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水杨酸衍生物论文_李卫萍,李元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氨基水杨酸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杨酸,氨基,衍生物,溃疡性,结肠炎,不饱和,肠病。

氨基水杨酸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卫萍,李元宏[1](2013)在《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对IL-13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IL-13的影响。方法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脂多糖组)、柳氮磺胺吡啶阳性对照组、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低、中、高剂量组,给药24h后,ELISA检测上清中IL-13的含量。结果 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在10、40、160μg/mL时均能促进IL-13的表达。结论 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促进抑炎因子IL-13的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3年25期)

刘文锋[2](2012)在《EDTA、DTPA氨基水杨酸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已广泛用于人体各部位多种疾病的检查,是一项先进的诊断技术。为了使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图像之间有足够的反差,MR]检测中常常应用造影剂来增强信号强度及对比度。临床上使用的最早、最广泛的造影剂是钆喷酸(Gd-DTPA, DTPA为二乙叁胺五乙酸),但由于Gd-DTPA是以钠盐或葡甲胺盐的形式用于临床,产生了渗透压偏高、选择性不好等问题,为了得到具有高弛豫率、低毒性和具有靶向性的造影剂,通过对DTPA结构修饰合成DTPA的酰胺、酯等多类型的衍生物和类似物配体,成为小分子顺磁性造影剂研究的主流。本文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A)和二乙叁胺五乙酸二酐(DTPAA)分别与4-氨基水杨酸发生双酰胺化反应,合成得到两种配体L1和L2,然后通过与Mn2+和Gd3+等顺磁性金属离子的配位组装反应,制备得到4种顺磁性金属配合物。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如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元素分析等)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借助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体L1、L2与Mn2+、Gd3+的相互作用,测试并研究了配合物的体外弛豫性能和抑菌活性,为开发此类功能配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A)和二乙叁胺五乙酸二酐(DTPAA)与4-氨基水杨酸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得到两种化合物L1和L2。经元素分析、1HNMR、质谱和红外光谱对配体进行表征,确定其组成分别为C24H26N4012和C28H33N5014。而且还对化合物L1和L2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反应物二酸酐(EDTAA和DTPAA)和4-氨基水杨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4h时,化合物L1和L2的收率可达到65%以上。(2)利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L1、L2与5种金属离子(Cu2+,Mn2+,Gd3+,Sm3+,Eu3+)的相互作用,并且分别测定了Mn2+、Gd3+与化合物L1、L2的条件稳定常数。结果表明:Cu2+,Mn2+,Gd3+,Sm3+和Eu3+均对L1、L2的紫外特征吸收峰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Mn2+产生的减色效果最明显;同时也对化合物L1、L2的特征荧光光谱产生荧光猝灭现象,Cu2+产生的荧光猝灭效应最明显。测定、计算得到4种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分别为:KMn-L1=1.17×1010;KGDd-L1=4.10×109;KMn-L2=3.21×109和KGd-L2=1.38×107。(3)配体L1、L2分别与Gd3+和Mn2+离子在溶液中进行配位组装反应,得到4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化学分析法、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GdC24H30N4O15、MnC24H29N4O14、GdC28H36N5O17和MnC28H35N5O16;即配合物均为1:1类型,其中配体的羧基氧原子、2个酰胺的氧原子以及骨架上的氮原子可能参与了配位;Gd3+与配体L1、L2组装得到的配合物可能含有3个水分子;Mn2+与配体L1、L2组装得到的配合物可能含有2个水分子.(4)用反转恢复法测试了叁种不同浓度的Gd-L2和Gd-DTPA的纵向弛豫时间T1。作图得到Gd-L2和Gd-DTPA的纵向弛豫率R1分别为8.530mmol-1·L·s-1、4.081mmol-1·L·s-1,提高了200.9%;体外造影成像图也表明,同浓度的Gd-L2与Gd-DTPA相比,Gd-L2的体外成像图更加清晰。(5)采用滤纸片法对2种配体、4种配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测试,对其抑菌效果作了初步的评价。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大于配体的抑菌活性;对于同种菌种,抑菌活性的强弱顺序为:Gd配合物>Mn配合物。(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2-05-01)

