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生物碱论文_陈朋

导读:本文包含了天然生物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碱,产物,吲哚,活性,不对称,还原法,仙茅。

天然生物碱论文文献综述

陈朋[1](2019)在《木脂素类天然产物Gymnothelignan L的不对称全合成及石松科生物碱Lycoplanine A和Lycopladine H的全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不对称合成轴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作了简要的综述,同时对木脂素类天然产物gymnothelignan M和gymnothelignan L进行了不对称全合成研究,也对天然产物lycoplanine A和lycopladine H的全合成进行了探索。该论文共包括叁章:第一章不对称合成轴手性化合物的方法(综述)轴手性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活性分子以及不对称催化的配体中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本章简要综述了不对称合成轴手性化合物应用的方法:动力学拆分、去对称化、环化反应、加成反应、芳基-芳基的偶联反应等。第二章木脂素Gymnothelignan L和M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本章简要介绍了木脂素gymnothelignan A-O的分离、结构特点以及生源假说。通过Evans aldol反应,立体选择性的甲基化反应,Suzuki–M iya ur a偶联反应和去对称化的Fr ied e l–Cra fts反应首次不对称的以14步和11.2%的总产率完成了gymnothelignan L的全合成。验证了eupomatilo ne型的木质素和d ibe nzoc yc loocte ne型木质素的生源转化。第叁章石松科生物碱Lycoplanine A和Lycopladine H的全合成研究本章简单介绍了石松科生物碱lycoplanine A和lycopladine H的分离、结构特点、生源关系和合成进展。设计多条路线对lycoplanine A进行合成探索,并且成功合成目标分子的关键中间体。目前这部分工作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金鑫[2](2019)在《两种天然生物碱Benzosceptrins和Delavatine A的全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天然产物(包括海洋和陆生)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其丰富的化学结构和较高的生物相容性为药物化学家研发新药提供了捷径。然而,在自然界中天然产物资源的匮乏和有限的天然产物含量严重限制了我们对活性天然产物的进一步开发。因此,天然产物全合成作为提供活性天然产物的一种补充手段,对现代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别选取了分离于海洋和陆生植物的两个活性天然产物作为合成对象,通过对它们的合成研究,以期解决以下问题:1)立体构型的确认,两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均是通过生源合成假说推测得到,通过谱学手段仅能确认其相对构型。全合成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手段,同时也为验证生源假说提供有利证据。2)新化学的发展与运用,两种生物碱都属于新骨架化合物,我们希望发展新的化学,运用非传统的合成策略来实现二者的全合成。3)天然产物的大量制备,以简洁高效的方式完成两个活性化合物的合成,从而解决因资源匮乏、天然含量低无法深入研究的问题,为其进一步开发奠定物质基础。本论文聚焦于两个活性生物碱的全合成,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抗菌活性海洋天然产物benzosceptrins A,B和C的全合成研究;第二部分是抗肿瘤生物碱delavatine A全合成中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两部分工作分别以12步和13步线性步骤完成了全合成。在benzosceptrins的合成研究中,我们克服了常规的多取代芳环合成策略的弊端,利用噻吩甲酸铜(I)介导的改进型Ullmann偶联反应,实现了官能化咪唑碘化物的自偶联,构建了关键的中间体。接着,我们以结构独特的咪唑四烯为底物实现8π-6π串联电环化反应合成核心骨架,增加了我们对电环化反应认识。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路易斯酸对该反应具有明显的加速作用,在Br?nsted酸活化的手性恶唑硼烷作用下可以实现手性催化过程。我们通过对中间体化合物的手性拆分和立体结构鉴定,明确了benzosceptrins A,B和C的绝对构型与圆二色谱(CD)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建立了基于CD的绝对构型确定方法,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吡咯联氨基咪唑类生物碱的生源合成。此外,利用我们的合成路线可以实现对该类化合物的大量制备,这就为研究该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奠定了基础。在delavatine A的合成研究中,我们改进了传统的构环策略,提出利用对非官能化四取代烯烃的不对称氢化来实现对该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为此,我们成功发展了新的反应方法学,在解决合成问题的同时,丰富了不对称氢化的研究,填补了金属铑对非官能化四取代双键不对称氢化的空白。