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在我国,肺炎患儿约占住院儿童总人数的24.5%~56.2%,其中细菌性肺炎或合并细菌感染的病毒性肺炎占到半数以上。抗生素治疗是肺炎治疗的主要措施。所谓序贯治疗,即在感染初期静脉给药,待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时,改为口服同一种或抗菌谱相似的口服型抗生素继续抗感染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近两年内在我院住院明确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325例,年龄1月~15岁,全部CAP病例符合小儿肺炎诊断[1]。
1.2方法全部病例均进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定性检测受检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
1.3结果大部分患儿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和肺炎衣原体感染,二者混合感染病例较少,国内也少有报道,但国外学者Esposito等[2]报道,肺炎支原体与肺炎衣原体有较高的重叠感染率,应引起重视。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超滤性病原微生物,含有DNA和RNA,无细胞壁,革兰氏染色阴性;肺炎衣原体是一类似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其感染的特点为多发生于2岁以上的儿童,但近年来婴幼儿感染比例亦有增多趋势。
2临床表现
2.1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喘息或出现脓性痰;常伴有头痛、咽痛、胸痛。
2.2体征常有呼吸音减弱、粗糙,有时可闻及湿罗音。
2.3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偶有双侧阴影,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2.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儿童CAP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症状及体征均缺乏特异性,但有喘息症状的CAP需高度警惕非典型菌感染,文献报道肺炎非典型菌感染与喘息症状有显著相关性,且肺炎衣原体的持续感染可致喘息的反复发作[2]。
3治疗方法和效果
3.1用阿奇霉素针剂每日每公斤体重10毫克加入5%葡萄糖中每升0.5~1毫克,1~4小时静脉滴完。通常3~5天症状、体症明显改善后,改用口服于阿奇霉素每日每公斤体重10毫克,每日1次,连服3~5日。
3.2患儿基本上于给药后7~12天全愈,有7例发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如恶心等。
4讨论
4.1预防及护理通常情况下,小儿肺炎是以细菌、病毒感染为主,但是非典型微生物(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感染也出现上升趋势,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既要了解小儿肺炎症状和发病原因,更应该掌握一些小儿肺炎的预防和护理知识。首先要注意加强儿童营养,科学合理安排饮食,必要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其次要加强锻炼,多做户外运动,增强孩子机体御寒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尽量避免去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免发生交叉感染;另外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孩子而言,家长要及时为孩子有计划接种免疫,增强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家长在家庭护理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要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一定的湿度;要保证患儿有充足的睡眠;注意孩子的饮食,少量多餐,多喝水,多吃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对于较小患儿,要经常翻身扣背,促进痰液排出;另外,患儿的衣着要宽松不宜厚重,以免加重呼吸负担。
4.2社区性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氏杆菌。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已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列入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药物。大环内酯类与免疫系统的协同关系如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吞噬、促进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提高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尤其对细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特别是二种感染同时存在或病原体不明确时选择更为合理。与传统的抗菌疗法相比,序贯治疗具有缩短静脉抗生素用药时间、减少住院日程为、患者减少医疗费用,同时减轻潜在的药物副作用,在保证安全及疗效的前提下,又达到合理、经济地使用抗生素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华儿科杂志,1987,25:47-49.
[2]Esposito.S,Blasi.F,Arosin.C,etal.ImportomecPheumoniacinfectionsinchildrenwithwhezing.Eur.Respirj,2000,16(6):1142-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