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星载双频测雨雷达与静止卫星红外信号研究降水云结构特征

利用星载双频测雨雷达与静止卫星红外信号研究降水云结构特征

论文摘要

降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天气事件之一,它在水循环、地气系统辐射收支等方面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与区域和全球的气候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降水存在着复杂性,其包含了锋面降水、对流降水、地形降水、气旋降水等多种不同类型的降水,各自的热-动力过程和微物理过程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降水云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不同类别降水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云和降水模式提供参数化依据,提高降水预报的准确性。本文利用2014-2018年共5年的全球测雨卫星(GPM)上搭载的双频测雨雷达(DPR)数据、向日葵8号(Himawari-8)静止卫星搭载的可见光红外扫描仪(AHI)数据及其它辅助数据,首先分析了DPR各类2级降水产品的差异和优劣性,接着重点研究了喜马拉雅南坡地形降水、中国东部不同云生命史阶段降水、北太平洋风暴轴区域温带气旋降水这3类不同的降水云的水平分布、垂直结构、大气环流、日变化等特征。论文主要取得的结论如下:1.DPR各降水产品差异分析依据扫描方式和反演方法的区别,GPM DPR提供了单频反演产品KaHS、KaMS、KuPR和双频反演产品DPRMS。通过个例和统计分析显示,KaHS的回波顶高度最高,比KuPR高约0.1 km,其对弱降水(<0.5 mm/h)的观测性能好,但对10 mm/h以上的强降水存在严重低估。KuPR继承了热带测雨卫星(TRMM)测雨雷达(PR)对强降水的观测性能,但受频率限制对0.5 mm/h以下的弱降水探测能力有限。KaMS的整体降水强度分布与KaHS类似,但受高回波阈值限制,KaMS漏掉了大量的强降水样本,对强弱降水的观测性能均有限,故不适宜单独使用。DPRMS的降水反演算法具有独立性,对强降水和弱降水结构的揭示能力都较强,其雨顶高度主要继承于KuPR的回波顶高度,并能够提供双频反演的粒子谱(DSD)廓线信息。2.喜马拉雅南坡地形降水特征在这一部分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GPM DPR数据来识别降水系统,然后通过ERA-interim的地表风数据来将降水系统分为5类:上坡类、下坡类、自东的绕流类、自西的绕流类、微风类。地表风的引入是为了指示喜马拉雅南坡不同的地形降水作用机制,其有效性在我们的结果中得到了验证。通过个例及统计分析,我们的结果表明,上坡类降水系统由“热泵效应”触发,其数量最多,多于下午出现在海拔适中的山坡区域。下坡类降水系统主要由夜间的山谷风所驱动。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山坡和山脚区域,其近地表粒子浓度低、粒子半径小、降水率小且雨顶高度低。两种绕流类降水系统主要受喜马拉雅山脉的物理隔绝作用驱动,其多于早晨或傍晚处在山坡和山脚的交界处。其中自东的绕流类由于其底层气体来自水汽充沛的孟加拉湾,其降水率大且雨顶高度高。微风类降水系统是由地表感热作用(或者加热或者冷却)导致的,其大多数于正午或者午夜出现在山坡区域。它的雨顶高度较高但地表降水率却相对较小。3.云生命史对中国东部降水影响我们是利用2016年5-9月的GPM DPR数据识别了中国东部区域的降水系统。然后,通过观测降水事件前后Himawari-8 10.4μm亮温的变化将降水系统分为三种云生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消散阶段。研究表明,不同云生命阶段的降水系统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包括降水系统面积、对流比例、雨顶高度、云顶亮温等。发展阶段降水系统的对流比例最高,而消散阶段的降水面积最大。云的生命史同样影响了降水的垂直结构,各阶段降水云内的微物理特征不同,因此其降水粒子的特征各异。发展阶段降水粒子半径最大,但分布稀疏;成熟阶段降水粒子半径大、数浓度高;消散阶段降水粒子则半径小、分布稀疏。我们认为不同云生命阶段的降水结构特征各异与云内的水汽含量和气体垂直运动有关。4.风暴轴区域温带气旋降水通过使用GPM DPR和ERA-interim数据,我们统计研究了北太平洋风暴轴区域温带气旋的降水结构特征。根据温带气旋所处生命阶段的不同,其被分为4类:发展气旋、成熟气旋、消散气旋和短期气旋。我们结果表明各类温带气旋都有着一个“逗号”雨带,且降水在气旋中心的东北方向最为频繁。温带气旋的独特结构促进了气旋东侧的降水发展,但却抑制了其西侧的降水发展。相较于局地季节平均,温带气旋东侧的降水有着更大更密的降水粒子、强度更强、雨顶高度更高;而温带气旋西侧的降水则恰好相反。研究认为这两个区域内不同的水汽含量和气体垂直运动导致了温带气旋对降水截然不同的影响。此外,不同生命阶段的温带气旋对降水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发展阶段影响最强、成熟阶段其次、消散阶段影响最弱。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星载测雨雷达应用进展
  •     1.2.2 喜马拉雅南坡地形降水
  •     1.2.3 降水云生命史
  •     1.2.4 温带气旋降水
  •   1.3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1.1 GPM卫星及其降水数据
  •     2.1.2 Himawari-8卫星及其光谱数据
  •     2.1.3 其他气象数据
  •   2.2 方法
  •     2.2.1 DPR降水系统识别
  •     2.2.2 Himawari-8资料格点化
  •     2.2.3 雨顶数密度分布及双频雷达参量
  •     2.2.4 数据融合方法
  • 第3章 DPR各降水产品差异分析
  •   3.1 个例选取及水平分布
  •   3.2 降水垂直结构
  •   3.3 降水产品差异
  •   3.4 北半球夏季统计结果
  •     3.4.1 空间分布
  •     3.4.2 量化比校
  •     3.4.3 回波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喜马拉雅南坡地形降水特征
  •   4.1 研究区域及方法
  •   4.2 个例分析
  •   4.3 位置、时间和风场
  •   4.4 降水结构特征
  •   4.5 地形对降水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生命史对降水特征影响
  •   5.1 降水云生命阶段识别
  •   5.2 个例分析
  •   5.3 云顶亮温及地表降水率
  •   5.4 垂直机构特征
  •   5.5 微物理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风暴轴区域温带气旋降水
  •   6.1 研究方法
  •   6.2 温带气旋的整体环流
  •   6.3 降水结构特征
  •   6.4 气旋生命史对降水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1.1 DPR降水产品比较
  •     7.1.2 特殊地形对降水影响
  •     7.1.3 云生命史对降水影响
  •     7.1.4 温带气旋结构对降水影响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张奡祺

