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上市:追逐资本的狂想曲

银行上市:追逐资本的狂想曲

一、银行上市:追逐资本的狂想(论文文献综述)

靳永茂[1](2020)在《《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趋向凸显,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式”,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而其背后的直接动因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密不可分。进入21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金融技术的革新,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多样性金融衍生品等高级虚拟资本形态不断被推出并运用于资本逐利,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张致使其远远脱离实体经济能够支撑的范围。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引燃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依然未能彻底从那场危机阴影中摆脱出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思经济发展方式,并推出系列“再工业化”战略,意欲均衡经济结构,不过并未有效扭转经济结构的失衡状态,经济虚拟化及金融化趋向依旧快速推进,给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中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深究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及其危机后果的根由,追寻经济虚拟化趋向中世界经济有序发展的良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成为具有危机解释力及现实指导性的根本理论指引。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该理论揭示了虚拟资本的历史生成性,阐释了虚拟资本的内在蕴涵,赋予了马克思资本理论以新的说明,对虚拟资本扩张中经济发展走向展开科学预判,同时深刻剖析了虚拟资本形态中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缘由,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方位。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伴随时代发展及虚拟资本形态的升级不断充实完善,并在虚拟资本多样化形态演进、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中诸如金融危机等问题的预防及应对中越发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代虚拟资本的发展状况虽然已全然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所告诫的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所揭示的运行规律依然适用。我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不能脱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指导,我国虚拟资本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虽存在发展局限及挑战,但具有鲜明的发展优势,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及金融事业的发展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根本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经济及金融发展现实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论文对《资本论》中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借助文本分析法梳理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理论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把控虚拟资本生成、存在、运行、发展及影响等整体脉络;透过视域融合法实现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理论定位及时代价值重塑;通过比较研究法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剖析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复发及运行机制和规律的优越性,彰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论文遵循研究的多重性,借助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阐释,就其生成过程的历史性、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本质内涵的批判性、时代延续的发展性、现实指向的价值性等层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追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生成过程——梳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判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续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金融危机中的解释力——坚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我国虚拟资本发展中的根本地位”的逻辑推演,明晰研究展开的具体演进路径。论文旨在探究并梳理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虚拟资本理论,展现理论对经济发展趋向的解释力及预判力,定位并论证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方位,加深对虚拟资本理论在资本主义危机实质的揭露及批判过程中作用的认知,强化对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行规律的揭示进程中意义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解读,从理论上论证其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性和价值性,为推进理论同现实实践的深度结合准备前提条件,并在不断丰富的现实基础上为推进理论的现代化(中国化)发展进程做出积极探索。同时,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金融风险及危机存在和运作的内在机制,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及危机提供理论支撑,有效推进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根本指引我国新时代市场经济推进中金融事业的发展方向。

薛涵予[2](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谷伟[3](2019)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美国文坛,乔纳森·弗兰岑是堪与唐·德里罗、E.L.多克特罗等前辈文坛巨匠相比肩的年轻一代小说家。作为悲剧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弗兰岑在创作中借助人物动荡的生存体验来折射宏观社会文化危机,培植穿透虚幻表象洞悉复杂现实的认知潜能。中后期代表作《纠正》《自由》与《纯洁》引爆了读者的抢购狂潮,获得批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三部小说在捕捉公众集体想象的同时,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弗兰岑政治意识的锐度在减弱。这些批评声音所固守的是后现代主义立场,默认小说的能动性在于激进的形式实验,认为复归描摹家庭生活的现实主义就是向霸权投诚。而且,多数批评局限于单一小说文本,既无法立体呈现弗兰岑的创作全貌,亦使小说值得挖掘的文化政治维度无法获得充分讨论。据此,论文聚焦《纠正》《自由》与《纯洁》三部作品,细致分析弗兰岑对当代公共政治危机不同侧面的表征,挖掘其对重振公共领域的反思,勾勒弗兰岑中后期创作的主旨脉络,揭示其强烈的文化焦虑和时代关注,全面呈现其深层的文化政治意识,展现悲剧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论文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入手,在对小说进行贴合文本语境的具体阐释中,借鉴诸多当代理论家的思想锋芒,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认知图绘理论、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理论、劳伦·勃朗特的情感依恋思想、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哲思、哈特与奈格里的诸众理论等,透过理论洞见来赋予论文更为深入的剖析视角。论文全篇共分五个部分,包括绪论、主体三章与结语。第一章(绪论)勾勒了弗兰岑的创作生涯,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究了各时期的学界评论重心,归纳了对悲剧现实主义小说文化政治维度的理解缺憾。在对悲剧现实主义进行认知图绘的基础上,绪论指出论文旨在捕捉弗兰岑文学创作的总体脉络,聚焦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反思,随后概述了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从《纠正》对技术消费主义的批判入手,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中公共政治的衰微困境与重振策略。本章重点讨论了生物精神病学诊疗机制的物质主义逻辑,指出其摧毁了主体的内在世界,进而破坏了认知定位能力与共同体视野。《纠正》中的兰伯特夫妇及其三个子女的生命都以不同方式被吸纳到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中。弗兰岑通过再现兰伯特一家摆脱技术消费幻象的挣扎历程,指出抵抗霸权需要重拾历史意识,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深度;重塑认知定位,洞悉个体动荡苦难与集体福祉保障的瓦解密切相关;重构社群意识,构筑他者关爱的“情感空间”,形塑扞卫集体福祉的至善共同体。第三章从《自由》对美国政治势力的全谱分析入手,探究了新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公共政治危机。《自由》以帕蒂与沃尔特夫妇、好友理查德、儿子乔伊等人物的爱恨离合为主轴展开叙述。小说中诸多人物受到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深刻影响:或如沃尔特等自由主义者投身“士绅化”等基于身份政治的文化抗争,却因白人精英身份,落入多重结构困境;或如理查德等文化左派诉诸朋克亚文化的对抗实践,却囿于激进颠覆的边缘立场,日益孤立大众;或如帕蒂与儿子乔伊受到右翼势力的情感操控,执着依恋物欲自由观,无视日常生活的苦难。藉由再现人物的霸权抗争,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认知图绘,洞悉新自由主义摧毁集体福祉的扩张逻辑,把握多元资本权力关系的聚合点;重拾历史意识,回溯美国自由共识中的非理性威胁,顺势把握自由信仰的另类策略;重整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摒弃无效的激进边缘立场,藉由爱来构筑共同体意识,进而统合奇异多元的诸众力量。第四章从《纯洁》对生命权力的反思入手,探究了数字资本霸权的公共政治危机。小说藉由女孩碧普找寻生父的历程,逐步揭开碧普父母与以阿桑奇为原型的网络揭秘英雄安德烈亚斯·沃夫的复杂纠葛,再现了资本主义藉由数字技术重构意识感知与精细调控人口的生命宰制。此外,小说分别从伦理与心理机制溯源,揭示出数字网络生命宰制与资本权力扩张的伴生关系,探究了数字网络对公共领域的巨大破坏力:一方面透过建构虚拟安全幻象,数字网络摧毁了个体基于他者认同的社会人格身份,消解了复杂现实和深度交流;另一方面透过操控物性持存工业体系,数字网络宰制了传承世代经验象征符码的前个体储备,破坏了“个性化”进程,在摧毁主体独一心理结构的同时,消弭了多元包容的至善共同体。通过对碧普走出虚拟安全幻象的曲折探索,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历史意识,洞悉技术理性架空人类的启蒙辩证法逻辑,把握数字资本瓦解国家政治架构的趋势;重构认知定位,建立认知数字资本权力的微缩模型,揭示权力运作的对立框架来悬置权力机制;重建社群意识,推动大众透过思辨来洞悉数字资本宰制生命的危机,进而直面社会现实和人际交往,敞开创造新世界的行动潜能。第五章(结语)探究了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能动性,指出弗兰岑意图重塑卢卡奇论及的“总体性”意识。在《纠正》《自由》与《纯洁》中,弗兰岑从多维度把脉诊断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复杂症候,在不同时期聚焦了公共政治危机的不同重心,持续调整和完善认知图绘、历史意识与社群连接的行动策略,旨在总体把握资本系统的错综现实,寻求重振公共政治的良方。

