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湖泊生态系统退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湖泊,生态系统,污染源,高山,亚洲,矿产资源,湿地。
湖泊生态系统退化论文文献综述
宋喜群[1](2017)在《气溶胶减排或可加速亚洲高山湖泊生态系统退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兰州3月1日电(记者宋喜群)依托近2000年高山湖泊记录,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发虎院士湖泊记录研究团队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揭示,人为排放气溶胶正对亚洲高山湖泊生态系统产生深刻影响,未来的人为气溶胶的减排可能加速亚洲高山湖泊生态系统退化。该(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7-03-02)
咸义[2](2016)在《竺山湾湖泊缓冲带退化湿地生态系统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缓冲带是保护湖泊的隔离生境,缓解和减轻湖泊水生态系统受流域内各种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的破坏、干扰和污染的空间;具有缓冲隔离、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施特殊的环境经济政策与生态补偿等主要功能;湖泊缓冲带对于保障流域生态健康和湖泊水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湖泊缓冲带生态环境功能退化严重,在太湖重污染区竺山湾表现尤为突出。本研究以竺山湾湖泊缓冲带内的典型湿地竺山湖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将生物组分划分为16个功能组,通过对研究区的详细的生态调查,获取各功能组分的生物量参数,利用EWE(EcopathwithEcosim)6.4软件构建了竺山湖湿地生态系统EWE生态通道模型。根据模型的结果分析了生态系统的特征、状态以及功能组之间的营养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竺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营养级范围是1~3.72,营养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前4个营养级,开始于沉水植物和有机碎屑的食物链较多。湿地生态系统的总的能量转换效率为5.1%,并未达到“1/10定律”,说明当前的能量转换效率比较低。物质流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平均传输效率为4.3%。系统的总生产量为2496.66t·km-2·a-1,总流量为10145.2t·km-2·a-1。竺山湾湖泊缓冲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系统初级生产力与总呼吸量的比值(TPP/TR)为2.365,系统连接指数(CI)为0.236,系统杂食指数(SOI)为0.069,而Finn's循环指数(FCI)和Finn's平均路径长度(FMPL)值分别为29.1%和4.377。这些特征参数都表明当前生态系统正处于幼态化阶段,内部的联系复杂程度也很低,尚未达到一个成熟生态系统的标准。在竺山湾湖泊缓冲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构建的基础之上,开展了湿地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恢复、生物群落结构优化、食物链结构重建以及生物量管理等一系列生态调控措施。在现有物种结构的基础上,可以人工增殖放养草食性鱼类,以此来增加生物多样性,并且提高初级生产者的生态营养效率。当草食性鱼类的生物量提高一定量的时候,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湿地初级生产量过剩的问题。根据捕食生态位重迭指数(predatornicheoverlap)的分析和增殖生态容量的计算得出:虾蟹类功能组的生态容纳量为3.05 t·km-2·a-1,这一结果表明当前的系统中的虾蟹类功能组现存量已经接近于系统的容纳量,也使得该功能组的物质有51.1%未能被系统所利用,而进入到再循环与沉积当中。当虾蟹类的生物量较现状降低50%时,该功能组的生态营养效率提高了1倍,对应的流入碎屑量也得到下降。大型食鱼性鱼类(LarC)和其它食鱼性鱼类(OthP),其有效营养级分别为3.587和3.333,占据着食物链的顶端,对于支撑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模型计算发现对这两种功能组的生态容纳量分别还有46.38%和50.07%的增殖空间。通过增殖情景模拟发现预测的结果较好地符合经典生物操纵理论,滤食性鲤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生态营养效率都有相应升高。最后进行了水生植物的收割情景模拟与分析研究,当现有沉水植物生物量削减35%,挺水植物生物量削减50%时,对生态系统的EWE模型重新进行平衡分析发现此时的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下降23%,系统初级生产量流入到碎屑的部分下降了 39%。生态系统特征指标中,TPP/TR值由2.365降低到1.657,更接近于标准值1,代表着生态系统系统的成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FMPL值由4.337变为5.391,FCI值由29.1%变为36.73%。这些特征参数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成熟度的提升,同时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净水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03-05)
甲丁[3](2014)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立项12个地学项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5月16日,科技部发布《关于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年度项目立项实施的通知》。根据《通知》,12个地球科学研究项目获得立项。 地质编图、数据库建设领域,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邢树文负责的《全国矿产资源图集编研》,国家基础地理信(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报》期刊2014-05-28)
张修峰,刘正文,谢贻发,陈光荣[4](2007)在《城市湖泊退化过程中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演变评估——以肇庆仙女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以及价格替代等方法,以肇庆仙女湖为例,对城市湖泊水生态系统自然资产价值部分的演变进行了评估。结果得出,仙女湖水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导致水生态系统有些服务功能的大幅度降低,如大气调节功能价值由1999年的460124元降低到2004年的8元、水质净化功能价值由1999年的11480元降到2004年的904元等;但并非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都降低,有些项目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保持不变,如水资源调节功能价值;甚至升高,如物质生产价值由1999年的152400元增加到2004年的241200元。该研究给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带来很大启示,即在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中要针对性的就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总体服务功能价值,而并非退化生态系统的各项服务均需提高,有些项目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以保持不变,甚至降低。(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白峰青[5](2004)在《湖泊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生态系统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湖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具有供水、防洪、航运以及调节局部气候等重要功能。