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论文和设计-陶明远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固定环和罩体,罩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穿设槽,固定环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槽,贯穿槽内滑动嵌设有抵接球,固定环上设有驱动环和插接组件。当需要将星体收纳时,先将星体放置在底座上,再将罩体嵌入到固定环内,使得探测头从穿设槽内穿出,然后滑动驱动环,驱动环将驱动所有抵接球同步抵紧于罩体的外壁,插接组件将对驱动环进行插接固定,实现了固定环与罩体之间的连接,使得星体不易于从罩体内脱落,有效地保护了星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人造半球形卫星的收纳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人造半球形卫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星体放置的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的固定环(2)和用于保护星体的罩体(3),所述罩体(3)滑动嵌设在固定环(2)内,所述罩体(3)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探测头穿设的穿设槽(31),所述固定环(2)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绕固定环(2)轴线呈周向设置的贯穿槽(21),所述贯穿槽(21)内滑动嵌设有抵接球(22),所述固定环(2)上设有驱动所有抵接球(22)同时抵紧于罩体(3)外壁的驱动环(23)和用于将驱动环(23)插接固定的插接组件,所述驱动环(23)的内壁抵触于所有抵接球(22)的表面。

设计方案

1.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星体放置的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的固定环(2)和用于保护星体的罩体(3),所述罩体(3)滑动嵌设在固定环(2)内,所述罩体(3)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探测头穿设的穿设槽(31),所述固定环(2)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绕固定环(2)轴线呈周向设置的贯穿槽(21),所述贯穿槽(21)内滑动嵌设有抵接球(22),所述固定环(2)上设有驱动所有抵接球(22)同时抵紧于罩体(3)外壁的驱动环(23)和用于将驱动环(23)插接固定的插接组件,所述驱动环(23)的内壁抵触于所有抵接球(22)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抵接球(22)抵接的抵接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23)内固定嵌设有抵接环(24),所述抵接环(24)的端部设有抵触于抵接球(22)表面的倾斜面(2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包括若干开设在驱动环(23)外壁上的插接通槽(231)、开设在罩体(3)外壁上且对应于插接通槽(231)的放置槽(33)和同时插接于插接通槽(231)与放置槽(33)的插接块(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33)的槽壁上固定有驱动插接块(34)插接于插接通槽(231)的插接弹簧(35),所述插接弹簧(35)固定连接于插接块(34),所述放置槽(33)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插接块(34)的长度与插接弹簧(35)压缩至最大形变时的长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若干驱动驱动环(23)的内壁脱离于抵接球(22)表面的驱动弹簧(11),若干所述驱动弹簧(11)固定连接于同一驱动环(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加强筋(3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6)上固定有抵紧于星体的橡胶垫(3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

背景技术

人造卫星是一种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设备,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某星球的大气、辐射带、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等,并可以观测其他星体。

现有的人造半球形卫星包括星体和若干安装在星体表面的探测头,呈半球形设置的星体若不对其进行保护而直接进行运输,则人造半球形卫星有可能发生磕碰从而影响了表面质量,甚至有可能导致人造半球形卫星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能够实现对人造半球形卫星的收纳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人造半球形卫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包括供星体放置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固定环和用于保护星体的罩体,所述罩体滑动嵌设在固定环内,所述罩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探测头穿设的穿设槽,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绕固定环轴线呈周向设置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滑动嵌设有抵接球,所述固定环上设有驱动所有抵接球同时抵紧于罩体外壁的驱动环和用于将驱动环插接固定的插接组件,所述驱动环的内壁抵触于所有抵接球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星体收纳时,先将星体放置在底座上,再将罩体嵌入到固定环内,使得探测头从穿设槽内穿出,然后滑动驱动环,驱动环将驱动所有抵接球同步运动并抵紧于罩体的外壁,插接组件将对驱动环进行插接固定,实现了固定环与罩体之间的连接,使得星体不易于从罩体内脱落,有效地保护了星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抵接球抵接的抵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环的内壁抵触于抵接球时,抵接球将抵接于抵接槽,使得抵接球与罩体之间的抵紧固定变换为抵接球与抵接槽的抵接固定,提高了对罩体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环内固定嵌设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的端部设有抵触于抵接球表面的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面和驱动环的内壁同时抵触于抵接球的表面,增大了与抵接球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罩体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组件包括若干开设在驱动环外壁上的插接通槽、开设在罩体外壁上且对应于插接通槽的放置槽和同时插接于插接通槽与放置槽的插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环驱动抵接球抵紧于罩体外壁时,插接通槽将对应于放置槽,然后将插接块插接于插接通槽和放置槽,实现了对驱动环的插接固定,同时也将罩体固定在底座上,提高了对罩体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槽的槽壁上固定有驱动插接块插接于插接通槽的插接弹簧,所述插接弹簧固定连接于插接块,所述放置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插接块的长度与插接弹簧压缩至最大形变时的长度之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接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时,插接块将插接于插接通槽,实现对驱动环的卡接固定,从而将罩体固定在底座上,当人为将插接块压入到放置槽内时,插接块将脱离于插接通槽,此时可滑动驱动环使得驱动环的内壁脱离于抵接球从而将罩体从底座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固定有若干驱动驱动环的内壁脱离于抵接球表面的驱动弹簧,若干所述驱动弹簧固定连接于同一驱动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为将插接块压入到放置槽内时,驱动弹簧将驱动驱动环滑动并使得驱动环的内壁脱离于抵接球表面,此时可将罩体从底座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体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罩体整体的强度,更为有效地对星体进行了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上固定有抵紧于星体的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星体放置在罩体内时,橡胶垫将发生形变并抵紧于星体,实现了对星体的抵紧固定,且橡胶垫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效地保护了星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抵接球和驱动环的设置,使得星体不易于从罩体内脱落,有效地保护了星体;

