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涉及万向节技术领域,由于现有万向节存在端帽部分滑出端体部的情况,则易发生端帽与橡胶油封相分离的情况,并导致粉尘易进至端帽内,油脂易漏出至端帽外。本方案包括端体部、套于端体部端部的端帽,端帽内壁上嵌有一圈滚针,端帽的端口内周壁上开有安装环槽,安装环槽内嵌有油封圈,油封圈包括刚性圈部和弹性圈部,刚性圈部固定在弹性圈部外周,且刚性圈部过盈嵌于安装环槽内。通过将油封圈过盈嵌入进安装环槽内,使得油封圈不能与端帽分离,则可降低粉尘进至端帽内的概率,以及降低端帽内的油脂漏出至端帽外的概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包括端体部(11)、套于端体部(11)端部的端帽(2),端帽(2)内壁上嵌有一圈滚针(1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2)的端口内周壁上开有安装环槽(21),安装环槽(21)内嵌有油封圈(3),油封圈(3)包括刚性圈部(31)和弹性圈部(32),刚性圈部(31)固定在弹性圈部(32)外周,且刚性圈部(31)过盈嵌于安装环槽(21)内。
设计方案
1.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包括端体部(11)、套于端体部(11)端部的端帽(2),端帽(2)内壁上嵌有一圈滚针(1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2)的端口内周壁上开有安装环槽(21),安装环槽(21)内嵌有油封圈(3),油封圈(3)包括刚性圈部(31)和弹性圈部(32),刚性圈部(31)固定在弹性圈部(32)外周,且刚性圈部(31)过盈嵌于安装环槽(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圈部(32)内壁上凸起有内抵接环(321)和外抵接环(322),内抵接环(321)和外抵接环(322)之间的空间为隔料腔(3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抵接环(321)较外抵接环(322)更靠近滚针(12),内抵接环(321)的内径小于端体部(11)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圈部(32)远离滚针(12)一端开有补偿环槽(324),且补偿环槽(324)位于外抵接环(322)远离端帽(2)中轴线的一侧;外抵接环(322)的内周壁与端体部(11)的外周壁为面接触,且外抵接环(322)内周壁和端体部(11)外周壁的接触面与端帽(2)中轴线的夹角为锐角;当端帽(2)滑离端体部(11)时,外抵接环(322)的内周壁与端体部(11)的外周壁的挤压力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圈部(31)靠近滚针(12)一端内翻有定位环(311),弹性圈部(32)抵接在定位环(311)远离滚针(12)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圈部(31)和定位环(311)的连接处的外周设有导向弧面(3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圈部(31)沿端帽(2)轴线方向与节体(1)间隔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万向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
背景技术
万向节即万向接头,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车驱动系统的万向传动装置的“关节”部件。万向节与传动轴(传动叉)组合,称为万向节传动装置。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车辆上,万向节传动装置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主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而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车辆省略了传动轴,万向节安装在既负责驱动又负责转向的前桥半轴与车轮之间。
现有的万向节如图1所示,包括节体1,节体1向外延伸有四个端体部11,四个端体部11绕节体1中点等间距排布,每个端体部11上均套有一个端帽2,端帽2内壁上嵌有一圈滚针12,滚针12用于降低端帽2与端体部11相对转动时的摩擦力,端帽2的端口处还设有一个橡胶油封13,橡胶油封13用于阻挡外界杂物进至端帽2内,以及可用于降低端帽2内的油脂泄漏的量。
但是现有橡胶油封13存在不足之处,在万向节未安装到传动叉上之前,端帽2仍可以较为轻松的从端体部11上滑出,则运输途中,由于振动的缘故,常常发生端帽2部分滑出端体部11的情况,而且由于橡胶油封13与端帽2可分离连接,因此,在端帽2滑离端体部11的过程中,端帽2与橡胶油封13的缝隙会越来越大,最终这条缝隙将为粉尘进入端帽2内,以及端帽2内的油脂漏出至端帽2外,提供了绿色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可降低端帽与橡胶油封分离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包括端体部、套于端体部端部的端帽,端帽内壁上嵌有一圈滚针,所述端帽的端口内周壁上开有安装环槽,安装环槽内嵌有油封圈,油封圈包括刚性圈部和弹性圈部,刚性圈部固定在弹性圈部外周,且刚性圈部过盈嵌于安装环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油封圈紧固在端帽内,则即使端帽部分滑离端体部,油封圈也不会脱离端帽,也就不会产生利于粉尘进至端帽内的缝隙,同时端帽内的油脂也不易漏出至端帽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圈部内壁上凸起有内抵接环和外抵接环,内抵接环和外抵接环之间的空间为隔料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弹性圈部的整个内周壁完全贴附于端体部的外周,则易对端帽与端体部的相对转动造成较大的阻力,不利于万向节的正常使用。