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拓展是否科学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内部和外部是否协调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空间的拓展不仅仅指地域空间范围的扩张,还包括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现代城市空间的拓展可分为实体空间、外接空间和外联空间三个载体,三者的拓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体空间是城市发展的母体和支撑,外接空间是实体空间直接的辖区或延伸地,外联空间是实体空间的末梢,也是实体空间向外延伸的一部分。实体空间的拓展包含外延式拓展和内涵式拓展,即在城市功能向外延伸形成新城区空间的同时,也要对既有空间做出合理的更新改造。外接空间的拓展要注重产业分工和协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及生态环境的共保共治,而外联空间的拓展应坚持全方位开放,构建各种交流合作平台,汇集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作为保障。三重空间只有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合理引导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发展健康有序。
关键词:城市;空间拓展;实体空间;外接空间;外联空间;路径
一、引言
城市是人类开展各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人类开展各类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要素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承载。城市的良好发展必然伴随着空间的拓展,而城市空间的拓展不仅是城市建成区在地域空间范围上的扩张,还包括与外界的种种联系,这些联系包含文化、产业、教育、交通、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空间的拓展是否科学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内部和外部是否协调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亟需了解城市空间拓展的客观规律,分析城市拓展的影响因素,合理引导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的发展过程健康有序。《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各个分散网点的城市必须要摆脱独立发展的状态,城市发展与周边以及更广阔的区域空间越来越密切。因此,在研究城市空间的拓展时,必须要立足更大的区域格局,应从所属区域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视角出发。关于城市空间的拓展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新区域主义[1],新区域主义把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心放在城市间的协作上,把若干城市形成的一个区域作为整体,通过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相互联系而构建网络,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以实现经济增长极的产生。就此方面国内学者展开了一些研究,如王莉研究了华盛顿和巴尔的摩构成的区域协同发展[2],欧阳杰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探讨[3],认为我国许多城市已经从城市自身空间发展演变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夏保林通过对郑州—开封区域空间扩展的实证研究,得出郑州—开封区域的扩展模式为多功能组团网络模式[4]。其他从城市与毗邻城市及近距离城市所构成区域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空间拓展问题的如:高要市与辅城的空间扩展问题[5]、沈阳—本溪[6]、广州—佛山同城化发展研究[7]等。也有学者从内陆城市通过航空和铁路平台实现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8]、城市经济联系度[9]、交通可达性[10]等方面着手,结合经济联系度和对外开放度研究城市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问题[11]。
显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处理好与外接空间的合理拓展问题,还要加强与非毗邻的国内其他城市以及国际城市的交流与合作。这就需要将整个城市的发展纳入统一空间范畴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拟将城市空间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实体空间、外接空间和外联空间,探讨三重空间的关系及其不同层次城市空间拓展的路径。
二、城市三重空间的划分
(一)城市实体空间
城市实体空间是城市本身所占的地域空间,表现为城市主城区的建设用地范围。它是城市自身进行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活动的场所,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载体,也是城市向外拓展的基础。城市实体空间与城市空间具有最直接的联系,是城市空间的外在具体表现形式。在传统观念中所指的城市空间就是城市实体空间。
城市实体空间是地理学在中观尺度上研究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包含内部空间形态、产业布局、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内容。城市实体空间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各功能区的发展、演变等行为促成了自身范围、结构、规模、形态的变化,因而在实体空间拓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空间结构,城市实体空间一般具有以下特性:(1)实体性。城市实体空间主要载体是土地,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母体,具有可度量、可视化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实体空间呈现向下(地下)和向上(空中)的立体化发展态势;(2)连续性。城市实体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场所,具有较强历史和文化传承性。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聚集,城市从小到大,势必通过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力实现实体空间的拓展,但在空间上往往表现为连续性,典型的就是同心圆“摊大饼”式拓展;(3)分异性。城市实体空间的分异性是指由于生产、生活、居住、休憩等不同的城市功能需要不同的区位空间布局,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自发或人为地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4)高度聚集性。实体空间是生产要素高度的场所,高度聚集产生了较高的效益,与此同时,高度聚集也会产生空间拥挤、资源紧张等城市病。