苏跃辉[4](2019)在《经济金融化效应的中美比较及经验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很多国家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战略,由此金融部门开始加速发展,并呈现出经济金融化的趋势。金融化主要表现为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部门日益膨胀,金融利润的比例逐渐攀升,金融业开始在很多发达国家跻身于行业前列,而且金融部门的扩张使得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金融化行为也日趋严重。经济金融化进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经济波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经济金融化过度发展的不良后果。我国M2/GDP比率和金融业增加值/GDP高于英美日等国、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等方面的事实体现了我国的经济金融化特征已比较明显,而且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脱实向虚”以及货币空转问题也可以归纳为金融化问题。所以研究中国经济金融化的水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与经济金融化水平最高的美国进行对比,对于中国如何应对经济金融化显得尤为重要。在对经济金融化内涵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后,本文认为经济金融化指的是随着金融体系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重要性的不断提高,金融部门在经济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并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以及经济体系的运行方式。虽然经济金融化概念提出得较晚,但是从众多学派的理论中仍然可以找到经济金融化思想的渊源。在借鉴学者们关于经济金融化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依据金融在经济的发展与深化过程,结合前人文献研究中的两个角度,从金融的发展程度、金融部门的支配地位、各部门金融化水平等三个方面建立了新的衡量指标体系,并结合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对两国的经济金融化水平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中国金融的发展程度与美国金融的发展程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金融化水平要低于美国;但是中国金融部门的支配地位和企业部门的金融化水平要高于美国。金融化现已成为影响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梳理了金融部门扩张、居民部门金融化、政府部门金融化、企业部门金融化影响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结合前述的指标体系,选择了反映经济金融化的四个典型指标,对它们和经济波动的关系,选用VAR模型,结合中国和美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对比。结果显示,在两国,金融相关比率、企业金融化率、金融业支配率均是扩大经济波动的因素,而政府金融化率在两国的表现正好相反,在中国是抑制经济波动,在美国则是扩大经济波动。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结构的调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在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金融部门扩张、政府部门金融化、企业部门金融化和居民部门金融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其次,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选用中美两国的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两国经济金融化程度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产业结构合理度的实证结果中,金融化变量在中美两国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而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相近。然后,选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对企业金融化率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又进行了实证分析。就中国而言,政府金融化率仍是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度、高级化的推动力,金融相关比率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度具有推动作用,而金融业支配率、企业金融化率等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发挥促进作用。美国是经济金融化的典型代表国家,其经济金融化进程以及影响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金融业快速发展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技术创新和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强化美元霸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金融化程度的过度发展,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产业空心化、经济脆弱性提升、美元衰落等问题。美国的事实证明,经济金融化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筹码维系一个国家的优势地位,金融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发展。结合上述结论及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在引导金融回归本源、促使资金“回归实体”、实现经济虚实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三方要共同努力,一是要继续适度提高政府金融化的程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二是大幅降低企业金融化程度,鼓励企业进行实体投资;三是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四是要加强金融监管改革,防范金融风险;最后,积极实施金融“走出去”战略,为国家经济服务。

陈明[5](2015)在《“土地政治”:中国土地问题的政治分析》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中国土地问题研究的重心呈现出从"土地资源"到"土地经济"再到"土地制度"的演进趋势,可以说,对于土地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接近其深层结构。然而,中国土地问题的研究的繁荣之势事实上处于一种整体的知识遮蔽之下,最为集中的表现就是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在土地问题研究中的昌盛及其对土地问题多元属性的掩盖。特别是,土地问题研究对于土地的政治属性仍旧缺少足够的关切,土地问题中的政治因子和政治问题当中的土地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被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具体而言,几个在逻辑上紧密衔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第一,在社会历史理论中,土地与政治究竟有何种关联仍未形成普遍共识;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土地制度的改革既考验国人的政治智慧同时又缺少理论支援;第三,土地问题的知识地基没有得到彻底清理,致使当前许多关于土地问题的对话和争论失去了意义。为了有效回应以上问题,本文将研究的主题定位为"土地政治",具体而言就是从政治学的理论视角切入对中国的土地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建构一种"土地政治"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来丰富和诠释土地问题的研究。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除导论和结语部分之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进行文献综述并明确本文的分析理路,第二、三、四、五章分别从结构、运行、转型和现实四个层面论述土地与政治的理论与实践关联。具体如下:第一章:文献综述与本文的分析理路。这一章在全文中处于理论基础的位置,具体而言:一是对以"土地问题的政治分析"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政治"的分析进路。文献综述显示,已经有不少研究围绕"土地问题的政治分析"展开,但是这些研究通常是碎片化的、不自觉的、平面的,提出"土地政治"的分析进路就是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二是以土地权利和土地权力这一组关键概念为中心展开了对"土地政治"主题确立的一些前提性思考,对土地权利推定之权力本位的阐发为"土地政治"的研究设定了理论前提,通过对土地权力概念嬗变的阐释为"土地政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源。三是提出了"土地政治"的分析框架,勘定了全文的分析理路。总的来说,本章既构成了全文展开的理论基础,又提出了全文围绕论述的研究假设。第二章:嵌入政治体系结构的"土地制度"。这一章主要是分析土地制度与政治体系的双向性关系,以此来确证土地与政治的结构性关联。具体而言:一是对土地制度与早期国家创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早期国家创制的过程中土地是政治体系型构的一个结构性因素,早期国家正是地权等级形式化的归宿。二是传统国家土地制度与政治结构的因应。从东西方比较的视野出发,对于西欧土地制度与封建层级政治、中国土地制度与皇权专制政治两对关系进行阐释,研究表明传统时代东西方政治体系的差异不同程度的来自于土地制度的影响和型构,而这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土地制度的变动与革新的可能性空间。三是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的土地制度变动,既确证了土地制度与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关系,又揭示了如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在直接套用现代土地制度之后的实践效果。总的来说,在理论建构的方面,本章从早期国家、传统国家和现代国家三个维度上证成了土地与政治之间的结构性关联;在实践逻辑的方面,在梳理了土地制度与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政治体系之间逻辑关联的同时,也自然的呈现出了土地制度自身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第三章:影响政治治理逻辑的"土地权力"。这一章主要分析土地权力与政治治理之间的双向性关系,以此来提供一个认识土地与政治之关联的运行性框架。具体而言:一是研究传统国家治理逻辑下的地权运作,通过对土地制度运行的长线历史的审视,可以发现传统中国的地权运作遵循政治逻辑。二是传统乡村治理中"权力的土地网络"的建构与阐释,研究发现以乡村场域作为边界,土地与乡村外部权力关系和内部政治结构相互嵌入存在着深度勾连。三是分析传统时代土地权力支配的正当性及其异化的逻辑,研究认为在前近代社会当中,整个社会的支配结构是一种等级化的人对人的直接支配形态,作为这一支配形态有机组成的土地权力支配必然服从这一支配的逻辑。总的来说,在理论建构的方面,本章从传统时期国家治理和乡村治理两个维度上证成了土地与政治之间的动态性关联;在实践逻辑的方面,在认识土地权力与传统时期政治治理之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在前近代政治治理逻辑下披着正当性外衣的土地权力终究难逃异化和扩张的历史宿命。第四章:规范政治变迁方向的"土地革命"。这一章主要是分析土地革命与政治变迁之间的双向性关系,以此来提供一个认识土地与政治之关联的转型学视角。具体而言:一是对土地在法国和俄国革命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比较,并在这一基础上总结发掘了地权问题嵌入近代社会革命的共通性逻辑。二是考察中国革命中以土地为中心的政治动员是如何展开的,重点沿着制度动员、观念动员和组织动员三个维度延伸,研究显示出土地作为一个中心议题参与到近代中国的革命当中去,成为政治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关键节点。三是对俄国和中国的土地革命进程中对农民采取集体化束缚的理论误区和历史缘由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土地改革"后期理论和实践上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农民-土地观点的背离揭示了土地革命进程对政治现代化的偏离。总的来说,在理论建构的方面,本章通过对土地与不同国度、不同组织程度的近代革命之内在勾连的分析证成了土地与政治之间的转型学关联;在实践逻辑的方面,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之农民-土地问题观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中俄两国后"土改"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偏离进行了反思与分析。第五章:左右政治秩序建构的"土地冲突"。这一章主要是分析土地冲突与政治秩序之间的双向性关系,以此来提供一个认识土地与政治之关联的现实性注解。具体而言:一是在历史比较视野下考察土地冲突的内涵特征、表现形式、秩序影响等方面的变迁,研究表明当下中国事实上处于前近代政治残余与后现代风险扩散的对冲当中,因此当前的土地冲突既带有了"权力冲突"的特征,又呈现出"土地风险"的样态。二是通过对几个带有典型意义的征地冲突的案例的拓展,分析了当下征地冲突中公共权力的失范与农民抗争中的权力建构,研究表明所谓农民权力建构实际上是一种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支援的借力行为,表面上看具有"权力对抗"的性质,实则是没有任何的反体制属性,而且也往往难以达到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效果。三是在风险社会的理论视野下考察制度化不平等、不确定性的扩散和有组织的不负责等几个土地制度的非正典化过程,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土地制度中普遍存在的中心-边缘结构、有意模糊和组织化不负责使得土地问题成为风险的聚集地,带有全局意义的"土地风险"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总的来说,在理论建构的方面,本章通过对"征地"这一中国现实场景和"风险"这一世界性理论视域中土地冲突与政治关系的分析证成了土地与政治之间的现实性关联;在实践逻辑的方面,阐明了祛除未净的前近代政治社会传统与应接不暇的后现代风险扩散的对冲当中土地冲突可能带来的秩序危机。本文所形成的基本结论有两个方面:第一,从理论建构上讲,确认了土地与政治之间的本质勾连,揭示了土地所具有的政治属性,证成了"土地政治"作为一个概念和理论框架的正当性。第二,从实践逻辑上讲,明确了"土地政治"是一个以特定时空的社会历史形态为依凭的具体的、历史的概念,在一般性的社会历史图式中,"土地政治"的形态经历了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变迁,而当下中国的"土地政治"处于前近代和后现代交错的格局之中,并基于此提出了"中国土地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样一个命题。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批判,我们希望在这里强调的一点是"土地政治"不是一种"本质主义"的实体性概念,在开放性的意义上,我们希望"土地政治"能够成为一种土地问题研究的全新范式,也就是说,"土地政治"所要呈现的不是一种固定的内涵,而是一种分析理路或进路,"土地政治"这个概念和理论框架提出来的终极价值与意义就在这个地方。

