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鼠肝癌自发肺转移裸鼠模型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牟伟伟[1](2021)在《基于Glypican-3特异性靶向的多功能脂质体提高肝细胞癌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抑制转移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各类肿瘤中的第三位,五年生存率低于18%,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水平。因此,提高HCC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至关重要。手术治疗是HC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HCC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发展为HCC晚期或发生转移,只有20~30%患者适合手术治疗。此外,由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存在,HCC转移复发率较高,预后效果仍然十分有限。CTC是HCC转移的关键标志物,已成为HCC转移治疗的关键靶点之一。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有限及治疗后的转移复发是HCC患者预后差的关键原因。因此,探索新的有效策略提高早期诊断特异性、提高治疗效果、增强转移抑制是HCC治疗的研究热点,对提高HCC预后至关重要。全方位考虑影响HCC预后的多种因素是HCC诊疗研究的先进思路,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是提高HCC预后的必要手段。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为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提供了良好的解决策略。目前,多种基于NDDS的纳米药物制剂已获批应用于临床,如Doxil(?),Lipusu(?),Abraxane(?),Genexol-PM(?)等,显着提高了肿瘤治疗效率,利用NDDS实现提高患者预后已成为抗肿瘤的有效手段。其中,脂质体因具有载药量高、易于靶向修饰、生物相容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转化等优势,是临床转化使用最多的纳米载体。目前已有14种脂质体药物获批进入临床。因此,本论文选择脂质体作为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的递送载体,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将诊断剂或治疗剂特异性递送至靶细胞或靶部位是提高HCC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转移抑制效果至关重要的策略。基于NDDS的特异性靶向递送策略为提高HCC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和转移抑制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思路。迫切需要选择一种在肿瘤中特异性分布、在肿瘤早期即高表达、在正常组织细胞不表达的新靶点,以提高HCC诊断特异性和治疗准确性。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是一种在HCC早期即高表达的癌胎蛋白聚糖,在70~100%的HCC病例中高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细胞不表达。GPC3作为一种HCC特异性靶向受体,被作为HCC诊断标志物或诊断治疗新靶点广泛研究。因此,基于GPC3的特异性靶向策略对提高HCC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转移抑制效果具有极大潜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综上,为提高HCC早期诊断特异性、增强治疗效果和抑制转移,本论文全方位考虑影响HCC预后的多种因素,首次提出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选择生物利用度好、易于临床转化的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选择HCC高表达的GPC3作为特异性靶向受体,设计制备两种多功能GPC3特异性靶向脂质体,以期提高HCC早期诊断特异性和联合治疗效果,有效抑制HCC转移。针对HCC早期诊断困难和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构建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化疗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SF)和光热剂IR780碘化物多功能脂质体(GSI-Lip),提高HCC早期诊断及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效果;针对以CTC为靶点抑制转移的研究存在靶向捕获困难和CTC多样性问题,创新性提出多点共打击策略同时消除原发肿瘤细胞和CTC的治疗方案。构建GPC3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特异性靶向共载 SF 和洋地黄毒苷(Digitoxin,DT)多功能脂质体(GV-Lipo/SF/DT),不仅实现消除原发肿瘤,还能特异性靶向识别捕获CTC、解离CTC细胞簇、阻止CTC-中性粒细胞簇形成,从而抑制HCC转移,提高治疗效果。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用于HCC早期诊断和化学-光热联合治疗的研究第一章GPC3特异性靶向肽选择及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GPC3在HepG2和H22细胞高表达,在HL-7702和肝实质细胞低表达。因此,课题选择HepG2和H22细胞分别作为人源和鼠源GPC3阳性细胞系,选择HL-7702和正常小鼠肝实质细胞分别作为人源和鼠源GPC3阴性细胞系。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和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分析三种GPC3靶向肽对实验细胞的相对结合能力优选GPC3靶向肽,结果表明G12靶向肽具有更高GPC3靶向性和特异性,因此,选择G12靶向肽进行后续研究。成功合成靶向功能材料DSPE-PEG2000-G12,为后续靶向纳米制剂的制备做准备。