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分析

王倩

(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7月——2016年3月来我院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62例,对其进行追踪护理干预,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2周内咳嗽发作次数。结果:统计学结果显示,干预后2周内全组患儿咳嗽发作次数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病情复杂多变,难以预测,发病无规律,护理人员的护理也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儿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追踪护理干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咳嗽发作次数;护理效果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指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经呼吸道吸入异物(常见为羊水、胎粪、乳汁)引起的肺部炎症[1],常发生于围生期胎儿宫内窘迫或发生过窒息的新生儿,为新生儿早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吸入性肺炎按病因可分为羊水吸入、胎粪吸入和乳汁分泌物吸入三种,其中胎粪吸入性肺炎病情最为严重,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抢救本病的重要环节。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由于新生儿免疫力差,且不能主动配合治疗,要想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非常关键。为了更好控制吸入性肺炎给新生儿带来的不利影响,我院近几年期间追踪护理干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62例,取得预期的临床效果,对患儿的发作次数影响显著,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本组共选取2013年7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住院确诊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共62例,其中男孩35例,女孩27例;其中胎龄<37周26例,≥37周36例;出生体质量<2500g29例,≥2500g33例;出生时或出生后发病27例,出生后发病35例。62例患儿均符合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羊水吸入性肺炎30例,胎粪吸入性肺炎13例,乳汁吸入性肺炎19例。

1.2护理干预方法本研究对62例吸入性肺炎患儿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对干预组患儿家长进行吸入性肺炎及其基本知识教育,内容包括:吸入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常规治疗方案。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型号合适的吸痰管。护理人员动作应轻柔,以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呼吸道分泌物粘稠者和胎粪吸入患儿,每天雾化吸入3~4次。在患儿安静、进食后1h进行,雾化后叩背吸痰,多更换体位,促进分泌物的排出。③建立静脉通道:采用静脉留置针、注射泵给药,既方便又避免因输液过快造成心力衰竭,还可减轻对患儿的刺激,保证各种药物定时应用,达到最佳疗效。给药过程中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药物外渗,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留置针使用时间3-4d,需及时更换,避免静脉炎的发生;④适当的心理护理:研究表明,患儿的病情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影响极大,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开展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2],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家属不要过分担心患儿病情,使家长情绪平稳,并讲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情观察、改善缺氧、保暖等常规护理措施。记录观察干预前后1周内吸入性肺炎咳嗽发作次数的变化情况。

1.3统计分析方法应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定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干预后对全组患儿进行随访观察,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干预前后2周内咳嗽发作情况比较,干预后2周内患儿发作次数较干预前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6.712,P<0.05),详见表1。

表1干预前后1周内咳嗽发作情况比较

3讨论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产前、产时、产后吸入羊水、胎粪、乳汁所致,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宫内窘迫、过期产、窒息、异常分娩等相关,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按病因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可以分为羊水吸入、胎粪吸入和乳汁分泌物吸人三类。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健康。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特点为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可造成患儿父母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患儿的病情对家属的心理影响极大,新生儿病房不用家属陪护,家长不放心,所以临床医护人员要以患儿为中心,以患儿为第一,向家属详细讲解各个方面,让家属放心。“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本病护理的重要环节,由于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临床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熟练地操作技能,轻柔操作,本组患儿通过反复雾化吸入、翻身、叩击背部及吸痰等治疗护理,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治疗主要以吸入治疗为主,控制咳嗽发作,减少复发的护理对新生儿来说尤为重要[3]。

本研究对62例吸入性肺炎患儿采取密切追踪护理干预,统计学结果显示干预后1周内患儿咳嗽发作次数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认为干预效果的取得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①护士的责任心增强:吸入性肺炎不同于一般肺炎,患儿家属对吸入性肺炎相关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对患儿病情的了解及陪护经验,而责任护理密切跟踪观察和护理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根据患儿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利于病情的稳定[4];②健康教育:干预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与发放的《吸入性肺炎防治常识》手册能使患儿及其家属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吸入性肺炎有关知识,影响疾病的因素,使患儿及家属了解吸入性肺炎治疗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消除了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③适当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意义非常重大,护理人员适当的心理干预护理能明显提高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这在治疗肺炎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

综上所述,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病无规律,病情变化快,临床护理入员应细致观察、考虑周到、认真负责,对患儿及其家属态度和蔼可亲、耐心体贴,才能及时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治愈率。护理人员的护理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也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儿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广云,杨坤.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R].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

(4):468.

[2]顾旭芳,邵华芳.新生儿窒息与多发脏器损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4,1l:508.

[3]劳美琼.高危新生儿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6,16

(11):643.

[4]金正花,魏丽,蔡淑芬.小儿喘憋性肺炎忠儿的治疗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2):53.

[5]刘慧,张天托,吴本权等.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2,46(10):813.

标签:;  ;  ;  

临床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