直肌肌皮瓣。从此可以看出,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综上所述,胸部放射性溃疡病症患者采取修复创面的治疗术,能够将患处皮肤实现与健康皮肤相似的目标。在运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扩创的方式才能够达到与周围皮肤相似的目的。有实际修复创面治疗术中,普遍采用直肌肌皮瓣治疗术和背阔肌肌皮瓣治疗术,但通过研究,背阔肌肌皮瓣治疗方法更为优越,可以在临床上普遍使用。

参考文献

[1] 梁杰,郝新光,李建赤.应用肌皮瓣修复前胸壁放射性溃疡[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02):102.

[2] 龙剑虹,肖目张,曾纪章.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性溃疡的皮瓣修复[J].中华外科杂志,2006(07):52-53.

[3] 李筑,陈祥军.胸背动脉背阔肌穿支皮瓣修复胸壁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1):49-50.

[4] 肖能坎,鲁开化,沈绍勇.背阔肌肌皮瓣移转治疗乳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0,16(1):7-9.

[5] 匡斌,陈云瀛,邓国三,等.背阔肌肌皮瓣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感染裂开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3):195.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8.029

本文引用格式:朱加伟.背阔肌肌皮瓣在胸部放射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53-54.

标签:;  ;  ;  ;  ;  ;  ;  ;  ;  ;  ;  

朱加伟:背阔肌肌皮瓣在胸部放射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