最后,外联空间的全面拓展既是城市“由内而外”发展的最终追求,又是城市“由外而内”发展的先决条件。拓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外联空间就能集聚更多、更优质的资源要素反馈给实体空间和外接空间。外联空间的拓展又分为国内外联空间拓展和国际外联空间拓展,国际外联空间的拓展建立在高质量的国内外联空间基础上,是城市国内外联空间的延伸与深化。
(二)城市外接空间
城市外接空间,顾名思义是与城市实体空间外围相连接的区域。具体来说即为城市的毗邻区域所组成的空间范围。城市外接空间可以是城市实体空间外自身行政区管辖的县市(主要指还存在市管县的城市),也可以是毗邻的行政非管辖城市。城市的发展在促进自身空间拓展与延伸的同时,会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作用。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毗邻城市间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城际关系”。在城市空间拓展的过程中,特别是现代化都市圈的培育,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加强与毗邻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和空间联系。城市的外接空间一般具有如下特性:(1)毗邻性:城市外接空间最明显的特征是距离近。一个城市发展离不开与外界进行交流互动,而毗邻城市是城市与外界交流过程中最直接最重要的部分。毗邻城市间由于地理空间上的包围或接近,从而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联系最紧密,通过便捷的交通和相似的产业协同可以实现双方良好的分工与协作;(2)融合性:城市外接空间在理论上是最容易被核心城市的发展所融合的区域。由于各个毗邻城市之间有着相似的资源禀赋和历史背景,无论是经济因素还是人文因素都存在趋同性,这也就使得毗邻城市之间更容易进行跨区域合作。再加上政府的适当引导,城市与外接空间在产业、交通、发展空间、社会服务、城市管理等方面容易实现融合发展,有的最终成为核心城市的一部分或者成为都市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依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郑州大都市区范围包括河南省的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5座地级市;(3)互利性:一方面,毗邻城市可利用核心城市优良的产业资源、成熟的市场资源、高端的人才资源、丰富的政策资源以及完善的社会服务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可以通过这些资源改善自身的产业结构、吸收外溢的人才资源、搭乘核心城市各种优势的“顺风车”,城市居民也能享受核心城市优秀的外部交通以及市区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资源。另一方面,核心城市通过得到毗邻城市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降低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成本;(4)外延性: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要素高度聚集,发展到一定阶段将产生溢出效应,与此同时受到预测不准和规划不科学等因素影响,要解决诸如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等城市病,核心城市的部分功能将主动或被动向外转移,外接空间必然是潜力巨大的功能承接区。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这几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在操作时一般采用两种主要方法:①数方格子法;②拼接法。不管用哪个方法都体现出学生在认知上的固有状态。学生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上。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探求和交流,在没有任何提示的引导下,学生自己通过拉动四杆机构的过程,再体会面积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它的高有关。最后和学生一起通过依照长方形面积公式,合理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随后让学生通过对方格纸上所描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求解,和教师一起利用数学语言进行理性分析获得最终的面积公式。
(三)城市外联空间
城市外联空间是城市外接空间外围又与城市保持密切社会经济文化等联系的区域。城市外联空间是城市实体空间延伸的触角或枝干,通过与外联空间的各种“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交换,为实体空间的发展汲取营养供给,提供动力源泉。城市外联空间一般具有如下特性:(1)非连续性:外联空间重点在“联”,在空间上可以表现为连续性,也可以表现为非连续性,甚至可以是跳跃性;(2)跨界性:外联空间是城市实体空间的拓展和延伸,是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地域范围来看,可以是国内的城市或区域,也可以是境外的城市和区域;(3)动态性:外联空间主要是城市的社会经济联系,不同时期外联的城市和区域会发生变化,外联空间也随之发生变化,外联空间的格局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在一个国家或世界城市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4)无边界性:由于城市外联空间是实体空间的枝杈延伸,以各种“流”的形态存在,因此,外联空间不像实体空间具有可见的边界,甚至没有实体概念,但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又确实存在。
开放与包容是城市的总体发展趋势,作为一个开放型系统,城市内部的各种资源要素只有不断与外界交换才能实现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又必然导致城市空间的向外拓展,在这种循环过程中城市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城市才能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
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之后在临床广泛应用。与其他生命质量评估量表相比,SF-36量表具有短小、灵活的优点,其内容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方面。腹腔镜下大肠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往往伴随排便功能下降症状,反映在SF-36量表中即生理功能评分下降,病人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反映在SF-36量表中即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下降[9]。