姜爱雯,赵正保[3](2010)在《4-氨基水杨酸不饱和脂肪酸类衍生物的合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探索更好的且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对炎症性肠病毒副作用少的4-氨基水杨酸前药。方法:首先以4-ASA为原料依次用氯甲酸苄酯和乙酸酐分别保护氨基和酚羟基,然后再氢化还原脱去氨基上的保护基,合成的新化合物经MS、IR、1H-NMR、13C-NMR确证。结果:本实验合成了3个4-氨基水杨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酰胺类化合物。结论:该合成路线是合理和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0年09期)

姜爱雯[4](2010)在《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隆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IBD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以西方国家最为显着,北美和欧洲北部IBD发病率最高,近年来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大肠癌在我国是第四大高发肿瘤,且每年以5%的速度上升,而UC是诱发大肠癌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溃疡性结肠炎恶变的可能性为3%~5%。从本世纪叁十年代以来,柳氮磺胺吡啶和5-ASA一直都是治疗IBD的主要药物。近年来研究表明4-ASA在IBD的治疗上与5-ASA有同样的疗效,只是在作用部位和作用机理有一定的差别,而且4-ASA能有效地治疗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与5-ASA相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但是直接口服4-ASA很快就会在胃肠道上部迅速吸收,仅有少量到达结肠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本课题设计参考了5-ASA-glu和5-ASA-asp的设计原理,通过肽键将4-ASA和配体连接起来,所选的的配体包括十一烯酸、山梨酸和α-亚麻酸。本实验采用不饱和脂肪酸首先生成酸酐再与4-ASA苯环上的氨基结合以提高与4-ASA苯环上氨基的反应活性和产率;但是亚麻酸产品量较少,且价格比较昂贵,如果先形成酸酐再与4-ASA苯环上氨基反应虽然能提高反应活性,但是降低了所得产物的产率。在4-ASA直接与亚麻酸反应中,由于4-ASA中的羧基和酚羟基在DCC作用下能与亚麻酸偶合形成副产物。因此对4-ASA的羧基和酚羟基进行了选择性保护,通过氢化还原方法选择性脱除氨基的保护基,然后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亚麻酸反应生成目标产物。本课题探索出了两条以4-ASA与不饱和脂肪酸为原料,通过肽键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多步合成路线,得到了叁个目标产物,并对合成出的新目标产物用熔点、薄层色谱法、MS、FT-IR、1H-NMR和13C-NMR等方法进行表征,确定了它们的结构。为合成新型的高效低毒的4-ASA类抗炎性肠病药物奠定了基础。理论需要实践检验和校正,才能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在新的母体药物,新的配体药物和新的设计原理指导下所合成的化合物,是否具有理想的抗UC的活性需要进行研究验证。药物的药效学研究是分析、判断药物抗UC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本课题用DNCB和乙酸复合法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共分正常对照组(A)、模型对照组(B)、4-氨基水杨酸苯酚类偶氮衍生物给药组(C)、阳性药物(4-ASA)对照组(D),除A组外,其余组均背部以DNCB-丙酮液每日滴背致敏,每日一次,连续14天,第15日将0.3%DNCB-乙醇液0.1ml灌入结肠,第16日同法灌入3%乙酸0.2ml。C组和D组灌肠治疗的剂量为C组100mg/kg/d,D组200mg/kg/d, A、B组均灌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从建模后第二天开始给药,共七天,最后用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效果。通过对以上试验结果分析,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的症状和结肠黏膜组织学损伤显着改善(P<0.01)。4.氨基水杨酸苯酚类偶氮衍生物对小鼠结肠炎有较好治疗效果,但其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0-03-15)