另一方面,根据反常的实验结果,我们独立发现了单位点保护的氨基酸对底物rac-3-39的碳氢键活化烯基化立体选择效应,进而发展了基于钯催化碳氢键活化的动力学拆分反应,为天然产物delavatine A提供了另一种不对称合成的方案。利用该动力学拆分反应,我们合成了天然产物及其叁个立体异构体。通过比对手性HPLC保留时间、旋光、CD等理化数据确定了delavatine A的绝对构型,并佐证了其生源假说。值得一提的是,该反应具有较广的底物适用性,可用于多种手性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合成。更重要的是,delavatine A的克级合成使得我们可以开展更广泛的生物学研究。本论文利用新化学新底物完成了具有显着生物活性的吡咯联氨基咪唑类海洋生物碱benzosceptrins A,B,C和新骨架陆生生物碱delavatine A的全合成。两类天然产物的大量合成成功解决了因天然资源匮乏、天然产物含量低造成的无法通过天然产物分离手段供应足够化合物的问题,同时,两类天然产物全合成中所开发的新化学对其他不同骨架类型天然产物的开发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天然产物全合成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松[3](2019)在《天然产物Capitulactones A-C和Murrayazoline类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天然产物Capitulactones A-C和叁个Murrayazoline类生物碱为目标分子进行不对称全合成研究,具体工作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章天然产物Capitulactones A-C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Capitulactones A-C是上海药物所岳建民院士从大叶仙茅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叁个骨架新颖的天然产物。其结构通过核磁、高分辨质谱、CD谱等方法鉴定,结构表征显示Capitulactones A-C含有共同的共轭双烯七元内酯并二氢呋喃骨架。针对Capitulactones A-C潜在的生物活性和具有合成挑战的共轭双烯七元内酯并二氢呋喃骨架的构建问题,开展Capitulactones A-C的不对称合成研究。首先探索了共轭双烯七元内酯并二氢呋喃骨架的构建方法,尝试了先构筑出七元内酯并二氢呋喃结构,然后引入共轭双烯的方法和以二氢呋喃环为基本骨架,再构筑共轭双烯七元内酯环的策略。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我们推测了叁个天然产物的生源合成路径。受生源合成途径启发,设计由苯并二氢呋喃骨架经氧化-还原反应成功的合成出了共轭双烯七元内酯并二氢呋喃结构,进而完成了Capitulactones A-C及其异构体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此合成为生物活性测试提供了充足的样本,目前活性检测正在进行中。第二章Murrayazoline类咔唑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咔唑生物碱以其多样的生物活性和特有的结构,一直倍受生物化学家的关注。Murrayazolinine、Cyclomahanimbine、及Murrayazoline被多次分离于九里香属Murraya中,其中具有光学活性的Murrayazoline的绝对构型尚未阐明。目前对此类化合物还没有不对称全合成的报道。因此,开展对这类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课题组的邵继东博士利用Wang小组开发的对映选择性催化脱羧Diels-Alder反应构建出手性并叁环内酯前体结构,并经过还原-酸化构筑出手性桥叁环苯并吡喃骨架,最终以13步3%的总产率完成了Murrayazolinine的不对称全合成。为简化邵博士的合成路线,以期高效的完成Murrayazolinine、Cyclomahanimbine、及Murrayazoline的不对称全合成。在得到手性并叁环内酯前体结构后,我们利用分子内的hydrolysis-intercalation Michael反应构筑出环外含有酯基的手性桥叁环苯并吡喃骨架,这极大地简化了Murrayazolinine叔醇基团的转化过程。然后利用以环己烯酮作为苯环供体的芳基化反应和?kermark-Kn?lker氧化偶联反应构筑出关键的咔唑结构,最后进行数步官能团转化,最终用9-10步分别以16%,12%和6%的总产率高效简洁地完成了叁个天然产物Murrayazolinine、Cyclomahanimbine、及Murrayazoline的不对称全合成。同时确定了Furukawa小组分离的(+)Murrayazoline保持数十年未知的绝对构型。(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尹田鹏,罗智慧,蔡乐,丁中涛[4](2019)在《天然C_(19)-二萜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及其核磁共振波谱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C_(19)-二萜生物碱是二萜生物碱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主要分布于毛茛科的乌头属、翠雀属和飞燕草属植物中.C_(19)-二萜生物碱结构复杂、生理活性显着,一直吸引着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2010~2018年报道的天然来源C_(19)-二萜生物碱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归纳了C_(19)-二萜生物碱各子类型的核磁共振(NMR)结构特征和解析方式,以期为C_(19)-二萜生物碱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杨冠洲[5](2019)在《源于天然源奎宁类生物碱全新杀菌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奎宁(Quinine)俗称金鸡纳碱,是一种从茜草科植物金鸡纳树(Cinchona ledgeriana(Howard)Moens ex Trim)及其同属植物树皮中分离得到的天然生物碱,因其优异的抗疟效果和独特的立体化学结构,甚至被认为是影响人类发展进程和天然产物全合成的重大发现。