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说母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70后小说,孤独,母题
小说母题论文文献综述
邓芳宁[1](2019)在《寂寞沙洲冷——论70后小说的孤独母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孤独"母题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失落的孤独"和"渴望的孤独"两种基本样态,它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体现为"先知先觉者的孤独"和"天涯沦落人的孤独",在70后小说中呈现为"越轨者的孤独""无根者的孤独"和"成长的孤独"叁种变体形式。"孤独"是70后小说家们心灵和艺术的双重母题,他们终将以丰赡的创作实绩回馈自己的孤独。(本文来源于《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馨月[2](2019)在《浅析蒲宁小说中的乡土母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蒲宁是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蒲宁小说中的乡土色彩具有丰富的内涵。他深爱自己的祖国,因此他以平实的风格,朴素的语言来描写自己的故乡——庄园和自己的祖国——俄罗斯的故事。本文将以蒲宁乡土小说中悲剧性的人物形象、矛盾的乡土环境,和爱而不得的乡土情怀叁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简要分析,论述蒲宁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母题,以便更好的理解这位在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作家,因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而在作品中对乡土所倾注的别具一格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09期)
冉正宝[3](2019)在《死亡是儿童文学创作无法规避的母题——再读常新港短篇小说集《独船》等》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文学创作不能像成年文学那样呈现死亡的腐朽与沉重,常新港以其丰富的叙事技巧弱化了死亡情形的表达,形成了常式死亡表达的新内涵,把死亡构筑成了儿童文学创作无法规避的重要母题,也使得他的作品可以作为针对少年提早开展死亡教育的特殊范本。(本文来源于《嘉应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周小川,朱宾忠[4](2019)在《康拉德小说的英雄母题新探——以《吉姆爷》和《诺斯托罗莫》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英雄是文学作品亘古不变的母题,而受难是英雄完成神圣使命和人格升华的关键。康拉德将其对英雄之人神两性的哲思融入其小说创作中。《吉姆爷》和《诺斯托罗莫》这两部作品通过对经历创伤磨难的英雄基于人神两性的伦理观照,共同描绘了"神性—人性—神性"由此及彼循环往复的英雄成长图谱,而这其中"受难"(受创)是引发循环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康拉德英雄是人性受创和神性修创的结合体,而小说所诠释的关于英雄人性和神性的思辨则成为康拉德小说创伤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郑晔[5](2019)在《论契诃夫后期小说中的“出走”母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出走"是建构契诃夫艺术世界的基本母题之一。在契诃夫19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初的作品中,出走母题主要呈现为叁种形态:未实现的出走、置于未来的出走、实现的出走。通过对"出走"母题的描写,契诃夫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俄国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精神危机及生存状态,向我们展现了其借由人物而进行精神世界探索的过程。(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赵洁[6](2019)在《知识分子在场和回归传统母题——评巴金小说《团圆》的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巴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鲁迅称作"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在文学研究中,他的创作常被分为叁个阶段,解放前、"十七年"时期和新时期。他在解放前创作了《家》《春》《秋》等多部小说,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创作向主流文艺规范靠拢,小说创作骤减,有影响力的作品更是少见;而在新时期,(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赵静蓉,张培芳[7](2019)在《神话、历史与替罪羊——兼论石黑一雄小说中的替罪羊母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当过去被固定和内化成起到奠基作用的历史的时候,它就变成了神话。神话不仅是对过去的指涉,同时来自过去的光辉可以照亮当下和未来。替罪羊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集体记忆,可以说是历史也是神话,是过去向具有奠基意义的历史或曰神话的转型。它不仅是过去的指称形式,也是当下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作为神话式的远古历史,也是关于日常生活的历史。它在不断的传播历史中获得意义,同时也在一再的重述中得到加强。石黑一雄将替罪羊神话渗入历史叙事与文学想象中,他借过去言说当下的话语策略与其作品深层的神话思维结构正是当下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碰撞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与民族自觉的彰显和诉求。(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邓芳宁[8](2019)在《“从形象中求解救”——论70后小说的救赎母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救赎"源于基督教文化(《罗马书》6:15-18;《哥多林前书》1:30),兼有"拯救"和"赎罪"的涵义~①。许慎《说文解字》训曰:"救,止也","赎,贸也"。可见,作为现代汉语中"舶来品"的"救赎"一词精巧地融合了"救"与"赎"(本文来源于《南方文坛》期刊2019年01期)
徐晓芳[9](2019)在《论文学作品中“女性出走”母题的演变——以叁个时代的小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出走"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母题由来已久。时代的更迭赋予"女性出走"不同的意义和方向。清代女性弹词小说中的女性通过"易装"唤醒了深藏于内心深处的女性意识;"五四"以来现代小说中出走的女性则通过"易心"大胆地喊出自由解放的心声;网络穿越小说中女性通过"易容"幻化出逃避现实的"白日梦"。从叁个不同历史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出走"母题的演变,显示了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发展,展示了女性对于两性平等的追求。(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辛捷璐,杨经建[10](2018)在《寻找“乐园”与重返“母体”——论中国当代小说的“失乐园”母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桃花源还是伊甸园,在中西不同的历史时空下,它们所指向的无非都是对一个人类乐园的追寻。如果说,人类个体离开母亲、告别童年可以用失乐园来表述,那么,人类文明的逻辑性循环就是寻找"乐园"与回归"母体"。因为只有母亲身上的与生命、大地和爱相关联的一切才是人类最终的乐园,即寻找"乐园"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重返"母体",正如容格在《变形的象征》中所言:"母亲的智能深藏在底层;与母亲合为一(本文来源于《新文学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小说母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蒲宁是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蒲宁小说中的乡土色彩具有丰富的内涵。他深爱自己的祖国,因此他以平实的风格,朴素的语言来描写自己的故乡——庄园和自己的祖国——俄罗斯的故事。本文将以蒲宁乡土小说中悲剧性的人物形象、矛盾的乡土环境,和爱而不得的乡土情怀叁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简要分析,论述蒲宁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母题,以便更好的理解这位在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作家,因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而在作品中对乡土所倾注的别具一格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说母题论文参考文献
[1].邓芳宁.寂寞沙洲冷——论70后小说的孤独母题[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张馨月.浅析蒲宁小说中的乡土母题[J].文学教育(上).2019
[3].冉正宝.死亡是儿童文学创作无法规避的母题——再读常新港短篇小说集《独船》等[J].嘉应学院学报.2019
[4].周小川,朱宾忠.康拉德小说的英雄母题新探——以《吉姆爷》和《诺斯托罗莫》为中心[J].外国文学研究.2019
[5].郑晔.论契诃夫后期小说中的“出走”母题[J].绥化学院学报.2019
[6].赵洁.知识分子在场和回归传统母题——评巴金小说《团圆》的异质性[J].中国图书评论.2019
[7].赵静蓉,张培芳.神话、历史与替罪羊——兼论石黑一雄小说中的替罪羊母题[J].江西社会科学.2019
[8].邓芳宁.“从形象中求解救”——论70后小说的救赎母题[J].南方文坛.2019
[9].徐晓芳.论文学作品中“女性出走”母题的演变——以叁个时代的小说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9
[10].辛捷璐,杨经建.寻找“乐园”与重返“母体”——论中国当代小说的“失乐园”母题[J].新文学评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