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包括一组可拆卸预制基础、竖向支撑体系、主梁方管、次梁方管和方管钢架模块;一组可拆卸预制基础沿直线等间距固定安装在硬化地面上,可拆卸预制基础上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撑体系,竖向支撑体系上固定安装有主梁方管,主梁方管上固定安装有次梁方管,次梁方管上固定安装有方管钢架模块。本实用新型实现基础、竖向支撑体系与上部三层保护层可快速组装和拆卸,方便运输与安装,缩短安装拆卸时间,节约施工成本,也方便进行局部针对性维修;增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保护施工环境,减少施工现场扣件和杆件的堆放。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可拆卸预制基础(1)、竖向支撑体系(2)、主梁方管(3)、次梁方管(4)和方管钢架模块(5);一组可拆卸预制基础(1)沿直线等间距固定安装在硬化地面上,可拆卸预制基础(1)上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撑体系(2),竖向支撑体系(2)上固定安装有主梁方管(3),主梁方管(3)上固定安装有次梁方管(4),次梁方管(4)上固定安装有方管钢架模块(5)。
设计方案
1.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可拆卸预制基础(1)、竖向支撑体系(2)、主梁方管(3)、次梁方管(4)和方管钢架模块(5);一组可拆卸预制基础(1)沿直线等间距固定安装在硬化地面上,可拆卸预制基础(1)上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撑体系(2),竖向支撑体系(2)上固定安装有主梁方管(3),主梁方管(3)上固定安装有次梁方管(4),次梁方管(4)上固定安装有方管钢架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方管钢架模块(5)包括方管钢架实体(51),方管钢架实体(51)从下而上依次设有防撞层(52)、防水层(53)和缓冲层(54),相邻的两个方管钢架模块(5)的拼缝上部设有雨水分流板(55),防水层(53)斜向成V字型铺设在方管钢架实体(51)的中间,防撞层(52)上纵向铺设有排水U型槽(56),排水U型槽(56)对接防水层(53)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可拆卸预制基础(1)包括混凝土实体(11)、预埋方管(12)、预埋吊件(13)、连接钢筋(14)和大型角钢连接件(15),混凝土实体(11)上对称设有两个预埋方管(12),两个预埋方管(12)之间设有预埋吊件(13),预埋方管(12)和预埋吊件(13)均伸入混凝土实体(11)内部,混凝土实体(11)内部设有连接钢筋(14),连接钢筋(14)焊接在预埋方管(12)和预埋吊件(13)的侧面,混凝土实体(11)通过大型角钢连接件(15)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竖向支撑体系(2)包括竖向方管(21)、横向连接方管(22)、斜支撑方管(24)和方形钢垫板(26),两个竖向方管(21)对称固定连接在可拆卸预制基础(1)上,两个竖向方管(21)之间连接有横向连接方管(22),竖向方管(21)的外侧面设有斜支撑方管(24),竖向方管(21)上端部设有方形钢垫板(26),斜支撑方管(24)的上端设有U型托槽,主梁方管(3)通过方形钢垫板(26)和U型托槽安装在竖向支撑体系(2)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型角钢连接件(23),中型角钢连接件(23)为L形角钢,横向连接方管(22)的两端分别通过中型角钢连接件(23)与竖向方管(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斜支撑方管(24)的下端设有垫板,所述垫板和竖向方管(21)上设有相对应的预留孔,所述垫板通过对穿螺栓与竖向方管(2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方形钢垫板(26)由上下两片方形钢垫片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一片方形钢垫片焊接固定在竖向方管(21)的顶部,主梁方管(3)设置在两片方形钢垫片之间,并通过上下两片方形钢垫片夹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主梁方管(3)包括主梁方管实体(31)、小型角钢定位件(32)和小型矩形定位件(33),小型角钢定位件(32)等间距对称分布在主梁方管实体(31)的上部,小型矩形定位件(33)分别焊接在主梁方管实体(31)的两端,次梁方管(4)通过小型角钢定位件(32)和小型矩形定位件(33)安装固定在主梁方管(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次梁方管(4)包括次梁方管实体(41)和方形卡箍(42),方管钢架模块(5)通过方形卡箍(42)安装固定在次梁方管(4)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为工人提供安全作业的临时加工棚,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
背景技术
