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涵洞施工模架论文和设计-周民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洞施工模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旋转提升机构、矩形结箱、钢构主体构件和行走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上的吊模机构、设置在所述钢构主体构件底部上方的支撑架与固定板,与钢构主体构件下表面固定连接的防倾覆机构;所述矩形结箱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矩形结箱两侧均设置所述吊模机构,吊模机构与钢构主体构件固定连接,钢构主体构件下方设置所述行走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底板两端,所述支撑架与钢构主体构件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与预埋钢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涵洞施工模架,具有拼装时间短、施工成本低、防倾覆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涵洞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旋转提升机构、矩形结箱、钢构主体构件和行走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上的吊模机构、设置在所述钢构主体构件底部上方的支撑架与固定板,与钢构主体构件下表面固定连接的防倾覆机构;所述矩形结箱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矩形结箱两侧均设置所述吊模机构,吊模机构与钢构主体构件固定连接,钢构主体构件下方设置所述行走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底板两端,所述支撑架与钢构主体构件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与预埋钢筋固定连接;所述吊模机构包括吊模梁和手拉葫芦;钢构主体构件上方固定设置所述吊模梁,所述手拉葫芦固定设置在吊模梁上,吊模梁两端均设置手拉葫芦;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壳体、轨道和行走电机;所述行走轮外侧设置所述壳体,壳体与钢构主体构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轨道固定设置在涵洞底板上,所述行走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所述防倾覆机构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下端中部,所述防倾覆机构包括限位架和肋板,所述限位架下部设置与轨道上部匹配的通槽,限位架与钢构主体构件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架设置在轨道两侧,两侧限位架下部的通槽相对设置将轨道上部包围,所述肋板均匀排列设置在限位架上。

设计方案

1.一种涵洞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旋转提升机构、矩形结箱、钢构主体构件和行走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上的吊模机构、设置在所述钢构主体构件底部上方的支撑架与固定板,与钢构主体构件下表面固定连接的防倾覆机构;所述矩形结箱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矩形结箱两侧均设置所述吊模机构,吊模机构与钢构主体构件固定连接,钢构主体构件下方设置所述行走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底板两端,所述支撑架与钢构主体构件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与预埋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吊模机构包括吊模梁和手拉葫芦;钢构主体构件上方固定设置所述吊模梁,所述手拉葫芦固定设置在吊模梁上,吊模梁两端均设置手拉葫芦;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壳体、轨道和行走电机;所述行走轮外侧设置所述壳体,壳体与钢构主体构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轨道固定设置在涵洞底板上,所述行走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上;

所述防倾覆机构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下端中部,所述防倾覆机构包括限位架和肋板,所述限位架下部设置与轨道上部匹配的通槽,限位架与钢构主体构件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架设置在轨道两侧,两侧限位架下部的通槽相对设置将轨道上部包围,所述肋板均匀排列设置在限位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提升机构包括电机、吊臂和卷扬机;所述电机设置在矩形结箱内部,所述吊臂设置在矩形结箱上方,电机控制吊臂旋转,所述卷扬机设置在吊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模梁数量为6个,均匀固定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涵洞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模梁为H型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涵洞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主体构件长度大于矩形结箱的长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洞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涵洞施工模架。

背景技术

在修建涵洞时,要经历基坑开挖—浇筑基础砼—箱底浇筑—涵身浇筑—顶盖浇筑,当进行涵身浇筑和顶盖浇筑时,常用到大型组合钢模板,此种组合钢模板是将单块模板按箱涵侧墙和顶板的高度和长度拼装成整体,一次拼装完成后即可循环用于箱涵侧墙混凝土施工,直至施工完成。此类钢模板通常体积很大,常规的模板吊装移动方法有:人工进行单节箱涵侧墙模板的散拼散装和吊车吊装箱涵侧墙组合钢模板使其移动。这两种方法中,前者人工散拼散装的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且模板周转率低,将严重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进度;后者吊车吊装的方法对每节箱涵侧墙混凝土施工前均采用吊车进行吊装移动,将大大增加工程施工成本,这两种施工方法所需的费用高,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涵洞施工模架,具有拼装时间短、施工成本低、防倾覆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涵洞施工模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旋转提升机构、矩形结箱、钢构主体构件和行走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上的吊模机构、设置在所述钢构主体构件底部上方的支撑架与固定板,与钢构主体构件下表面固定连接的防倾覆机构。所述矩形结箱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矩形结箱两侧均设置所述吊模机构,吊模机构与钢构主体构件固定连接,钢构主体构件下方设置所述行走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底板两端,所述支撑架与钢构主体构件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与预埋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吊模机构包括吊模梁和手拉葫芦。钢构主体构件上方固定设置所述吊模梁,所述手拉葫芦固定设置在吊模梁上,吊模梁两端均设置手拉葫芦。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壳体、轨道和行走电机。所述行走轮外侧设置所述壳体,壳体与钢构主体构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轨道固定设置在涵洞底板上,所述行走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上。

