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香气释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香气,成分,挥发性,规律,糖苷酶,刺梨,精油。
香气释放论文文献综述
彭邦远,丁小娟,赵泽伟,丁筑红[1](2019)在《水解释放刺梨汁键合态香气化合物及糖基组成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C-MS分析采用酶解及酸解法水解、Amberlite XAD-2树脂分离的刺梨汁键合态香气物质的挥发性化合物组分,通过相对气味活化值(ROAV)确定刺梨汁键合态风味物质中重要挥发性物质,并采用衍生化法探究刺梨汁键合态香气前体糖基组成。结果表明:刺梨汁键合态风味前体水解释放共检出4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酶解释放31种挥发性物质,以醇类和酸类为主,乙醛、硬脂酸、愈创木酚等含量较高;酸解释放24种挥发性物质,以烯烃类和酮类为主,2,6-二叔基对甲酚、胡薄荷酮等含量较高。经R(OAV值分析,酶解法释放主要挥发性物质较酸解法多,贡献率较大的典型风味物质为3-羟基丁醛、β-桉叶醇、愈创木酚、羟基香茅醛。研究结果表明,刺梨汁键合态香气前体物质的糖基有葡萄糖、鼠李糖和甘露糖。(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9年07期)
曹振霞[2](2019)在《口腔加工过程中红烧肉香气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腔加工过程是复杂的食品性质变化和口腔生理响应的动态过程。食品入口后在牙齿、舌头、唾液等共同作用下原始结构变形,颗粒减小,化学性质改变,形成可以安全吞咽的新的结构体-食团,最终触发吞咽。在此过程中,可诱导风味化合物的释放,进而影响风味感知。因此,口腔加工对进食期间香气化合物的释放具有重要作用。红烧肉作为一种“原态脂肪依赖型”食品,是肉类食品口腔加工和口感研究最为适合的载体。本文以红烧肉为研究对象,探究口腔加工过程中受试者口腔生理参数及食团特性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对受试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以明确红烧肉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的香气释放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经过招募、筛选和专业培训,最终构建由4人组成的受试者小组。跟踪分析口腔加工过程中单个受试者咀嚼参数、唾液分泌状况以及红烧肉食团的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受试者小组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红烧肉食团的部分物理化学属性进行分析,探究由口腔生理因素导致的个体差异性大小及食团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各受试者间的咀嚼参数、唾液分泌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但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在红烧肉口腔加工过程中,随着咀嚼时间的延长,各受试者的咀嚼次数均显着增多(P<0.05),咀嚼频率无显着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P>0.05);不同口腔加工阶段的红烧肉食团的湿基和干基水分含量差异显着(P<0.05),且均呈上升趋势;各受试者的唾液分泌量显着升高(P<0.05),唾液流速显着降低(P<0.05)并趋于稳定。(2)红烧肉在口腔加工过程中的脂肪含量及氧化分解情况也随之改变:食团脂肪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溶解于唾液中的脂肪含量变化显着(P<0.05)并在中后期趋于稳定;脂肪氧化、脂肪酸组成及构成比例不断变化,对红烧肉口腔加工过程中的香气释放也具有重要作用。(3)红烧肉食团微粒的D_(50)对应的粒子大小在整个口腔加工过程中显着升高(P<0.05),粒度分布曲线呈“双峰”型;微观结构观察表明:随着口腔加工的进行,所形成的油滴-唾液微粒增多且越来越细密;口腔加工前期红烧肉食团呈现层状分布,中后期食团网状结构明显,吞咽点食团的均一性较高,呈现较为紧密的固态连续相。口腔加工行为可改变食团特性,进而影响香气化合物在食团-空气相的传质转移。2.要求4名受试者自由咀嚼红烧肉样品,并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使用Tedlar?采样袋收集呼出的气体,之后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呼气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不连续的方式跟踪监测每名受试者在不同加工阶段呼出空气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结合受试者咀嚼参数和食团特性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口腔内的香气释放模式以及影响香气释放的因素。