第二章SF和IR780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和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UV-Vis)分别测定 SF 和 IR780 的浓度,建立了相应的含量测定方法。两种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满足实验需要。第三章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进行制剂处方优化,根据载药量和包封率结果,最终优选磷脂浓度20mg/mL,药脂比(w/w)1:15,磷脂和胆固醇之比(w/w)8:1,水化温度60℃,水化时间30 min为制剂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GPC3靶向SF和IR780共载脂质体GSI-Lip,其形态圆整,粒径为140.9±3.70 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PDI)为 0.191±0.008,电位为-19.03±0.30 mV。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GSI-Lip具有良好的血浆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SF能够从脂质体中有效释放,光热能够促进SF的释放,这可能有利于增强化学-光热联合治疗的协同效果。细胞摄取实验、竞争性抑制实验、入胞途径考察及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表明,GPC3靶向脂质体具有优异的体内外靶向能力。第四章GPC3特异性靶向载IR780多功能脂质体早期诊断能力考察。构建荷H22细胞KM小鼠模型,以IR780为近红外诊断试剂,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表明,GPC3靶向脂质体(GI-Lip)比叶酸(Folicacid,FA)受体靶向脂质体(FI-Lip)具有更高的HCC诊断特异性(p<0.01)。设计不同荷瘤细胞数、荷瘤后不同生长时间的荷H22细胞KM小鼠模型,考察GPC3靶向脂质体的早期诊断能力,结果表明,GPC3靶向脂质体最小能够检测到5×105细胞荷瘤第2天肿瘤(3.45±0.98mm3),FA受体靶向脂质体最小可检测到1×105细胞荷瘤第4天肿瘤(32.90±10.01 mm3),GPC3靶向脂质体诊断敏感性提高8.54倍。与FA受体靶向脂质体相比,GPC3靶向脂质体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实现HCC早期诊断。第五章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MTT实验结果表明,GSI-Lip 比SF和IR780共载脂质体(SI-Lip)具有更高的体外细胞毒性。抑瘤实验结果表明,GSI-Lip抗肿瘤效果优于FA受体靶向共载SF和IR780脂质体(FSI-Lip,p<0.01),抑瘤率为90.52%。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抗肿瘤实验结果显示,与不使用激光的GSI-Lip相比,GSI-Lip加激光组具有更优异的抗肿瘤活性(p<0.01),肿瘤抑制率为94.93%。溶血实验和组织切片结果表明,GSI-Lip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没有明显的系统毒性。第二部分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消除原发肿瘤细胞和associated-CTC增强HCC转移抑制及治疗效果的研究第六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成功制备 GV-Lipo/SF/DT,其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 148.77±5.88 nm,PDI 为 0.221±0.019,电位为-11.20±0.46mV。GV-Lipo/SF/DT 中 SF 载药量为(4.38±0.14)%,包封率为(89.25±9.62)%;DT载药量为(0.28±0.04)%,包封率为(97.58±1.60)%。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GV-Lipo/SF/DT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血浆稳定性。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SF和DT能够从GV-Lipo/SF/DT中有效释放。细胞摄取实验、竞争性抑制实验和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表明,GPC3和VCAM1双靶向脂质体较GPC3或VCAM1单靶向脂质体具有更好的体内外靶向能力。采用HPLC波长全扫描建立了 SF和DT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第七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associated-CTC能力评价。体外采用锥板粘度计模拟血液流动,动态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GV-Lipo/SF/DT 具有良好体外识别和捕获流动状态下 Hepal-6 细胞能力。CTC 细胞簇小鼠转移模型结果表明与GFPHepal-6-luc单细胞相比,GFPHepa1-6-luc细胞簇会增加HCC肺转移,而DT孵育后可以解离GFPHepa1-6-luc细胞簇,使肺转移减少。细胞内Ca2+浓度测定实验结果表明DT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内Ca2+浓度解离CTC簇。小鼠中性粒细胞与GFP Hepa1-6-luc细胞共孵育实验结果表明,VCAM1单抗具有抑制CTC-中性粒细胞簇形成的能力。以GFPHepa1-6-luc细胞为CTC模型,建立体内CTC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仪考察GV-Lipo/SF/DT体内消除CTC能力,结果表明GV-Lipo/SF/DT能在体内更特异性地识别和捕获CTC,从而有效消除CTC。第八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体外MTT实验结果表明,GV-Lipo/SF/DT较Lipo/SF/DT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作用。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SF和DT具有一定周期联合抑制效果,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Hepa1-6 3D肿瘤球深层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浓度下DT对原发肿瘤细胞具有一定解离效果,可以增加制剂的肿瘤深层渗透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G V-Lipo/SF/DT的抗肿瘤效果。