所述防倾覆机构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下端中部,所述防倾覆机构包括限位架和肋板,所述限位架下部设置与轨道上部匹配的通槽,限位架与钢构主体构件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架设置在轨道两侧,两侧限位架下部的通槽相对设置将轨道上部包围,所述肋板均匀排列设置在限位架上。

优选地,所述旋转提升机构包括电机、吊臂和卷扬机。所述电机设置在矩形结箱内部,所述吊臂设置在矩形结箱上方,电机控制吊臂旋转,所述卷扬机设置在吊臂上。

优选地,所述吊模梁数量为6个,均匀固定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上方。

优选地,所述吊模梁为H型钢。

优选地,所述钢构主体构件长度大于矩形结箱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涵洞施工模架,通过设置旋转提升机构吊运墙身模板进行拼装,即减少人工投入又降低了施工成本;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吊模机构将模板吊起,缩减拆模时间;通过预埋钢筋与固定板固定连接,防止施工模架晃动,增加其稳定性;通过设置行走机构,使施工模架整体行走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工作,避免了拆除和重复安装模架的工作;通过在行走机构之间设置防倾覆机构,防止行走时施工模架倾覆,增加了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涵洞施工模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涵洞施工模架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涵洞施工模架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涵洞施工模架的防倾覆机构的侧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涵洞施工模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旋转提升机构、矩形结箱1、钢构主体构件2和行走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2上的吊模机构、设置在所述钢构主体构件2底部上方的支撑架4与固定板5,与钢构主体构件2下表面固定连接的防倾覆机构。所述矩形结箱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矩形结箱1两侧均设置所述吊模机构,吊模机构与钢构主体构件2固定连接,钢构主体构件2下方设置所述行走机构3,所述支撑架4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2底板两端,所述支撑架4与钢构主体构件2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固定设置在支撑架4上与预埋钢筋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旋转提升机构吊运墙身模板进行拼装,即减少人工投入又降低了施工成本;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吊模机构将模板吊起,缩减拆模时间;通过预埋钢筋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防止施工模架晃动,增加其稳定性;通过设置行走机构3,使施工模架整体行走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工作,避免了拆除和重复安装模架的工作;通过在行走机构3之间设置防倾覆机构,防止行走时施工模架倾覆,增加了施工安全性。

所述吊模机构包括吊模梁60和手拉葫芦61。钢构主体构件2上方固定设置所述吊模梁60,所述手拉葫芦61固定设置在吊模梁60上,吊模梁60两端均设置手拉葫芦61,将墙身模板吊起。

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行走轮、壳体30、轨道31和行走电机32。所述行走轮外侧设置所述壳体30,壳体30与钢构主体构件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轨道31固定设置在涵洞底板上,所述行走电机32固定设置在壳体30上。

所述防倾覆机构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2下端中部,所述防倾覆机构包括限位架70和肋板71,所述限位架70下部设置与轨道31上部匹配的通槽72,限位架70与钢构主体构件2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侧限位架70设置在轨道31两侧,限位架70下部的通槽相对设置将轨道31上部包围,所述肋板71均匀排列设置在限位架70上,增加限位架70的承重能力。

工作过程:涵洞施工模架的安装和拆除由汽车吊进行吊运。旋转提升机构吊运墙身模板进行拼装,内墙身模板与钢构主体构件2固定连接,外墙身模板与内墙身模板固定连接,拼装完成后,由旋转提升机构进行混凝土浇筑,进行下一工位浇筑时,将旋转提升机构旋转到与墙身平行的位置,吊模机构的手拉葫芦61吊起墙身模板,再将预埋钢筋连接处拆除,施工模架通过行走机构3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旋转提升机构包括电机、吊臂80和卷扬机81。所述电机设置在矩形结箱1内部,所述吊臂80设置在矩形结箱1上方,电机控制吊臂80旋转,所述卷扬机81设置在吊臂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吊模梁60数量为6个,均匀固定设置在钢构主体构件2上方。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吊模梁60为H型钢,方便固定。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钢构主体构件2长度大于矩形结箱1的长度,增加涵洞施工模架下部的稳定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设计图

一种涵洞施工模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4957.7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22(吉林)

授权编号:CN209703339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E01F5/00

专利分类号:E01F5/00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吉林省信合桥梁钢制模板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吉林省信合桥梁钢制模板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36300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沙河村九组

发明人:周民

第一发明人:周民

当前权利人:吉林省信合桥梁钢制模板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玉梅

代理机构:41168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华夏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涵洞施工模架论文和设计-周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