肖斌[6](2013)在《金融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透视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化为国际理论界用来描述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它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共同刻画了三十多年来世界资本主义发生的深刻变化。“全球化、新自由主义、金融化三者中,金融化是主导力量,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是金融化的垄断资本在全球的扩张。”可见,金融化与资本主义国内、国际层面的经济活动都有重要联系。它是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包括利润的获取与分配、资本积累活动以及生产总过程的关键点。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后,很多经济学家在分析危机原因的时候都提到了金融化。因而金融化作为一个现实经济问题,再次备为关注。学术界研究了金融化的定义方式、产生的背景及驱动力、重要表现与特征,也探讨过金融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金融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认为:金融化的主要表现有,金融部门的膨胀、金融部门利润份额的提高、股东价值导向的公司治理、债务规模的扩大;金融化提升了金融部门的地位,拉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金融的自由化导致了金融脆弱性进而产生金融危机。同时,在金融化的一些问题上学术界也存在分歧:如何界定一个金融化的概念,可以全面概括金融化的表现:关于金融化的驱动力也是见仁见智: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叶的金融资本统治时期与金融化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差别与联系。本文在金融化的时代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结合理论、经验、历史等多角度的分析,从一个更深的层次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进行考察,透视了金融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新特征,并且指出金融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它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脆弱性,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而加速经济危机的到来。本文首先在梳理和总结“金融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金融化”定义为一种新的资本积累模式的形成,在这个模式中金融处于主导地位,集中表现为资本积累的方式越来越通过金融渠道,以及金融资本积累的独立化倾向。随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阐述了金融化的根源。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分工发展产生了金融部门,其中的金融资本运动方式迎合了价值增殖的动机。驱动金融化的根源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殖的悖论致使资本积累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渠道;另一方面,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需求不足的选择。剩余价值的获取始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唯一动机与目的,表现为不断地追逐利润和进行资本积累。因而当实体部门经济利润下降之时,资本从生产性部门转移到金融部门。在这里遗留了个问题,那就是金融部门能否满足资本对利润攫取的欲望。紧接着,本文对金融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了说明金融利润的来源与金融超额利润的形成;本文从资本功能的维度对金融利润的四种主要形式进行分析,得出金融部门的创业利润与投机利润,是金融部门可能保持超额利润的重要原因。实证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之前,金融利润也受平均利润的调节,从而两者有大致相同的走势;在金融化进程中,金融部门参与利润分配的份额明显提高,在总体上,金融部门的利润率已经超过了平均利润率。在金融化进程中,金融部门利润率的提高,金融利润在总利润中分配份额的提升,表明了资本总利润的分配倾向于金融部门或者金融资本。这种趋势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积累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关系的探讨,我们发现新自由主义与金融化的融合,是新自由主义积累结构最具根本性的特征,因为它具有强烈的金融主导性,一种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逐渐形成。然后,本文通过对金融资本积累与现实积累的划分,考察了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的运行机制。从理论上来讲,金融资本积累与现实积累可持的条件不同,但金融利润的源泉是实体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因而现实积累是金融资本积累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金融资本积累通过流通效应、投资效应、财富效应可转化为现实积累。从金融化进程中的实际经济运行来看,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其运行机制的要害之处是金融资本积累越来越具有独立化的倾向,从内容到形式都开始脱离于现实积累。这从两个方面得以说明:一方面,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所具有的掠夺性,使利润攫取从对剩余价值的分割扩展到对资本、工资、税收的剥夺。另一方面,金融资本积累的索取权和所有权证书,在不通过任何生产过程,就可进行交易并获得利润,这迎合了资本最拜物教的本质。金融资本积累的独立化倾向,也是金融化时期与列宁所说的金融资本统治时期最重要的区别。关于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对实体部门积累率的影响,本文以美国的经济数据为经验分析对象,发现金融化进程中实体部门的利润率与积累率未能同步增长。相反,积累率降低了,这主要因为是企业被金融部门取走的利润份额在逐渐增多,造成可用于现实积累的利润不足。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以资本积累为中心,金融化扩散到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生产方面,体现在金融资本通过资产拆卖、与房地产的共生等方式对产业资本进行洗劫,从经验上来看,金融资本的发展未能沿着马克思的预言而从属于产业资本的发展;在分配方面,金融所有权改变了劳资力量对比,造成的分配效应加剧了收入分配与财富积累的不平等性;在交换方面,金融改变了传统的商品交换模式,推动了交换的历史作用,但也加剧了交换价值实现的矛盾:从消费方面来看:金融化试图解决消费不足的努力,却使消费陷入更深的矛盾中,“透支”经济运行方式加剧了金融的脆弱性。综合本文对金融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透视,金融化加剧的金融脆弱性、金融化积累模式内在的悖论性、金融化积累模式的剥夺性,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矛盾增多,因而金融化走向危机将不可避免。金融化走向危机的逻辑,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协调发展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主要通过自主创新来夯实实体经济的发展;还要提高劳动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最后要以共同富裕作为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通过这些措施以避免转变发展方式进入金融化的经济运行模式,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前进。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是以下几点:(1)考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目前对金融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探讨,要么是从货币运行的方面、生产资源配置方面、经济增长等方面着手,要么是单独分析生产总过程的某个环节,而鲜有从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阐述。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来考察金融化与生产总过程的关系,以期加深理解金融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新特点。(2)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方法,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范畴,力图对金融化产生的根源做出马克思主义解读。在目前研究金融化的文献中,主流经济学家从金融工具创新、经济发展、生产力等角度分析过金融化的原因;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从金融势力上升、经济停滞等一些视角研究过金融化产生的原因,但最多分析到利润率下降这一层面,就止步不前了。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视角研究金融化的根源,是鲜见的理论框架。因此,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范畴来透视金融化的根源,是本文的一大特点。(3)在研究金融部门利润的文献中,关注在垄断产生金融高额利润的较多,很少有从金融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关系入手。本文在借鉴希法亭分析银行利润思路的基础之上,基于资本功能的维度,把金融资本分工为货币经营资本、借贷资本、金融部门的创业资本、金融投机资本,并分别论述各类资本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关系,从而探讨了金融部门高额利润的原因。以此方法来分析金融利润,是本文的又一特点。(4)通过考察现实积累与金融资本积累可持续的条件,本文对金融资本积累转化为现实积累的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在目前的文献研究中只注意到金融资本积累的虚拟性和掠夺性,而未深入研究金融资本积累通过一些方式、途径转换为现实积累的机制。因此,本文通过一些机制效应的分析,力图建立起金融资本积累与现实积累的另一层联系,并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学术界有更深入的相关研究。