三、城市三重空间的内在联系
城市的三重空间都是城市发展的载体,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空间的拓展。城市空间的拓展不仅仅是简单的向外扩张,是包含“从内而外”和“由外而内”两个方面,从始至终贯穿着三重空间的同时拓展。城市实体空间是城市发展的母体和支撑,城市外接空间是城市实体空间直接的辖区或延伸地,呈放射状向实体空间外围扩展,城市外联空间是城市实体空间的末梢,也是实体空间向外延伸的一部分,呈发射状向外接空间以外点状分布(如图1)。
图1城市三重空间关系示意图
在城市空间拓展的过程中,实体、外接、外联空间的拓展同时进行,三重空间的拓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城市三重空间内在的联系可用图2表示,三重空间组成了一个呈同心圆圈层结构的空间系统。其中,城市实体空间是系统的核心层,外接空间作为系统的紧密层,系统的外围层则是城市外联空间。在图2中,外接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系统的紧密层,与城市实体空间向外拓展联系最密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达到高度成熟阶段时,毗邻城市间完全实现融合发展,则紧密层也能转化为核心层,城市外接空间最终也转变为城市实体空间,因此,外接空间圈层用实线表示。由于城市外联空间没有固定的区域,是城市与外界进行各种交互作用所产生的联系,外围层用虚线表示。
图2城市三重空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实体空间是拓展外接空间和外联空间的基础,实体空间的合理规划和有序拓展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更好地对外接空间和外联空间产生资源要素的集聚效应,增强城市自身实力的同时又能反过来对外接空间产生扩散效应,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模式,促进由两种空间相结合所构成区域的整体发展,同时有利于实体空间和外联空间实力的提升。
其次,外接空间可看作是实体空间与外联空间的媒介,在城市与外联空间交流互动时产生连接和放大作用。拓展外接空间意味着与周边毗邻城市的融合发展和协调发展,通过打造“区域命运共同体”,向内能够促进城市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加快城市成熟发展的进程,向外能够有效促进外联空间的拓展速度和拓展范围,使城市更能全方位地与国际接轨,从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随着城市间关系的不断加强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外接空间未来也可能会演变成为实体空间的一个有机部分。如过去几年,合肥合并了巢湖的一部分;成都合并了简阳、郫县;青岛合并了即墨;杭州合并了临安;西安代管了横跨西安咸阳的西咸新区;济南先是合并了章丘、济阳,后又合并了莱芜地级市。
称取5.0 g的刺葡萄皮各8份,按照料液比1∶5,1∶10,1∶15,1∶20,1∶25,1∶30,1∶35,1∶40分别加入0.4% 盐酸溶液25,50,75,100,125,150,175,200 mL,于40℃恒温下水浴浸提40 min,过滤,于波长523nm处测定刺葡萄皮花青素的OD值,确定料液比。
所有患者均行胸、腹腔镜联合治疗,双腔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后,电视胸腔和腹腔镜联合下经胸、腹部行食管次全切除术、纵膈区和腹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经胸骨后提管行胃食管吻合术。所有病例手术进展顺利,无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
根据GB8408-20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规定,地震载荷组合,仅计算永久载荷和地震载荷,表明地震分析时,为非工作状态;地震载荷组合不应使结构产生永久变形,表明以材料的屈服强度作为评价指标[7]。
四、城市三重空间拓展的路径
(一)城市实体空间的拓展
2.积极推进与外接空间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在这两种空间拓展方式中,谁处于实体空间拓展的主导地位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当经济发展处于高速递增阶段时,城市实体空间拓展主要表现为外延式,更注重水平方向上面积的增大,此时城市建设用地呈低密度扩张的粗放型扩展,空间结构松散且秩序混乱。当城市经济发展处于高水平稳定或缓慢增长时,城市空间拓展主要表现为内涵式,需要注重城区内部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空间的更加合理利用。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呈“周期性”上升,表现出高速和低速交替进行的过程,因此,城市实体空间的拓展形式也呈现为“外延式”和“内涵式”的交替主导状态(图3)。
图3城市实体空间周期性拓展过程
城市外接空间的拓展与实体空间中外延式拓展的一些特征相似。在实体空间的外延式拓展中,主城区将产业和人口移至新区,以实现缓解主城区的空间压力、优化产业布局、增大实体空间承载量,最终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目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辐射下,城市间的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活动愈加频繁。城市外接空间拓展的特征是指在整个城市外接空间所构成的区域内部,通过对交通、产业、基础设施等的再合理布局,重构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城市间进行分工合作,最终实现整体区域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提高。
各大城市主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已初显成效,主城区的主要拓展方式是在周边建立城市新区,这是为了转移和集聚主城区有关产业以达到拓展城市空间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在早期的城市实体空间拓展中都是以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或产业园区等来实现产业向主城区周边的转移和集聚,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即新建的新区虽然在产业集聚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当地的社会服务功能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口向新区转移后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也注意到产业型新区缺乏社会服务功能的问题,于是在规划新区建设时还注重将产业布局与交通、社会服务设施、住房等配套建设。