GV-Lipo/SF/DT在荷H22细胞移植肿瘤模型和荷GFP Hepa1-6-luc细胞原位肿瘤模型中均具有最优体内抗肿瘤效果,移植模型抑瘤率为90.28%。溶血实验、体内药效实验过程中小鼠体重变化及体内药效实验后主要组织器官H&E染色结果表明,GV-Lipo/SF/DT初步安全性良好。第九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复发及转移能力评价。建立荷H22小鼠术后复发模型,考察GV-Lipo/SF/DT抑制术后复发效果,结果表明GV-Lipo/SF/DT能有效抑制HCC术后复发。通过静脉注射H22细胞考察GV-Lipo/SF/DT对小鼠肝癌转移模型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DT和VCAM1单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转移,GV-Lipo/SF/DT能够有效抑制肝癌肺转移,转移抑制率为95.42%。综上,本论文设计制备的两种多功能GPC3特异性靶向脂质体,提高了 HCC早期诊断特异性和联合治疗效果,有效抑制HCC转移。第一部分设计制备的GSI-Lip促进了 HCC早期诊断和联合治疗效果。GPC3靶向制剂较FA受体靶向制剂具有HCC早期诊断优势,GI-Lip最小可以诊断3.45±0.98 mm3肿瘤。GSI-Lip+Laser具有最好的体内抗肿瘤效果。该研究为以GPC3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设计制备的GV-Lipo/SF/DT增强了 HCC治疗效果,有效防止HCC肺转移。GV-Lipo/SF/DT靶向性增强,可在体内识别、捕获和有效消除CTC,解离CTC细胞簇,阻止CTC-中性粒细胞簇形成,从而有效防止转移。GV-Lipo/SF/DT对移植瘤模型和原位肝癌模型均有较好抗肿瘤作用。多点共同打击策略为肿瘤转移的全方位抑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为临床其他各种肿瘤提供新治疗理念。
赵河通[2](2021)在《解毒颗粒治疗肝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以上是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现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也是中国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由于肝癌早期发现较困难,中晚期治疗效果有限,亟需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策略。中医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是一种兼具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维的医学体系,目前有研究指出,中国大多数的癌症患者都接受了中医药治疗1。解毒颗粒是由猫人参、山慈菇、石见穿、鸡内金组成的中药复方,在临床上用于肝癌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目前解毒颗粒的物质基础和抗肝癌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初步阐明解毒颗粒的药效物质基和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应用和二次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1.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解毒颗粒全成分定性研究:采用液质联用(UHPLC-LTQ-Orbitrap)技术,对解毒颗粒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原始文献和数据库,建立解毒方化学成分数据库,通过提取离子流图和二级质谱图快速鉴定解毒颗粒的化合物成分。液相条件为:色谱柱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8μm×2.1 mm),流动相由4 mmol/L乙酸铵0.08%甲酸水溶液(A相)和甲醇(B相)组成,其洗脱梯度为:0-8 min:5-40%B,8-16 min:40-50%B,16-24 min:50-95%B,24-26 min:95%B,26.01-30 min:85.01-90%B。流速为 0.1 mL/min。质谱条件为:通过电喷雾离子源与液相部分连接,采用正负离子全扫模式,扫描范围为m/z 50-1500,离子源所用气体为氮气。结果显示,对解毒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65种化合物,包括9个苯丙素类成分、14个三萜类成分、7个酚酸类成分、7个黄酮类成分等。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解毒颗粒血清移行成分定性研究:采用UHPLC-LTQ-Orbitrap联用技术,对小鼠服用解毒颗粒后的血清移行成分进行了研究。液相条件为:色谱柱采用Platisil ODS C18柱(5 μm × 4.6 mm),流动相由4 mmol/L乙酸铵0.08%甲酸水溶液(A相)和甲醇(B相)组成,其洗脱梯度为:0-20min:5-40%B;20-40 min:40-50%B;40-80 min:50-95%B;80-85 min:95%B;40-80 min:85.01-90%B。流速为0.1 mL/min。质谱条件为:通过电喷雾离子源与液相部分连接,采用正负离子全扫模式,扫描范围为m/z 50-1500,离子源所用气体为氮气。对解毒颗粒的血清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在血清样本中鉴定出咖啡酸、丹参素、积雪草酸等15种化合物。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解毒颗粒治疗肝癌机制初步研究:基于以上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以解毒颗粒的31个代表性化合物在PubChem数据库筛选得到1720个靶点,在OncoDB.HCC和Liverome数据库筛选得到与肝癌相关的靶标566个,二者映射得到62个解毒颗粒作用在肝癌的潜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得出药物-成分-靶标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解毒颗粒治疗肝癌相关的关键性功能和通路,为后续细胞实验提供基础。