同样分布在金鸡纳树属等植物中的奎宁类似物还有奎尼丁,辛可宁,辛可宁丁等。关于该类生物碱的立体合成、有机催化、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有机化学和药物研究的热点。但奎宁作为抗疟原虫药物已遇到严重的耐药性问题,亟需寻找其他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探寻奎宁的其他应用价值,拓展其应用范围。为创制新农药探索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目前植物源农药研究的主流,也是生物农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活性筛选,首次发现奎宁及其类似物对植物源真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由以下叁部分组成:1、奎宁类生物碱“优势结构”导向的多样性喹啉新化学实体的构建与结构优化研究通过筛选奎宁、奎尼丁、辛可宁、辛可宁丁、奎宁酮和奎宁辛对7种植物病源真菌的抗菌活性,发现化合物之间的立体构象对抗菌活性的影响较小。然后通对51个小分子喹啉化合物和8个以奎宁辛结构为灵感设计的化合物活性筛选,发现了抗菌活性较好的化合物2b-2、2b-5和2b-7,并进行了活体治疗、保护效果实验,其中活性最好的2b-7在20μg/mL的治疗效果达到61.78%。本部分研究首次发现了喹宁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并验证了对奎宁结构简化设计思路的可行性。2、运用多样性导向合成策略设计合成喹啉类新化学实体通过对奎宁的结构简化,发现2,8-双(叁氟甲基)-4-羟基喹啉可作为一个先导结构,对4位羟基进行结构优化。本章运用多样性导向合成策略,筛选不同的抗菌活性片段与2,8-双(叁氟甲基)喹啉4位进行拼接和结构优化,共合成52个化合物,测定了其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发现对油菜菌核病菌活性最强的3a-3和3e-1,在40μg/mL的治疗效果分别达到51.39%和54.03%。3、运用功能导向合成策略对喹啉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研究通过对上一章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2,8-双(叁氟甲基)-4-羟基-喹啉4位成酯抗菌活性最强。本章继续以2,8-双(叁氟甲基)-4-羟基-喹啉为先导结构,运用功能导向合成策略,在保持4位酯基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21个化合物,测定了对5种真菌的EC_(50)。对油菜菌核病菌活性最好的化合物4a-4在20μg/mL时治疗效果达到52.15%,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可能作用于真菌的细胞核的有丝分裂和能量代谢过程。对稻瘟病菌活性最好的化合物4a-1可有效抑制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并且对黄瓜白粉病和西葫芦白粉病具有显着的田间防治效果。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喹啉类化合物抗菌谱广泛,抗菌活性较强,田间防效显着,发展前景广阔,可被开发为一类全新的杀菌剂。(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贾斌,马养民,陈镝,陈璞,胡岩[6](2018)在《天然产物吲哚二酮哌嗪生物碱的结构及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吲哚二酮哌嗪生物碱是一种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多提取自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是由不同氨基酸结合衍生而来的,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该类化合物含有吲哚和二酮哌嗪两个母核,具有良好而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为药物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其新颖的结构和显着的生物活性也受到了化学全合成领域内学者的日益关注。本文主要从该类化合物的发现和化合物的结构以及化合物抗癌与抗肿瘤、抑菌、免疫调节、抗氧化及杀虫等生物活性方面对这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予以回顾,并对其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活性构效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为该类化合物的发现、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参考,并为药物研发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8年08期)