盛施霏[5](2008)在《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4-氨基水杨酸苯酚类偶氮衍生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病机理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常发生于结肠和直肠。以柳氮磺胺吡啶(Sulfusalazine)为代表的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类药物长期以来都用作有效治疗和缓解UC的首选药物,但它与其他药物一样无法完全治愈UC。近年来国内外的实验研究证实4-氨基水杨酸(4-aminosalicylic acid)在UC的治疗上与5-ASA有相近的疗效,而其与5-ASA不同的治疗机制使完全治愈UC成为可能。但是4-ASA口服时很快就会在小肠上端吸收,只有少量能到达结肠发挥治疗作用,限制了其直接应用于临床,因此研究一种结肠定位释放的4-ASA前体药物具有其重要意义。考虑到4-ASA在UC治疗中的确切疗效,本课题参考5-ASA类衍生物的前药设计原理,设计并实施了系列4-ASA偶氮衍生物的合成,为进一步筛选出新型的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提供了基础。本合成路线以4-氨基水杨酸为起始原料,依次保护其酚羟基和氨基,再经钯碳催化氢化还原氨基,实现对酚羟基的选择性保护;最后氨基重氮化,以偶氮键与选取的载体化合物偶联,再水解脱去乙酰保护基得到目标产物—4-ASA的偶氮衍生物。同时,因为UC的发病机理可能与免疫反应中炎症部位分泌出的过量的氧化物有关,本实验选取具有不同还原性的酚类化合物作为4-ASA的载体,最终合成出了7个4-ASA的酚类偶氮衍生物,并对合成出的新目标产物用熔点、薄层色谱法、MS、FT-IR、1H-NMR和13C-NMR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08-04-05)

刘江[6](2007)在《抗炎性肠病药物4-氨基水杨酸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组发病机理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以柳氮磺胺吡啶(Sulfusalazine,SASP)为代表的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类药物一直以来都是治疗IBD的主要药物。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传统用于抗结核病药物4-氨基水杨酸(4-aminosalicylic acid,)在IBD的治疗上与5-ASA有相近的疗效,但在作用部位和作用机理有一定的差别。但是4-ASA直接口服时很快就会在小肠上端吸收,只有少量能到达结肠发挥治疗作用,限制了其广泛地运用。因此研究一种结肠定位释放的前体药物是很有必要的。根据4-ASA与5-ASA结构上的相似性,本课题设计参考了5-ASA类衍生物的设计原理,分别通过酰胺键和偶氮键将4-ASA和对接物连接起来,所选对接物包括甘氨酸,水杨酰胺和N,N-二甲苯胺。本文首先对4-ASA的氨基和羟基进行了选择性保护,在两次使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作用下与甘氨酸发生缩合,生成二肽类化合物。本文还在已有的4-ASA的偶氮化衍生物基础上又合成了两个新的目标化合物。本课题探索了4-ASA类衍生物的合成,得到了目标产物叁个,对合成的目标产物和中间产物用熔点、薄层色谱法、MS,FT-IR、~1H-NMR和~(13)C-NMR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给出了它们的结构。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为合成新型的高效低毒4-ASA类抗炎性肠病药物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07-05-05)

魏元贵[7](2007)在《抗炎性肠病药物4-氨基水杨酸偶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隆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组发病机理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柳氮磺胺吡啶(Sulfusalazine, SASP)和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 5-ASA)一直以来都是治疗IBD的主要药物。近年来有研究表明4-氨基水杨酸(4-aminosalicylic acid,4-ASA)在IBD的治疗上与5-ASA有同样高的疗效,在作用部位和作用机理有一定的差别。但是直接口服的4-ASA很快就会在小肠上端吸收,只有少量能到达结肠发挥治疗作用,因此研究一种结肠特定性的4-ASA前体药物是很有必要的。本课题设计参考了巴柳氮和奥柳氮的设计原理,通过偶氮键将4-ASA和对接物连接起来,所选对接物包括水杨酸、苯酚和水杨酰甘氨酸。本文首先对4-ASA的氨基和羟基进行了选择性保护,通过氢化还原法选择性脱除氨基的保护基,然后将氢化产物制成重氮盐,通过与水杨酸、苯酚和水杨酰甘氨酸发生反应生成4-ASA的偶氮衍生物,最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最终产物。本课题探索了一条4-ASA偶氮化合物的多步合成工艺,得到了目标产物叁个,对合成的目标产物和中间产物用熔点、薄层色谱法、MS、FT-IR、1H-NMR和13C-NMR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为合成新型的高效低毒4-ASA类抗炎性肠病药物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07-03-25)

