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538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

山区538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

陈义峰赵吉珍(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五峰443400)

【中图分类号】R1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118-02

【摘要】目的探讨动物咬伤后预防处置情况,为五峰县今后的狂犬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538例动物咬伤病例的预防治疗处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38例动物咬伤患者中男性居多,7、8月份为高暴露期,超过24h就诊病例占7.06%。能自行规范处理伤口仅占5.95%。Ⅲ级暴露占71.37%。结论广大群众对动物咬伤知识还很缺乏,亟需防疫部门加大对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传。

【关键词】动物咬伤狂犬病预防处置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或动物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950年至2008年,我国共报告狂犬病死亡数119983人。近几年,狂犬病报告死亡数始终处于各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的前三位,病死率达100%。狂犬病及其导致的死亡已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人狂犬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伤、抓伤或由粘膜感染引起。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几乎100%。及时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作者对五峰县疾控中心五峰镇动物咬伤门诊2009年—2011年接诊的538例动物咬伤病例的预防治疗处置情况进行分析,为五峰县今后的狂犬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五峰县疾控中心五峰镇动物咬伤门诊2009-2011年动物咬伤门诊处置记录,接诊动物咬伤病例538例。

1.2方法按照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人群分布

2.1.1性别分布男性292例,女性246例,男女性别比1.19:1。

2.1.2年龄分布0-6岁86例,占15.99%;7-14岁79例,占14.68%;15-49岁281例,占52.23%;50岁以上92例,占17.1%。

2.2就诊月份分布(表1)

2.3暴露后就诊间隔时限分布

24小时以内就诊500例,占92.94%;24小时以后就诊38例,占7.06%。

2.4致伤动物种类

犬咬伤497例,占92.38%;猫咬伤或抓伤28例,占5.20%;鼠咬伤5例,占0.93%;猪咬伤5例,占0.93%;其它动物致伤3例,占0.56%。

2.5暴露部位及分级

头面部19例,占3.53%;上肢44例,占8.18%;躯干18例,占3.35%;下肢457例,占84.94%。Ⅰ级暴露3例,占0.56%;Ⅱ级暴露151例,占28.07%;Ⅲ级暴露384例,占71.37%。

2.6就诊前自行处理伤口情况

规范处理32例,占7.06%;外敷草药或其它药物14例,占2.60%;卫生室包扎4例,占0.74%;简单处理54例,占10.04%;未处理434例,占80.67%。

2.7就诊后预防处置情况

2.7.1用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反复彻底清洗干净后涂擦2%碘伏消毒,伤口尽量不包扎、缝合,伤口较大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在伤口周围用人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2小时后再行缝合和简单透气包扎,伤口大而深者放置引流条。另外伤口较大者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7.2所有病例均按第0,3,7,14,28d各接种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接种率100%。Ⅱ、Ⅲ级暴露建议用人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Ⅱ、Ⅲ级暴露者中有32人注射了人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占5.95%。

2.8预防效果

跟踪随访调查,接受狂犬病预防处置的538例致伤患者无一例发生狂犬病。

3讨论

3.1资料分析显示,被咬伤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和青壮年居多,这可能与男性和青壮年外出活动性较多、儿童喜好玩耍动物,自我保护能力弱有关。在时间分布上,7-8月份暴露者居多,可能与天气炎热、动物易躁,人们衣着单薄,学生正值暑假期间,走亲窜户增多而增加了暴露机会有关。6岁以下幼儿暴露部位以头面部及上肢居多,成人暴露部位以下肢居多,这与城市统计暴露部位上肢居多有所区别,城市喂养宠物者多,暴露多发生在上肢与其接触的过程中,山区的动物致伤多发生在行走过程中,而且一般比较凶恶,以Ⅲ级暴露居多。

3.2超过24h就诊病例38例,占7.06%。能自行规范处理伤口仅32例,占5.95%,甚至有的村医还对伤口进行了包扎。这说明广大群众对动物咬伤知识还很缺乏,亟需防疫部门加大对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传,让广大群众认识到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性以及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重要性。在山区农村还有部分暴露者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或者带有侥幸心里,不愿意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考虑将狂犬疫苗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畴。

3.3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为了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建立狂犬病多部门防控机制:卫生、公安、农业、药监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防治狂犬病的各项工作。公安部门负责城市养犬的审批与违章养犬的处理,捕杀狂犬、野犬;畜牧兽医部门组织兽用狂犬病疫苗的供应,负责犬类狂犬病疫苗注射、免疫记录和发放“家犬免疫证”及犬类狂犬病疫情监测工作;卫生部门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病人抢救治疗、人类狂犬病疫情监测工作;药监部门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的监督管理。此外,卫生部和农业部还可以建立人畜共患病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和防控合作,每月相互通报狂犬病等疫情信息,联合开展防控工作。②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广泛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充分利用本地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狂犬病防治知识,发放狂犬病防治手册,加强人们对动物致伤危害性的认识,提高人们自我防范意识,知晓被动物致伤后及时、正确、规范的处理措施。③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的正确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2009年9月.

[2]罗成,等.381例动物致伤病例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5.

[3]向平.宜昌市2009年动物咬伤4589例流行病学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5.

标签:;  ;  ;  

山区538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