韩佳,汤建才,张帆[7](2018)在《天然药物中生物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碱是从天然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许多生物碱有显着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细胞浸润和转移、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等途径实现。近年来,生物碱类药物的抗肿瘤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就生物碱抗肿瘤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探讨药物构-效关系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8年07期)

李振建[8](2018)在《非天然燕麦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燕麦生物碱是一系列由羟基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和邻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通过酰胺键相连而形成的化学物质,是燕麦特有的抗氧化物质,在燕麦中含量一般超过300μg/g。燕麦生物碱具有抗敏抗刺激的特性,特别对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皮肤产生不良影响情况时,它具有有效去除皮肤泛红的作用,对过敏性皮肤具有极好的护理作用。目前可用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等方法提取天然燕麦生物碱。但燕麦生物碱在燕麦含量较低,提取燕麦生物碱时,容易造成原料和溶剂的浪费。本文在研究天然燕麦生物碱的结构特点,设计及制备了二氢燕麦生物碱D、燕麦生物碱D、燕麦生物碱E叁种非天然燕麦生物碱和中间体对羟基苯丙酸,并且重点研究了合成二氢燕麦生物碱D的工艺条件,优化其工艺路线。先以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中间体对羟基苯丙酸,分别讨论定位效应、反应温度、空间效应和催化剂种类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较优工艺方案为:溶剂为甲苯,投料量摩尔比为n(苯酚):n(丙烯腈)=1.0:1.0,催化剂为无水叁氯化铝,低温状态分批次加入,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6h时,降至室温,水解叁氯化铝,静置分层,向油相加入碱液进行水解反应和酸化反应,得到对羟基苯丙酸,产品收率达73%,并对比分析其他合成方案的优缺点。再以对羟基苯丙酸为起始原料,通过酰氯反应、酰胺反应和水解反应制备二氢燕麦生物碱D,分别讨论物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酰氯反应的影响,缚酸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酰胺反应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分别考察各因素对酰氯反应、酰胺反应和水解反应,得出最优实验方案:溶剂为二氯甲烷,催化剂为DMF条件下,n(对羟基苯丙酸):n(氯化亚砜)=1.0:2.0、反应时间为4h和反应温度25℃时,酰氯收率最高;溶剂为二氯甲烷,n(对羟基苯丙酰氯):n(邻氨基苯甲酸甲酯)=1:1条件下,缚酸剂用量为2倍当量,反应时间18h,反应温度10℃,酰氯转化率最高;氢氧化钠用量为2倍当量,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55℃时,水解效果最佳。选择乙醇为结晶溶剂,对粗品进行重结晶操作,通过其他设计实验方案合成燕麦生物碱D和燕麦生物碱E,并对以上合成化合物进行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分析。(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周德军,姚倩,宋慧颖,李木子,梁晓晨[9](2018)在《简明不对称合成天然蚂蚁生物碱(+)-MonomorineⅠ》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Martin还原法高立体选择性构建顺式四氢吡咯,再经过非均相催化加氢脱保护,同时亲核闭环形成3,5-二取代吲哚里西丁双环结构。通过此方法由已知γ-内酰胺为原料5步合成天然蚂蚁生物碱(+)-MonomorineⅠ,总收率可达56%,产物与5位差向异构体的比大于20∶1。(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8年04期)

