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阶段论文_贺黎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际阶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跨文化,汉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德语,意识。

交际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贺黎[1](2019)在《浅谈小学阶段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增加口语交际教学比例口语交际是语言表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需要体现在小学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更是学生在今后步入社会、融入社会的一个有力工具。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很高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实现高效简洁地在与人进行交流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本文来源于《吕梁日报》期刊2019-11-12)

刘静[2](2019)在《试论幼儿教育阶段的社会交际交往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于人际交往能力显着提升,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推进了社会整体的和谐进步。作为幼儿教育阶段同样面临重要任务,即在幼儿阶段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交际交往综合能力的大力培养和潜力开发。对于被教育者——幼儿来说,存在着相应的被家长理解、被社会关爱的强烈需要,特别是需要建立起与启蒙教师以及其他幼儿之间密切联系,进一步实现和体现出幼儿自己的社会存在价值,进而能够为将来健康更好的成长发展夯实基础。(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50期)

张丹丹[3](2019)在《韩国初中初级阶段汉语教材中交际文化因素调查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国的汉语教学近年来开展得如火如荼,除了在大学开设汉语或汉语教育专业之外,很多中小学也将汉语课作为必修课。韩国初中大部分的汉语学习者都是零基础或初级水平,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容忽视。学习者只有正确掌握了文化因素,特别是交际文化因素,才能运用好目的语。笔者曾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作为汉办志愿者在韩国初中全职教授汉语。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韩国初中汉语教材中的交际文化因素涉及得较少。本文结合对现行初中汉语教材中交际文化因素的统计分析,加上对学习汉语的初中学生和在韩任教的初中汉语教师进行的交际文化因素需求度调查,归纳总结出韩国初中汉语教材中最应出现的交际文化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第一章明确当前对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分类,交际文化相比知识文化来说更为重要,并采用张占一等学者对交际文化的分类,对交际文化进行了界定。同时,指出交际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否运用好目的语进行顺利交际的关键所在。第二章笔者选定依据韩国2015年修订教学大纲编写的初中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对9本来自不同出版社的《生活中国语》中的交际文化因素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了每本教材中出现的文化因素特别是交际文化因素的内容,说明了教材单元构成和其中每单元中文化因素的呈现方式,并分析了单元文化版块与单元内容的相关性,依据张占一等学者对交际文化的分类,将各教材中出现的交际文化因素按照出现强度进行了排序。第叁章针对初二和初叁的汉语学习者和在韩国初中任教的中国汉语教师进行了有关交际文化因素需求度的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确定学生和教师对交际文化因素的态度和需求度,归纳出学生在初中初级阶段想要了解的和教师认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授的交际文化因素。第四章结合以上两章的数据分析和调查结果,确定了韩国初中初级阶段汉语教材中最应该出现的交际文化因素,包括:语言交际文化因素中积极的文化行为:称谓、敬语;语言意义相同中韩文化意义却不同:数量词的文化意义、问候语及告别语。非语言交际文化中的体态语;社交礼俗方面如送礼、访问、赴约等;日常生活中的购物、交通、饮食等。同时,笔者发现了韩国现行初中汉语教材中交际文化因素方面存在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旨在对今后韩国初中汉语教材交际文化部分的编写和交际文化因素的教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周燕杰[4](2019)在《国际汉语教育初级阶段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国际推广的目标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国文化一起推向世界。国际汉语教育的跨文化交际本质要求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国际汉语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师应该导入表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习惯,选择反映现当代意识的主流文化项目,以平和的心态和创新的方式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外国汉语学习者。(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鑫洁[5](2019)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板块编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口语交际课程的总目标,并对各个学段提出了具体的阶段目标。语文教科书中编制的口语交际板块作为口语交际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它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着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达成。本论文主要对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和语文版四套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板块的编写进行了分析、研究。本论文首先在界定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板块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杜威教育理论、道德教育理论和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考察四套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相关理论依据。其次,分别从编写体例、编写内容和编写的呈现方式对四套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板块的编写情况进行考察。本文不仅从横向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和语文版这四套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板块编写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还从纵向对同一版本不同学段的口语交际板块编写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最后,通过对四套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板块编写情况进行反思,总结其编写特色,并发现在编写过程中存在以下叁个方面的问题:体例——目录索引安排有待调整,内容——口语交际评价活动有待完善、口语交际技法指导有所欠缺,呈现方式——插图与文字的配合度有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尝试提出相对应的编写建议——合理安排目录索引、适当增加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比重、增设评价栏目、适当增加插图的数量,提高插图质量。(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9-03-01)

