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阻力系数论文_黄斌,刘欢,张伟文,杨兴宙

导读:本文包含了残余阻力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力,系数,残余,缔合,聚合物,疏水,环糊精。

残余阻力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黄斌,刘欢,张伟文,杨兴宙[1](2016)在《聚合物水溶液流经岩心后残余阻力系数预测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是指当其通过多孔介质时,因为滞留或堵塞造成多孔介质对水渗透率下降的度量。残余阻力系数越大,油层渗透率下降就越大,如果残余阻力系数过大,就会造成油层的阻塞,不利于聚合物驱。通过推导数学公式以及开展流动实验等,对于聚合物溶液流经岩心后的残余阻力系数进行了预测,对于在驱油过程中聚合物的选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6年08期)

郭欣,赖南君,周宁[2](2016)在《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普通聚合物在恶劣油藏环境中黏度损失严重,其建立流度控制能力降低的问题。本文从提高体系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出发,研究树枝状聚合物提高体系流度控制能力。合成以1,3丙二胺为核的一到叁代的树枝状聚合物。研究在不同溶液浓度、渗透率、注入速度以及剪切前后,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研究其在多孔介质中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方式以及其原液和产出液的微观结构变化。其他外界条件相同,浓度减小,渗透率和注入流速增大,剪切作用均使得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降低;随着代数增大,其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主要方式由表面吸附作用转变为机械捕集作用,原液的骨架结构逐渐变为短粗,网格结构逐渐变密集,产出液的空间网络结构被破坏的程度逐渐减小,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越强。本文研究了不同外界条件下,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初步解释了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本文来源于《2016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2016 IFEDC)论文集(上册)》期刊2016-08-11)

邢恩浩,陶鑫,金磊,马军喆,曲宗伟[3](2016)在《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阻力系数F_R是指聚合物降低水油流度比的能力,即水的流度与聚合物溶液流度的比值。残余阻力系数F_(RR)是指聚合物溶液降低渗透率的能力,等于聚合物驱前后岩石水相渗透率的比值。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是室内筛选和评价聚合物的重要指标,也是矿场方案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依据。聚合物不同,油藏条件不同,F_R和F_(RR)也不同。本文对庆化院和登16用KYPAM315020两种聚合物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进行测定与评价。(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6年03期)

吴忠正,李华斌,牛忠晓,龚书,郭程飞[4](2015)在《空气泡沫驱残余阻力系数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华北油田文120区块地层条件下(温度87℃、矿化度28291 mg/L),通过单管驱替实验,研究了起泡剂有效浓度、岩心渗透率、注入速度及压力对空气泡沫驱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起泡剂有效浓度由0增至0.1%时,空气泡沫驱残余阻力系数由1增至3.1,继续增大起泡剂有效浓度,残余阻力系数增幅变缓,最终趋于稳定;随填砂模型渗透率增加,残余阻力系数先增加后降低,渗透率为178×10-3μm2时的残余阻力系数最大(3.5);注入速度由0.5增至3.0 m L/min时,残余阻力系数由2.1增至3.3后又降至2.6;压力由0增至15 MPa时,残余阻力系数由3.1增至3.6。(本文来源于《油田化学》期刊2015年04期)

