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异形PC构件吊装技术分析

装配式建筑异形PC构件吊装技术分析

江苏东方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城乡建筑部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自此出现了较多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物现代化,产业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水平。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设计以及具体的施工技术,全面阐述装配式建筑结构当中的各项关键施工技术,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异形构件;PC构件;吊装

引言

传统建筑施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人力物力投入巨大,对环境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建筑技术不断发展,新型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它能将建筑结构构件的生产实现工厂化,在建筑施工现场只对加工合格的构件进行吊装即可,极大的减少了现场施工量,既能大幅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又能保证建筑施工质量。而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发挥以上作用的前提是做好其构件模具的设计与施工。

1新型装配式建筑概述

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PC(prefabricatedconcrete),是现阶段建筑工业化领域重要发展方向,主要指的是把在工厂中完成生产的所有预制构件都运输到建筑施工场地,然后吊装到指定的位置,并通过对构件的拼装和组合与现浇施工而成的结构形成整体。这一新型建筑能做到工业化生产,在保证建设品质及效率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施工安全性,进而真正实现绿色施工目标。

2预制构件模具设计计算

2.1模具设计

预制构件模具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决定着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预制构件模具主要由标准底模、侧模、活动模、预留孔模板等组成,。当预制混凝土构件在模具内成型后需要将两端动模取出,由于动模是嵌入到混凝土板内的,所以其取出较为困难,影响施工进度,并且由于没有带自动脱模机构的模具,采用手工脱模,脱模困难、劳动强度大。因此设计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模具液压脱模机构(已申报发明专利)。创新之处在于,增加自动脱模机构的模具,实现了预制混凝土构件自动脱模,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2脱模吸附力分析与验算

等效静力荷载Gsk等于自重Gk乘以脱模吸附系数γs,即:Gsk=γsGk(1)其中对脱模吸附系数γs,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取为固定值1.5;对于复杂情况,脱模吸附系数需根据试验确定。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不开裂构件的验算控制标准,预制构件的正截面边缘混凝土法向拉应力应满足式(2)要求:σct≤1.0ftk(2)式中:σct为在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产生的预制构件正截面边缘混凝土法向拉应力;ftk为预制混凝土立方体抗拉强度标准值。

3构件生产

3.1钢筋绑扎与套管的连接定位

以预制结构柱为例进行分析,以预制结构柱的构件图为依据,在钢筋其中一端车丝后将连接套管旋上,然后将钢筋笼吊放到生产线,于模具的端板进行发泡塑料的覆盖,由螺钉对连接套管予以精确定位。

3.2组装和检查模具

需要使用钢丝刷彻底清洁模具侧板和底面的内表面,在安装两侧模板时需要严格按照模具工程图尺寸实施操作,在确定侧模精度时需要使用销钉,并且利用螺钉固定底模和侧模。在完成模板组装之后需要全面按照图纸对其进行核查,确保模板截面标高和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在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下道工序。在生产预制构件时需要全面应用具备标准底板的模具。

3.3均匀涂刷脱模剂

将模具的表面完全清理干净后,先进行防锈剂的涂刷,然后涂刷脱模剂,确保脱模剂和模具表面之间产生良好的相互作用,产生再生能力较强的薄膜。

3.4安装预埋件,钢筋入模

在入模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将钢筋笼放置在标准模具底模上,并且还需要放置端板以及置入钢筋精确定位的定位板,并且将钢筋端部的螺栓进行拧紧处理。在安装预埋件时需要准确设置预埋位置,还需要安装模具上铺的连接板。

4构件生产和吊装

4.1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利用专门的输送设备将混凝土浇筑至模具当中,在浇筑的同时应使用振动设备不断振捣,以此确保进入到模具中的混凝土达到密实,最后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找平。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并在找平后,为达到预期的产品质量,应对构件进行蒸汽养护。在静停阶段、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和降温阶段都采用低温养护的方法。实践表明,蒸汽养护方法能发挥良好效果,可在类似项目施工中广泛应用,提高混凝土养护技术水平。

4.2构件吊装

吊装在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工期与质量。对构件进行吊装施工时,应借助精确定位装置。在施工过程中,装置底板上的其中一端设有定位孔,从这一定位孔中穿入下层楼板设置的预埋钢筋;将预制墙板上设置的套筒直接套在穿好的预埋钢筋上;由定位销及立板上的安装孔和定位底板上的第二个定位孔,对下一层的楼板、立板及定位底板进行固定和连接;对预制构件进行吊装时,应布置两个定位装置,同时这两个装置应保持对称,分别处在墙板结构的两端;完成上述操作后,即可对预制墙板进行吊装,借助设置在U形板上的斜角,把预制墙板不断滑入到指定位置,向套筒的孔内持续灌注强度等级比墙体高的水泥砂浆,使剪力墙和预制结构的构件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而起到保证抗震性能及结构完整性的作用,从而使后续的套筒连接更加方便和可靠。实践表明,通过对准确定位装置的安装,能在保证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注浆通过预制墙板上的通孔向注浆槽中不断进行,混凝土必须在套筒内充满,而且还要将预制墙板与下层楼板间形成的缝隙完全填满,以起到良好的连接和加固作用。

5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注意事项

(1)吊装平衡梁的模数化,这样能够提升吊装预制构件可吊性,全面确保吊装可靠性,防止水平分力造成构件旋转,司索工只需要对吊钩连接牢固性进行检查,全面简化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实现标准化的工作,提升安全性。(2)优化吊装工序,全面优化和改善吊装构件路径和顺序,这样能够解决时间耗费情况,在规定工程施工操作完成之后能够缩短施工时间,相应加强工作效率。(3)优化构建种类,全面实现通用化和简单化预制构件。

结语

新型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国内大力提倡的一种建筑施工方式,在不影响建筑物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合理拆分构件,再进行安全装配,有效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符合绿色建筑发展的要求。推进装配式建筑,需要大力发展装配化,大大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通过提高吊装效率,进一步提高装配化。通过武汉某工程实例,从吊装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吊装技巧,为类型工程吊装技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丽思.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吊装.重庆建筑,2018,14(8):54-56.

[2]赵国辉,谢兰敏,金玲玲.超大PC构件起吊结构分析.建筑结构,2018,46(S2):188-190.

[3]王瑞杰.从吊装和施工角度谈预制构件吊环的设计与施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1):53-54.

[4]樊俊江,於林锋.装配式PC构件监管现状及产品认证模式探索.建筑科技,2018,2(02):75-78.

[5]毛宁宁,蔡彬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控制分析.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9,15(04):399-403.

标签:;  ;  ;  

装配式建筑异形PC构件吊装技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