而通过留出隔料腔,不仅降低了弹性圈部与端体部外周的接触面积,还可以形成两道用于隔尘的“屏障”,因此,上述设置在降低端帽与端体部转动阻力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提高隔尘能力和防漏油脂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抵接环较外抵接环更靠近滚针,内抵接环的内径小于端体部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体部在安装进端帽内时,端体部将推动内抵接环朝向滚针方向变形,同时内抵接环与端体部外周的接触面积增大,隔绝效果提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圈部远离滚针一端开有补偿环槽,且补偿环槽位于外抵接环远离端帽中轴线的一侧;外抵接环的内周壁与端体部的外周壁为面接触,且外抵接环内周壁和端体部外周壁的接触面与端帽中轴线的夹角为锐角;当端帽滑离端体部时,外抵接环的内周壁与端体部的外周壁的挤压力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完成组装的万向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端帽和端体部继续靠近,并相互挤压的情况,此时,外抵接环的内周壁与端体部的外周壁的挤压力将变大,且端体部施加给外抵接环的挤压力,可推动外抵接环向外变形,由于设有补偿环槽,则外抵接环的变形将更为容易,两者之间的挤压力也就不会增加太多;由于挤压力越大,端帽与端体部相对转动的阻力也就越大,万向节的传动效率也就越低,因此,补偿环槽的设置,有利于在端帽和端体部发生继续靠近、挤压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缓万向节传动效率降低的幅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刚性圈部靠近滚针一端内翻有定位环,弹性圈部抵接在定位环远离滚针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圈部可由热熔胶浇筑形成,定位环用于在浇筑弹性圈部时起到定位作用,从而使得弹性圈部能更好的塑形在刚性圈部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刚性圈部和定位环的连接处的外周设有导向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弧面用于在刚性圈部嵌入安装环槽内时,起到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刚性圈部沿端帽轴线方向与节体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留出的间隙用于为端帽沿端帽轴线方向靠近节体提供容错空间,而不至于端帽直接与节体磕碰,并导致端帽与端体部相对转动的受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可降低粉尘进至端帽内的概率,以及降低端帽内的油脂漏出至端帽外的概率;
2.本方案中,在端帽和端体部继续靠近、挤压时,由于设有补偿环槽,则有利于在端帽和端体部发生继续靠近、挤压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缓万向节传动效率降低的幅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现有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节体;11、端体部;12、滚针;13、橡胶油封;2、端帽;21、安装环槽;3、油封圈;31、刚性圈部;311、定位环;312、导向弧面;32、弹性圈部;321、内抵接环;322、外抵接环;323、隔料腔;324、补偿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万向节油封结构,包括节体1,节体1向外延伸有四个端体部11,四个端体部11绕节体1中点等间距排布,每个端体部11上均套有一个端帽2,端帽2内壁上嵌有一圈滚针12,滚针12夹于端帽2内壁和端体部11外壁之间,滚针12用于降低端帽2与端体部11相对转动时的摩擦力。
参考图2和图3,端帽2的端口内周壁上开有安装环槽21,安装环槽21内嵌有油封圈3,油封圈3包括刚性圈部31和弹性圈部32,刚性圈部31固定在弹性圈部32外周,且刚性圈部31过盈嵌于安装环槽21内。刚性圈部31由金属材料制成,弹性圈部32可由热熔胶浇筑形成。刚性圈部31靠近滚针12一端内翻有定位环311,弹性圈部32抵接在定位环311远离滚针12一侧。定位环311用于在浇筑弹性圈部32时起到定位作用,从而使得弹性圈部32能更好的塑形在刚性圈部31内。刚性圈部31和定位环311的连接处的外周设有导向弧面312,导向弧面312用于在刚性圈部31嵌入安装环槽21内时,起到导向作用。
弹性圈部32内壁上凸起有内抵接环321和外抵接环322,内抵接环321较外抵接环322更靠近滚针12,内抵接环321和外抵接环322的内周壁均抵接于端体部11的外周,内抵接环321和外抵接环322之间的空间为隔料腔323。内抵接环321的内径小于端体部11的外径,则端体部11在安装进端帽2内时,端体部11将推动内抵接环321朝向滚针12方向变形,同时内抵接环321与端体部11外周的接触面积增大,隔绝效果提升。
弹性圈部32远离滚针12一端开有补偿环槽324,且补偿环槽324位于外抵接环322远离端帽2中轴线的一侧。外抵接环322的内周壁与端体部11的外周壁为面接触,且外抵接环322内周壁和端体部11外周壁的接触面与端帽2中轴线的夹角为锐角。完成组装的万向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端帽2和端体部11继续靠近,并相互挤压的情况,此时,外抵接环322的内周壁与端体部11的外周壁的挤压力将变大,且端体部11施加给外抵接环322的挤压力,可推动外抵接环322向外变形,由于设有补偿环槽324,则外抵接环322的变形将更为容易,两者之间的挤压力也就不会增加太多;由于挤压力越大,端帽2与端体部11相对转动的阻力也就越大,万向节的传动效率也就越低,因此,补偿环槽324的设置,有利于在端帽2和端体部11发生继续靠近、挤压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缓万向节传动效率降低的幅度。
刚性圈部31沿端帽2轴线方向延伸出端帽2的端口,且与节体1留有一定间隙,留出的间隙用于为端帽2沿端帽2轴线方向靠近节体1提供容错空间,而不至于端帽2直接与节体1磕碰,并导致端帽2与端体部11相对转动的受阻。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将油封圈3过盈嵌入进安装环槽21内,可使得油封圈3和端帽2连成一体,之后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生端帽2相对端体部11向外滑动的情况,油封圈3也能始终跟随端帽2,并用于降低粉尘进至端帽2内的概率,以及降低端帽2内的油脂漏出至端帽2外的概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5816.0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654463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F16D 3/84
专利分类号:F16D3/84
范畴分类:27C;
申请人:杭州伟刚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伟刚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宁牧村
发明人:朱惠明
第一发明人:朱惠明
当前权利人:杭州伟刚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