闻一平[5](2015)在《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随着聚合物驱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油田的聚合物驱正逐渐面向高温、高盐、稠油油藏。由于在恶劣油藏环境中,普通聚合物体系黏度损失严重,传统依靠提高黏度来增强体系的流度控制能力依然存在问题。课题组在提高聚合物流度控制作用的长期研究中,从提高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使用树枝状分子结构以提高聚合物的流度控制能力的重要思路。通过课题组前期的不懈研究,树枝状聚合物的分子构型以及合成机理也渐臻完善。本文在课题组前期针对树枝状研究的基础上,以1,3-丙二胺作为引发核,通过其与丙烯酸甲酯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合成得到了一、二、叁代的树枝状大分子;并采用顺丁烯二酸酐对每个代数的树枝状大分子末端胺基进行改性,在大分子中接入双键结构,提高树枝状大分子活性;然后按一定加量将丙烯酸、丙烯酰胺、抗盐单体AMPS及相应代数的改性大分子骨架单体加入纯水中发生水溶液共聚反应得到一、二、叁代的树枝状聚合物产品。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对产品进行表征,图谱结果表明产品符合预期结构。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溶液浓度、渗透率、注入速度以及剪切前后等外界条件下,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变化,研究发现树枝状聚合物的代数越高,则其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越强;本文还针对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滞留量进行了研究,发现聚合物在孔隙介质中建立的滞留量越高,其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也就越强,初步解释了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滞留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聚合物建立滞留量的主要方式进行了探索,发现随着树枝状聚合物的代数增大,聚合物建立滞留量的主要方式逐渐由表面吸附作用向机械捕集作用发展,而且机械捕集作用所占比重越大,其建立滞留量的能力就越强。最后,本文针对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原液以及产出液的微观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从微观层面上深入的解释了为何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会采取不同的作用方式建立滞留量,以及为何机械捕集作用所占比重越大,聚合物在孔隙介质汇总滞留的能力就越强这两个问题。并提出在满足注入性条件下,应尽量增加聚合物分子的流体力学尺寸以及分子结构强度,增大聚合物分子聚集体被高渗透多孔介质捕集的儿率,从而增强聚合物在高渗多孔介质中的滞留能力以及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5-06-01)

仇东旭,宋丽,王昊,朱妍婷[6](2014)在《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试了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BHEC)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并与未改性羟乙基纤维素(HEC)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HEC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均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浓度超过BHEC临界缔合浓度时,其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由增加平缓变为急剧上升;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单调减小,阻力系数为12~21,残余阻力系数为6~10;随着注入速率的增加而单调递增,但增加幅度较小;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4年01期)

舒政,汤思斯,叶仲斌,薛新生,徐豪飞[7](2011)在《分子间缔合作用对缔合聚合物溶液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缔合聚合物溶液中加入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结构的β-环糊精,研究了分子间缔合作用对缔合聚合物溶液的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β-环糊精后,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降低了98%左右,其微观结构由空间网络结构变为"柏树枝"状的松散结构,β-环糊精能消除缔合聚合物溶液分子间缔合作用;分子间缔合作用对缔合聚合物溶液阻力系数的贡献为83%左右,对残余阻力系数的贡献为59%左右,分子间缔合作用是缔合聚合物溶液建立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的主要方式;该作用对分析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地层中的吸附滞留量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1年06期)

郭智栋[8](2011)在《基于高残余阻力系数的高渗透稠油油藏聚合物驱驱替液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驱流度控制的主要途径是增加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和在多孔介质中建立的残余阻力系数。在高渗透稠油油藏聚合物驱过程中,受目前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单纯依靠增加溶液粘度难以获得较好的聚合物驱效果。为此,在高渗透稠油油藏条件下,通过提高聚合物溶液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降低恶劣油藏环境对聚合物增粘能力的要求,达到提高聚合物驱效果的目的,并进一步拓宽聚合物驱的应用范围。以渤海高渗透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性质和渗流特征研究得出:在溶液粘度相当的条件下,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HPAM)具有较好的注入性,但建立流动阻力的能力有限;而结构型聚合物(如疏水缔合聚合物或枝化聚合物)可以有效地降低高渗透多孔介质的水相渗透率,但一定程度上存在注入性问题。综合各种类型聚合物溶液的流度控制能力,提出了基于高残余阻力系数实现高流度控制的方法:在HPAM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结构型聚合物,形成复配溶液体系。分别研究了单纯提高粘度和残余阻力系数的驱替特征,认为在聚合物用量相当的情况下,提高残余阻力系数结合一定的溶液粘度可以在驱替过程中实现较高的流度控制作用,提高聚合物驱效果。通过建立高残余阻力系数的复配体系,在聚合物驱过程中的较高流度控制作用,降低含水率,且在后续水驱阶段利用其建立较高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延缓了含水上升速度,扩大了聚合物驱波及体积,达到改善高渗透稠油油藏聚合物驱驱替效果的目的。利用流变仪、原子力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复配体系实现高流度控制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于高渗透稠油油藏聚合物驱开发的工作液体系研发方案,为高渗透稠油油藏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1-06-01)