顾习龙[7](2012)在《马克思资本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的发展历程回顾和关于资本观念变迁的描述,揭示了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具有多重的性格特征,通过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梳理、学习、探析与借鉴,尝试性的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所具有的属性,并以此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资本的路径选择。发展资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间存在悖论。一方面,资本是发展生产力的最具魔力的载体,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涌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并不意味着改变了资本的本性,并不意味着消除了资本所固有的逻辑。片面的把资本作用加以夸大,认为资本不仅是解决经济发展而且是解决一切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导致资本的滥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此提出对待资本要有科学的认识,需要全面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资本理论,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提供“钥匙”。在马克思看来,资本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劳动力成为商品意味着资本由可能成为现实。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形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形态发生着从传统到现代多样性的嬗变,资本形态与不同发展水平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反映了资本人格化的不同要求。资本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就资本的自然属性而言,资本是商品生产的产物,是财富,是人类劳动的积累;资本是特殊形式的商品,是生产要素;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这是资本最一般形式的规定;资本具有运动性、竞争性。资本的社会属性是指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根本属性。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一种权力。马克思对资本研究和资本批判的核心是透视资本的逻辑本性,在理论逻辑上指明资本发展的趋势。这为我们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资本应有的观念与态度。回顾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资本的认识与发展是截然不同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对资本基本是持否定的态度。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资本的态度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实践证明,资本化运动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资本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蔓延泛滥,新自由主义思潮对资本的利用有着广泛的影响,应用辩证眼光看待新自由主义思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应再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物质资本、虚拟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追求资本的高效运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具有历史的特殊性质和复杂特征。资本一般和资本特殊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属性的根本出发点。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本文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分析,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应保持资本发展与人之间的张力,追求人的目的性的价值理念,消除人的发展异化与物化。应保持资本增值与劳动者利益的合理张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原则,缩小社会收入的两极分化。消除资本过度扩张导致的生态恶化,调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需要完善国有资本的发展,把国有资本的增值性与正外部性相结合。规范资本发展,制约公共权力的异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公平发展。

鄢显俊[8](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王姣[9](2010)在《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 ——基于上证综合指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去30年,物价稳定成为大多数国家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在各国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以股票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波动却日益加剧。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股票、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或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都对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剧烈冲击。从我国看,股票市场自诞生之日起的近20年间,股票价格的暴涨暴跌也已屡见不鲜。在资产证券化扩张的背景下,资产价格已逐渐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潜在渠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面临严峻挑战。文章以股票作为资产的代表,重点选择货币政策的股票价格传导渠道,作为研究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问题的切入点,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以及股票价格波动作用于实体经济两阶段对该渠道进行考察。首先通过阐述股票价格波动的成因、货币政策的股票价格传导渠道、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的反应三方面,构建起全文的理论框架。采用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等实证研究方法,发现我国货币政策、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间存在某种长期均衡关系,但传导效果滞后且微弱。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制约我国股票价格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作用发挥的原因。最后针对前文分析结果,指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应当关注但不能盯住股票价格波动,并对完善我国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主父海英[10](2010)在《金融负外部性研究》文中指出本选题是从金融组织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角度来研究金融外部性,特别是金融负外部性问题。围绕金融负外部性这个主轴,从各个角度和层面研究金融活动的外溢效应,尤其是金融成本溢出的问题。微观个体的金融风险承担行为会给宏观经济带来外部效应,宏观的金融政策或金融活动甚至会带来国际间的溢出效应。金融组织本身的成本和收益不等于社会的成本和收益,经过宏观经济的传导,金融领域的外部效应尤其强大。本文基本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理论与现实意义等,强调了全球化背景下研究金融负外部性的重要的战略意义。第2章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外部性、金融外部性等概念进行经济学溯源,重新思考了金融全球化的动因和二元效应,重点是对外部性理论的提炼、整合与补充,为全文打下了理论基础。第3章对金融外部性本质进行深入探析,创造性地诠释了金融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重新对金融外部性产生的本质进行再思考,指出金融外部性是金融市场中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张力,金融市场的制度失灵所致的“官能障碍”是金融外部性的本质诱因,强烈的金融外部性必然催生新的金融制度。分析了金融准公共物品的“金融阈值”、“供给问题——金融公地悲剧”以及垄断经营所诱发的金融外部性等,揭示了金融负外部性理论与自然原理的耦合。第4章是对不同金融发展路径下的金融外部性的一个集大成的整合和重新界定,以麦金农-肖的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分析了M-S范式的金融自由化下的金融负外部性,重新思考了金融压抑下的金融正外部性的负效应,对金融约束下的政策效果及干预边界进行了收益——成本评估。第5章构建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各层次的金融负外部性的分析框架,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审视了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溢出效应,发现发展中国家承受了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外溢成本;然后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梳理了各层次的金融外部性,重点分析了国际货币、汇率政策等的国际金融负外部性。第6章构建了“金融创新-金融虚拟性-金融负外部性-金融危机”动态路径模型并进行验证。本章从社会设计者的角度建立了金融危机视角下金融创新的最优动态路径模型,分析了参变量对动态路径的影响与政策意义,并由之演绎出如下命题和结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既可以正相关,也可以负相关;金融负外部性与金融危机互为内生;金融危机深度的边际成本随时间递增、金融负外部性增加。从各次危机中筛选出有针对性的事实和数据对该命题进行了经验支持。第7章探讨虚拟金融的负外部性。首先从理论上界定了混淆不清的虚拟经济、金融与虚拟金融的关系,对虚拟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现象分别从外汇交易、股票市场、其他衍生工具等方面进行了实证考察,指出虚拟金融的货币增值是其自我扩张的源动力,分析了虚拟金融通过外溢效应伤害了实体经济。第8章对金融市场中政府行为的金融负外部性进行集中阐述,首先从理论上进行了政府行为及其外部性的经济学诠释,然后以汇率政策、金融市场中的寻租行为、政府救济等作为政府行为的代表深入探讨其溢出效应并提出有关对策。第9章是我国房地产的金融负外部性探讨,该问题是当前的敏感问题,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本章基于房地产业的金融属性,通过大量数据对房地产业的泡沫进行测量和评判,结论是当前房地产业既非经济的支柱产业,亦无“财富效应”,反而是以全局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失来换取自身的经济绩效和片面发展,此乃房地产业的成本社会化。第10章针对前九章分析的各种金融负外部性提出了解决之道。首先是强调重视社会责任,重塑金融经济伦理,其次是在理论上确定了金融干预最优边界,提出了改变竞争规则的国际货币改革的建议,利用火车头理论(Locomotive Theory)和博弈分析提倡国际间合作,对当前热议的国际货币改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是利用金融外部性的成本—收益的经济效应分析,通过利率(不同金融发展路径)、汇率、金融创新、虚拟金融、金融市场的政府行为、房地产金融等诸多方面研究金融外部性,主要是金融负外部性问题。微观上涉及金融机构的风险社会化,宏观上涉及某些国家性的利益集团利用金融霸权,过度的开发全球的金融资源,进行有利于本国的宏观金融调控政策。再次揭示了金融双刃剑的本质,对当前金融的“去功能化”对经济造成的伤害发出警示。强调被漠视的金融伦理,既在微观上强调金融干预的合理边界,又以宏观的视野,探讨通过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新平衡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立,来解决目前全球面临的宏观金融负外部性问题。综上,本选题有着理论和现实的重大研究意义,尤其是在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的前前后后和危机深度蔓延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金融负外部性的重要影响。可以说,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上个世纪及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负外部性的集中、极端表现和例证,尽管对其描述性的文字已经汗牛充栋,但对其真正意义上的反思才刚刚开始,故而,当前研究金融负外部性这个选题更凸显了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战略意义。

二、银行上市:追逐资本的狂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上市:追逐资本的狂想(论文提纲范文)

(1)《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核心概念辨析及界定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第七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架构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演进特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历史生成性