2.SLC39A10(ZIP10)基因在肝癌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通过TCGA、HCCDB、GEPIA、HPA数据库的分析,发现SLC39A1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组织,在晚期肝癌的表达明显高于早期肝癌,SLC39A10低表达患者的生存率高于SLC39A10高表达患者,SLC39A10的过表达与HC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证实了 SLC39A10表达水平对肝癌预后的预测意义。Western Blot实验表明,HCCLM3细胞的SLC39A10相对表达量较高,MHCC97-L细胞的SLC39A10相对表达量较低,因此,在HCCLM3细胞中干扰SLC39A10的表达,在MHCC97-L细胞中过表达SLC39A10,通过细胞形态变化,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体外小管形成实验发现,HCCLM3细胞干扰SLC39A10后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血管形成能力明显下降,而MHCC97-L过表达SLC39A10后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血管形成能力明显提高。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转染过表达SLC39A10的质粒,能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同时促进N-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相反,当SLC39A10被干扰时,则E-cadherin表达上升而N-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下降。SLC39A10可能通过促进STAT3的磷酸化而促进肝癌细胞转移,也可能通过促进PI3K的磷酸化而促进肝癌细胞转移。人肝癌裸鼠皮下瘤和肺转移瘤实验表明,SLC39A10基因过表达可以促进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并且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解毒颗粒活性成分通过抑制SLC39A10来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选择解毒颗粒的活性成分原儿茶酸和羟基积雪草酸进行干预,通过细胞形态变化,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体外小管形成实验发现,过表达SLC39A1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血管形成能力明显下降,Western Blot实验表明,加入原儿茶酸或者羟基积雪草酸,均可以抑制过表达SLC39A10后E-cadherin的表达,上调N-cadherin、Vimentin、MMP-9、MMP-2、Snail、Wnt2等蛋白的表达。另一方面,原儿茶酸和羟基积雪草酸均可以抑制JAK2/STAT3和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EMT作用。体内实验表明,原儿茶酸和羟基积雪草酸在裸鼠体内对肝癌生长存在抑制作用。解毒颗粒对H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研究:通过建立小鼠H22皮下移植瘤模型,并以索拉非尼为对照,研究解毒颗粒针对H22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生存期的影响。解毒颗粒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抑瘤效果较好,并在第21天的生存率较高。解毒颗粒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均出现了肿瘤坏死程度上升,肿瘤细胞密度下降,肿瘤细胞异型性下降,核分裂像计数下降的现象(P<0.01),且在肿瘤细胞密度评分和肿瘤细胞异型性方面,解毒颗粒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P<0.05)。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本文深入研究了解毒颗粒的全成分和血清移行成分组成,解毒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9个苯丙素类成分、14个三萜类成分、7个酚酸类成分、7个黄酮类成分等64种成分,而解毒颗粒的血清移行成分包括咖啡酸、丹参素、积雪草酸等17种成分。并且,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了解毒颗粒治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和活性成分。2.SLC39A10通过激活JAK2/STAT3和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的侵袭和迁移,而这一作用能被解毒颗粒的活性成分羟基积雪草酸和原儿茶酸所抑制。
苏鹏亮[3](2021)在《健脾活血方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以及联合化疗对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目前,我国的肝癌患病与致死人数在所有恶性肿瘤排名中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肝癌发病的前期过程较为隐匿,病人一旦被发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往往已步入病程的中晚期,此时通过手术切除肝癌病灶的方案所获得的收益较小,面临的复发转移风险较大,因此化疗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但是长期化疗不仅会给患者的肝肾等主要脏器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还会导致耐药性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对祖国医学的不断挖掘探索,中药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肿瘤科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30多年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研制出了健脾活血方药,发现肝癌患者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口服健脾活血方能够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复发和转移等风险。