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分离纯化工艺论文-邓霖芳,袁帅,刘江云

提取分离纯化工艺论文-邓霖芳,袁帅,刘江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提取分离纯化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博落回,血根碱,离子交换树脂,分离

提取分离纯化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邓霖芳,袁帅,刘江云[1](2019)在《博落回提取物中血根碱的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博落回提取物中血根碱的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博落回提取物中血根碱含量,色谱柱为Cosmosil C18-R-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醋酸溶液(25∶75,V/V),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附试验,对比8种离子交换树脂对血根碱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采用优选离子交换树脂,考察最佳上样液浓度、上样pH值以及上样体积;采用APPS 10D液相制备系统,考察动态洗脱条件,获得博落回精提物溶液;采用反相C18色谱柱对博落回精提物溶液脱盐、洗脱并干燥,获得精制纯化物。采用HPLC法测定所得精制纯化物的纯度,并采用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分别对其进行结构确证。结果:筛选获得CM-FF型树脂用于博落回提取物中血根碱的分离纯化,以含20%甲醇、0.25 mol/L氯化钠的20 mmol/L醋酸铵溶液100 mL进行洗脱。优化的动态吸附条件为上样浓度6.0 mg/mL、上样pH值5.5、上样体积25 mL;洗脱精提物经脱盐和精制后,最终获得纯度为97%的精制纯化产物(纯化收率为71%),并经结构确证其为血根碱。结论:优选的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易于操作,可用于博落回提取物中血根碱单体的分离纯化,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16期)

谢勇武,谭属琼,陈玉莹[2](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辣木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分离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辣木叶总黄酮的超声波酶解辅助提取工艺。选取1.000 g辣木叶粉末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用3%酶的添加量,选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提取的时间和温度,进行四因素叁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设计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73%的乙醇浓度、1∶36 (g/mL)的辣木叶粉末和乙醇体积的料液比、38℃的超声波提取温度和40 min的超声波提取时间,该条件下计算出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5.206%,验证实验所得到的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为5.289%。最后通过AB-8型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试验分离纯化获得辣木叶总黄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5期)

德丽达·木拉提别克,古丽美克热依·吐尼亚孜,阿来·海拉希,迪里努尔·马力克,李茵萍[3](2019)在《新疆多花蔷薇根中熊果酸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超声-微波辅助法提取了多花蔷薇根中的熊果酸,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确定了最优提取及分离纯化条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经脱脂、脱色、酸碱沉淀、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得到了分离纯化熊果酸的最佳条件,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对产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50 W,微波功率310 W,提取时间2.4 min,液固比20:1 mL/g,微波浸提时间15 min,浸提温度55℃的提取条件下,熊果酸的得率可达2.64%.当石油醚用量为提取液体积的0.2倍,脱脂2次,活性炭用量0.04 g/mL,脱色3次,碱沉淀p H值为12,酸沉淀p H值为4,熊果酸粗品用葡聚糖凝胶LH-20分离洗脱2次时,重结晶后的熊果酸纯度在97%以上,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邹蔓姝,韩远山,王宇红[4](2019)在《叁种工艺提取丹参有效成分及丹酚酸B分离纯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提取丹参中丹参酮IIA与丹酚酸B两种主要活性成分的方法及丹酚酸B的纯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IIA与丹酚酸B的提取率和药效实验中血液流变参数为评价指标,考察最佳提取方法;并进一步用大孔树脂优选出丹酚酸B的最优分离纯化工艺。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SFE-CO2萃取法对丹参酮IIA的提取率明显高于乙醇超声提取;3种提取液都具有较好的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组间比较,乙醇超声提取和SFE-CO2萃取无显着性差异,但均明显优于不同浓度乙醇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分离、纯化选用SIPI905大孔树脂,丹酚酸B的最大上样量(即比吸附量)为9.20mg/g,洗脱剂为20%乙醇,用量为150mL,总固形物得率为5.56%,丹酚酸B得量占固体物量的64.98%。结论:综合3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以及药效实验结果,考虑降低成本、简化工艺和质量稳定,宜采用乙醇超声提取;SIPI905大孔树脂具备的优良特性适用于丹参中丹酚酸B的分离、纯化。(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崔龙,胡少银,刘和平,尚强,高进[5](2019)在《栀子提取物分离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栀子提取物的分离纯化工艺参数。方法以西红花总苷转移率和色价为综合评分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栀子提取物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参数,并进行工业化生产验证。结果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提取液以0.5 mg/mL的浓度上HPD-100A树脂吸附,依次用12 BV纯化水、2 BV的35%乙醇以1 BV/h的流速洗脱除杂,再以同样的流速用4 BV的65%乙醇洗脱即得栀子提取物。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中试生产验证,3批栀子提取物的西红花总苷转移率、色价和产率均值分别为86.25%、509.82和2.11%,其RSD值分别为1.56%、0.39%和2.33%。结论该栀子提取物分离纯化工艺经过工业化生产验证,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01期)