郭璟[8](2004)在《4-氨基水杨酸抗炎性肠病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组发病机理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柳氮磺胺吡啶(Sulfusalazine,SASP)和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一直以来都是治疗IBD的主要药物。近年来有研究表明4-ASA在IBD的治疗上与5-ASA有同样高的疗效。但是直接口服的4-ASA很快就会在小肠上段吸收,只有少量能到达结肠发挥治疗作用,因此研究一种结肠特定性的4-ASA前体药物是很有必要的。体外试验表明,5-氨基水杨酸(5-ASA-Gly)可作为5-ASA结肠特定性给药的前体药物,基于4-ASA是5-ASA的同分异构体,而且化学结构相似,所以可以选择甘氨酸作为4-ASA结肠特定性前体药物的载体。本文探索了一条4-ASA衍生物—4-ASA-Gly的多步合成工艺,得到了目标产物4-ASA-Gly和五个中间体产物,对合成的目标产物和中间产物用熔点、薄层色谱、FT-IR、~1H-NMR和~(13)C-NMR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给出了它们的结构。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为合成新型的高效低毒4-ASA类抗炎性肠病药物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04-06-01)

刘文娟[9](2003)在《5-氨基水杨酸衍生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它盛行于欧美国家。但是亚洲国家在最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所以它引起了人们的重视。5-氨基水杨酸(5-ASA)及其前体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炎症性肠道疾病的常用药物。柳氮磺胺吡啶是最早使用的5-ASA前体药物,但柳氮磺胺吡啶的毒副作用较大,所以为了寻找活性强,副作用小的5-氨基水杨酸前体药物,本文设计并合成新的5-氨基水杨酸前体物。 方法:以水杨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硝化、酰化、卤化反应,制得酰氯,与对乙酰氨基酚、甘氨酸甲酯相偶联,合成了新的5-氨基水杨酸衍生物。 结果: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元素分析确证。 结论:该合成方法成功地合成了新的5-氨基水杨酸类衍生物。(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03-06-10)

王满元[10](2002)在《5-氨基水杨酸类抗炎性肠病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类发病机理不明的顽固性疾病,在国内外均有较高发病率。以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SAZ)为代表的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类药物是抗炎性肠病的一线药物,其临床疗效确切,但SASP的毒副作用较大。研究表明毒副作用主由磺胺吡啶(Sulphapyridine,SP)引起,5-ASA为治疗IBD的有效成分。为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5-ASA类新前体药物和探讨其发病机理,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合成研究和活性测试,为治疗炎性肠病做出了不懈努力。而国内对5-ASA类新型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几乎空白。本文探索了一条合成5-ASA类新型衍生物的多步合成工艺,得到了四个中间体产物,以有生物活性的两种小分子——甘氨酸甲酯和对乙酰氨基酚为载体,与具有抗IBD活性的5-ASA反应得到两个新的5-氨基水杨酸类前体药物。对合成的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用熔点、薄层色谱、元素分析、FT-IR、~1H-NMR以及~(13)C-NMR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给出了它们的结构。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为合成新型的高效低毒5-ASA类抗炎性肠病药物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02-05-18)