        二、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关联性
        三、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指向性
    第二节 商品价值形态的历史嬗变及货币的潜在虚拟化
        一、货币在商品价值体系中的历史出场
        二、货币内在矛盾在商品矛盾转移中的凸显
        三、货币的内生信用向度及虚拟化趋向
    第三节 信用的时代更替及对虚拟资本的基础作用
        一、信用向现代信用的过渡
        二、信用的杠杆作用及对虚拟货币完成的基础性
        三、资本逻辑中信用扩张同货币形态演进的一致性
    第四节 货币资本化及资本虚拟化的历程推进
        一、货币流通转向资本流通
        二、产业资本衍生生息资本
        三、生息资本催生虚拟资本
第二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
    第一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逻辑阐释及形态表达
        一、内在生成逻辑之一:“资本化”虚拟资本及其有价证券形态
        二、内在生成逻辑之二:“派生化”虚拟资本及其信用票据形态
    第二节 虚拟资本的特征阐发
        一、虚拟资本的虚拟性
        二、虚拟资本的风险性
        三、虚拟资本的寄生性
        四、虚拟资本的价格复归性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机制梳理
        一、虚拟资本的积累机制
        二、虚拟资本的价格机制
        三、虚拟资本积累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第四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特质
        一、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传承”
        二、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升级”
        三、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探底”
    第五节 虚拟资本的双重效应
        一、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
        二、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负向效应
        三、虚拟资本双重效应的历史统一性
第三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展现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新的规定性
        一、虚拟资本深化资本的商品化
        二、银行资本推动资本的社会化
        三、总利润“质的区别”强化资本的独立化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批判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揭露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幻象
        二、虚拟资本理论批判虚拟资本扩张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前瞻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昭示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
        二、虚拟资本理论预判经济发展的金融风险
    第四节 虚拟资本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在场:虚拟资本理论的真理性存在
        二、虚拟资本理论文本分析的解释境域:前见的历史性存在
        三、虚拟资本理论理解深化的有效滤镜:间距的客观性存在
第四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赓续与虚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延续
        一、金融资本概念的提出
        二、金融资本的系统分析
        三、金融资本理论的集成发展
    第二节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的现实演进
        一、虚拟资本催生虚拟经济的逻辑进路
        二、虚拟经济存在及运作的基本特性
        三、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原则限定
        一、虚拟资本及虚拟经济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向
        二、机能资本是经济社会合理运行的初始根基
        三、虚实经济的动态均衡是经济有序运作的重要保证
第五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语境中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经济虚拟化的系统运作机制
        一、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溯源
        二、经济虚拟化的演进支撑
        三、经济虚拟化的发展限度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视角中的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存在条件
        二、金融危机的运行机理
        三、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
    第三节 金融危机实质的科学剖析
        一、西方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
        二、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幻象的祛蔽
        三、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危机根源的揭示
第六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与我国虚拟资本的发展
    第一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状况梳理
        一、虚拟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历程
        二、金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虚拟资本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优势体现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策略
        三、效益共享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价值旨归
    第三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实体经济的主导性:夯实虚拟资本发展的根基
        二、推进虚拟资本的适度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三、完善金融领域宏观管理:提升虚拟资本运行的保障
        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我国金融发展的风险
    第四节 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理论指引
        一、本质论视角认识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维特性
        二、认识论层面领会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重关系
        三、价值论向度理解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三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三)定性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一、货币基础理论
        二、信用理论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四、货币均衡论
        五、货币政策理论
        六、开放金融理论
        七、金融危机理论
        八、金融创新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创作生涯与作品简介
    1.2 国内外弗兰岑研究综述
    1.3 弗兰岑的悲剧现实主义文学观
    1.4 研究思路
    1.5 结构框架
第二章 《纠正》: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救赎
    2.1 深度模式消亡与认知定位困境
        2.1.1 生物精神病学的物质主义逻辑
        2.1.2 心理时间的外在空间化:精神分裂感
        2.1.3 生物精神病学诊疗的技术消费资本逻辑
        2.1.4 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的认知困境
    2.2 主体死亡与共同体意识崩解
        2.2.1 主体之死的原因:心灵维度的抹杀
        2.2.2 临床抑郁症的羞耻感机制溯源
        2.2.3 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
    2.3 对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抵抗
        2.3.1 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
        2.3.2 重塑认知图绘
        2.3.3 铸就共同体的“情感空间”
    2.4 小结
第三章 《自由》:左翼自由派公共政治的重塑
    3.1 自由主义共识的溃败
        3.1.1 自由主义与身份政治的联盟历程
        3.1.2 士绅化进程: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伦理与现实冲突
        3.1.3 边缘与底层的夹击: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龃龉困境
    3.2 文化左派边缘抵抗策略的溃败
        3.2.1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文化实践
        3.2.2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内爆崩解
        3.2.3 后现代主义文化左派的现实危机
    3.3 右翼新自由主义社会霸权的宰制
        3.3.1 情感结构与自由观的文化变迁
        3.3.2 新自由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吸纳
        3.3.3 新自由主义对消极自由观的吸纳
        3.3.4 情感依恋:情感结构宰制的深层运作
    3.4 左翼自由派的公共政治重塑
        3.4.1 形塑多元资本权力的伦理认知图绘
        3.4.2 重构自由共识的历史维度
        3.4.3 激活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
    3.5 小结
第四章 《纯洁》: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抵抗
    4.1 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新趋势
        4.1.1 生命权力在身体规训界面的拓张
        4.1.2 生命权力在群体调节界面的拓张
    4.2 公共领域衰微的溯源
        4.2.1 公共领域衰微的外在伦理溯源
        4.2.2 公共领域衰微的深层心理机制
    4.3 数字网络霸权的救赎
        4.3.1 开启对数字网络技术的历时反思
        4.3.2 建构对数字资本权力的认知模型
        4.3.3 再创爱的平等共同体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总体性”意识的重构
    5.2 文化政治策略的能动探索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经济金融化效应的中美比较及经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框架内容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3.2 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经济金融化内涵与思想渊源的文献综述
    2.1 经济金融化内涵的文献综述
        2.1.1 各学派关于经济金融化内涵的表述
        2.1.2 关于经济金融化内涵的评述与总结
    2.2 经济金融化的思想渊源
        2.2.1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金融化思想
        2.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金融化思想
        2.2.3 后凯恩斯学派中的经济金融化思想
        2.2.4 调节学派中的经济金融化思想