结果表明:香气释放曲线显示红烧肉在口腔加工过程中的香气释放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个体差异性不可避免,且吞咽后早期存在较大的香气释放;吞咽前阶段与吞咽后相比香气释放比率较大,但香气化合物的疏水性(log P值)越高,其吞咽后香气释放的水平也随之增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香气释放量与咀嚼时间(r=0.856,P<0.01)、咀嚼次数(r=0.855,P<0.01)、食团干基水分含量(r=0.850,P<0.01)、食团湿基水分含量(r=0.836,P<0.01)、唾液分泌量(r=0.822,P<0.01)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唾液流速(r=-0.668,P<0.01)、唾液中溶解的脂肪量(r=-0.543,P<0.05)、食团中的脂肪含量(r=-0.644,P<0.01)呈显着负相关。受试者口腔生理参数决定香气释放模式,口腔加工行为改变食团特性,与红烧肉食团成分共同作用影响香气释放。而食团脂肪的存在可作为香气化合物的溶剂,保留并延缓强疏水性挥发物在口腔中的释放。(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彩楠,何理琴,陈福城,张晨,张雯[3](2018)在《武夷岩茶挥发性香气组成及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具有"岩骨花香"的风味特征,耐泡、耐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武夷岩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其在15次连续沸水浸提过程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从武夷岩茶茶汤中检测出醇、醛、酮、酯、吡嗪、酸、苯酚、苯胺、其它苯系物、烃、呋喃、吡咯12类化合物,共108种物质。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第1~3次浸提茶汤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4~7次浸提茶汤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8~15次浸提茶汤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随浸提次数的增加,挥发性香气成分总含量逐渐降低。第8~15次浸提还保留有27种香气成分以及17.04%的香气含量,主要为橙花叔醇(0.739μL/L)、己醛(0.349μL/L)、壬醛(0.181μL/L)、癸醛(0.127μL/L)、甲基庚烯酮(0.069μL/L)、β-紫罗兰酮(0.426μL/L)。这些物质在沸水浸提过程中的缓慢释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武夷岩茶的耐泡特性。这为闽北乌龙茶加工工艺及其品质鉴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何理琴,王彩楠,倪莉,陈福城,张晨[4](2018)在《正山小种挥发性香气组成及其在多次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正山小种的挥发性香气组成及其在多次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连续12次沸水浸提后,从正山小种茶汤中共检测出100种挥发性成分.这些正山小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数量和总体积分数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第2次浸提获得的挥发性成分体积分数最高,为16.039μL·L~(-1);第3次浸提获得的挥发性成分的数量最多,为84种.此外,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第1~3次浸提茶汤获得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4~7次浸提茶汤获得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8~12次浸提茶汤获得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王彩楠,何理琴,陈福城,张晨,张雯[5](2017)在《武夷岩茶挥发性香气组成及其在多次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具有"岩骨花香"的香气特征,且耐泡耐藏。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武夷岩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其在15次连续沸水浸提过程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连续15次沸水浸提中,武夷岩茶中检测出醇、醛、酮、酯、吡嗪、酸、苯酚、苯胺、其它苯系物、烃、呋喃、吡咯12类化合物,共108种物质。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第1~3次浸提茶汤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4~7次浸提茶汤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8~15次浸提茶汤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随浸提次数增加,挥发性香气成分总含量逐渐降低。第8~15次浸提还保留有27种香气成分以及17.04%的香气含量;保留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橙花叔醇(0.739μL/L)、已醛(0.349μL/L)、壬醛(0.181μL/L)、癸醛(0.127μL/L)、甲基庚烯酮(0.069μL/L)、β-紫罗兰酮(0.426μL/L)。