军需战备物资长期封闭式发展阻碍了军民一体化的推进,造成了标准不统一,管理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等现状。为缓解军需物资储备压力,提高对物资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构建一个军民融合式军需智慧仓储平台,积极整合军地资源与标准,充分利用地方先进的仓储技术,发挥了寓军于民、平战结合和转换灵活的保障优势,下一步应该继续推进军需保障在资源共享方面军民深度融合,实现军地双方效益性与保障性共赢的目标。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正处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快速上升阶段,城市实体空间拓展以外延式为主,提升城区空间范围,增加城市的承载力。在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背景下,我国大城市的外延拓展一般存在两个过程。首先是城市向外部的主流单向拓展。单向拓展表现在城区在发展过程中人口和产业会向市域范围内的其他地区溢出,从而带动周边下辖区县的发展。随着周边区县不断接收主城区所溢出的人口与产业的转移,实体空间外延式拓展进入到第二个过程,即主城区与周边区县进行资源要素交换,产业互补的阶段。在这种发展阶段下,主城区制造业外移的同时服务业增多,而周边区县在主城区进行的经济活动和消费增多,这样一来实现了主城区与周边区县资源要素交流的良性循环,使市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升。
城市实体空间的拓展不仅表现在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向周边转移和集聚,更高的目标是要实现主城区和城市新区之间的产城融合。但目前我国大城市的实体空间在拓展的过程中,新区面临着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新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产业转移的速度,导致新区入住率低,新老城区的功能衔接不上,从而不能有效提高产业竞争力。我国各大城市对城市实体空间的拓展,最终实现新区和老区的产城融合,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选择合适的产业布局到新区,使得布局的产业既能代表该地区的优势产业,又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是新区产业发展与新区城市功能的完善同步进行,使拓展后的新区产业与社会服务相匹配;最后是新老城区的融合,一方面缓解老城区发展所面临空间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凸显城市特色,实现新老城区的共同发展。
2.实体空间的内涵式拓展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耕地资源极其稀缺,这就导致了我国城市空间的拓展不可能长期进行松散粗放的外延式增长,在增量空间达到一定阶段后要逐步转向存量空间的优化,即城市空间的内涵式拓展,最终达到土地利用集约化和空间结构紧凑化。目前,我国一些达到较为成熟阶段的大城市已经开始注重城市内部空间的集约式发展,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对大多数城市来说,城市除了向外进行外延式拓展外,适当进行“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工作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自身竞争力。存量土地优化是城市内涵式拓展的重要形式。从我国城市空间拓展的规律来看,存量土地的优化比城市空间的增量扩展更重要。存量土地的优化标志着城市实体空间的拓展过程由外延式的粗放型拓展向内涵式的集约型拓展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了城市空间的拓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飞跃。
我国城市实体空间在进行内涵式拓展时,必须高度重视城市边缘地区的低密度扩张、内部空间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一般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城市实体空间的内涵式拓展:第一,利用先进的技术,结合城市地质的现实情况拓展垂直空间(空中和地下)以增加实体空间的综合利用度;第二,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各类用地,形成科学合理的符合现代人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城市实体空间结构;第三,全面实现旧城更新改造,对城市用地和老城区的更新改造使得城市功能和城市生态能够得到提升,可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总之,在城市空间拓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将城市功能向外延伸以形成新的城区空间,另一方面更要对既有空间做出合理的更新改造。实体空间的外延式和内涵式拓展表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城市外接空间的拓展
1.实体空间的外延式拓展
城市外接空间的拓展是城市实体空间外延式拓展的一种升级,其拓展方式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区域产业和空间结构重新布局,各城市职能的分工协作以达到城市整体承载力的提高。另外还要从基础设施配置的共享共建,着力发展城市间的衔接区域以及共同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格局这三个方面进行外接空间的良好拓展。以下是城市外接空间拓展时采取的几种方式:
1.强化与外接空间的产业分工和协作
毗邻城市之间由于有着天然的地缘邻近关系,使得同一区域内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然而由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行政阻隔,使得城市与其毗邻城市之间缺乏合理的产业分工,往往造成同一产业门类发生生产要素争夺、人才争夺以及市场争夺,使得毗邻城市彼此之间的空间对接产生了一定阻力。由于缺乏对产业培植方面的管理和调控,导致城市间空间结构雷同、城市空间职能趋同、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在城市进行外接空间拓展的过程中都是需要着重解决的。城市在外接空间拓展的过程中虽有合作,但城市间的空间协调性依然欠缺,这种协调性的欠缺最终将会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和恶性竞争,从而带来经济损失,长此以往将对整个区域内的城市竞争力提高产生不利影响。《意见》明确提出以推动都市圈内各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导向,就是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中小城市制造业基础,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和特色化发展。