加工棚是建筑施工现场为工人作业提供安全保障的临时设施。目前大多数施工现场使用的防护棚是扣件、钢管搭设或者通过焊接而成的钢结构框架,该形式不仅构件较多,安装拆卸复杂,导致施工速度较慢,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最新规定,防护棚采用双层搭设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由于施工现场没有标准定型化的配置措施,双层防护层高度、材料之间的连接节点强度、防水层设置等往往存在安全性隐患,不能充分满足防雨防砸的要求。随着施工过程的不断进展,需要进行下一处施工场地的施工,而传统的加工棚基础无法移动,不能实现转换利用,需要重新制作固定式混凝土基础,施工效率低下。因此,在建造此类临时加工棚时,不仅要考虑安全、效率,同时要能够循环使用,安装快捷,节能环保,又能够多功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包括一组可拆卸预制基础、竖向支撑体系、主梁方管、次梁方管和方管钢架模块;一组可拆卸预制基础沿直线等间距固定安装在硬化地面上,可拆卸预制基础上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撑体系,竖向支撑体系上固定安装有主梁方管,主梁方管上固定安装有次梁方管,次梁方管上固定安装有方管钢架模块。
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方管钢架模块包括方管钢架实体,方管钢架实体从下而上依次设有防撞层、防水层和缓冲层,相邻的两个方管钢架模块的拼缝上部设有雨水分流板,防水层斜向成V字型铺设在方管钢架实体的中间,防撞层上纵向铺设有排水U型槽,排水U型槽对接防水层的下端。
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可拆卸预制基础包括混凝土实体、预埋方管、预埋吊件、连接钢筋和大型角钢连接件,混凝土实体上对称设有两个预埋方管,两个预埋方管之间设有预埋吊件,预埋方管和预埋吊件均伸入混凝土实体内部,混凝土实体内部设有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焊接在预埋方管和预埋吊件的侧面,混凝土实体通过大型角钢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竖向支撑体系包括竖向方管、横向连接方管、斜支撑方管和方形钢垫板,两个竖向方管对称固定连接在可拆卸预制基础上,两个竖向方管之间连接有横向连接方管,竖向方管的外侧面设有斜支撑方管,竖向方管上端部设有方形钢垫板,斜支撑方管24的上端设有U型托槽,主梁方管通过方形钢垫板和U型托槽安装在竖向支撑体系的上部。
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还包括中型角钢连接件,中型角钢连接件为L形角钢,横向连接方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中型角钢连接件与竖向方管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斜支撑方管的下端设有垫板,所述垫板和竖向方管上设有相对应的预留孔,所述垫板通过对穿螺栓与竖向方管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方形钢垫板由上下两片方形钢垫片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一片方形钢垫片焊接固定在竖向方管的顶部,主梁方管设置在两片方形钢垫片之间,并通过上下两片方形钢垫片夹紧固定。
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主梁方管包括主梁方管实体、小型角钢定位件和小型矩形定位件,小型角钢定位件等间距对称分布在主梁方管实体的上部,小型矩形定位件分别焊接在主梁方管实体的两端,次梁方管通过小型角钢定位件和小型矩形定位件安装固定在主梁方管上。
所述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次梁方管包括次梁方管实体和方形卡箍,方管钢架模块通过方形卡箍安装固定在次梁方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上部三层保护层实现独立拆分组装,预制的基础通过高强膨胀螺栓与地面实现可拆卸连接,完全实现基础、竖向支撑体系与上部三层保护层全部可快速组装和拆卸,全部实现可回收再利用,缩短安装拆卸时间的同时,节约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立柱支撑与斜支撑结合,并且下部基础用高强度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提高竖向传力有效传递的同时,也增加了加工棚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
3)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层采用斜向成“V”字型的防水层铺设而成,并与上部雨水分流板共同实现上部雨水的有组织排放,通过排水U型槽实现雨水回收再利用,使现场施工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也降低了现场用水的成本;
4)本实用新型实现所有构造小型化组装,方便进行局部针对性维修,不会因为局部构件损坏而进行全部拆卸维修,只需替换破坏部位的构件小型维修即可,而且方便运输与安装;