这些物质的缓慢释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武夷岩茶的耐泡特性。(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何理琴,王彩楠,倪莉,陈福城,张晨[6](2017)在《正山小种挥发性香气组成及其在多次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山小种是一种典型的红茶,具有香气浓郁,耐泡度高的特点。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正山小种的挥发性香气组成及其在多次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在连续12次沸水浸提下从正山小种茶汤中共检测出10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酚类物质有27种、醛类20种、酮类16种、醇类13种、烃类9种、呋喃类5种、酯类和内酯3种、含氮化合物3种、其它类别4种。正山小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数量和总含量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第2次浸提获得的挥发性成分含量最高,为16.039μL/L;第3次浸提获得的挥发性成分的数量最多,为84种。此外,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第1次至第3次浸提茶汤获得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4次至第7次浸提茶汤获得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第8次至第12次浸提茶汤获得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胡妍芸[7](2017)在《采后BTH处理对厚皮甜瓜磷脂代谢及香气释放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金香”甜瓜(Cucumis melo L.cv.Yujinxiang)是呼吸跃变型果实,BTH处理可诱导其抗病性,影响果实香气物质等次生代谢。磷脂是果实细胞膜的主要构成组分,磷脂酶作用下可水解为脂肪酸、甘油、磷酸和氨基醇等,进而参与香气等次生代谢。采后BTH处理“玉金香”甜瓜果实,贮藏期间监测PLA2、PLC和PL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特性,分析BTH诱抗处理对磷脂代谢底物、产物以及代谢酶活的影响,确定磷脂代谢与果实香气释放的相关性,探讨采后BTH诱抗处理对甜瓜果实细胞膜磷脂代谢和香气释放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1、采后BTH处理可抑制磷脂组分PC、PI降解,降低磷脂代谢产物PA和脂肪酸的含量,但在贮藏后期BTH处理组脂肪酸不饱和度高于对照。2、采后BTH处理降低PLA2、PLC和PLD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和酶活性。3、采后BTH处理减少了样品亚油酸代谢的C6、C9香气组分释放量,抑制了亚麻酸代谢的C6、C9醇醛类和油酸代谢的含有丁基、戊基的香气组分及其大部分衍生酯类的释放,促进了乙酸(Z)-3-己烯酯、乙酸3,6-壬二烯酯、乙酸异丁酯酯类物质的释放。4、果实脂肪酸代谢香气物质总量与乙烯释放的相关性系数较磷脂代谢大,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PLA2活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PI呈显着负相关(P<0.05),其它因素与其相关性不显着。乙烯释放与脂肪酸代谢香气物质总量的相关性高于乙烯释放与磷脂代谢,且高于磷脂代谢与脂肪酸代谢香气总量的相关性。PLA2、磷脂代谢产物不饱和脂肪酸与香气组分释放相关性分别呈显着正相关和负相关(P<0.05)。BTH处理后削弱乙烯释放、磷脂代谢与香气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综上所述,采后BTH处理可通过抑制磷脂组分降解、磷脂酶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减少产物磷脂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进而抑制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香气物质的释放;由乙烯释放与脂肪酸代谢香气组分释放的相关性高于磷脂代谢,可推断脂肪酸代谢香气组分的前体物质代谢—磷脂代谢对脂肪酸代谢香气组分释放的影响度可能小于后期的LOX代谢,乙烯是影响脂肪酸代谢香气组分的关键因素。采后BTH处理降低了乙烯释放、磷脂代谢与香气物质的相关性,削弱了乙烯释放与磷脂代谢对香气物质释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马腾臻[8](2015)在《‘蛇龙珠’葡萄酒酒精发酵过程中品种香气释放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品种香来源于葡萄果实,主要以糖苷键合态形式存在,可在酿造过程中通过β-葡萄糖苷酶水解为游离态香气化合物,从而赋予葡萄酒品种风味特征。酵母菌作为酒精发酵的主导微生物,能够合成β-葡萄糖苷酶,但发酵过程中通过调整酿造因子提高酵母菌β-葡萄糖苷酶活力,进而实现葡萄酒品种香气物质的释放研究尚未见报道。