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力调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力,支座,结构,梁柱,防线,斜拉桥,人行天桥。
内力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高辉,施卫星,黄殿凯[1](2018)在《环形人行天桥钢支座内力监测与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曲线钢桥在拼装过程中施工误差、成桥后扭转变形因素影响下,极易发生支座受力不均的现象,本文对一环形人行天桥上16个支座的竖向反力进行施工过程监测,发现支座反力在施工过程中分布极不均匀,甚至支座拉力超出设计抗拉承载力,对桥梁受力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基于监测结果和可调高支座的特点,采用逐墩同步提升的方式重新调整支座高度和竖向反力,使各支座受力趋于均匀,并接近设计反力。(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8年06期)
曾庆立,魏琏,王森,林旭新[2](2018)在《关于框架-核心筒结构二道防线梁柱内力调整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深圳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为案例,在不考虑二道防线、依据不同规范进行二道防线调整等叁个不同小震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大震弹塑性分析模型,分析了二道防线调整对结构损伤的影响,指出框架梁的二道防线调整使得结构更难实现强柱弱梁的延性设计要求,导致竖向构件受力更大且损伤更严重。建议在满足中震性能目标的前提下,框架梁可不进行二道防线调整,框架柱可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或根据大震弹塑性计算结果进行调整。(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张开银,邹君[3](2018)在《桥梁拉索内力调整的拉索拉伸量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拉索内力调整方法的诸多缺点,以结构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桥梁结构有限元分析,提出了桥梁拉索内力调整的拉索拉伸量控制技术;并应用于一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内力的调整中。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此技术调整桥梁拉索内力,不仅能保证拉索内力调整的精度,同时实施非常便捷,能大幅度提高拉索的张拉效率。该技术在桥梁拉索内力的调整中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工程与建设》期刊2018年04期)
邱全林[4](2018)在《顶推法调整大跨径连续刚构墩身内力的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大跨径连续刚构,结构整体降温、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对墩身内力影响很大,甚至会使墩身截面配筋困难。在大跨径连续刚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千斤顶顶推的方法,调整墩身内力从而优化墩身截面尺寸或改善墩身混凝土和钢筋的受力。结合漳州沿海大通道旧镇湾特大桥的设计过程,来分析在设计中如何使用顶推法调整主墩墩身内力。(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刘建彪,朱德庆,朱德祥[5](2018)在《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中调整合龙顺序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中调整合龙顺序后桥梁结构的内力及位移变化与原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了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中调整合龙顺序对结构内力及位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03期)
周兆环[6](2017)在《特大型斜拉桥运营期内力调整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某斜拉桥运营期差异沉降较大的现象,分析了差异沉降对桥梁结构运营的影响,提出消除差异沉降产生的影响和调整主梁内力的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采集关键参数验证内力调整方案的效果,找到运营期斜拉桥内力调整优化的方法,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7年11期)
罗光胜,张开银,杜密[7](2017)在《连续桥梁吊杆内力调整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连续桥面悬索桥或拱桥,任一吊杆内力变化都将引起整个结构的内力重分布,只有通过对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并充分考虑张拉某根吊杆时对其他吊杆内力的影响,才能快捷有效地使各根吊杆内力达到设计内力要求。以某一钢箱梁拱桥结构为依托,利用结构有限元midas Civil软件建模计算,采用影响矩阵法计算施工张拉力以调整吊杆内力,工程实践表明,通过这种方法调整的吊杆内力和设计内力能很好地吻合,且调整周期短,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田淑明[8](2017)在《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框架内力调整方法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作为二道防线的外框架部分,需要对其内力进行调整,但我国相关标准在调整方法和调整要求上存在差别,使得设计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基于对我国JGJ 3—2010、CECS 230:2008和美国IBC 2000等标准规定的分析和解读,分别从适用范围、调整对象、双重抗侧力体系划分、框架合理刚度、内力重分布等5个方面,对比分析基于基底剪力或最大框架楼层剪力调整方法和基于楼层剪力调整方法的不同。以一实际结构为例,通过弹塑性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了不同调整方法对各部分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采用外框架和核心筒承担的剪力比例或者整体刚度分析方法来界定其是否为双重抗侧力体系;外框架与核心筒互为二道防线,在设计时,需对其承载力和刚度协调匹配,对承载力可采用基于楼层剪力的调整方法,调整对象除剪力和弯矩外也应包括轴力,两者的最小分担比例之和为100%,框架最小和最大分担比例分别为20%和80%,对于两者间的刚度匹配关系,可采用广义刚度特征值和刚度比参数来评价,其合理取值范围分别为1~3和0.2~0.9。(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周健,陈锴[9](2016)在《利用施工过程调整内力分布的设计方法在武汉中心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汉中心塔楼高区采用上挂下承式转换结构,由于建筑功能对下承转换梁的截面限制,转换梁无法承受按刚度分配传至其上的荷载。探索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设定来调整荷载传递途径的设计方法,以达到降低转换梁负担荷载的目的,并对设计设定的施工过程进行施工模拟分析,验证其调整结构内力分布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方便实施,并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6年24期)
王文志,陈思甜,邓莎莎,杨洋[10](2016)在《叁跨连续梁桥内力调整顶升施工仿真分析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叁跨连续梁桥由于施工造成连续梁内力分布不合理,通过叁维实体有限元仿真分析模拟在中间支座处施加向上变化的强迫位移,可以改变连续梁的内力分布,使之更为合理。根据该原理,对中间支座位置,采用千斤顶顶升梁体,使梁体向上产生对应于合理梁内力的位移值,然后在支座上加垫钢板,即可完成叁跨连续梁的内力调整。通过仿真分析,确定加垫钢板厚度及安全状况下最大顶升量,并根据连续梁桥顶升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提出加垫钢板顶升施工控制的方法及原则。(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期刊2016年07期)
内力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深圳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为案例,在不考虑二道防线、依据不同规范进行二道防线调整等叁个不同小震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大震弹塑性分析模型,分析了二道防线调整对结构损伤的影响,指出框架梁的二道防线调整使得结构更难实现强柱弱梁的延性设计要求,导致竖向构件受力更大且损伤更严重。建议在满足中震性能目标的前提下,框架梁可不进行二道防线调整,框架柱可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或根据大震弹塑性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力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1].高辉,施卫星,黄殿凯.环形人行天桥钢支座内力监测与调整[J].结构工程师.2018
[2].曾庆立,魏琏,王森,林旭新.关于框架-核心筒结构二道防线梁柱内力调整的讨论[J].建筑科学.2018
[3].张开银,邹君.桥梁拉索内力调整的拉索拉伸量控制技术[J].工程与建设.2018
[4].邱全林.顶推法调整大跨径连续刚构墩身内力的设计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5].刘建彪,朱德庆,朱德祥.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中调整合龙顺序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6].周兆环.特大型斜拉桥运营期内力调整方法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7
[7].罗光胜,张开银,杜密.连续桥梁吊杆内力调整技术[J].交通科技.2017
[8].田淑明.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框架内力调整方法对比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7
[9].周健,陈锴.利用施工过程调整内力分布的设计方法在武汉中心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6
[10].王文志,陈思甜,邓莎莎,杨洋.叁跨连续梁桥内力调整顶升施工仿真分析与控制研究[J].重庆建筑.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