冯硕[6](2018)在《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探讨。方法:以正交实验法展开分析,固定观察指标为橙黄决明素含量,变量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用量、乙醇浓度,记录结果。再以硅胶柱柱层析法进行纯化,通过丙酮反复多次重结晶,获取橙黄决明素纯化结果。结果:当乙醇浓度为90%、用量为6倍量、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时间为1h·次-1时,提取效果最理想;柱层析法下,石油醚温度处于60-90℃之间、丙酮=9:1时,重结晶所获橙黄决明素的纯度最高。结论: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受到多重参数的影响,在具体工作中应给予重视,保证橙黄决明素的纯度。(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刘少静,马秀,盛耀光,宋佳立,张宇航[7](2018)在《黄芪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水提取黄芪多糖,比较了TCA法、Sevag法和鞣酸法3种脱蛋白方法对黄芪多糖提取液脱蛋白效果的影响,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芪多糖。结果显示,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0℃下用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60 min/次,料液比为1∶10 g/mL,提取率达3. 570%;鞣酸法脱蛋白效果最好; 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芪多糖的工艺为:处理100 mL浓度1. 8 mg/mL的黄芪粗多糖溶液时,采用4 BV,50%乙醇为洗脱剂,以1 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可获得纯度为65. 07%的黄芪多糖。(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8年10期)

郭南生,江和栋,张兵,邓泽元,蔡红[8](2018)在《叁叶青根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浴提取叁叶青根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roots of Radix Tetrastigma,RTP),以多糖提取得率为响应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叁叶青根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96℃、液料比34:1(mL/g)、提取时间2h,该条件下叁叶青根多糖提取得率为(21.23±0.77)%。通过Sevage法除蛋白,并依次经DEAE-52离子交换柱、Sepharose CL-4B凝胶柱分级纯化,得到组分RTP-3-1。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分析RTP-3-1为高纯度多糖,其分子量为1 244.2kDa,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RTP-3-1是酸性多糖,核磁共振氢谱显示RTP-3-1为α型多糖。(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8年07期)

叶春苗[9](2017)在《山药多糖提取、分离与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药是我国传统保健食品之一。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山药多糖水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Sevage法去除蛋白质对山药多糖进行分离与纯化,以期为更好地利用山药、开发新型功能型保健食品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装备》期刊2017年12期)