5)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棚,施工现场从而减少大量的扣件和杆件的堆放,可以保持施工现场文明、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拆卸预制基础的正立面图;
图3为可拆卸预制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竖向支撑体系的正立面图;
图5位竖向支撑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主梁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次梁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部支撑体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方管钢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上部方管钢架模块整体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拆卸预制基础、11-混凝土实体、12-预埋方管、13-预埋吊件、14-连接钢筋、15-大型角钢连接件、2-竖向支撑体系、21-竖向方管、22-横向连接方管、23-中型角钢连接件、24-斜支撑方管、25-矩形钢垫板、26-方形钢垫板、3-主梁方管、31-主梁方管实体、32-小型角钢定位件、33-小型矩形定位件、4-次梁方管、41-次梁方管实体、42-方形卡箍、5-方管钢架模块、51-方管钢架实体、52-防撞层、53-防水层、54-缓冲层、55-雨水分流板、56-排水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层隔断的全拆式加工棚,包括可拆卸预制基础1、混凝土实体11、预埋方管12、预埋吊件13、连接钢筋14、大型角钢连接件15、竖向支撑体系2、竖向方管21、横向连接方管22、中型角钢连接件23、斜支撑方管24、矩形钢垫板25、方形钢垫板26、主梁方管3、主梁方管实体31、小型角钢定位件32、小型矩形定位件33、次梁方管4、次梁方管实体41、方形卡箍42、方管钢架模块5、方管钢架实体51、防撞层52、防水层53、缓冲层54、雨水分流板55和排水U型槽56。
可拆卸预制基础1与地面通过大型角钢连接件15用高强膨胀螺栓连接。竖向支撑体系2承插在可拆卸预制基础1的方管内部,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主梁方管3连接在竖向支撑体系2的顶部,用方形钢垫板26和对穿螺栓连接。次梁方管4通过主梁方管3上部的小型角钢定位件31左右位置固定,并用方形卡箍42与主梁方管3上下位置固定。方管钢架模块5同样适用方形卡箍42分别与主梁方管3和次梁方管4固定连接。
可拆卸预制基础1由可拆卸预制基础1、混凝土实体11、预埋方管12、预埋吊件13、连接钢筋14和大型角钢连接件15共同组成。
混凝土实体11,一般采用C30及以上等级的砼浇筑而成,尺寸采用1400×600×600mm,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将预埋方管12、预埋吊件13、连接钢筋14及预埋螺杆各两个,对称埋入混凝土实体11内部。
预埋方管12,一个混凝土实体11上共两个,中心间距为1000mm,材质选用镀锌方管,尺寸为150×150×6mm,整体高度为800mm,埋入深度为300mm,在预埋方管12底部还接有200×200×6的垫板,在距离预埋方管12底部500mm的高度位置,中间间距500mm对称分布有两个预留孔。
预埋吊件13,材质选用HPB300光圆钢筋,预埋吊件13弯曲的形状为“几”字形,埋入深度和外漏吊环满足承受起吊可拆卸预制基础1的重量即可。
连接钢筋14,材质选用HPB300光圆钢筋,连接钢筋焊接在预埋方管12底部对称两侧面,同时中部焊接在预埋吊件13底部的两侧面,起到连接和定位预埋方管12与预埋吊件13。
大型角钢连接件15,为“L”形角钢,尺寸大小满足可拆卸预制基础1与地面固定连接,为加强“L”形角钢整体强度,在其中部焊接有三角形的定型钢板,大型角钢连接件的两个角钢板上,左右上下对称预设有四个预留孔,用于螺栓固定连接。
竖向支撑体系2由竖向方管21、横向连接方管22、中型角钢连接件23、斜支撑方管24、矩形钢垫板25和方形钢垫板26共同组成。
竖向方管21,一个混凝土实体11上共两个,材质选用镀锌方管,尺寸为130×130×6mm,整体高度为2600mm,埋入预埋方管12内部的深度为800mm,在竖向方管21下部与预埋方管12通过对穿螺栓固定连接。
横向连接方管22,共两个,材质选用镀锌方管,尺寸为80×60×6mm,长度满足连接两个竖向方管21,两个横向连接方管22上下间距在800-1000mm之间。
中型角钢连接件23,分布在横向连接方管22的两个端部,对称分布共4个,中型角钢连接件23为“L”形角钢,尺寸大小满足横向连接方管22与竖向方管21的固定连接,在横向连接方管22的端部上下各焊接一个中型角钢连接件23,在中型角钢连接件23的另一端通过对穿螺栓与竖向方管21固定连接。
斜支撑方管24,设置在两个竖向方管21的外侧中部,斜支撑方管24的尺寸为80×60×6mm,长度满足斜向支撑上部构件的要求,在斜支撑方管24的上端设置有U型的托槽,用于托住与传力上部构件,在斜支撑方管24的下端预设有垫板,通过对穿螺栓用垫板将斜支撑方管24固定在竖向方管21的侧面中上部。
矩形垫板25,大小与斜支撑方管24下端的垫板相同,上面设有两个预留孔,用于满足对穿螺栓固定连接。
