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宋代日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宋诗,日记体,记录意识,时间意识
宋代日记论文文献综述
马东瑶[1](2018)在《论宋代的日记体诗》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记体诗是借鉴了日记的时间性和记录性特色的诗歌类型,发端于魏晋,勃兴于两宋。从记录意识与时间意识、诗题与内容的张力、时间观照下的日常化书写等方面,对宋代的日记体诗进行考察,可见日记体诗对于促进和形成宋诗的日常化特色具有重要作用;其独特性则在于,日记体诗在宋诗"易道易晓"的整体发展趋向下,既有"欲要人知"的一面,也有对个人体验的保留。(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18年03期)
黄纯艳[2](2016)在《宋代官员日记中的公务旅行》一文中研究指出《于役志》是欧阳修记录其景佑叁年(1036年)自开封赴夷陵令之任时的行程,是宋代除外交使节行程录外的第一篇官员旅行日记,开创了一个新的文体(日记体),其后官僚纷纷效仿,今天仍留有多篇宋人旅行日记。这些旅行日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记录了当时官员生活、交通、社情(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6-09-26)
王雨容[3](2009)在《宋代日记体游记的文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记体游记在宋代开始定型并走向成熟。这种文体有着特殊的文体特征:日记兼游记的体制;质朴与简洁的语体;叙事与考证的体式;纪行与交游的体性。并且由于不同的作家因为才性的差异,同一作家因为审美心态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王雨容[4](2007)在《宋代日记体游记文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记体游记可以说是游记中的一种形式,是用写日记的形式来写游记;也可以说是日记中的一种题材类型,是专写纪行中所遇、所闻、所感。当然,就文体分类而言。日记体是从文体形式上划分的,游记则是从文章内容上谈的,二者共同约束日记体游记这种文体,使其范围不至于太广。日记体游记是源于史书。史书记载关于皇帝的《起居注》中就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如《穆天子传》和《封禅仪记》。前一本书,现在虽对其中的内容有疑问,但对周穆王游历本身应该还是没有怀疑了;后一本书是有散佚,从留下的文字来看,就是一篇很好的游记文章。因此,在一般的文学史及作品选中都将它作为游记的早期作品。但它们还没有自觉的文体意识,不是有意作游记,还只是在记史,是作者在陪同皇帝出行时的一种记录。自此以后,纪行的内容在文体形式上分别由赋、书、序等载体来承担,但都有缺点,不能完美地表达纪行的内容。真正的游记文学的发展是与唐宋古文运动一同繁荣的。唐宋古文运动是文坛上的一次创新,它带来了大量的文体形式的产生,特别是散文形式方面。游记文章在柳宗元手中得到了发展并到达高峰。几乎同时,日记体游记也产生了。李翱的《来南录》是以日记写行程,虽显简略,但很精辟,是游记的正宗,使日记体游记这种文体从史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宋代,就有一些大家尝试写作这种体裁,着名的如欧阳修,就写过《于役志》,粗糙一点,可也在发展。特别在南宋时,陆游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吴船录》就是日记体游记中的双璧,使这种文体呈现出夺目的光彩,也显示了这种体裁的极大的优势,为后来明清时期,这种文体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本文就是以宋代的日记体游记作为文体研究对象,分析其形式特点。文学史,也曾提到过南宋陆游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吴船录》,但非常简要,往往一句话提及而已。在游记作品选中,也会有这两部书的摘抄,《入蜀记》一般是摘抄过叁峡中的那几段,《吴船录》一般是摘抄在峨眉山中的那两天的内容,并取名为《峨眉山行记》。在现在所能查的论文中,我只能看到对陆游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纪行诗文的单篇论文,还没有出现对日记体游记的整体研究。在梅新林主编的《中国游记文学史》(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中有过叁节内容谈宋代的日记体游记,分上、中、下,上是专谈陆游的《入蜀记》,中是谈范成大的《吴船录》,下是谈其他的几篇。但没有系统,很零散,并只限于介绍。我是把日记体游记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来看的,专门从文体上来研究日记体游记。文体是有层次的,童庆炳将它分为叁个层次——体裁、语体、风格,郭英德将它分为四个层次:体裁、语体、体式、体性。我是赞成郭英德的意见的,我这篇论文的架构和理论依据都来自于郭英德的《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和《中国传奇戏曲文体研究》,从体制、语体、体式、体性四个层次来论述日记体游记的文体。日记体游记的体制上是受《起居注》的影响,是排日纂事的形式。同时,它必须具备游记的叁要素:游踪、游观、游感。凭这个标准可将游记和山水记及亭台记等区分开来。在语体上,日记体游记是质朴与简洁的。