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粒溶胶凝胶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溶胶,微粒,凝胶,纳米,硅烷,无机,形貌。
微粒溶胶凝胶法论文文献综述
宋诗稳,于浩,甄延忠,刘珍叶,齐广才[1](2013)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茂铁微粒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茂铁微粒后,将所得二茂铁微粒超声分散于甲基叁甲氧基硅烷形成的溶胶结构中,得到了溶胶凝胶固载的二茂铁纳米粒子,并制成化学修饰碳糊电极.采用扫描电镜(SEM)方法对制得粉体微粒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实验与计时安培实验测试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分散的二茂铁纳米粒子,粒径约为300nm,将二茂铁固载于SiO2的凝胶结构中有效地提高了修饰电极的稳定性与二茂铁的分散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AA)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安培法检测AA的线性范围为3.0×10-6~2.5×10-3 mol/L,检出限为1.0×10-6 mol/L(3sb,n=10).(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朱先军,陈宏浩,詹晖,周运鸿[2](2004)在《微粒溶胶-凝胶法合成LiNi_(0.75)Co_(0.25)O_2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LiOH·H2O、Ni(OAc)2·4H2O和Co(OAc)2·4H2O在水和乙醇混合溶剂中形成微粒溶胶 凝胶来合成LiNi0 75Co0 25O2。TG DTA、XRD和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当原料n(Li)∶n(Ni)∶n(Co)=1 05∶0 75∶0 25时,形成的凝胶经300℃预处理、600℃预烧之后,再在氧气氛中700℃焙烧24h,所得产物的层状晶体结构最完整,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76 6mAh/g;经过10次循环之后,放电容量还有170 1mAh/g,容量衰减3 7%,显示出较高的初始放电容量及良好的循环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池》期刊2004年04期)
路金林,方庆红,伞晓广,李旭日[3](2004)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SnO_2复合微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有机、无机盐为原料,通过加入稳定剂、催化剂,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TiO2、SnO2、TiO2/SnO2纳米微粒,采用XRD、SEM和XPS等技术对粒子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O2/SnO2粒子主要由锐钛矿型TiO2和金红石型SnO2组成,与纯TiO2、SnO2相比,TiO2/SnO2微粒的粒度小,分布均匀,不团聚.(本文来源于《沈阳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李杨文[4](2003)在《采用溶胶-凝胶法生产的含ZnO微粒的SiO_2光学层》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光学层沉积的可能性。为此目的,使用溶胶-凝胶法,进行钠钙玻璃感光胶层上含ZnO微粒的SiO_2层的沉积的研究。然后,借助于光学光谱法,检验所获试样的光学性能。为了进行此项研究,准备了SiO_2溶胶的初始溶液,并将各种数量的ZnO微粉加入到此溶液中。随后,将玻璃感光胶层浸入其中。干燥之后,试样在一高压釜中以600℃进行烧成。最后,采用光学光谱仪,按可见光波长检验每种试样的反射光谱。结果表明随着ZnO微粒数量的增加,上述SiO_2层的反射百分率也随之增加。结果也表明选用正确的溶液和使用溶胶-凝胶法,生产具有最佳折射率的光学层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国外耐火材料》期刊2003年04期)
王介强,陶珍东,孙旭东[5](2003)在《无机溶胶凝胶法制取Y_2O_3纳米微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廉价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尺度均匀,一次颗粒尺寸平均为60nm,颗粒呈球形的高纯Y2O3纳米微粒。研究发现适量SO42-离子的添加对生成前驱物溶胶及煅烧得到球形的Y2O3纳米微粒起关键作用。对前驱物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煅烧温度对产物粒度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使生成物颗粒过分长大的前提下,升高煅烧温度有助于制取高纯和晶化完全的Y2O3微粉。(本文来源于《中国稀土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陈改荣,徐绍红,杨军[6](2002)在《硬脂酸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镁纳米微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硬脂酸为分散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研究了制备氧化镁纳米微粒的条件。探讨了分散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烧结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粒径与转化率的影响 ,取得了最佳工艺条件。分别用红外光谱 (IR)、X射线粉末衍射 (XRD)、透射电镜(TEM)和比表面积 (BET)测定 ,对该纳米微粒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Mg(NO3) 2 与CH3(CH2 ) 1 6 COOH的摩尔配比控制在 1∶4,于 90℃反应 2 0min ,在 470℃热处理 3h ,得到立方相氧化镁纳米微粒 ,形貌为椭球体 ,分散性好 ,平均粒径约为3 6nm。(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02年05期)
胡季帆,钟定永,解廷秀,赵曰侠[7](2000)在《溶胶凝胶法制备α-Fe_2O_3纳米微粒及其材料形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α -Fe2 O3纳米微粒 ,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焙烧前 ,可增加一个低温退火阶段 ,并同时减短高温焙烧的保温时间 ,可减小颗粒尺寸。同时研究了纳米颗粒的链条联接模式。(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00年02期)
林西平,马延风,朱毅青,王占华[8](1997)在《溶胶-凝胶法CuO-ZnO/SiO_2-ZrO_2超细微粒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O-ZnO/SiO2-ZrO2超细催化剂,用XRD、IR、TPR、BET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进行催化CO2加氢制甲醇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此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甲醇选择性高。(本文来源于《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微粒溶胶凝胶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LiOH·H2O、Ni(OAc)2·4H2O和Co(OAc)2·4H2O在水和乙醇混合溶剂中形成微粒溶胶 凝胶来合成LiNi0 75Co0 25O2。TG DTA、XRD和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当原料n(Li)∶n(Ni)∶n(Co)=1 05∶0 75∶0 25时,形成的凝胶经300℃预处理、600℃预烧之后,再在氧气氛中700℃焙烧24h,所得产物的层状晶体结构最完整,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76 6mAh/g;经过10次循环之后,放电容量还有170 1mAh/g,容量衰减3 7%,显示出较高的初始放电容量及良好的循环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粒溶胶凝胶法论文参考文献
[1].宋诗稳,于浩,甄延忠,刘珍叶,齐广才.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茂铁微粒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2].朱先军,陈宏浩,詹晖,周运鸿.微粒溶胶-凝胶法合成LiNi_(0.75)Co_(0.25)O_2及表征[J].电池.2004
[3].路金林,方庆红,伞晓广,李旭日.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SnO_2复合微粒的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4
[4].李杨文.采用溶胶-凝胶法生产的含ZnO微粒的SiO_2光学层[J].国外耐火材料.2003
[5].王介强,陶珍东,孙旭东.无机溶胶凝胶法制取Y_2O_3纳米微粒[J].中国稀土学报.2003
[6].陈改荣,徐绍红,杨军.硬脂酸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镁纳米微粒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2
[7].胡季帆,钟定永,解廷秀,赵曰侠.溶胶凝胶法制备α-Fe_2O_3纳米微粒及其材料形貌研究[J].功能材料.2000
[8].林西平,马延风,朱毅青,王占华.溶胶-凝胶法CuO-ZnO/SiO_2-ZrO_2超细微粒催化剂的研究[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