田龙夫,崔云峰,张琦,陈旭红,马波[10](2018)在《天然植物中生物碱类药物抗胰腺癌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全球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极高,确诊时绝大多数患者已丧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全身化学治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方法,但患者对化学治疗易产生耐药性,治疗药物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抗胰腺癌新药是科学研究者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生物碱类药物的问世,紫杉醇类生物碱等初步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已经成为国内外抗胰腺癌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紫杉醇类、苦参碱类、小檗碱类、喜树碱类、长春碱类以及其他类生物碱在抗胰腺癌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天然生物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活性天然产物(包括海洋和陆生)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其丰富的化学结构和较高的生物相容性为药物化学家研发新药提供了捷径。然而,在自然界中天然产物资源的匮乏和有限的天然产物含量严重限制了我们对活性天然产物的进一步开发。因此,天然产物全合成作为提供活性天然产物的一种补充手段,对现代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别选取了分离于海洋和陆生植物的两个活性天然产物作为合成对象,通过对它们的合成研究,以期解决以下问题:1)立体构型的确认,两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均是通过生源合成假说推测得到,通过谱学手段仅能确认其相对构型。全合成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手段,同时也为验证生源假说提供有利证据。2)新化学的发展与运用,两种生物碱都属于新骨架化合物,我们希望发展新的化学,运用非传统的合成策略来实现二者的全合成。3)天然产物的大量制备,以简洁高效的方式完成两个活性化合物的合成,从而解决因资源匮乏、天然含量低无法深入研究的问题,为其进一步开发奠定物质基础。本论文聚焦于两个活性生物碱的全合成,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抗菌活性海洋天然产物benzosceptrins A,B和C的全合成研究;第二部分是抗肿瘤生物碱delavatine A全合成中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两部分工作分别以12步和13步线性步骤完成了全合成。在benzosceptrins的合成研究中,我们克服了常规的多取代芳环合成策略的弊端,利用噻吩甲酸铜(I)介导的改进型Ullmann偶联反应,实现了官能化咪唑碘化物的自偶联,构建了关键的中间体。接着,我们以结构独特的咪唑四烯为底物实现8π-6π串联电环化反应合成核心骨架,增加了我们对电环化反应认识。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路易斯酸对该反应具有明显的加速作用,在Br?nsted酸活化的手性恶唑硼烷作用下可以实现手性催化过程。我们通过对中间体化合物的手性拆分和立体结构鉴定,明确了benzosceptrins A,B和C的绝对构型与圆二色谱(CD)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建立了基于CD的绝对构型确定方法,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吡咯联氨基咪唑类生物碱的生源合成。此外,利用我们的合成路线可以实现对该类化合物的大量制备,这就为研究该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奠定了基础。在delavatine A的合成研究中,我们改进了传统的构环策略,提出利用对非官能化四取代烯烃的不对称氢化来实现对该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为此,我们成功发展了新的反应方法学,在解决合成问题的同时,丰富了不对称氢化的研究,填补了金属铑对非官能化四取代双键不对称氢化的空白。另一方面,根据反常的实验结果,我们独立发现了单位点保护的氨基酸对底物rac-3-39的碳氢键活化烯基化立体选择效应,进而发展了基于钯催化碳氢键活化的动力学拆分反应,为天然产物delavatine A提供了另一种不对称合成的方案。利用该动力学拆分反应,我们合成了天然产物及其叁个立体异构体。通过比对手性HPLC保留时间、旋光、CD等理化数据确定了delavatine A的绝对构型,并佐证了其生源假说。值得一提的是,该反应具有较广的底物适用性,可用于多种手性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合成。更重要的是,delavatine A的克级合成使得我们可以开展更广泛的生物学研究。本论文利用新化学新底物完成了具有显着生物活性的吡咯联氨基咪唑类海洋生物碱benzosceptrins A,B,C和新骨架陆生生物碱delavatine A的全合成。两类天然产物的大量合成成功解决了因天然资源匮乏、天然产物含量低造成的无法通过天然产物分离手段供应足够化合物的问题,同时,两类天然产物全合成中所开发的新化学对其他不同骨架类型天然产物的开发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天然产物全合成的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然生物碱论文参考文献

[1].陈朋.木脂素类天然产物GymnothelignanL的不对称全合成及石松科生物碱LycoplanineA和LycopladineH的全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王金鑫.两种天然生物碱Benzosceptrins和DelavatineA的全合成[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

[3].李松.天然产物CapitulactonesA-C和Murrayazoline类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D].兰州大学.2019

[4].尹田鹏,罗智慧,蔡乐,丁中涛.天然C_(19)-二萜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及其核磁共振波谱特征[J].波谱学杂志.2019

[5].杨冠洲.源于天然源奎宁类生物碱全新杀菌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9

[6].贾斌,马养民,陈镝,陈璞,胡岩.天然产物吲哚二酮哌嗪生物碱的结构及生物活性[J].化学进展.2018

[7].韩佳,汤建才,张帆.天然药物中生物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8

[8].李振建.非天然燕麦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工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

[9].周德军,姚倩,宋慧颖,李木子,梁晓晨.简明不对称合成天然蚂蚁生物碱(+)-MonomorineⅠ[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8

[10].田龙夫,崔云峰,张琦,陈旭红,马波.天然植物中生物碱类药物抗胰腺癌作用的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天然生物碱Neocryptolepine的结...式7 二聚吡咯-咪唑类天然生物碱的...天然生物碱的结构一l所示,Lyeoramine和Galantham...年抗肿瘤药销售规模与市场增...~2010年全球前5位治疗类药物市场份...

标签:;  ;  ;  ;  ;  ;  ;  

天然生物碱论文_陈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