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芯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芯固定的结构,用于砂芯比较大的组合芯固定。组合芯包括:左端部砂芯、中部砂芯和右端部砂芯,左端部砂芯和右端部砂芯分别位于中部砂芯的两侧;左端部砂芯通道、右端部砂芯通道分别与中部砂芯通道相通,形成供螺丝杆穿设的通道,通过在通道内放置螺丝杆将待组合的左端部砂芯、右端部砂芯组装到中部砂芯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完成砂芯的有效固定,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解决大芯作为组合芯的固定问题,为因结构和客户要求制约的铸件的生产提供操作方法,其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组合芯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组合芯包括:左端部砂芯、中部砂芯和右端部砂芯,左端部砂芯和右端部砂芯分别位于中部砂芯的两侧;左端部砂芯的内侧中心设置左端部砂芯芯头,左端部砂芯的轴向中心开设左端部砂芯通道,左端部砂芯通道的一端贯穿左端部砂芯芯头,左端部砂芯通道的另一端为左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中部砂芯的轴向中心开设中部砂芯通道,中部砂芯通道的一端为中部砂芯通道左端口,中部砂芯通道的另一端为中部砂芯通道右端口;右端部砂芯的内侧中心设置右端部砂芯芯头,右端部砂芯的轴向中心开设右端部砂芯通道,右端部砂芯通道的一端贯穿右端部砂芯芯头,右端部砂芯通道的另一端为右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左端部砂芯通道、右端部砂芯通道分别与中部砂芯通道相通,形成供螺丝杆穿设的通道,在通道内放置螺丝杆将待组合的左端部砂芯、右端部砂芯组装到中部砂芯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组合芯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组合芯包括:左端部砂芯、中部砂芯和右端部砂芯,左端部砂芯和右端部砂芯分别位于中部砂芯的两侧;左端部砂芯的内侧中心设置左端部砂芯芯头,左端部砂芯的轴向中心开设左端部砂芯通道,左端部砂芯通道的一端贯穿左端部砂芯芯头,左端部砂芯通道的另一端为左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中部砂芯的轴向中心开设中部砂芯通道,中部砂芯通道的一端为中部砂芯通道左端口,中部砂芯通道的另一端为中部砂芯通道右端口;右端部砂芯的内侧中心设置右端部砂芯芯头,右端部砂芯的轴向中心开设右端部砂芯通道,右端部砂芯通道的一端贯穿右端部砂芯芯头,右端部砂芯通道的另一端为右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
左端部砂芯通道、右端部砂芯通道分别与中部砂芯通道相通,形成供螺丝杆穿设的通道,在通道内放置螺丝杆将待组合的左端部砂芯、右端部砂芯组装到中部砂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芯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左端部砂芯芯头和右端部砂芯芯头均为锥台形结构,左端部砂芯通过左端部砂芯芯头与中部砂芯的中部砂芯通道左端口对应并匹配,右端部砂芯通过右端部砂芯芯头与中部砂芯的中部砂芯通道右端口对应并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芯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螺丝杆依次穿过左端部砂芯通道、中部砂芯通道和右端部砂芯通道,螺丝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左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和右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内,作为砂芯拧紧处;螺丝杆的两端分别安装配套的垫片、螺母,使左端部砂芯、中部砂芯和右端部砂芯通过螺丝杆、垫片、螺母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芯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左端部砂芯通道、中部砂芯通道和右端部砂芯通道的直径a=20~30mm,组合后砂芯的长度为c,螺丝杆的长度b=c-(30~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芯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左端部砂芯芯头与中部砂芯通道左端口匹配部分的芯头长度d≥30mm,右端部砂芯芯头与中部砂芯通道右端口匹配部分的芯头长度d≥30mm,左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或右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的长度e≥30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芯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芯固定的结构,采用树脂砂生产铸件时,用于砂芯比较大的组合芯固定。
背景技术
目前,铸件生产时遇到的组合芯,一般均为小芯安装在大芯上,由于小芯体积小重量轻,车间可以使用铁钉将小芯固定在大芯上。但是有些时候,例如:需要组合的芯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情况,此时采用铁钉就不能对砂芯进行有效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芯固定的结构,能够完成砂芯的有效固定,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解决大芯作为组合芯的固定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芯固定的结构,组合芯包括:左端部砂芯、中部砂芯和右端部砂芯,左端部砂芯和右端部砂芯分别位于中部砂芯的两侧;左端部砂芯的内侧中心设置左端部砂芯芯头,左端部砂芯的轴向中心开设左端部砂芯通道,左端部砂芯通道的一端贯穿左端部砂芯芯头,左端部砂芯通道的另一端为左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中部砂芯的轴向中心开设中部砂芯通道,中部砂芯通道的一端为中部砂芯通道左端口,中部砂芯通道的另一端为中部砂芯通道右端口;右端部砂芯的内侧中心设置右端部砂芯芯头,右端部砂芯的轴向中心开设右端部砂芯通道,右端部砂芯通道的一端贯穿右端部砂芯芯头,右端部砂芯通道的另一端为右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
左端部砂芯通道、右端部砂芯通道分别与中部砂芯通道相通,形成供螺丝杆穿设的通道,在通道内放置螺丝杆将待组合的左端部砂芯、右端部砂芯组装到中部砂芯上。
