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肝病的调养

浅谈肝病的调养

(平昌县人民医院肛肠科,四川平昌636400)

孙明著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B

肝体阴用阳,主疏泄和藏血,二者协调互用。若因外邪和情志饮食所伤,肝的藏血、疏泄功能失常,即生黄疸、积聚、膨胀、胁痛、中风等多种病症。(诸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说明了疾病的治疗除药物外,还需饮食情志调养,肝病亦然,尤为重要。承先贤之旨和个人临床所得,冒列肝病调养几法:

一、松静自然、旋斡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和之,是谓圣度”,“阴平阳秘,精神乃居”。通过松、静、观想等气功锻炼可以协和阴阳、调畅气机、疏通经络。笔者取虚静法、祥观法、服气法、禅密功、中功等气功之要,推举“松静自然”法,较适肝病患者习练。其法:站、坐、卧均可,四肢、头身置于舒适自然位置,目微闭,自然呼吸,从头至足,全身放松。观想将身体渐渐松解为细胞、分子,最后汽化为一团气,由小渐大,充满宇宙,同天地日月融为一体。同时从全身毛窍随呼吸,吸入清气(包括治肝养肝药物),呼出病气、浊气,与宇宙得以物质交换,平衡自身阴阳。如此松静观想20-30分钟,以自身怡然为度,即可收功,气化还元,气聚为形,结于丹田。此法不受时间、环境、体质的条件限制,总是以因势利导、舒适自然为宗,《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笔者多年练习此法(常在晚上睡觉入睡前习练),身心健康,深受其益。并以此法先后介绍给13名肝硬化、50名急慢性乙肝和5名肝炎后综合征患者,都在一两月后病渐好转。

二、怡志达理,淡物少怒

常怀舒畅之志,处怡然自得之状。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病多阴血不足,疏泄有余,易于急躁恼怒。《素问.举痛论》:“怒伤肝”、“太怒伤阴”。怒至易伤肝,故为养肝之大忌。处物待人当淡然宽容,达理通情,克制少怒,即可平肝、调气、养血。

三、惜精固肾,清心寡欲

“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相互滋生和转化。惜精固肾,亦即养肝。恣情纵欲,命同朝露。《聚精论》“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人之寿天,在于持节”。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竭则血枯。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心静则一身皆静,心动则脏腑皆摇。因此清心寡欲是节欲固肾的关键。清心寡欲即养心收心,收心在于明理、养性,用道德、健康来制止情欲。《养性延命录》:“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因其肝肾本亏,精血俱损,若再令肾精外泄,即犯“虚虚”之戒,与病体康复大相忤逆。因房劳引起肝病加重的病例临床多有,不可不慎之戒之。平时随各自所好,从事喜爱的活动,寄情于物,以心舒肝,气机调达,心竟泰然自康。

四、节食固脾,合理食疗

肝的疏泄和脾胃运化互相影响。脾的运化赖于肝的疏泄,脾不健运也影响肝的正常疏泄。同时肝脾在血的生成、贮藏、运输亦密切相关。脾运健旺,生血有源,血不外溢,肝有所藏。脾生化无源,脾不统血,血外溢,则肝藏血不足。肝病当调饮食谨护肝,防戕伐。“食贵有节”,饮食有节制、规律、清洁,才能使脾胃健康,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宜,米面、蛋、菜等,特戒酒、辛辣等。同时可采用适当食疗,脾虚、水肿(蛋白低者),黄豆、扁豆、山药、苡仁、赤小豆、莲子等煮粥;形肥有脂肪肝者,可用山楂、苡仁、玉米等食用;血虚、衄血者,可用黑豆、藕粉、生地、首乌等,如《理瀹骈文》:“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药者”。

五、动静适度,睡眠充足

肝为罢极之本,主筋。人体耐受疲劳的能力与肝之藏血盛衰相关。故肝病者最易疲乏。《素问.室明正气篇》“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保证充足的睡眠,“人卧、血归于肝”(《素问.五脏生成篇》),促使肝藏血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适当轻松活动肢体,起居规律,以助气血运行、经脉通畅、脾胃运化,达到动静适度,肝得以调养。

六、坚强意志,胜病必康

“哀莫大于心死”,人是能动性的,要有坚强信心和意志,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战胜疾病。不能有对肝病病长而悲观失望的情绪。《素问.经脉别论》“勇者气行则己,怯者着而为病也”,亦说明信心和意志对病的生成有直接影响。信心充足,则气血流畅,精神饱满,正气增强,速可康复。反之,神怯气虚,血脉不利,病情加重。因此,十足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对肝病康复大有裨益。

标签:;  ;  ;  

浅谈肝病的调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