氨基水杨酸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已广泛用于人体各部位多种疾病的检查,是一项先进的诊断技术。为了使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图像之间有足够的反差,MR]检测中常常应用造影剂来增强信号强度及对比度。临床上使用的最早、最广泛的造影剂是钆喷酸(Gd-DTPA, DTPA为二乙叁胺五乙酸),但由于Gd-DTPA是以钠盐或葡甲胺盐的形式用于临床,产生了渗透压偏高、选择性不好等问题,为了得到具有高弛豫率、低毒性和具有靶向性的造影剂,通过对DTPA结构修饰合成DTPA的酰胺、酯等多类型的衍生物和类似物配体,成为小分子顺磁性造影剂研究的主流。本文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A)和二乙叁胺五乙酸二酐(DTPAA)分别与4-氨基水杨酸发生双酰胺化反应,合成得到两种配体L1和L2,然后通过与Mn2+和Gd3+等顺磁性金属离子的配位组装反应,制备得到4种顺磁性金属配合物。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如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元素分析等)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借助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体L1、L2与Mn2+、Gd3+的相互作用,测试并研究了配合物的体外弛豫性能和抑菌活性,为开发此类功能配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A)和二乙叁胺五乙酸二酐(DTPAA)与4-氨基水杨酸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得到两种化合物L1和L2。经元素分析、1HNMR、质谱和红外光谱对配体进行表征,确定其组成分别为C24H26N4012和C28H33N5014。而且还对化合物L1和L2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反应物二酸酐(EDTAA和DTPAA)和4-氨基水杨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4h时,化合物L1和L2的收率可达到65%以上。(2)利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L1、L2与5种金属离子(Cu2+,Mn2+,Gd3+,Sm3+,Eu3+)的相互作用,并且分别测定了Mn2+、Gd3+与化合物L1、L2的条件稳定常数。结果表明:Cu2+,Mn2+,Gd3+,Sm3+和Eu3+均对L1、L2的紫外特征吸收峰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Mn2+产生的减色效果最明显;同时也对化合物L1、L2的特征荧光光谱产生荧光猝灭现象,Cu2+产生的荧光猝灭效应最明显。测定、计算得到4种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分别为:KMn-L1=1.17×1010;KGDd-L1=4.10×109;KMn-L2=3.21×109和KGd-L2=1.38×107。(3)配体L1、L2分别与Gd3+和Mn2+离子在溶液中进行配位组装反应,得到4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化学分析法、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GdC24H30N4O15、MnC24H29N4O14、GdC28H36N5O17和MnC28H35N5O16;即配合物均为1:1类型,其中配体的羧基氧原子、2个酰胺的氧原子以及骨架上的氮原子可能参与了配位;Gd3+与配体L1、L2组装得到的配合物可能含有3个水分子;Mn2+与配体L1、L2组装得到的配合物可能含有2个水分子.(4)用反转恢复法测试了叁种不同浓度的Gd-L2和Gd-DTPA的纵向弛豫时间T1。作图得到Gd-L2和Gd-DTPA的纵向弛豫率R1分别为8.530mmol-1·L·s-1、4.081mmol-1·L·s-1,提高了200.9%;体外造影成像图也表明,同浓度的Gd-L2与Gd-DTPA相比,Gd-L2的体外成像图更加清晰。(5)采用滤纸片法对2种配体、4种配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测试,对其抑菌效果作了初步的评价。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大于配体的抑菌活性;对于同种菌种,抑菌活性的强弱顺序为:Gd配合物>Mn配合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氨基水杨酸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卫萍,李元宏.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对IL-13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

[2].刘文锋.EDTA、DTPA氨基水杨酸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

[3].姜爱雯,赵正保.4-氨基水杨酸不饱和脂肪酸类衍生物的合成(英文)[J].中国医药导报.2010

[4].姜爱雯.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

[5].盛施霏.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4-氨基水杨酸苯酚类偶氮衍生物的合成[D].山西医科大学.2008

[6].刘江.抗炎性肠病药物4-氨基水杨酸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

[7].魏元贵.抗炎性肠病药物4-氨基水杨酸偶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

[8].郭璟.4-氨基水杨酸抗炎性肠病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

[9].刘文娟.5-氨基水杨酸衍生物的合成[D].山西医科大学.2003

[10].王满元.5-氨基水杨酸类抗炎性肠病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

标签:;  ;  ;  ;  ;  ;  ;  

氨基水杨酸衍生物论文_李卫萍,李元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