    导师: 傅云飞

    关键词: 降水结构,微物理特征,地形降水,云生命史,温带气旋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气象学

    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分类号: P412.2;P426

    总页数: 118

    文件大小: 14488K

    下载量: 193

    相关论文文献

    • [1].温带气旋成长记[J].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8(11)
    • [2].台风“狮子山”并入温带气旋过程及引发东北强降水的分析[J]. 高原气象 2019(04)
    • [3].第16章 温带气旋:气象学100年来的研究核心[J]. 气象科技进展 2019(S1)
    • [4].西南太平洋温带气旋的规避策略[J]. 航海技术 2014(05)
    • [5].谈冬季北太平洋的温带气旋[J]. 航海技术 2008(S1)
    • [6].温带气旋对海警舰艇航行安全影响研究[J]. 珠江水运 2019(08)
    • [7].抚顺市一次温带气旋引发降水过程环流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23)
    • [8].影响浙江海域的温带气旋研究[J]. 海洋预报 2014(05)
    • [9].基于客观识别的东亚区域温带气旋活动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综述[J]. 干旱气象 2017(06)
    • [10].谈锚泊船如何应对超强温带气旋[J]. 航海技术 2009(04)
    • [11].2016年8月29日沈阳市持续风雨过程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8(01)
    • [12].“灿鸿”减弱为温带气旋过程中卫星云图特征分析[J]. 黑龙江气象 2016(03)
    • [13].一次温带气旋的同化试验[J]. 海洋学研究 2014(01)
    • [14].白山市2016年一场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28)
    • [15].春季东海温带气旋对船舶航行的影响分析[J]. 航海技术 2009(01)
    • [16].2019年春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9(03)
    • [17].2020年春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20(03)
    • [18].2017年冬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8(02)
    • [19].冬季北太平洋的温带气旋活动及其与前期秋季北极海冰的关系[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0].冬季北太平洋船舶航线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策略[J]. 珠江水运 2016(23)
    • [21].影响山东海域的温带气旋的年代际变化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S1)
    • [22].酷图欣赏[J]. 天天爱学习 2015(08)
    • [23].2018年春季海洋天气评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8(03)
    • [24].影响靖宇地区温带气旋的统计分析[J]. 气象 2009(12)
    • [25].“大气河”研究进展回顾[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0)
    • [26].美国和日本传真天气图上冬季温带气旋预报误差分析[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08(01)
    • [27].长江口和东海海域的恶劣天气及安全航行对策[J]. 航海技术 2008(02)
    • [28].4—6月江淮流域不同尺度温带气旋发展率及移动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2019(03)
    • [29].中国近海大风的天气学分型[J]. 海洋气象学报 2018(01)
    • [30].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中波浪的分布特征[J]. 中国航海 2010(01)

    标签:;  ;  ;  ;  ;  

    利用星载双频测雨雷达与静止卫星红外信号研究降水云结构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