健脾活血方在临床也有20多年的应用积累,其疗效确切,但是化学物质基础及药理学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论文拟运用现代分析化学的技术和手段对方药中可能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解析,并在建立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探究健脾活血方联合化疗药物发挥药效的可能作用机制。[实验方法]1.利用UPLC-QE-Orbitrap-MS技术,结合中药化学数据库对健脾活血方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选用UPLC BEH C18(2.1×100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对方药提取、制备的供试品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400 μl·min-1;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利用质谱分析对方药提取物进行检测,收集并分析质谱信息,探寻其主要的化学物质基础。通过文献挖掘筛选出具有抗肝癌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可能作用的蛋白靶点,借助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化合物与相应蛋白靶点的结合活性。2.将裸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化疗组(5-FU+奥沙利铂)及化疗联合中药组。造模方法为向裸鼠(种鼠)的皮下注射HCCLM3细胞悬液制成皮下瘤,将长出的皮下瘤剪切成小块植入各实验组裸鼠的肝脏内;假手术组则不植入瘤块,其余手术步骤与模型组步骤相同。化疗组的给药方案为每次腹腔注射奥沙利铂(10mg·kg-1)和5-FU(1Omg·kg-1)各1次,在手术结束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1次化疗给药;化疗联合中药组在采用相同的化疗给药方案的基础上,从造模术后第7日开始连续灌胃中药液14天,每天1次,中药灌胃的剂量为36.9 g·kg-1(以生药量计,下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裸鼠的生存状态,造模术后第35日处死所有裸鼠,收集肝原位瘤和肺部组织,如果观察到其余脏器组织也有疑似癌转移瘤也要将其收集。将收集到的组织进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癌细胞侵入。3.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Ki67、VEGFA以及p-ERK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4.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5-FU组及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通过向小鼠肝脏注射H22细胞悬液建立肝癌原位瘤模型,假手术组则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5-FU组每隔1日按20 mg·kg-1的剂量腹腔注射1次5-FU;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在注射给予5-FU的基础上,每日灌胃中药1次,剂量分别为36.9、73.8 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则每日灌胃等量的蒸馏水。给药从造模术后第3日开始,共持续14日。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裸鼠的生存状态,术后第18日处死所有小鼠,收集其肝原位瘤、腹膜组织、肾脏、脾脏组织,肉眼观察是否存在肿瘤转移灶,以及是否有明显的腹水等情况,统计各组肝原位瘤的平均瘤重与抑瘤率、肿瘤腹膜转移率以及腹水发生率;采用HE染色法检测肝原位瘤、腹膜、肾脏以及脾脏组织中可能因为肿瘤细胞侵入带来的病理变化情况。5.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MMP-9、E-cadherin、Ki67、HIF-1α、VEGF、ERK以及p-ERK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qPCR法检测其组织中VEGF的表达。[实验结果]1.实验中鉴定出了 74个化学成分,其中氨基酸类化合物12个,苯丙素类化合物2个,酚酸类化合物1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6个,萜类化合物10个,黄酮类化合物25个,糖类化合物1个,脂肪酸类化合物2个,芳香酸类化合物1个,维生素类化合物1个。通过文献挖掘初步筛选出的潜在抗肝癌活性成分包括迷迭香酸、莪术醇、芍药苷、黄芩苷、黄芩素、槲皮素、异槲皮苷和芹菜素等,分子对接结果提示上述活性成分与文献报道中对应的蛋白作用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2.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化疗组和化疗联合中药组裸鼠的肝原位瘤的重量均显着减小。HE染色结果提示化疗联合中药组的肝原位瘤组织的病理恶化状况较化疗组有所改善,肺部组织未发现癌转移灶。3.蛋白免疫印迹法的检测结果提示化疗联合中药组与模型组和化疗组相比均能显着下调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Ki67、VEGFA、p-ERK的表达。免疫组化法的检测结果提示化疗联合中药组与模型组和化疗组相比均能显着下调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4.BALB/c小鼠的肝原位瘤模型实验表明: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BALB/c小鼠的肝原位瘤的重量相较于模型组和5-FU组均显着减小。HE染色结果提示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的肝原位瘤组织的病理恶化状况均较模型组和5-FU组有所改善;模型组的肿瘤腹膜转移率最高,5-FU组次之,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的肿瘤腹膜转移率相对于5-FU组均有下降趋势。模型组的腹水发生率最高,5-FU组次之,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的腹水发生率相对于5-FU组均有下降趋势。5.蛋白免疫印迹法的检测结果提示与模型组和5-FU组相比,5-FU联合高剂量中药组均能显着下调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MMP-9、Ki67、HIF-1α、VEGF的表达,同时显着降低ERK的磷酸化水平,并显着上调E-cadherin的表达。