2. 插接组件的设置,使得驱动环不易在固定环上滑动,提高了对罩体的固定效果;

3. 加强筋和橡胶垫的设置,提高了罩体整体的强度,且为星体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作用,更为有效地对星体进行了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表示罩体与底座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表示罩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11、驱动弹簧;2、固定环;21、贯穿槽;22、抵接球;23、驱动环;231、插接通槽;24、抵接环;241、倾斜面;3、罩体;31、穿设槽;32、抵接槽;33、放置槽;34、插接块;35、插接弹簧;36、加强筋;3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包括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的固定环2和罩体3,罩体3的下部沉入到固定环2内,罩体3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探测头穿设的穿设槽31,罩体3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加强筋36,加强筋36上固定有抵紧于星体的橡胶垫37,星体放置在底座1上,罩体3内部的橡胶垫37抵紧于星体实现了对星体的抵紧固定。

如图3所示,固定环2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绕固定环2轴线呈周向设置的贯穿槽21,贯穿槽21内滑动嵌设有抵接球22,固定环2外滑动套设有驱动环23,驱动环23的内壁抵触于所有抵接球22的表面,驱动环23内固定嵌设有抵接环24,抵接环24的端部设有倾斜面241,抵接环24的内壁抵触于固定环2的外壁,罩体3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抵接球22抵接的抵接槽32,当驱动环23的内壁抵触于抵接球22表面使,倾斜面241也将抵触于抵接球22,抵接球22将抵接于抵接槽32,实现了对驱动环23的抵接固定,从而将罩体3固定在底座1上。

如图3所示,固定环2上设有插接组件,插接组件包括若干开设在驱动环23外壁上的插接通槽231、开设在罩体3外壁上且对应于插接通槽231的放置槽33和同时插接于插接通槽231与放置槽33的插接块34,若干插接通槽231绕着驱动环23的轴线呈周向设置,放置槽33的槽壁上固定有插接弹簧35,插接弹簧35固定连接于插接块34,放置槽33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插接块34的长度与插接弹簧35压缩至最大形变时的长度之和。

当驱动环23驱动抵接球22抵接于抵接槽32时,插接通槽231将对应于放置槽33,插接弹簧35将驱动插接块34插接于插接通槽231,实现了对驱动环23的插接固定,从而将罩体3固定在底座1上。

如图3所示,底座1上固定有若干绕驱动环23的轴线呈周向设置的驱动弹簧11,若干驱动弹簧11固定连接于驱动环23的端部,当插接块34脱离于插接通槽231时,驱动弹簧11将驱动驱动环23滑动并使得驱动环23的内壁脱离于抵接球22表面,此时可将罩体3从底座1上取下。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将星体收纳时,先将星体放置在底座1上,再将罩体3扣合于固定环2,使得探测头从穿设槽31内穿出,橡胶垫37将抵紧于星体表面,实现了对星体的抵紧固定,然后滑动驱动环23,驱动环23的内壁和倾斜面241将抵触于所有抵接球22,抵接球22将抵接于抵接槽32,同时插接通槽231将对应于放置槽33,插接弹簧35将驱动插接块34插接于插接通槽231,从而将驱动环23插接固定在固定环2上,实现了罩体3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使得星体不易于从罩体3内脱落,有效地保护了星体。

当需要将星体从罩体3内取出时,人为将插接块34压入到放置槽33内,驱动弹簧11将回弹并带动驱动环23运动,驱动环23的内壁和倾斜面241将脱离于抵接球22表面,此时可将罩体3从底座1上取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6540.4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82270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5D 25/10

专利分类号:B65D25/10;B65D8/08;B65D8/00;B65D85/00

范畴分类:34B;

申请人:上海海邦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海邦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盛龙路2号

发明人:陶明远

第一发明人:陶明远

当前权利人:上海海邦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人造半球形卫星收纳盒论文和设计-陶明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