黄剑峰[10](2017)在《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菌丝体为原材料,系统研究了猴头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纯度。现有猴头菇多糖的生产工艺存在污染环境、资源浪费、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缺陷。针对猴头菇多糖的应用前景和开发现状,本论文以充分利用资源且经济实惠,提高猴头菇多糖提取得率为宗旨,研究建立猴头菇多糖的现代化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实现高效、连续、低成本、高质量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猴头菇菌丝体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研究考察了各种酶制剂的水解效率,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酶解工艺和超声波提取工艺,比较了酶法、超声波法以及两者结合方法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采用不同酶处理对猴头菇粗多糖提取,食用菌水解酶A01酶和A02酶组合猴头菇菌丝体的多糖提取得率最高,达到5.86%。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建立了食用菌水解酶提取猴头菇菌丝体粗多糖的最佳工艺:酶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01和A02酶的用量分别为0.7%和0.5%;分别在pH4.5和pH7.0条件下进行两步酶解处理,酶解温度为55 ℃,A01和A02酶的酶解时间分别为3 h和4.5 h。经过验证,多糖提取得率达6.97%。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超声波提取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温度40℃、超声功率700W、超声时间30 min,频率20 KHz;料液比为1:30(重量:体积比),多糖提取得率的理论值为6.7696%。在酶法和超声波最佳工艺条件基础上将两种方法组合,最终建立了先食用菌水解酶处理、后超声波提取的工艺路线,该工艺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得率达10.96%,明显高于其他方法。2.对猴头菇菌丝体粗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以表征淀粉水解度的葡萄糖值(DE值)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酶法分离纯化多糖淀粉的最佳工艺;同时研究了酶水解分离纯化多糖蛋白质的工艺;并利用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对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研究证明: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佳酶水解工艺条件为0.8mg/g加酶量、pH6.5、100℃、40min;糖化酶的最佳酶水解工艺条件为30mg/g加酶量,pH4.5、60℃、2h;两步酶解法优于一步酶解法,采用先耐高温a-淀粉、后糖化酶的工艺路线,最后酶解液的DE值达96.07%,所得多糖纯度达到70.31%。采用胰蛋白酶和Sevage法脱除猴头菇粗多糖中的蛋白,得出胰蛋白酶除蛋白的最佳条件为37℃、30 min、pH8.0,当胰蛋白酶用量在100 U/mL(多糖提取液)、Sevage试剂体积用量为1:1(多糖提取液)时,脱蛋白效果最好,蛋白去除率可达93.0%。采用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猴头菇多糖,可得到HPS-1和HPS-2两个主要多糖组分,其含量分别为15.02%和76.83%,多糖回收率为91.58%;纯化后的HPS-1和HPS-2经紫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均不含核酸和蛋白。(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提取分离纯化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辣木叶总黄酮的超声波酶解辅助提取工艺。选取1.000 g辣木叶粉末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用3%酶的添加量,选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提取的时间和温度,进行四因素叁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设计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73%的乙醇浓度、1∶36 (g/mL)的辣木叶粉末和乙醇体积的料液比、38℃的超声波提取温度和40 min的超声波提取时间,该条件下计算出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5.206%,验证实验所得到的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为5.289%。最后通过AB-8型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试验分离纯化获得辣木叶总黄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提取分离纯化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邓霖芳,袁帅,刘江云.博落回提取物中血根碱的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中国药房.2019

[2].谢勇武,谭属琼,陈玉莹.响应面法优化辣木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分离纯化[J].分子植物育种.2019

[3].德丽达·木拉提别克,古丽美克热依·吐尼亚孜,阿来·海拉希,迪里努尔·马力克,李茵萍.新疆多花蔷薇根中熊果酸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邹蔓姝,韩远山,王宇红.叁种工艺提取丹参有效成分及丹酚酸B分离纯化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9

[5].崔龙,胡少银,刘和平,尚强,高进.栀子提取物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

[6].冯硕.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8

[7].刘少静,马秀,盛耀光,宋佳立,张宇航.黄芪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应用化工.2018

[8].郭南生,江和栋,张兵,邓泽元,蔡红.叁叶青根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J].食品与机械.2018

[9].叶春苗.山药多糖提取、分离与纯化工艺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

[10].黄剑峰.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标签:;  ;  ;  ;  

提取分离纯化工艺论文-邓霖芳,袁帅,刘江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