城市实体空间拓展是指城市主城区建设用地由于外界“拉力”和内部“推力”的双重作用下向四周延伸的过程。实体空间的拓展方式一般分为外延式拓展和内涵式拓展。外延式拓展是指城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内部空间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城市必然会不断增加建设用地,从而向外延伸产生新的更大的地域范围,这种外延式的拓展如果不加以调控就会表现出一种“摊大饼”式的扩张态势。内涵式拓展是指在现有建成区范围内的更新改造与空间置换。内涵式拓展使得城区的内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增加城市的紧凑度并提高各功能协调程度,具体表现为同一种用地的再利用和不同用地之间的变换。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感耦合原理的无线无源转速参数的测试方法,制作无线无源转速敏感器件以及读取天线,搭建转速测试系统,采用MATLAB仿真分析转速测试值与设定值。实验表明,当LC谐振转速敏感器件与天线处于正对位置时,读取天线端阻抗幅值最小,电压信号幅值也得到最低值,所以旋转过程中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波谷,通过采集相邻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获取转速参数。实验所获取的测试值与理论值相一致,所以本文所提出的无线无源转速参数测试方法可以可靠地实现转速参数的测量。
在实行市场经济之前,我国各城市基础设施多按照各自的规划体系来建设,往往只单一满足城市自身发展的需求,没有考虑到与其他城市交流与联系中所需要的共享型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全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即有的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区域内各城市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所以基础设施的需求与供给存在不协调。以前,政府长期重点关注的是城市实体空间内的结构优化,忽略了城际间联系,导致许多规划建设没有从区域整体角度来考虑,使得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效益及其产生的规模效应较低,城市间重复建设严重。当区域内核心城市形成了过高强度的集聚效应,就会使城市自身空间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当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造成过高的扩散效应时,又使得其他城市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以上两种现象同时存在于现实,根本原因是在于城市间基础设施配置的不协调导致。为此,应在城际间逐步推进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慧基础设施是智慧产业、智慧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形成“互联网+”的智慧产业产城联动新业态的基础[12]。
10篇文献报道了多孔钽金属加强块重建Paprosky II、III型髋臼骨缺损导致术区感染的并发症,各研究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57,I2=0.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术区感染发生率3.59%(95%CI:0.03~0.07),不同文献报告的该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1)。
3.构建与外接空间一体化的机制
根据“距离衰减定律”,距离城市中心区越远的地区所受到的中心辐射力越弱,两城市之间的交接地带往往在城市空间发展的早期阶段成为发展的“盲区”,形成城市间交流对接的沟壑,阻碍了城市外接空间的拓展。由于各城市的发展阶段不同,导致各个城市对空间拓展的规划也不同,则两城市之间过渡地带受到来自两方的辐射力不同。弱势城市往往担心强势城市过度集聚抢占了自身外围空间的资源而采取一些“地方保护”措施,这样一来就使得城市外接空间的拓展受到阻碍。对单一城市来说,一般只会注重实体空间的建设而忽略城市外围空间的发展,两城市间衔接地带往往空间结构杂乱无章,阻碍了城市间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也成为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的桎梏。因此,核心城市要加快与外接空间建立城市间多层次合作协商机制、健全规划协调机制、强化政策协同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等,为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强化与外接空间生态环境的共保共治
城市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环境承载力还比较大,对城市生态问题关注度不高,到了城市发展后期,城市环境压力增大,急需协调构建生态环境的共保共治机制。长期以来,由于城市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往往在发展过程中只考虑自身的生态保护而忽略了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例如两个毗邻城市在同一流域内,处在河流上游地段的城市在排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下游城市的生态保护,抑或处在上风口的城市在工业选址中往往使得工业废气转移到下风口的城市,这些缺乏区域一体观念的传统生态布局观极有可能造成毗邻城市的生态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是一个循环系统,往往需要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共同努力打造优良的生态环境格局,要强化生态网络共建和环境联防联治,在一体化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共建美丽都市圈。
以岗位能力点为标准,以项目为载体的过程教学模式具有系列考核指标,学习效果评价管理网络信息化便于教师记录过程信息与考核结果,避免了传统纸质记录的不便与管理的繁琐。通过信息平台向学生实时公开过程考核情况,以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及时制定弥补措施,公开透明的评价方式也利于形成好的学习风气。
(三)城市外联空间的拓展