        2.2.5 总体评述
    2.3 相关概念的辨析
        2.3.1 经济虚拟化与经济金融化
        2.3.2 经济货币化与经济金融化
        2.3.3 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与经济金融化
        2.3.4 金融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经济金融化水平的比较
    3.1 经济金融化水平测度研究综述
        3.1.1 国外研究综述
        3.1.2 国内研究综述
        3.1.3 总结
    3.2 经济金融化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3.2.2 指标体系的解释与说明
    3.3 中美经济金融化水平的对比
        3.3.1 中国和美国间的金融的发展程度对比
        3.3.2 中国和美国间的金融部门的支配地位对比
        3.3.3 中国和美国间的部门金融化水平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金融化影响经济波动效应的中美比较
    4.1 金融发展与经济波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4.1.1 金融功能发展的宏观角度
        4.1.2 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微观角度
        4.1.3 金融开放程度的国际角度
    4.2 经济金融化影响经济波动的机制分析
        4.2.1 金融部门扩张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
        4.2.2 居民部门金融化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
        4.2.3 企业部门金融化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
        4.2.4 政府部门金融化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
        4.2.5 总结
    4.3 经济金融化对经济波动影响的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4.3.1 指标体系选择
        4.3.2 数据来源
    4.4 基于中国季度数据的实证结果分析
        4.4.1 变量的数据统计特征
        4.4.2 单位根检验
        4.4.3 线性回归分析
        4.4.4 VAR模型估计
    4.5 基于美国季度数据的实证结果分析
        4.5.1 变量的数据统计特征
        4.5.2 单位根检验
        4.5.3 线性回归分析
        4.5.4 VAR模型估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效应的中美比较
    5.1 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的文献综述
        5.1.1 国外文献综述
        5.1.2 国内文献综述
    5.2 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分析
        5.2.1 金融部门扩张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5.2.2 企业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5.2.3 居民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5.2.4 政府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5.3 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实证分析的指标与方法选择
        5.3.1 指标选择
        5.3.2 数据来源
        5.3.3 方法选择
    5.4 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效应的中美对比分析
        5.4.1 中国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5.4.2 美国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5.4.3 中美两国经济金融化影响产业结构效应的比较
    5.5 基于中国区域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5.5.1 指标选择
        5.5.2 实证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国经济金融化的经验借鉴
    6.1 美国经济金融化的背景
        6.1.1 外部背景
        6.1.2 内部因素
    6.2 美国经济金融化过度的不良后果
        6.2.1 制造业空心化,经常项目逆差,导致美国经济的寄生性
        6.2.2 引发金融脆弱性,导致经济波动
    6.3 美国经济金融化的启示
        6.3.1 正确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6.3.2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6.3.3 鼓励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6.3.4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6.3.5 实施金融“走出去”战略,实现货币的国际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应对经济金融化的措施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应对经济金融化的措施
        7.2.1 继续适度提高政府金融化的程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7.2.2 大幅降低企业金融化程度,鼓励企业进行实体投资
        7.2.3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7.2.4 加强金融监管改革,防范金融风险
        7.2.5 积极实施金融“走出去”战略,为国家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致谢

(5)“土地政治”:中国土地问题的政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核心概念、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本文的分析理路
    第一节 “土地政治”相关文献的理论考察
        一、技术认知:土地问题的“政治关系”研究
        二、实践认知:土地问题的“政治逻辑”阐释
        三、解放认知:土地问题的“政治属性”反思
        四、文献述评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二节 “土地政治”主题确立的理论依据
        一、土地权利推定的权力逻辑
        二、土地权力演进的历史转向
    第三节 “土地政治”分析框架的理论构造
        一、理论、框架与建构主义
        二、元框架:政治学分析的基本维度
        三、建构“土地政治”的分析框架
        四、框架说明及逻辑自治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嵌入政治体系结构的"土地制度"
    第一节 土地制度与早期国家的创制
        一、土地、组织与人类社会
        二、史前史中的公社形态及其地权结构
        三、早期国家:地权等级形式化的归宿
    第二节 传统国家土地制度与政治结构的因应
        一、西欧的土地制度与封建层级政治
        二、中国的土地制度与皇权专制政治
        三、土地制度演化政治空间的中西比较
    第三节 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的土地制度变动
        一、土地制度:从传统国家走进现代国家
        二、现代国家建构中领土主权的成立
        三、现代国家建构中公法私法的分离
        四、从“天下”到“国家”:中国现代土地制度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政治治理逻辑的“土地权力”
    第一节 传统国家治理逻辑下的地权运作
        一、还原传统国家地权运作的政治场景
        二、土地权制逻辑下的治理困局
    第二节 乡村治理中“权力的土地网络”
        一、权力的土地网络
        二、土地与乡村外部权力关系
        三、土地与乡村内部政治结构
        四、土地权力嵌入传统乡村治理的理论逻辑
    第三节 土地权力:正当性支配及其“异化”
        一、土地权力及其支配社会学
        二、土地权力"异化"的表现形式
        三、传统时期土地权力“异化”的归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规范政治变迁方向的“土地革命”
    第一节 土地与近代社会革命的接合:法国和俄国的比较
        一、法国大革命中的农民与土地
        二、土地改革与俄国革命的总爆发
        三、地权关系嵌入社会革命的共通逻辑
    第二节 中国革命中以土地为中心的政治动员
        一、制度动员:以土地纲领建构革命领导权
        二、观念动员:以土地均平重塑乡村秩序观
        三、组织动员:以土地改革再造政治共同体
    第三节 土地革命进程对政治现代化的偏离
        一、马克思主义的农民-土地问题观
        二、后“土改”进程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悖谬
        三、“集体化”的成行:国家、村社与农民的共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左右政治秩序建构的“土地冲突”
    第一节 历史比较视野下的土地冲突
        一、社会冲突与土地冲突
        二、传统时期的土地冲突:生存危机引发权力争端
        三、革命时代的土地冲突:权利意识引起社会重组
        四、现代社会的土地冲突:权利诉求带来秩序调整
        五、当下中国土地冲突的历史方位
    第二节 征地冲突:公共权力失范与农民的权力建构
        一、征地冲突的一般性逻辑:案例与情境
        二、放纵权力:征地冲突中的公共权力失范
        三、建构权力:农民在征地冲突中的行动取向
        四、征地冲突中权力建构的理论逻辑
        五、潜在问题的讨论
    第三节 制度的非正典化:土地冲突背后的“土地风险”
        一、制度化不平等:土地制度的中心-边缘结构
        二、不确定性的扩散:制度模糊及其选择性适用
        三、有组织的不负责:对“土地风险”的掩盖
        四、寻求土地制度自反性的终结
    本章小结
结语 “土地政治”:理论建构与实践逻辑
    一、"土地政治"的学理内涵
    二、"土地政治"的理论确认
    三、"土地政治"的逻辑指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6)金融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透视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介绍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1.4.2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金融化定义的争论
    2.2 金融化的表现及特征
    2.3 推动金融化进程的原因
    2.4 金融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2.4.1 金融化在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
        2.4.2 金融化在微观经济层面的影响
        2.4.3 金融化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2.5 金融化与金融危机
        2.5.1 金融化与金融危机的内在逻辑
        2.5.2 金融化与金融危机案例
3.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金融化的概念与内涵
        3.1.2 金融资本的界定
    3.2 相关概念的比较
        3.2.1 金融化与经济虚拟化
        3.2.2 金融化与金融全球化
        3.2.3 金融化与金融深化
        3.2.4 金融化与金融泡沫
    3.3 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与分析工具
        3.3.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
        3.3.2 社会分工理论
        3.3.3 剩余价值理论
        3.3.4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
        3.3.5 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
4. 透视的起点:金融化的根源
    4.1 金融化的根源:生产力的维度
        4.1.1 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金融业:社会分工的推动
        4.1.2 金融化趋势:对马克思有关产业资本一个逻辑的发展
    4.2 金融化的根源:生产关系的维度
        4.2.1 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殖悖论的途径
        4.2.2 金融化是缓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需求不足的选择