试验以甘肃河西走廊产区‘蛇龙珠’葡萄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初步定性了‘蛇龙珠’葡萄果实的品种香气,通过模拟葡萄汁和葡萄醪体系确定了影响酵母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关键因素,并在微酿试验中探索了‘蛇龙珠’葡萄酒品种香气物质的释放调控机制。结果表明:1、‘蛇龙珠’葡萄果皮中香气化合物的种类与含量均高于果肉,酶解处理后萜烯、倍半萜烯和降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释放量均有显着增长(p<0.05),结合主成分分析初步确定‘蛇龙珠’葡萄果实的品种香气成分包括6种萜烯、14种倍半萜烯和3种降异戊二烯。2、模拟葡萄汁中影响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初始pH值、发酵温度和氮源添加量,pH4.2、发酵温度20℃和磷酸氢二铵添加量3g/L时β-葡萄糖苷酶活力最大;纤维二糖、SO2、维生素和微量矿质元素添加量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不显着;单宁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3、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是影响葡萄醪酒精发酵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氮源添加量和皮渣分离时期对酶活性影响不显着;发酵温度20℃、初始pH4.2,发酵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蛇龙珠’葡萄酒酒精发酵结束后,处理组中沉香醇、橙花醇、乙酸香茅酯和β-大马士酮等品种香气化合物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表明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与萜烯醇和C13降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乙酸萜酯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呈低度正相关(r=0.454)。综上所述:酿造过程中,调整发酵温度和初始pH可提升酵母菌β-葡萄糖苷酶力,对‘蛇龙珠’葡萄酒品种香气物质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侯丹,付建新,张超,赵宏波[9](2015)在《桂花品种‘堰虹桂’‘玉玲珑’和‘杭州黄’的香气成分及释放节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堰虹桂’‘Yanhong Gui’‘玉玲珑’‘Yu Linglong’和‘杭州黄’‘Hangzhou Huang’芳香物质及其释放节律。结果表明:3个桂花品种最主要的特征香气物质均为芳樟醇、α-紫罗兰酮和β-紫罗兰酮。随花的开放,3个品种中芳樟醇的香气值均逐渐升高,在盛开期达到最大后降低,α-紫罗兰酮表现为逐渐降低;β-紫罗兰酮在‘堰虹桂’和‘杭州黄’中逐渐降低,在‘玉玲珑’中先升高再降低;此外,部分酯类和烯类芳香物质的相对含量也表现为随花开放而逐渐升高。通过感官判断可知,‘堰虹桂’香气甜而淡,‘玉玲珑’浓香馥郁,‘杭州黄’香甜雅致。花开放过程中主要特征香气物质香气值变化规律的不同与部分品种特异的酯类(γ-癸内酯)和烯类芳香物质(顺式和反式氧化芳樟醇)的共同作用是导致3个桂花品种香气及其释放节律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原玲芳,敖明章,金文闻,宋蔚,元新霞[10](2013)在《香兰素延缓桂花精油香气释放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桂花香料是我国特有的食用香料,但使用过程中存在留香时间较短的问题,寻找可食用、能延缓桂花精油香气挥发的物质在促进桂花香料应用方面尤为重要。根据香味五行图,筛选获得具有延缓桂花精油香气挥发功效的候选物质香兰素,采用失重法和嗅辨法,评价香兰素对桂花精油香气的缓释效果。结果表明:每100mL桂花精油乙醇溶液中添加0~0.23g香兰素时,随香兰素添加量的增多,桂花精油的留香时间增长,其中香兰素添加量为0.15g时,桂花精油留香时间增加为未添加的2倍。(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3年19期)
香气释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口腔加工过程是复杂的食品性质变化和口腔生理响应的动态过程。食品入口后在牙齿、舌头、唾液等共同作用下原始结构变形,颗粒减小,化学性质改变,形成可以安全吞咽的新的结构体-食团,最终触发吞咽。在此过程中,可诱导风味化合物的释放,进而影响风味感知。因此,口腔加工对进食期间香气化合物的释放具有重要作用。红烧肉作为一种“原态脂肪依赖型”食品,是肉类食品口腔加工和口感研究最为适合的载体。本文以红烧肉为研究对象,探究口腔加工过程中受试者口腔生理参数及食团特性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对受试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以明确红烧肉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的香气释放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经过招募、筛选和专业培训,最终构建由4人组成的受试者小组。