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同和街道同和小学266706
师生关系通常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情感关系和组织关系。教师持一种怎样的学生观,学生能否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加以体现。师生关系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活动的效率,进而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个性全面发展。因此,建立起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亦不能忽略自身主导作用
教学作为一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的。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还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因为,学生正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都有限,大部分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还有一个适应过程,他们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学过程的发展,教学节奏的调控、教学效果的评价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所能预设的,而是呈现出双边共时、动态生成的特征。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做什么,怎么做,也对其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树立民主平等思想,提高法制意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的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过去我们的社会和教育往往强调学生应尽的义务,却常常漠视学生所拥有的权利。实际上,学生拥有非常广泛的法定权利,如学生享有受教育权。受教育权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就学的平等权、上课权和受教育的选择权等等方面。可是一个阶段以来,某些学校中就发生过将学习困难生赶出学校,动员有缺点的学生退学等这些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现象,也常常发生一些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违法现象。实际上,学生不仅享有受教育权,而且享有广泛的法定权利,诸如身体健康权、表达自由权、隐私权,乃至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等等。当然学生作为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享有法定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可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只强调义务轻视权利,必然会造成人的地位失衡和心理上的扭曲。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实施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三、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建立友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教师应怎样成为学生的朋友,怎样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呢?
1.信任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
坦诚相待是信任学生的基础。教师要求学生诚实,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教书育人,以真为本”,这句话很有道理。学生中有的品学兼优,有的吊儿郎当。教师往往偏爱前者,嫌弃后者,忽略中者。结果优更优,劣更劣,更有一批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关爱而默默无闻,忧心忡忡。因此,教师要拓宽胸怀,把所有的学生都装在心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2.热爱学生,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热情。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将自己七十多年教师生涯成功的经验概括成为四个字:童心母爱。即以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热爱学生。对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对教师来说,爱学生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热情,才能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获得学生丰厚的感情回报。
四、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善于激励学生开拓成功之路
“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要是离开了自尊和自信,那么成功对他们就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因此,老师要相信、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对他们保持合理的期待,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来说,在他们心目中种下自尊、自信的种子,就等于找到了开启困难学生心灵之锁的钥匙,也就为他们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最具挑战的群体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他们是舍弃还是帮助,是检验教师是否是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试金石。当然后者是正确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好的教师能够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甚至在学生自卑心理中发掘、寻找自尊的因素,增强其自尊意识,相信其自主、自强能力,帮助学生扬起成功的风帆,在大家的逐步认可下,其自信心就会形成,进取心就会逐步增强。教师只有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素质教育才会成功。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的根本,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抓住改革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信任、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