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萃取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煤焦油,光谱,胶束,矿浆,腐殖质,褐煤,挥发油。
萃取率论文文献综述
曹明卓,王亚君,王宪龄[1](2018)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辛夷挥发油萃取率和萃取质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比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两种方法对辛夷挥发油的萃取率和挥发油的质量,对辛夷中挥发油的最佳的提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辛夷的挥发油,利用叁因素叁水平正交实验法来确定辛夷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以萃取率和挥发油质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水蒸气蒸馏法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浸泡时间1h,提取时间2h,平均提取率为1.376%;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35℃,压力14mPa,提取时间1h,平均萃取率为3.948%。结论从两种提取方法的实验结果分析,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在辛夷挥发油提取率方面要优于水蒸气蒸馏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的超临界流体的萃取率是水蒸气蒸馏法的3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8年17期)
宋瑞娟,张强[2](2018)在《不同溶剂对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组成成分的萃取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秸秆液化油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利用石油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及甲醇等溶剂采用超声萃取与GC/MS分析法分析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组成成分的萃取率为甲醇>氯仿>二硫化碳>乙酸乙酯>苯>乙醚>四氯化碳>石油醚,以甲醇最高,为23.8%;石油醚最低,仅1.06%;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以大极性组分为主。秸秆液化油具有巨大潜在的非燃料利用价值,可将其开发成生物油树脂、高分子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Jiang,Tao,Han,Guihong,Zhang,Yuanbo,Huang,Yanfang,Li,Guanghui[3](2016)在《利用蒽醌碱溶液提高褐煤中腐殖质的萃取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褐煤样品的特点,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蒽醌(AQ)在萃取腐殖质(HS)中的辅助作用以及AQ在碱性条件下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助剂AQ不仅可以提高腐殖质的萃取率,还可以减少碱(氢氧化钠)用量以及萃取温度和时间。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即碱用量为9%,AQ用量为0.75%,萃取温度为80℃,萃取时间为30 min,搅拌速度为600 r/min,固液比为1∶3,腐殖质的萃取率高达80.08%,比传统萃取方法提高了20%以上。FT-IR光谱表明,AQ能够防止可溶性腐殖质被碱破坏为不溶性物质,有AQ存在时得到的腐殖质比没有AQ时得到的具有更多的羧基(-COOH)和酯羰基(-COOR)。(本文来源于《腐植酸》期刊2016年01期)
王丽敏,陈复生,刘昆仑,殷丽君[4](2016)在《不同条件下萃取花生蛋白前后AOT/异辛烷反胶束粒径与萃取率相互关系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萃取花生蛋白前后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粒径变化及前萃率和后萃率变化,考察了反胶束粒径变化与前萃率和后萃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KCl浓度增加,使粒径减小,前萃率也相应降低;在0.04~0.09 g/m L范围内,AOT浓度越大,空胶束及实胶束粒径越大,但是前萃率降低,而后萃率则相反;缓冲液p H对空胶束粒径影响不显着,但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影响实胶束粒径和萃取率;不同的离子种类对反胶束粒径及花生蛋白的萃取影响差异显着,其中含Mg Cl2的缓冲溶液在添加量为0.03 m L/m L前萃率达到最大值98.55%±0.60%。反胶束粒径与萃取率之间的关系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影响下,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并得出反胶束前萃花生蛋白的模型符合"水壳模型"。(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6年02期)
冉瑞泉,冯云飞,颜克春[5](2015)在《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萃取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萃取率是影响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酸生产效率和成本的关键因素。研究了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萃取温度、原料磷酸浓度、原料磷酸杂质含量、相比对萃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萃取率均有较大的影响,较佳的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0~45℃,原料磷酸w(P_2O_5)为55%~57%,相比为4.0。(本文来源于《磷肥与复肥》期刊2015年08期)
念吉红[6](2014)在《云峰磷酸装置提高萃取率降低矿耗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云天化云峰分公司产能为280 kt/a的磷酸装置工艺流程以及萃取槽的性能及工艺控制指标,分析了矿耗、矿浆粒度、萃取反应温度、石膏中不溶磷情况,总结了酸解反应工艺指标的优化控制、过滤系统絮凝剂的使用、闭路磨矿系统改造等措施,现场检测数据证明有效地提高了萃取率降低磷矿消耗。(本文来源于《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朱亭亭[7](2014)在《提高煤焦油萃取率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出了煤焦油低温分离的新工艺路线和煤焦油分离设备,为提高煤焦油萃取率,从溶剂质量、煤焦油特性、操作温度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优化措施,提高了煤焦油萃取率。(本文来源于《燃料与化工》期刊2014年01期)
符靖雯[8](2012)在《7种β_2-兴奋剂溶剂萃取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β2-兴奋剂是一类化学合成的苯乙醇胺类衍生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研究了在不同的PH状态下,用不同有机溶剂从水中萃取7种β2-兴奋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萃取率,气相色谱-质谱仪同时验证,从而得出7种β2-兴奋剂在各种溶剂中的萃取率,为β2-兴奋剂在多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施建在[9](2011)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线萃取率的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同一物料极限萃取率基本一致的原理,提出了采用极限萃取率推算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线萃取率的计算方法,对比试验表明:用极限萃取率推算的物料萃取率与经典萃取法的结果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该萃取法可应用于再造烟叶生产线的在线萃取率检测。(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8期)
贾梅,李建伟,贾建成,任兴健[10](2011)在《煤焦油对煤微波辅助萃取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煤焦油蒸馏所得馏分为萃取溶剂,对煤在微波辅助条件下的萃取过程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了不同溶煤比和微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煤比为3∶1且微波辐射为25 min时的萃取率最高,可以达到25.51%,有望为低温煤焦油的合理利用提出一种新途径.萃取残煤的FT-IR和SEM分析检测表明,萃取后残煤样的H/C降低,但煤的大分子结构没有受到破坏.(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1年03期)
萃取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秸秆液化油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利用石油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及甲醇等溶剂采用超声萃取与GC/MS分析法分析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组成成分的萃取率为甲醇>氯仿>二硫化碳>乙酸乙酯>苯>乙醚>四氯化碳>石油醚,以甲醇最高,为23.8%;石油醚最低,仅1.06%;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以大极性组分为主。秸秆液化油具有巨大潜在的非燃料利用价值,可将其开发成生物油树脂、高分子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萃取率论文参考文献
[1].曹明卓,王亚君,王宪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辛夷挥发油萃取率和萃取质量的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8
[2].宋瑞娟,张强.不同溶剂对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组成成分的萃取率[J].贵州农业科学.2018
[3].Jiang,Tao,Han,Guihong,Zhang,Yuanbo,Huang,Yanfang,Li,Guanghui.利用蒽醌碱溶液提高褐煤中腐殖质的萃取率[J].腐植酸.2016
[4].王丽敏,陈复生,刘昆仑,殷丽君.不同条件下萃取花生蛋白前后AOT/异辛烷反胶束粒径与萃取率相互关系变化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6
[5].冉瑞泉,冯云飞,颜克春.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萃取率的影响因素研究[J].磷肥与复肥.2015
[6].念吉红.云峰磷酸装置提高萃取率降低矿耗的措施[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14
[7].朱亭亭.提高煤焦油萃取率的探讨[J].燃料与化工.2014
[8].符靖雯.7种β_2-兴奋剂溶剂萃取率的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9].施建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线萃取率的计算方法[J].江西农业学报.2011
[10].贾梅,李建伟,贾建成,任兴健.煤焦油对煤微波辅助萃取率的影响研究[J].煤炭转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