赵传峰,姜汉桥,李相宏[9](2010)在《弱凝胶残余阻力系数的测定及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港东油田一区六断块弱凝胶调驱数值模拟所需要的残余阻力系数,采取了物理模拟手段,首先制作不同渗透率的填砂管模型,通过物理模拟手段初步测定弱凝胶的残余阻力系数。然后建立填砂管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拟合试验动态,修正残余阻力系数。最后建立了弱凝胶残余阻力系数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为实际区块的弱凝胶调驱数值模拟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残余阻力系数。(本文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舒成强,蒋良群,孙惠来[10](2006)在《缔合聚合物在串联岩芯中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海洋油田产出污水配制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串联岩芯上进行阻力系数(RF)和残余阻力系数(RRF)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串联岩芯中的各段岩芯都在实验中表现出了压差变化快慢不一致的现象,并且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但叁段串联岩芯依然获得了较高的阻力系数(>21)和残余阻力系数(>2.1)。通过串联岩芯实验,验证了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存在层内差异的多段岩心中流动时,能够保持很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这也为验证缔合聚合物驱油有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06年07期)

残余阻力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普通聚合物在恶劣油藏环境中黏度损失严重,其建立流度控制能力降低的问题。本文从提高体系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出发,研究树枝状聚合物提高体系流度控制能力。合成以1,3丙二胺为核的一到叁代的树枝状聚合物。研究在不同溶液浓度、渗透率、注入速度以及剪切前后,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研究其在多孔介质中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方式以及其原液和产出液的微观结构变化。其他外界条件相同,浓度减小,渗透率和注入流速增大,剪切作用均使得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降低;随着代数增大,其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主要方式由表面吸附作用转变为机械捕集作用,原液的骨架结构逐渐变为短粗,网格结构逐渐变密集,产出液的空间网络结构被破坏的程度逐渐减小,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越强。本文研究了不同外界条件下,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初步解释了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残余阻力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黄斌,刘欢,张伟文,杨兴宙.聚合物水溶液流经岩心后残余阻力系数预测数学模型[J].当代化工.2016

[2].郭欣,赖南君,周宁.不同代数树枝状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研究[C].2016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2016IFEDC)论文集(上册).2016

[3].邢恩浩,陶鑫,金磊,马军喆,曲宗伟.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辽宁化工.2016

[4].吴忠正,李华斌,牛忠晓,龚书,郭程飞.空气泡沫驱残余阻力系数影响因素研究[J].油田化学.2015

[5].闻一平.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

[6].仇东旭,宋丽,王昊,朱妍婷.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2014

[7].舒政,汤思斯,叶仲斌,薛新生,徐豪飞.分子间缔合作用对缔合聚合物溶液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

[8].郭智栋.基于高残余阻力系数的高渗透稠油油藏聚合物驱驱替液技术[D].西南石油大学.2011

[9].赵传峰,姜汉桥,李相宏.弱凝胶残余阻力系数的测定及修正[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

[10].舒成强,蒋良群,孙惠来.缔合聚合物在串联岩芯中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

论文知识图

黏度连续降低方案化学驱阶段特征曲线实验设备及流程柔性堵剂在岩心石片上的放置...不同剪切方式对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溶液...残余阻力系数变化曲线不同注入量下温度与水相残余阻力系数

标签:;  ;  ;  ;  ;  ;  ;  

残余阻力系数论文_黄斌,刘欢,张伟文,杨兴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