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直接排放到湖泊生态系统中,成为湖泊生态系统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全国性的湖泊富营养化、干旱地区湖水咸化、湖泊淤积、萎缩等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尤其对位于我国东部平原的大部分浅水型湖泊以及城市附近的小型湖泊,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目前最突出的湖泊生态环境问题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湖泊富营养化是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以及湖泊生态系统退化和稳定状态转移的外在表现,是营养盐(磷、氮)等污染物在水体中不断积累的结果。我国25个大中型湖泊调查结果显示,已趋于富营养化的湖泊达92%。若按照国际上总氮浓度0.2mg/L和总磷浓度0.02mg/L作为湖泊富营养化的判定标准,多数湖泊总氮浓度一般高出5~12.5倍,少数湖泊总磷浓度高出10~50倍。因此,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已成为我国湖泊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自“七五”计划开始,国家和地方相继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对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的滇池、太湖和巢湖以及许多城市附近的小型湖泊,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技术和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为实现湖泊生态系统恢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是,由于湖泊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湖泊能实现其预定的恢复目标。由此可见,实现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在众多影响因素依然存在的前提下,采取任何单一的治理措施都很难奏效。 退化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涉及众多研究领域。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借鉴前人的研究工作基础上,从理论、技术与应用叁个方面,进行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生态学、生态恢复学、水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从湖泊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入手,较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及其相关的概念、内涵、理论,湖泊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以及影响因子;(2)湖泊生态系统中污染源的构成,以及对湖泊生态系统退化影响;(3)不同污染源控制的有效技术途经;(4)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集成和恢复模式;(5)并以太湖为例,系统阐述了对不同污染源控制技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4-08-01)
湖泊生态系统退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湖泊缓冲带是保护湖泊的隔离生境,缓解和减轻湖泊水生态系统受流域内各种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的破坏、干扰和污染的空间;具有缓冲隔离、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施特殊的环境经济政策与生态补偿等主要功能;湖泊缓冲带对于保障流域生态健康和湖泊水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湖泊缓冲带生态环境功能退化严重,在太湖重污染区竺山湾表现尤为突出。本研究以竺山湾湖泊缓冲带内的典型湿地竺山湖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将生物组分划分为16个功能组,通过对研究区的详细的生态调查,获取各功能组分的生物量参数,利用EWE(EcopathwithEcosim)6.4软件构建了竺山湖湿地生态系统EWE生态通道模型。根据模型的结果分析了生态系统的特征、状态以及功能组之间的营养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竺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营养级范围是1~3.72,营养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前4个营养级,开始于沉水植物和有机碎屑的食物链较多。湿地生态系统的总的能量转换效率为5.1%,并未达到“1/10定律”,说明当前的能量转换效率比较低。物质流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平均传输效率为4.3%。系统的总生产量为2496.66t·km-2·a-1,总流量为10145.2t·km-2·a-1。竺山湾湖泊缓冲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系统初级生产力与总呼吸量的比值(TPP/TR)为2.365,系统连接指数(CI)为0.236,系统杂食指数(SOI)为0.069,而Finn's循环指数(FCI)和Finn's平均路径长度(FMPL)值分别为29.1%和4.377。这些特征参数都表明当前生态系统正处于幼态化阶段,内部的联系复杂程度也很低,尚未达到一个成熟生态系统的标准。在竺山湾湖泊缓冲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构建的基础之上,开展了湿地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恢复、生物群落结构优化、食物链结构重建以及生物量管理等一系列生态调控措施。在现有物种结构的基础上,可以人工增殖放养草食性鱼类,以此来增加生物多样性,并且提高初级生产者的生态营养效率。当草食性鱼类的生物量提高一定量的时候,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湿地初级生产量过剩的问题。根据捕食生态位重迭指数(predatornicheoverlap)的分析和增殖生态容量的计算得出:虾蟹类功能组的生态容纳量为3.05 t·km-2·a-1,这一结果表明当前的系统中的虾蟹类功能组现存量已经接近于系统的容纳量,也使得该功能组的物质有51.1%未能被系统所利用,而进入到再循环与沉积当中。当虾蟹类的生物量较现状降低50%时,该功能组的生态营养效率提高了1倍,对应的流入碎屑量也得到下降。大型食鱼性鱼类(LarC)和其它食鱼性鱼类(OthP),其有效营养级分别为3.587和3.333,占据着食物链的顶端,对于支撑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模型计算发现对这两种功能组的生态容纳量分别还有46.38%和50.07%的增殖空间。通过增殖情景模拟发现预测的结果较好地符合经典生物操纵理论,滤食性鲤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生态营养效率都有相应升高。最后进行了水生植物的收割情景模拟与分析研究,当现有沉水植物生物量削减35%,挺水植物生物量削减50%时,对生态系统的EWE模型重新进行平衡分析发现此时的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下降23%,系统初级生产量流入到碎屑的部分下降了 39%。生态系统特征指标中,TPP/TR值由2.365降低到1.657,更接近于标准值1,代表着生态系统系统的成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FMPL值由4.337变为5.391,FCI值由29.1%变为36.73%。这些特征参数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成熟度的提升,同时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净水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湖泊生态系统退化论文参考文献
[1].宋喜群.气溶胶减排或可加速亚洲高山湖泊生态系统退化[N].光明日报.2017
[2].咸义.竺山湾湖泊缓冲带退化湿地生态系统调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甲丁.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立项12个地学项目[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
[4].张修峰,刘正文,谢贻发,陈光荣.城市湖泊退化过程中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演变评估——以肇庆仙女湖为例[J].生态学报.2007
[5].白峰青.湖泊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