徐成平[6](2018)在《基础德语阶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跨文化教育的要求,现今德语教师必须努力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合起来,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8年22期)

潘晶[7](2018)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阶段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能够占据有利的发展位置,而且也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进步。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因此,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阶段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相关的分析,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黄萍[8](2018)在《国内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精通英语已成为一项必要技能。毋庸置疑,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国内基础教育阶段有关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状况如何?本研究分析了1998-2017年间中国知网刊载的155篇期刊和学位论文,试图回答下列叁个问题:(1)国内基础教育阶段有关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现状如何?(2)国内基础教育阶段有关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的主题分布如何?(3)国内基础教育阶段有关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的方法有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基础教育阶段有关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刊载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比较鲜见,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研究在数量上严重失衡。就研究文献的主题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态度、意识、知识、技能及其综合能力等维面都有所涉及,但存在失衡,主要表现在有关态度主题的研究数量较少。就研究方法而言,理论探讨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实证研究,且理论探讨运用了清一色的文献分析手段,实证研究则运用了问卷、访谈、比较等工具。基于研究发现,论文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持续多维度对国内基础教育阶段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研究,严格执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多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多与同行和学生进行交流。作者希望通过提出这些建议能为将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嘉楠[9](2018)在《论交际法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综合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很多,针对不同课型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有所差异。近年来,交际法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汉语学习者和教师们的欢迎。本文研究的是如何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的综合课课堂上恰当地自然地运用交际法。将交际法运用到高级阶段对外汉语综合课的课堂中,可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真正实现用真实鲜活的语言来代替教科书语言;推动学习者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正确地使用交际法,可以增强外国学生习得中文的热情,增加课堂开口率,从而提高汉语习得者的口语交际水平和汉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本文通过实践总结出运用交际法教学时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目的是可以将交际法更好地运用到对外汉语课堂。当然综合课的教学并不可能只单一运用某一种教学法或教学流派,需要各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本文只是研究交际法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综合课的课堂上如何更好地运用,并不主张只以一种教学法来贯穿整个综合课教学。(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8-04-28)

佟若瑶[10](2017)在《跨文化交际理论在日语专业高级阶段教育教学中的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文化交际是大学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就业和生活中无法规避的一个学习领域和一种思想活动。近年来,在日语专业学生指导中跨文化理解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这不仅对于学生日语语言知识技能及其应用等专业素养的提高有着根本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多范畴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日语专业高级阶段课程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理论是新时代背景下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开拓学生专业视野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7年28期)

交际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于人际交往能力显着提升,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推进了社会整体的和谐进步。作为幼儿教育阶段同样面临重要任务,即在幼儿阶段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交际交往综合能力的大力培养和潜力开发。对于被教育者——幼儿来说,存在着相应的被家长理解、被社会关爱的强烈需要,特别是需要建立起与启蒙教师以及其他幼儿之间密切联系,进一步实现和体现出幼儿自己的社会存在价值,进而能够为将来健康更好的成长发展夯实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际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1].贺黎.浅谈小学阶段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N].吕梁日报.2019

[2].刘静.试论幼儿教育阶段的社会交际交往综合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

[3].张丹丹.韩国初中初级阶段汉语教材中交际文化因素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4].周燕杰.国际汉语教育初级阶段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5].张鑫洁.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板块编写研究[D].聊城大学.2019

[6].徐成平.基础德语阶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山西青年.2018

[7].潘晶.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阶段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8].黄萍.国内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综述[D].广西师范大学.2018

[9].李嘉楠.论交际法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综合课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8

[10].佟若瑶.跨文化交际理论在日语专业高级阶段教育教学中的渗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

论文知识图

4-6我们可W看出来大部分初级、中级、...4-5最g巧的课文内容上图4-5中...以教材为视点的行动研究元认知内涵陈坚...1 歧义的认知推理模式示意图叁. 新疆农...买卖交际会话的总体结构模式2 《商务英语写作》教学项目设计示意图...

标签:;  ;  ;  ;  ;  ;  ;  

交际阶段论文_贺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