免疫组化法的检测结果提示与模型组和5-FU组相比,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均能显着上调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qPCR结果提示与模型组和5-FU组相比,5-FU联合高剂量中药组均能显着下调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实验小结]1.通过对健脾活血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丰富了其中药化学物质基础研究,为日后进行更为深入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2.健脾活血方联合化疗药物(5-Fu+奥沙利铂)的给药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Ki67、VEGFA及p-ERK的表达相关。3.健脾活血方联合5-FU的给药方案可抑制BALB/c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减少肿瘤向腹膜转移的风险,降低腹水发生的趋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Ki67、HIF-1α、VEGF的表达,降低ERK的磷酸化水平以及上调E-cadherin的表达相关。
田洋[4](2020)在《艾叶挥发油抑制肝癌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肝癌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而肝癌的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期的首要因素,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源DEPDC1(DEP domain containing 1)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原癌基因,报道显示DEPDC1基因在多种癌细胞中高表达并可促癌细胞转移。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艾叶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AAEO)是艾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AAEO具有抗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及抗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活性,且预实验表明AAEO能够下调DEPDC1基因的表达。本实验将研究AAEO对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的AAEO抗肿瘤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AAEO体外对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通过MTT法检测AAEO对人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选择合适浓度AAEO作用HepG2、SMMC-7721细胞48小时,采用划痕愈合实验,观察细胞的横向迁移能力变化;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不同浓度AAEO对HepG2、SMMC-7721细胞中DEPDC1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DEPDC1蛋白、β-catenin蛋白和GSK-3β蛋白的表达变化。2.敲低细胞中DEPDC1基因表达对其介导的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慢病毒转染细胞,靶向沉默HepG2细胞中DEPDC1基因。采用qPCR方法检测细胞中DEPDC1基因及Wnt/β-catenin通路靶基因:Wnt-1、MMP9和β-catenin基因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DEPDC1蛋白、β-catenin蛋白和GSK-3β蛋白的表达变化。3.AAEO体内对肝癌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构建荧光素标记的肝癌HepG2细胞株(Luc-HepG2),通过尾静脉注射Luc-HepG2细胞的方法构建肝癌肺转移裸鼠模型。将构建成功的模型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 10 mL/kg)、AAEO高(230 mg/kg)、中(115 mg/kg)、低(57.5 m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索拉非尼40 mg/kg),连续给药21天。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采用qPCR法检测AAEO对各组裸鼠肺组织中的DEPDC1基因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4.AAEO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选择有效剂量的AAEO灌胃SD大鼠,采用GC法检测AAEO在心、肝、脾、肺、肾、脑组织中分布情况,从药代动力学角度阐明AAEO抑制肝癌转移的机制。结果:1.AAEO 作用 HepG2、SMMC-7721 细胞 72 小时,MTT 结果显示,AAEO对体外培养的肝癌HepG2、SMMC-772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 321.73±3.82μg/mL 和 322.04±14.29μg/mL。AAEO 作用 HepG2、SMMC-7721细胞后,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显示AAEO能够有效抑制细胞的迁移侵袭,并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QPCR实验结果表明,AAEO下调细胞中DEPDC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AEO明显下调细胞中DEPDC1蛋白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上调GSK-3β蛋白的表达。2.成功构建靶向沉默DEPDC1基因表达的HepG2(Ko-HepG2)细胞株。