(1)坚持全方位开放,为外联空间的拓展树立先进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推进,城市对外联系越来越广泛,外向度已成为判断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全面深化对外开放是城市拓展外联空间的基本要求,增强自身的投资吸引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是根本保障,构建互利共赢和高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是核心任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城市拓展外联空间要转变“对外开放就是扩大出口量和增加外资吸引力”这种传统观念。建立新常态背景下拓展外联空间的新理念,一定程度上讲,战略性地融入全球经济活动的关键应该是找准城市自身的区域特色产业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的定位,发现自身价值和挖掘内在潜力,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通过产业转移和分工实现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2)构建交流合作平台,为外联空间拓展提供支撑和界面。城市实现良好的对外联系就必须构建适合的平台作为支撑。对外开放经济产业园区是构建外联平台的重要手段,通过经济园区汇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资金、人才和技术。随着经济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内部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规模也会不断改善,最终以经济园区作为城市的核心,带动辐射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合适的外联平台是吸引外资和扩大外贸的重要支撑,也是承接国内外产业分工转移的基本保障。如河南省各市建成各类国家级外贸产业基地14个,省级外贸产业基地38个,外贸产业基地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比重超过80%,已成为外贸增长的关键支撑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的智能终端(手机)研发制造基地,从2011年富士康落户“一颗苹果”起步,发展到已入驻中兴、vivo等200多家智能终端企业和超过100家配套企业,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400亿元,累计生产手机超过12亿部,手机年产量占世界1/7,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智能手机生产基地。郑州作为内陆城市近年来充分利用中欧班列、空中丝绸之路、跨境E贸易等平台,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的新模式。
(2)面向未来的培训合同。这一措施于2012年10月实施,其目的是帮助处于危险境地的年轻人重新进入社会,并帮助他们取得资格证书。因此,该方案主要针对16至25岁(有特殊需要的人最高可达30岁)的未完成基本教育、没有工作或缺乏职业培训、生活在贫穷的城市或农村地区的年轻人。他们的薪酬由国家补贴,补贴与其培训的情况挂钩。
(3)汇集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为外联空间拓展提供有力保障。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是城市三重空间拓展的动力和支撑。充分发挥城市人才优势,以人才资源作为创新驱动的源泉,可以提升城市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工作环境是汇集人才的关键。优质企业既是城市实体空间的主要支撑者也是发挥外向职能的主力军,城市对外交往的直接参与者,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都离不开优质企业,城市要为优质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这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多寡,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区域内的经营企业。从城市外联空间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好的营商环境,应该突出国际化、法治与效率。
参 考 文 献
[1]Amin A, Thrift N. 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s, andE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王莉,宗跃光,曲秀丽.大都市双核廊道结构空间增长过程研究——以美国华盛顿—巴尔的摩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6,(1):11-16.
[3]欧阳杰,李旭宏.城域·市域·区域——以京津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为例[J].规划师,2007,(10):60-63.
[4]夏保林. 郑汴区域城市空间扩展及调控研究[D]. 河南大学,2010.
[5]梁文婷.同城化毗邻城市中辅城的空间扩展研究[D]. 西北大学,2010.
[6]张俊.沈阳、本溪一体化的思考[C].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08:524-526.
[7]吴瑞坚.网络化治理视角下的协调机制研究——以广佛同城化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4,(1):108-113.
[8]高国力,张燕.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及推进思路[J].区域经济评论,2014,(4):71-77.
[9]姜博,初楠臣,孙雪晶.哈大齐城市密集区空间经济联系测度及其动态演进规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4):59-64.
[10]徐维祥,陈斌,李一曼.基于陆路交通的浙江省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3,(12):49-53.
[11]赵娟,石培基,朱国锋.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度的测算与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6,(4):93-101.
[12]陈玉兰,张灵长.三角城市智慧产业发展比较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6-11.
收稿日期:2018-04-20
作者简介:刘荣增(1968-),河南南阳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陆文涛(1994-),河南信阳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JL065)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ZYQR201810122)支持资助。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9)05-0041-06
(责任编辑吴彤)
标签:城市论文; 空间论文; 实体论文; 外联论文; 外接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论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JL065)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ZYQR201810122)支持资助论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论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