跟踪分析口腔加工过程中单个受试者咀嚼参数、唾液分泌状况以及红烧肉食团的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受试者小组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红烧肉食团的部分物理化学属性进行分析,探究由口腔生理因素导致的个体差异性大小及食团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各受试者间的咀嚼参数、唾液分泌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但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在红烧肉口腔加工过程中,随着咀嚼时间的延长,各受试者的咀嚼次数均显着增多(P<0.05),咀嚼频率无显着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P>0.05);不同口腔加工阶段的红烧肉食团的湿基和干基水分含量差异显着(P<0.05),且均呈上升趋势;各受试者的唾液分泌量显着升高(P<0.05),唾液流速显着降低(P<0.05)并趋于稳定。(2)红烧肉在口腔加工过程中的脂肪含量及氧化分解情况也随之改变:食团脂肪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溶解于唾液中的脂肪含量变化显着(P<0.05)并在中后期趋于稳定;脂肪氧化、脂肪酸组成及构成比例不断变化,对红烧肉口腔加工过程中的香气释放也具有重要作用。(3)红烧肉食团微粒的D_(50)对应的粒子大小在整个口腔加工过程中显着升高(P<0.05),粒度分布曲线呈“双峰”型;微观结构观察表明:随着口腔加工的进行,所形成的油滴-唾液微粒增多且越来越细密;口腔加工前期红烧肉食团呈现层状分布,中后期食团网状结构明显,吞咽点食团的均一性较高,呈现较为紧密的固态连续相。口腔加工行为可改变食团特性,进而影响香气化合物在食团-空气相的传质转移。2.要求4名受试者自由咀嚼红烧肉样品,并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使用Tedlar?采样袋收集呼出的气体,之后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呼气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不连续的方式跟踪监测每名受试者在不同加工阶段呼出空气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结合受试者咀嚼参数和食团特性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口腔内的香气释放模式以及影响香气释放的因素。结果表明:香气释放曲线显示红烧肉在口腔加工过程中的香气释放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个体差异性不可避免,且吞咽后早期存在较大的香气释放;吞咽前阶段与吞咽后相比香气释放比率较大,但香气化合物的疏水性(log P值)越高,其吞咽后香气释放的水平也随之增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香气释放量与咀嚼时间(r=0.856,P<0.01)、咀嚼次数(r=0.855,P<0.01)、食团干基水分含量(r=0.850,P<0.01)、食团湿基水分含量(r=0.836,P<0.01)、唾液分泌量(r=0.822,P<0.01)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唾液流速(r=-0.668,P<0.01)、唾液中溶解的脂肪量(r=-0.543,P<0.05)、食团中的脂肪含量(r=-0.644,P<0.01)呈显着负相关。受试者口腔生理参数决定香气释放模式,口腔加工行为改变食团特性,与红烧肉食团成分共同作用影响香气释放。而食团脂肪的存在可作为香气化合物的溶剂,保留并延缓强疏水性挥发物在口腔中的释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香气释放论文参考文献
[1].彭邦远,丁小娟,赵泽伟,丁筑红.水解释放刺梨汁键合态香气化合物及糖基组成解析[J].食品与机械.2019
[2].曹振霞.口腔加工过程中红烧肉香气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D].渤海大学.2019
[3].王彩楠,何理琴,陈福城,张晨,张雯.武夷岩茶挥发性香气组成及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J].中国食品学报.2018
[4].何理琴,王彩楠,倪莉,陈福城,张晨.正山小种挥发性香气组成及其在多次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王彩楠,何理琴,陈福城,张晨,张雯.武夷岩茶挥发性香气组成及其在多次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研究[C].2017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7
[6].何理琴,王彩楠,倪莉,陈福城,张晨.正山小种挥发性香气组成及其在多次沸水浸提下的释放规律研究[C].2017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7
[7].胡妍芸.采后BTH处理对厚皮甜瓜磷脂代谢及香气释放的影响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7
[8].马腾臻.‘蛇龙珠’葡萄酒酒精发酵过程中品种香气释放调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
[9].侯丹,付建新,张超,赵宏波.桂花品种‘堰虹桂’‘玉玲珑’和‘杭州黄’的香气成分及释放节律[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5
[10].原玲芳,敖明章,金文闻,宋蔚,元新霞.香兰素延缓桂花精油香气释放的作用[J].食品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