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衰减器论文_肖经,何宁,易淼,汤善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控衰减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衰减器,电控,相位,调光,微带,畸变,对数。

电控衰减器论文文献综述

肖经,何宁,易淼,汤善庆[1](2008)在《电控遮挡式光衰减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种新的简易的方法,实现了一种高精度连续可调的遮挡式光衰减器,它由光纤准直器、分路器、光电PIN管、控制电路、步进电机、挡光片组成。通过准直器对光的扩束和挡光片的精加工,保证了遮挡式光衰减器的可行性;光路反馈系统的控制,提高了衰减器的可靠性和精度。该技术容易实现,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和广泛的市场前景。(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08年08期)

曹钟慧,吴兴坤[2](2005)在《电控可调光衰减器性能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数字化电控调节光衰减量,提出一种电磁线圈驱动的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可调光衰减器,该衰减器主要通过电磁力步进驱动微加工齿轮/齿条机构,带动偏心轮,从而移动挡光片调节光衰减量,实现单模光纤中光传输功率的数字化电控调节.器件采用非硅基底MOEMS技术制作,并具有断电自锁功能.主要对该器件的损耗,光功率衰减量作了理论计算,并进行器件性能测试,测得主要技术指标原始插入损耗<0.3 dB,波长相关损耗<0.2 dB,衰减范围0~40 dB,回波损耗>50 dB.(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5年10期)

柳光全,阮玉,刘猛,杨宜[3](2002)在《一种新型电控可变光衰减器(EVOA)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光器件测试、光通信系统评估、DWDM系统功率均衡等场合广泛使用可变光衰减器(VOA)。本文介绍一种采用新型多层聚合物压电陶瓷制作机械挡光式电控可变光衰减器(EVOA)整机的原理与实现方法。(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技术与信息》期刊2002年06期)

刘海[4](2002)在《高精度电控衰减器的设计与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大量高技术兵器的使用已成为现代作战的一大特点,特别是突防武器技术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已对雷达性能提出越来越大的挑战,发展高性能雷达的同时对其指标的精确测试也逐渐变得重要。雷达模拟器作为验证雷达性能的重要设备它的研制与开发也成为我军装备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为了逼真的模拟实战情况,雷达模拟器必须提供稳定的大动态、高精度的信号。本文讨论的高性能电控衰减器就是在此背景下研制的。 本文详细阐述了电控衰减器的一种实现方法,即利用乘法器的压控放大方案(VCA)。对衰减器的总体方案和实现方法作了全面的分析、并着重分析了电路设计和研制中的各个关键问题,如动态范围,幅频特性,相位特性,非线性失真等。在电路结构设计和PCB设计中,对于上述的难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实现各项高难指标。其中对PCB电路的设计进行了十分详尽的定量分析,提出了许多源于理论和经验的设计原则。最后,比较系统的讨论了电路性能的测试问题,提出了测量高精度电路的方法和实验系统,并对全部测量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2-01-01)

郑武团,甄蜀春[5](1995)在《双路电控衰减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采用微带3dB功分器构成的S波段双路电控衰减器的设计,测试结果.由于功分器隔离度高,有效的隔离了两输入端能量的互相干扰,大大提高了衰减量.该器件在2.94~3.06GHz内任一路的最大衰减量≥30dB,在反偏状态下,两输入端隔离度>25dB,插入衰减<4.5dB.体积:90×45×30mm~3。(本文来源于《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1995-10-01)

许珀文[6](1988)在《关于电视电控衰减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1]的研究,进一步提出简化电控衰减器的馈电线路,并从降低成本出发,使之具有工业应用前景。一、引言在文献(1)的研究中,已经阐述了PIN极管作电控衰减器元件的种种优点(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1988年07期)

许珀文[7](1986)在《电控衰减器在电视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电视机中幅频特性和相位失真的关系,提出了稳定幅频特性较理想的方法—采用微波PIN二极管电控衰减器作AGC受控管,它比普通AGC叁极管受控电路的幅频特性稳定性好,提高了图象质量。(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1986年06期)

电控衰减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实现数字化电控调节光衰减量,提出一种电磁线圈驱动的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可调光衰减器,该衰减器主要通过电磁力步进驱动微加工齿轮/齿条机构,带动偏心轮,从而移动挡光片调节光衰减量,实现单模光纤中光传输功率的数字化电控调节.器件采用非硅基底MOEMS技术制作,并具有断电自锁功能.主要对该器件的损耗,光功率衰减量作了理论计算,并进行器件性能测试,测得主要技术指标原始插入损耗<0.3 dB,波长相关损耗<0.2 dB,衰减范围0~40 dB,回波损耗>50 dB.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控衰减器论文参考文献

[1].肖经,何宁,易淼,汤善庆.电控遮挡式光衰减器的设计与实现[J].光通信技术.2008

[2].曹钟慧,吴兴坤.电控可调光衰减器性能及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

[3].柳光全,阮玉,刘猛,杨宜.一种新型电控可变光衰减器(EVOA)的研制[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2

[4].刘海.高精度电控衰减器的设计与研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

[5].郑武团,甄蜀春.双路电控衰减器的研制[C].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1995

[6].许珀文.关于电视电控衰减器的研究[J].电视技术.1988

[7].许珀文.电控衰减器在电视机中的应用[J].电视技术.1986

论文知识图

移相电控衰减器的电路原理图二、可控增益放大器-图6-88 二极管电控有源均衡单元结构示意图MMIC倒装芯片的组装不同控制电压下衰减器的端口驻波及传...系统原理框图

标签:;  ;  ;  ;  ;  ;  ;  

电控衰减器论文_肖经,何宁,易淼,汤善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