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杜威中国之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杜威,知难行易,陶孟,蒋梦麟,东京帝国大学,中国建设,胡适,孙文学说,陶行知,江苏教育
杜威中国之行论文文献综述
周惠斌[1](2019)在《杜威中国行》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美国着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中国历史上新旧力量冲突最为激烈、社会矛盾和斗争最为复杂的时期,远道来华,见证并影响了中华大地剧烈的文化、思想和社会转型,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1919年初,杜威和夫人爱丽丝·奇普曼赴东方旅行。(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9-11-14)
冯建军[2](2019)在《杜威中国之行与南高师—东南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919年,杜威的中国之行,不仅是20世纪上半叶中外教育交流史上的一项盛事,而且影响了近代中国教育乃至社会的发展。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高师)作为杜威来华的邀请方之一,在杜威来华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南高师与东南大学的师生郭秉文、陶行知、陈鹤琴、郑晓沧、汪懋祖、徐养秋、常道直、刘伯明、姜琦、吴俊升等都深受杜威教育哲学影响,在宣传和传播杜威的思想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杜威的中国之行,以南高师为据点,以杜威的弟子为核心,形成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改变了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方向。他们把杜威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试验学校,引领了近代中国的教育变革。(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郭法奇[3](2019)在《杜威的中国之行:教育思想的百年回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百年前的杜威中国之行是一次接触、认识并影响中国思想界和教育界的重要之举。在华两年多的时间里,杜威通过参观、演讲、讲学等,不仅留下了许多着述和记录,其理论也成为中国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百多年来,得益于杜威的教育理论,中国的教育实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应根据新的教育实践,合理运用杜威的教育理论,超越杜威,为教育改革作出新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杨志翔[4](2019)在《论中国之行对杜威多元文化观念及民主思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919年至1921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大师约翰·杜威,应其中国弟子之邀,对当时正被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进行了为期约两年叁个月的访问。杜威访华,并非仅仅是中国学界和教育界一边倒地去主动接受西洋文明,相反这一文化盛事是在双向交流(two-way communication)的路径下完成的。关于杜威是如何影响民国教育,学界已多有论着。值得注意的是,在访华之后,杜威本人的思想观念也因其中国之行而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相较于前者,此一议题相当长的时间内乏人问津。在此文中,笔者主要依据杜威的相关着作以及其他学者研究杜威的论述,力图解析杜威的中国之行是如何塑造(shape)他对文化多元性(cultural diversity)与民主政治的观点和态度。(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幸[5](2016)在《杜威日本与中国之行的思想动态研究——以《杜威家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教育家杜威曾于20世纪初先后到访日本与中国,广开演讲,参观学校,与社会各界人士多有交流。但相对而言,杜威在中国滞留时间更久,对中国抱有更深的好感,他在中国的影响也深入得多。杜威在这一时期的家信集《杜威家书》表明,他对日本天皇制下的集权体制心存疑虑,因此不曾对其未来报以乐观的态度。相反,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让杜威日益感受到中国学生和普通民众觉醒的力量,也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民主理念付诸实践的巨大可能性。这是促使他愿意长期滞留中国的深层原因。杜威这一思想转变的动态过程充满了偶然性,但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正相吻合,也具有其必然性。(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杨彩丹[6](2010)在《北高师与杜威、孟禄的中国之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高师)与杜威、孟禄的中国之行结缘甚深。北高师积极参与两位西方教育家的来华活动,成为杜威、孟禄在华活动的重要基地。同时,师生们积极译介其思想,践行其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的进程,北高师成为中国新教育运动的一支生力军,近代中外教育交流的学术重镇。(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王剑[7](2009)在《“杜威中国之行”若干史实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所见的关于杜威中国之行的记述,颇多粗疏、讹传、错乱之处。本文依据近代报刊等记载,着重考证辨析了邀请和接待杜威来华的机构、杜威来去中国的确切日期,并重新梳理了杜威的中国行程及讲演的目录,具有一定澄清事实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期刊2009-09-01)
王彦力[8](2006)在《“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有关“杜威与中国”的研究中,研究成果几乎全部集中在杜威对于中国的影响上,教育领域的研究更是如此。事实上,杜威与中国教育的关系并非是“有来无往”,不只是杜威对中国教育产生影响,而中国教育对于杜威不存在反动。从1919年春到1921秋,两年多“中国之行”,促使杜威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一些重要的转变。考察“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加客观、准确地揭示这段“历史的真相”。(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实验》期刊2006年02期)
史云波[9](2003)在《杜威中国之行对"五四"思想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应邀来华讲学,广泛传播了实用主义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杜威的民主自由思想成为五四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动力;他的实用主义怀疑方法,对中国当时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推行的民主教育、实业教育,对中国文化普及和新文化运动的平民化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意义。但由于实用主义有其固有的弱点,不可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提供切实的方案,最终被马克思主义所取代,而淡出历史舞台。(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2期)
王剑[10](2003)在《胡适与杜威的中国之行》一文中研究指出胡适与杜威的关系是 2 0世纪初中国思想史、教育史上令人关注的话题之一。胡适直接参与邀请杜威访华以及陪同讲演等活动 ,同时又积极评价杜威中国之行的意义 ,奠定了后来相关研究的基础。当然 ,胡适回忆中的不实之处 ,也应加以辨析和纠正(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03年01期)
杜威中国之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19年,杜威的中国之行,不仅是20世纪上半叶中外教育交流史上的一项盛事,而且影响了近代中国教育乃至社会的发展。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高师)作为杜威来华的邀请方之一,在杜威来华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南高师与东南大学的师生郭秉文、陶行知、陈鹤琴、郑晓沧、汪懋祖、徐养秋、常道直、刘伯明、姜琦、吴俊升等都深受杜威教育哲学影响,在宣传和传播杜威的思想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杜威的中国之行,以南高师为据点,以杜威的弟子为核心,形成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改变了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方向。他们把杜威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试验学校,引领了近代中国的教育变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杜威中国之行论文参考文献
[1].周惠斌.杜威中国行[N].人民政协报.2019
[2].冯建军.杜威中国之行与南高师—东南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郭法奇.杜威的中国之行:教育思想的百年回响[J].教育研究.2019
[4].杨志翔.论中国之行对杜威多元文化观念及民主思想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5].刘幸.杜威日本与中国之行的思想动态研究——以《杜威家书》为中心[J].教育学报.2016
[6].杨彩丹.北高师与杜威、孟禄的中国之行[J].教育学报.2010
[7].王剑.“杜威中国之行”若干史实考释[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2009
[8].王彦力.“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
[9].史云波.杜威中国之行对"五四"思想界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10].王剑.胡适与杜威的中国之行[J].社会科学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