    4.3 本章小结
5. 金融化进程中金融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关系
    5.1 金融利润与平均利润关系的研究背景
    5.2 透视金融利润的源泉
    5.3 金融利润与平均利润:基于资本功能的维度
        5.3.1 货币经营资本参与平均利润的形成
        5.3.2 借贷资本的利润:平均利润分割的利息
        5.3.3 金融部门的创业利润:金融部门超额利润形式
        5.3.4 投机资本的利润:金融部门的另一种超额利润
    5.4 金融利润与平均利润关系的实证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金融化对社会积累结构的冲击: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形成
    6.1 社会积累结构的演化
        6.1.1 新自由主义与社会积累结构
        6.1.2 社会积累结构的划分及其特征
    6.2 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积累结构
        6.2.1 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
        6.2.2 新自由主义社会积累结构: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
    6.3 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形成的另一种透视
        6.3.1 资本积累与金融的信用中介阶段
        6.3.2 资本积累与金融的信用依赖阶段
        6.3.3 产业资本与金融的融合阶段
        6.3.4 金融资本独立循环阶段
7. 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内部运行机制与影响
    7.1 金融资本积累与现实积累的划分
    7.2 两种资本积累持续的条件
        7.2.1 现实积累持续的条件
        7.2.2 金融资本积累持续的条件
    7.3 金融资本积累转化为现实积累的机制
        7.3.1 金融资本的流通效应
        7.3.2 金融资本的投资效应
        7.3.3 金融资本的财富效应
        7.3.4 实体部门的金融投资利润转化为现实积累
    7.4 金融资本积累的独立:从形式到内容
    7.5 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对积累率的影响:理论与经验
8. 金融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透视经济运行的四个环节
    8.1 金融化与生产
        8.1.1 金融化与金融生产性实践的演进
        8.1.2 金融化对产业资本的剥夺
        8.1.3 金融部门与房地产部门的共生性
    8.2 金融化与收入分配
        8.2.1 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从个人和家庭所有权到金融所有权
        8.2.2 金融化进程中劳资力量的变化
        8.2.3 金融化进程中分配格局的变化
    8.3 金融化与交换
        8.3.1 金融资本循环与交换过程的矛盾
        8.3.2 金融化对交换功能的推动
    8.4 金融化与消费
        8.4.1 消费不足矛盾的内生性与金融化
        8.4.2 金融化对解决消费不足矛盾的努力
        8.4.3 金融化模式下扩大消费的悖论
9. 结论与启示
    9.1 金融化走向危机的逻辑
        9.1.1 金融化加剧了金融脆弱性
        9.1.2 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悖论
        9.1.3 金融化的剥夺性积累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9.2 金融化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9.2.1 协调发展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
        9.2.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实体经济
        9.2.3 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内需是转方式的必然要求
        9.2.4 以共同富裕为改革的目标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7)马克思资本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二、 文献调研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和局限之处
第一章 发展资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间的悖论
    一、 资本文明面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 资本逻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间的悖论
    三、 马克思资本理论是理解资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钥匙”
第二章 马克思资本理论的考察
    一、 资本的产生
    二、 资本形态的嬗变
    三、 资本的自然属性
    四、 资本的社会属性
    五、 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资本的认识和演变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本的历史回顾与认识误区
    二、 改革开放以来资本的发展与观念的变迁
    三、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发展资本的影响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内在关系探究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其基本特征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形态与资本运营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属性探析
第五章 资本存在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选择
    一、 保持资本与人之间的合理张力以促进人的发展
    二、 协调劳资关系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 巩固按劳分配主体地位以遏制社会收入的两极分化
    四、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消除资本导致的生态恶化
    五、 完善国有资本的发展以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六、 规范政府公共权力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七、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社会分配公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的难点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一、何谓Wintel联盟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二、OEM策略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四、"标准战争"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结束语
    一、全文总结
    二、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 ——基于上证综合指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理论研究
        1.2.2 国内理论研究
    1.3 论文的结构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框架
    2.1 股票价格波动的成因
        2.1.1 市场环境因素
        2.1.2 制度因素
        2.1.3 市场参与者因素
    2.2 货币政策的股票价格传导渠道
        2.2.1 财富效应
        2.2.2 流动性效应
        2.2.3 托宾q效应
        2.2.4 资产负债表效应
    2.3 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的反应
        2.3.1 货币政策应当对股票价格波动做出反应
        2.3.2 货币政策不应对股票价格波动做出反应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
    3.1 实证研究方法概述
        3.1.1 变量选取
        3.1.2 研究思路
    3.2 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价格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分析
        3.2.1 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价格影响的有效性
        3.2.2 股票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有效性
    3.3 小结
第4章 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价格传导渠道不畅的原因分析
    4.1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调控效力有限
        4.1.1 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一体化程度低
        4.1.2 货币供应量目标逐渐失效
        4.1.3 我国银行体系的体制制约
    4.2 股票价格波动与实体经济间传导低效
        4.2.1 股票市场功能定位偏差
        4.2.2 市场结构不完善
        4.2.3 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
    4.3 小结
第5章 股票价格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5.1 中央银行不能盯住但应关注股票价格波动
        5.1.1 中央银行不能盯住股票价格波动
        5.1.2 中央银行应当关注股票价格波动
    5.2 高效发挥我国货币政策的引导功能
        5.2.1 适度加强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一体化程度
        5.2.2 有针对性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
        5.2.3 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5.3 规范合理发展我国股票市场
        5.3.1 调整股票市场功能定位
        5.3.2 促进市场结构均衡
        5.3.3 用市场化手段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5.4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金融负外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研究路线
        1.2.1 研究内容与研究特色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路线
    1.3 预期创新及不足之处
        1.3.1 主要贡献与创新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1.4 选题的重要战略意义
        1.4.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4.2 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2章 外部性等概念的经济学溯源
    2.1 关于外部性、金融外部性的文献综述
        2.1.1 外部性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
        2.1.2 金融外部性研究综述
    2.2 外部性理论的经济学溯源与梳理
        2.2.1 外部性概念研究溯源
        2.2.2 对外部性分类的重新梳理
        2.2.3 外部性研究小结
第3章 金融外部性本质探析
    3.1 金融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
        3.1.1 金融外部性概念
        3.1.2 金融外部性分类
        3.1.3 金融正负外部性与金融正负效应的辨析
        3.1.4 基于外部性分类的金融外部性定位
    3.2 金融外部性本质的再思考:市场失灵还是制度失灵
        3.2.1 金融外部性是金融市场相互依赖性的子集
        3.2.2 金融外部性的本质诱因:制度失灵之"官能障碍"
    3.3 金融外部性:金融市场中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张力
        3.3.1 金融外部性:金融市场中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斥力
        3.3.2. 金融伦理道德: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和谐的桥梁