所述的组合芯固定的结构,左端部砂芯芯头和右端部砂芯芯头均为锥台形结构,左端部砂芯通过左端部砂芯芯头与中部砂芯的中部砂芯通道左端口对应并匹配,右端部砂芯通过右端部砂芯芯头与中部砂芯的中部砂芯通道右端口对应并匹配。
所述的组合芯固定的结构,螺丝杆依次穿过左端部砂芯通道、中部砂芯通道和右端部砂芯通道,螺丝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左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和右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内,作为砂芯拧紧处;螺丝杆的两端分别安装配套的垫片、螺母,使左端部砂芯、中部砂芯和右端部砂芯通过螺丝杆、垫片、螺母紧固。
所述的组合芯固定的结构,左端部砂芯通道、中部砂芯通道和右端部砂芯通道的直径a=20~30mm,组合后砂芯的长度为c,螺丝杆的长度b=c-(30~80)mm。
所述的组合芯固定的结构,左端部砂芯芯头与中部砂芯通道左端口匹配部分的芯头长度d≥30mm,右端部砂芯芯头与中部砂芯通道右端口匹配部分的芯头长度d≥30mm,左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或右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的长度e≥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丝杆和芯头对砂芯进行固定,固定牢靠,且在三个方向均有约束,完成砂芯的有效固定,能够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
2、本实用新型解决大芯作为组合芯的固定问题,为因结构和客户要求制约的铸件的生产提供有效操作方法。
3、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芯的砂芯示意图。其中,(a)图为左端部砂芯,(b)图为中部砂芯,(c)为右端部砂芯。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芯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1.中部砂芯,11.中部砂芯通道左端口,12.中部砂芯通道右端口,13.中部砂芯通道;2.左端部砂芯,21.左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22.左端部砂芯芯头,23.左端部砂芯通道;3.右端部砂芯,31.右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32.右端部砂芯芯头,33.右端部砂芯通道;4.螺丝杆,5.垫片,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芯包括:左端部砂芯2、中部砂芯1和右端部砂芯3,左端部砂芯2和右端部砂芯3分别位于中部砂芯1的两侧,其中:
左端部砂芯2的内侧中心设置左端部砂芯芯头22,左端部砂芯2的轴向中心开设左端部砂芯通道23,左端部砂芯通道23的一端贯穿左端部砂芯芯头22,左端部砂芯通道23的另一端为左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21;
中部砂芯1的轴向中心开设中部砂芯通道13,中部砂芯通道13的一端为中部砂芯通道左端口11,中部砂芯通道13的另一端为中部砂芯通道右端口12;
右端部砂芯3的内侧中心设置右端部砂芯芯头32,右端部砂芯3的轴向中心开设右端部砂芯通道33,右端部砂芯通道33的一端贯穿右端部砂芯芯头32,右端部砂芯通道33的另一端为右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3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芯的组装结构如下:左端部砂芯芯头22和右端部砂芯芯头32均为锥台形结构,左端部砂芯2通过左端部砂芯芯头22与中部砂芯1的中部砂芯通道左端口11对应并匹配,右端部砂芯3通过右端部砂芯芯头32与中部砂芯1的中部砂芯通道右端口12对应并匹配;
左端部砂芯通道23、右端部砂芯通道33分别与中部砂芯通道13相通,形成供螺丝杆4穿设的通道;螺丝杆4依次穿过左端部砂芯通道23、中部砂芯通道13和右端部砂芯通道33,螺丝杆4的两端分别位于左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21和右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31内,作为砂芯拧紧处;螺丝杆4的两端分别安装配套的垫片5、螺母6,使左端部砂芯2、中部砂芯1和右端部砂芯3通过螺丝杆4、垫片5、螺母6紧固。
为了保证组合芯的有效固定,左端部砂芯通道23、中部砂芯通道13和右端部砂芯通道33的直径a=20~30mm,组合后砂芯的长度为c,螺丝杆4的长度b=c-(30~80)mm。并且,可以根据砂芯的大小和螺丝杆的直径对通道直径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是砂芯越大,选用的螺丝杆越粗,a越大。
左端部砂芯芯头22与中部砂芯通道左端口11匹配部分的芯头长度d≥30mm(本实施例为60mm),右端部砂芯芯头32与中部砂芯通道右端口12匹配部分的芯头长度d≥30mm(本实施例为60mm),左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21或右端部砂芯通道外端口31的长度e≥30mm(本实施例为60mm)。砂芯越大,d、e这两个值越大。
组装时,待组合砂芯通过芯头确定在中部砂芯1(大芯)上的安装位置,通道内的螺丝杆4两端留有螺纹,组装后采用垫片5和螺母6拧紧加固,再将砂芯拧紧处芯头填砂修平。
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砂芯上预先做出通道连通到砂芯芯头,通过在通道内放置螺丝杆将待组合的砂芯组装到中部砂芯(大芯)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完成砂芯的有效固定,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解决大芯作为组合芯的固定问题,为因结构和客户要求制约的铸件的生产提供操作方法,其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1343.8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9(沈阳)
授权编号:CN209697983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B22C9/10
专利分类号:B22C9/10
范畴分类:25D;
申请人:沈阳机床银丰铸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沈阳机床银丰铸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10200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火车站新区
发明人:陈霄飞;王恒;王强;贾晓波;周远成
第一发明人:陈霄飞
当前权利人:沈阳机床银丰铸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志伟
代理机构:21234
代理机构编号: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