日记体游记的文体特点是灵活性,这会使它走向记流水帐的弊端,只有做到质朴而文雅,简洁而凝练,才能被文人们所热衷。宋代的日记体游记都做到了这点。所以在体式上,日记体游记是属于叙事体式,它主要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在结构上整体上是散的,但也有小的方面的聚,形成“大散小聚”的特点,这就使这些日记体游记中能分出一些优美的游记小品来单独成篇。宋代的日记体游记还有种对考辨的偏好,特别是南宋的那几部,主要集中在陆游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骖鸾录》与《吴船录》中,关于这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已重点指出。至于体性上,日记体游记是纪行的,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出行如果是长途,那时间也会很长,那么在纪行中就肯定会有送行,同时也有沿途的交游。那么纪行、交游就是日记体游记的重点的内容。当然,不同的人会表现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手法,形成不同的写作风格。我将陆游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吴船录》进行比较,来说明它们在体性上的差异。并且我还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不同的审美心态也影响到题材内容的不同。对这个问题,我以范成大的《石湖叁录》作为例子来论述。宋代的日记体游记是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而宋代笔记小品的繁荣,也推动了这种文体的发展,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它本身也就是笔记小品中的一种。它的产生,对明清的日记体游记的发展,以至近代的大量的日记体域外游记的出现,无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母忠华[5](2006)在《宋代日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日记在汉唐日记的基础上走向成熟,涌现出众多的作家作品。这些日记按目的和内容来分,可以分作以下几类:一是宦游类日记,二是出使类日记,还有日常生活类日记、史事类日记及文天祥记录自己被执逃亡之事的日记——《指南录》等。前两类日记,因北宋与南宋有很大的差别,故分而论之。南宋日记作家作品更多,因此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围绕此线索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绪论,在对日记作出界定、探源及概述宋以前现存日记的基础上,简述宋代日记的概况,并简要介绍宋代日记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宋代记录官吏们因为官而游走四方的宦游类日记有:北宋欧阳修《于役志》、张舜民《郴行录》、南宋郑刚中《西征道里记》、周必大《归庐陵日记》、《泛舟游山录》、《乾道庚寅奏事录》、《乾道壬辰南归录》、陆游《入蜀记》、范成大《骖鸾录》、《吴船录》、吕祖谦《入越录》、《入闽录》、方凤《金华游录》等十叁部。这些日记与宋以前的日记相比,文学性大大增强。《入蜀记》与《吴船录》是宋代宦游类日记的代表,亦可算是颠峰之作。它们的成功既与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中唐李翱《来南录》的开拓之功分不开,又与欧阳修、张舜民、郑刚中、周必大等宋代日记作者的积累密切相关。两部日记对其后的日记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仿写甚至仿其日记之名,所以重点探讨这两部日记,并将二者作对比研究。周必大坚持日记写作近五十年(1158—1204),留存至今的日记有八部,他是宋代有意识进行日记写作的典型代表,故对此作了专门探讨。十叁部日记中,郑刚中《西征道里记》写于南宋初年,与其他同类日记差别较大,有似出使类日记,但又非录外交之事,故归入宦游类日记。周必大《泛舟游山录》与方凤《金华游录》本不是因为官而往来各地,只是一般的游历山(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6-04-08)
宋代日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于役志》是欧阳修记录其景佑叁年(1036年)自开封赴夷陵令之任时的行程,是宋代除外交使节行程录外的第一篇官员旅行日记,开创了一个新的文体(日记体),其后官僚纷纷效仿,今天仍留有多篇宋人旅行日记。这些旅行日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记录了当时官员生活、交通、社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宋代日记论文参考文献
[1].马东瑶.论宋代的日记体诗[J].文学遗产.2018
[2].黄纯艳.宋代官员日记中的公务旅行[N].北京日报.2016
[3].王雨容.宋代日记体游记的文体特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王雨容.宋代日记体游记文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5].母忠华.宋代日记研究[D].四川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