QPCR实验结果显示,沉默DEPDC1基因的表达后明显抑制了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靶基因:Wnt-1、MMP9和β-catenin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细胞中DEPDC1蛋白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上调GSK-3β蛋白的表达。以上实验结果表明,AAEO可以下调细胞中DEPDC1基因表达,从而阻断Wnt/β-catenin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3.成功构建肝癌肺转移裸鼠模型。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直观的显示了AAEO可减少转移灶的形成,用药组癌细胞转移被明显的抑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模型组裸鼠出现活动减少、体重下降等现象;AAEO组裸鼠体重无明显变化。QPCR结果表明AAEO对裸鼠肺组织中的DEPDC1基因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AEO组裸鼠肺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被抑制。4.建立了测定SD大鼠灌胃AAEO后各组织中AAEO主要成分桉油精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回收率较高,操作过程简便易行。组织分布结果显示AAEO灌胃给药后吸收较好,在肺、肝、脑等组织中含量较高。结论:1.AAEO体内、外对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AAEO灌胃给药后吸收较好,能有效分布至肝脏和肺等转移组织。3.AAEO可以下调DEPDC1基因的表达,从而阻断Wnt/β-catenin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李丹宇,周黎明[5](2019)在《肿瘤肺转移建模方法及应用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目前肿瘤转移确切机制尚不明确,针对其有效靶向防治手段的缺失,转移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是恶性肿瘤最容易发生远处转移的器官之一,故建立肿瘤肺转移动物模型是研究肿瘤肺转移的关键,也为其他转移瘤的研究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参考。本文旨在介绍目前常用的肿瘤肺转移模型,如尾静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原位注射法、组织块原位移植法和PDX (Patient derived xenografts)。概述其在科研领域中的最新应用,总结其优缺点,以期能够为肺转移实验研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雷佳[6](2019)在《EGFR信号诱导HMGA2转录调控的作用及其在肝癌转移中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死亡率高的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高发,尤其是亚洲,非洲和南部欧洲,在我国,肝细胞癌的发病人数几乎占到全球发病人数的一半。肝细胞癌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出现症状时多已到中晚期,或伴远处转移。此时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导致患者很快死亡。因此,阐明肝癌的转移机制,对肝癌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肝细胞癌的转移机制进行研究,旨在发现介导肝细胞癌转移的关键分子,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HMGA2(high mobility group AT-hook2)是高迁移率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HMG)家族成员之一,此外,HMGA1(high mobility group AT-hook1)也是该家族的一员。HMGA1是一种结构性转录因子,通过与其他转录因子结合,协同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研究发现,HMGA1在多种肿瘤组织(肝癌、乳腺癌、胰腺癌、皮肤癌等)中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多种靶基因的转录,促进肿瘤的增殖和转移。HMGA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虽然没有转录活性,但它可以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来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MGA2蛋白在口腔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和食管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增高,且与这些肿瘤的转移以及不良预后相关,但是,HMGA2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在研读文献的基础上,研究HMGA2在肝癌转移和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探索其作为肝癌治疗新靶点的潜力。第一部分:HMGA2促进肝癌转移目的通过动物模型和细胞功能研究分析HMGA2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DEN构建大鼠肝癌模型,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鼠肝脏中HMG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2)将HMGA2过表达质粒及其对照质粒转染至HMGA2低表达的HepG2细胞,将HMGA2shRNA及其对照质粒转染至HMGA2高表达的MHCC-97H细胞,采用MTT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铺Matrigel胶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3)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和肺转移模型,并分析HMGA2介导的基因工程细胞在肝癌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结果1)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发现,我们成功构建了大鼠肝癌模型;同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DEN诱导组大鼠肝脏组织中HMG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MTT,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HepG2细胞过表达HMGA2基因后,增强了 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MHCC-97H细胞敲降HMGA2基因后,MHCC-97H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着降低(P<0.05)。