        3.3.3 金融外部性对制度的催生使其成为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间的引力
        3.3.4 启示
    3.4 公共物品与金融外部性
        3.4.1 金融业的公共物品属性
        3.4.2 金融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及其外部性
        3.4.3 金融准公共物品的拥挤性问题:"金融阈值"
        3.4.4 金融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金融公地悲剧"
    3.5 垄断与金融外部性
        3.5.1 竞争标准下金融市场的非有效性
        3.5.2 金融业规模效应的金融外部性
    3.6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外部性
第4章 不同金融发展路径依赖下的金融外部性
    4.1 金融发展理论的一组概念区分
    4.2 M-S范式的金融自由化及其金融外部性
        4.2.1 金融自由化的正外部性
        4.2.2 金融自由化的负外部性
    4.3 金融抑制的金融外部性
        4.3.1 金融抑制的金融正外部性
        4.3.2 中国金融抑制的金融正外部性及其正负效应
        4.3.3 金融抑制的金融负外部性
    4.4 金融约束的金融正外部性
第5章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各层次的金融负外部性
    5.1 开放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5.1.1 引言
        5.1.2 开放经济下的冲击传导机制
    5.2 金融全球化中对发展中国家的负外部性效应
        5.2.1 金融全球化理论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潜在溢出
        5.2.2 从经济增长看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溢出效应
        5.2.3 中国主权投资机构参与海外投融资的负外部效应
    5.3 金融全球化的原动力与金融外部性的工具化
        5.3.1 金融全球化的原动力
        5.3.2 金融外部性工具化的制度根源
    5.4 金融企业的金融资本模式下的微观金融负外部性
    5.5 国际货币的国际金融负外部性
        5.5.1 国际货币外部性产生的理论基础
        5.5.2 国际货币的外部性及发行国的收益
        5.5.3 国际货币的外溢成本之一:全球经济发展的失衡
        5.5.4 国际货币的外溢成本之二:铸币税
        5.5.5 国际货币的外溢成本之三:风险转嫁、导致危机
        5.5.6 国际货币的外溢成本之四:利用美元干涉他国取得收益
        5.5.7 国际货币的外溢成本之五:小国货币的原罪
    5.6 汇率政策的国际金融外部性
        5.6.1 汇率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路径
        5.6.2 汇率波动对贸易条件的溢出效应
        5.6.3 汇率波动对就业的溢出效应
        5.6.4 汇率制度对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
        5.6.5 汇率波动的国际金融负外部性——广场协议的负外部性测算
        5.6.6 主动汇率安排的金融正外部性
    5.7 货币政策的国际金融负外部性
        5.7.1 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金融外部性
        5.7.2 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的国际金融外部性
        5.7.3 弗赫尔—摩尔修正模型演示的货币政策的外部性
        5.7.4 启示
    5.8 金融危机与蔓延的国际金融负外部性
        5.8.1 互为内生:金融负外部性对金融危机的驱动
        5.8.2 互为内生:金融危机对金融负外部性的催化
        5.8.3 危机国际化的金融负外部性
        5.8.4 此次危机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外部性
        5.8.5 随时间递进继续深化的金融负外部性
第6章 "金融创新-金融负外部性"动态路径模型的构建及经验证据
    6.1 金融创新的外部性
        6.1.1 金融创新的正外部性
        6.1.2 金融创新的负外部性
    6.2 "金融创新-金融负外部性"动态路径模型的构建
        6.2.1 构建金融负外部性视角下"金融创新-金融危机"动态路径模型
        6.2.2 分析参变量的变化对动态路径的影响与政策意义
        6.2.3 动态路径模型演绎出的结论
        6.2.4 由λ_F,t空间的时间路径演绎出的结论
    6.3 金融负外部性视角下"金融创新-金融危机"模型的经验证据
        6.3.1 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均衡点的关系:既可正相关,也可负相关
        6.3.2 金融创新的负外部性导致金融危机的经验事实
        6.3.3 金融危机促进金融制度的创新
        6.3.4 "金融危机深度的边际成本随时间递增、金融负外部性增加"命题的经验支持
第7章 虚拟金融的负外部性
    7.1 虚拟经济、金融与虚拟金融的关系辨析
        7.1.1 各文献中虚拟经济的内涵
        7.1.2 虚拟经济、虚拟金融与金融的关系列示
    7.2 虚拟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实证考察
        7.2.1 外汇交易与出口规模
        7.2.2 信贷资金与实体经济的脱离
        7.2.3 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
        7.2.4 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与实体经济
        7.2.5 虚拟金融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关性
    7.3 货币增值与虚拟金融发展的动力
        7.3.1 生产投资过程的物质财富增值
        7.3.2 虚拟金融的货币增值
    7.4 虚拟金融的外部性
        7.4.1 虚拟金融的相对独立性是其外部性的产生基础
        7.4.2 虚拟金融的正负外部性与虚拟金融的正负功能辨析
        7.4.3 虚拟金融外部性的理论阐释
        7.4.4 虚拟金融的正外部性
        7.4.5 虚拟金融的负外部性
    7.5 虚拟金融危机的负外部性
第8章 金融市场中政府行为的金融负外部性
    8.1 政府行为及其外部性的经济学诠释
        8.1.1 政府干预行为对资源配置及社会福利的影响
        8.1.2 政府行为外部性的经济学诠释
    8.2 金融市场中的政府行为负外部性
        8.2.1 金融市场寻租行为的负外部性
        8.2.2 政府救济的负外部性:"过大不死"的道德风险
    8.3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政府行为负外部性考察
        8.3.1 次贷危机中寻租行为的负外部性
        8.3.2 次贷危机中美国政府与市场及各国政府的博弈所产生的负外部性
        8.3.3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全球救市的金融负外部性
    8.4 基于外部性政策边界对金融外部性政策的批判
        8.4.1 传统外部性政策的终极目标——最优外部性
        8.4.2 对政府治理金融外部性政策的批判
    8.5 治理政府行为的金融负外部性的对策
        8.5.1 提高政府投资智慧,降低政府行为负外部性
        8.5.2 国际间政府金融负外部性的解决之道在于改变竞争规则
第9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负外部性探讨
    9.1 基于外部性研究的房地产金融外部性
        9.1.1 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期权属性分析
        9.1.2 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外部性
    9.2 我国房地产泡沫评判
        9.2.1 房价收入比(PIR)
        9.2.2 月供收入比
        9.2.3 租售比与商品房空置率
        9.2.4 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
    9.3 房地产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的构建
    9.4 高房价的金融正外部性质疑
        9.4.1 经济引擎悖论
        9.4.2 财富效应悖论计量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9.5 房地产市场金融负外部性:泡沫外溢的社会成本
        9.5.1 对通货膨胀的推动
        9.5.2 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
        9.5.3 引发银行危机,终由股民承受外部成本
        9.5.4 侵占耕地的代际外部性
        9.5.5 灰色成本、伦理代价及社会不稳定的外部成本
        9.5.6 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宏观金融负外部性
    9.6 "泡沫联盟"使房地产业"被发展",加剧其金融负外部性
    9.7 降低高房价金融负外部性的政府责任
    9.8 警惕全球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的负外部性效应
        9.8.1 汇率对房地产价格的传导机制的负外部性效应
        9.8.2 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带来的负外部性效应
第10章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负外部性内部化
    10.1 经济伦理基础
        10.1.1 "有德行的金融"和"邪恶的金融"
        10.1.2 金融伦理及其经济意义
        10.1.3 金融外部性与金融伦理的相互作用
        10.1.4 承担社会责任,重塑金融伦理道德
    10.2 解决金融负外部性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措施
        10.2.1 基于博弈分析的国际货币协调的必然性
        10.2.2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方向
        10.2.3 国际货币(国际储备资产)的设计观点
        10.2.4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超主权货币的设想
        10.2.5 国际货币改革:区域货币金融合作
        10.2.6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强实体经济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撑作用
    10.3 金融负外部性内部化与政策干预边界的确定
        10.3.1 金融干预最优边界的理论准则
        10.3.2 国内金融干预最优边界的模型推导
    10.4 治理国际金融负外部性的国际合作措施
        10.4.1 不容忽视的背景因素:金融全球化与国家化的主宰者
        10.4.2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治理金融外部性需要国际合作
        10.4.3 金融负外部性的解决之道在于改变竞争规则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银行上市:追逐资本的狂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靳永茂. 兰州大学, 2020(01)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3]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D]. 谷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4]经济金融化效应的中美比较及经验借鉴[D]. 苏跃辉. 河北大学, 2019(04)
  • [5]“土地政治”:中国土地问题的政治分析[D]. 陈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7)
  • [6]金融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透视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D]. 肖斌.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7]马克思资本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顾习龙. 苏州大学, 2012(03)
  • [8]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 [9]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 ——基于上证综合指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王姣. 天津财经大学, 2010(03)
  • [10]金融负外部性研究[D]. 主父海英. 辽宁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银行上市:追逐资本的狂想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