方形钢垫板26,由两片方形钢垫片组合而成,每片方形钢垫片上设有四个预留孔,一片方形钢垫片焊接固定在竖向方管21的顶部,另一片设置在第一片方形钢垫片的正上部,通过四个螺栓固定加紧连接上部主梁方管3。
主梁方管3,由主梁方管实体31、小型角钢定位件32与小型矩形定位件33共同组成。
主梁方管实体31,材质选用镀锌方管,尺寸为120×60×5mm,长度为6m,满足钢筋加工棚的宽度使用要求。
小型角钢定位件32,材质选用镀锌的L型钢片,尺寸为120×50×50mm,厚度位6mm,等间距对称分布在主梁方管实体31的上部,作用为定位上部的次梁位置。
小型矩形定位件33,分别焊接在主梁方管实体31的两端,材质选用镀锌的矩形钢片,大小与小型角钢定位件32匹配使用,作用是防止上部次梁向外侧滑动。
次梁方管4,由次梁方管实体41与方形卡箍42共同组成。次梁方管实体41,材质选用镀锌方管,尺寸为100×60×5mm,长度为12m,满足钢筋加工棚的长度使用要求。方形卡箍42,材质选用直径为6mm的不锈钢筋,尺寸为180×140mm,用于将上部构件固定在次梁方管上。
方管钢架模块5,由方管钢架实体51、防撞层52、防水层53、缓冲层54、雨水分流板55与排水U型槽56共同组成。
方管钢架实体51,由长6000mm,宽1500mm的两层镀锌方管共同组装而成,纵向为三根长为6000mm的方管,横向为等间距均匀分布的短钢管连接而成,在横向短钢管的侧面均设有竖向的侧面连接方管,在侧面的竖向方管之间设有斜支撑的桁架结构,在侧面的两个斜支撑方管的中间设有中间连接方管,中间连接方管铺设成“V”字型的中间夹层支架,在方管钢架实体的四个边角的竖向方管宜突出200-300mm,由于设置防止弹跳杆,在防止弹跳杆上端用方管连接。
防撞层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材质选用木模板,选用木模板的标准尺寸为915×1830mm,厚度为12mm,防撞层铺设在方管钢架实体51的下层表面,作用是抵挡上部坠落物体的第二次撞击。
防水层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材质选用板厚为0.6mm的薄钢板,宽度一般为820mm,有效波高为25mm,斜向成“V”字型铺设在方管钢架实体51的中间设有中间连接方管的上部,通过钢丝固定,作用是通过防水层53将两边雨水收集到中间位置,作为中间防水层设置。
缓冲层5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材质选用Q235低碳钢的钢笆片,尺寸为1500×800mm,厚度为4mm,孔径为40×80mm,平铺在方管钢架实体51的上层横向连接方管上部,通过钢丝固定,作用是抵挡上部坠落物体的第一次撞击,起到缓冲物体碰撞的速度。
雨水分流板5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材质为镀锌薄钢板,拱形结构,尺寸选长度为6000mm,宽度为300mm,平铺在两个方管钢架实体51的拼缝上部,通过钢丝固定,主要作用是将拼缝处的雨水分散到两侧下部的防水层53上,防止拼缝处漏雨水。
排水U型槽56,材质为镀锌钢板,尺寸选宽300mm,高度为150mm的U型槽钢,在排水U型槽56的两个端部设有预留孔,用于将上部雨水排放到下部。排水U型槽56纵向铺设在方管钢架实体51下层中部位置,串通连接每个方管钢架实体51的中间层的防水层的空隙位置,作用是实现有组织的排放雨水。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制生产:先在工厂或现场预制好加工棚的可拆卸预制基础1及上部构件所需的材料,将上部的方管钢架模块5制作完成,并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指定位置;
2)定位放线:清理现场,放线定位将要安装可拆卸预制基础1的位置,并做好现场标记;
3)吊装可拆卸预制基础1:分别将可拆卸预制基础1吊运到设计位置,并用大型角钢连接件15和高强膨胀螺栓与地面进行固定;
4)吊装竖向支撑体系2:在各个可拆卸预制基础1的上部位置分别吊装竖向支撑体系2,并将各个连接部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5)吊装主次梁方管:将主梁方管3吊运安装在竖向支撑体系2的上部位置,主梁方管3通过方形钢垫板26与竖向支撑体系2固定连接,次梁方管4通过小型角钢定位件32与主梁方管3固定连接;
6)吊装方管钢架模块5:在次梁方管4上部位置吊装方管钢架模块5,并通过方形卡箍42与次梁方管4固定连接;
7)安装雨水分流板55与排水U型槽56:在方管钢架模块5上部的拼缝位置处依次安装雨水分流板55,并用钢丝绳固定;在方管钢架模块5纵向底层中部位置插入排水U型槽56,并用钢丝绳固定,即完成整体固定组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7418.4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585283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E04B 1/343
专利分类号:E04B1/343;E04H1/12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通益路861号绿景国际2#楼6F
发明人:吴刚;杨利月;王峰;洪佳杰;欧阳云;汪亮
第一发明人:吴刚
当前权利人: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红芳
代理机构:33213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