3)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实验结果发现,过表达或敲降HMGA2基因后,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增殖没有显着影响。经尾静脉注射实验发现接种HepG2-HMGA2细胞的裸鼠肺部出现的结节数明显较对照组多(P<0.05),而接种MHCC-97H-shHMGA2细胞的小鼠肺部结节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肝癌动物模型及细胞功能实验显示:HMGA2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转移,但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第二部分:EGFR的激活促进肝癌中HMGA2的表达目的EGFR是否为激活肝癌中HMGA2表达的上游调控基因方法1)采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和DEN诱导肝癌模型组大鼠血液中EGF的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肝癌模型的肝脏组织中EGFR的表达及p-EGFR的水平。2)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外源添加EGF及EGFR抑制剂后肝癌细胞中HMGA2的表达。3)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在JAK抑制剂、ERK抑制剂和PI3K抑制剂作用下肝癌细胞中HMGA2的表达。4)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在外源EGF及ERK通路抑制剂的作用下,HepG2和MHCC-97H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1)与溶剂组、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肝癌模型组大鼠血浆中EGF的含量明显上调(P<0.01);大鼠模型肝脏组织中EGFR的表达也明显上调(P<0.01);p1068-EGFR的表达也明显较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多(P<0.01)。2)外源EGF孵育可以显着提高HepG2细胞和MHCC-97H细胞中HMG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EGFR酪氨酸蛋白酶抑制剂Gefitinib可显着抑制EGF诱导的HMGA2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P<0.01)。3)通过添加3种抑制剂(JAK抑制剂AG490、ERK抑制剂PD98059和PI3K抑制剂LY294002)对EGFR调控HMGA2的研究发现,在肝癌细胞HepG2和MHCC-97H中,仅有ERK抑制剂PD98059能够明显抑制EGF诱导的HMGA2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P<0.01)。4)Transwell小室实验发现与仅添加EGF相比,添加外源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后,EGF诱导的HepG2和MHCC-97H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均显着下降(P<0.01)。结论EGFR可以通过MEK-ERK通路调控肝癌细胞中HMGA2的表达。第三部分:MEK/ERK通过磷酸化ELK1调控肝癌中HMGA2的表达目的研究ERK/ELK-1是否参与了 EGFR诱导的HMGA2的表达。方法1)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GFR对ELK1丝氨酸383位点磷酸化的影响。2)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ELK1敲降及其Ser 383位点突变对HMGA2的转录调控作用。3)双荧光素酶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肝癌细胞系中ELK1对HMGA2的启动子区的结合。结果1)Western Blot实验发现EGF孵育后,HepG2和MHCC-97H细胞中ELK1磷酸化蛋白水平明显上调,但ELK1总蛋白量没有显着变化,其中ELK1的核移位增加;EGFR酪氨酸蛋白酶抑制剂Gefitinib和MEK/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可以明显抑制EGFR诱导的ELK1丝氨酸383位点的磷酸化;同时大鼠肝癌模型中肝脏组织ERK1/2总蛋白,磷酸化蛋白及ELK1磷酸化蛋白的水平与细胞实验完全一致,提示EGF是通过与EGFR结合,激活MEK/ERK信号通路来诱导ELK1的磷酸化。2)ELK1基因敲减后,EGF孵育HepG2和MHCC-97H细胞,HMGA2的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对ELK1的Ser 383位点进行突变并转染到HepG2和MHCC-97H细胞,HMGA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空载体pcDNA3.1 组、ELK1 WT 组、ELK1 S383A 组,证明 ELK1 的 Ser 383 位点的磷酸化参与了 HMGA2的表达调控。3)双荧光素酶结果表明 p-1958-HMGA2-Luc、p-1247-HMGA2-Luc、p-867-HMGA2-Luc组与转染p-GL3 basic组质粒相比均具有较高的荧光素酶活性,而p-132-HMGA2-Luc组的荧光素酶活性与上述三组相比则明显减弱;进一步通过免疫共沉淀发现HepG2和MHCC-97H细胞在EGF孵育后HMGA2启动子区域ELK1的水平显着上调,以上结果证明HMGA2启动子区域上游217-221位点是可能是ELK1的结合位点。结论EGFR通过诱导ELK1丝氨酸383位点磷酸化并参与调控HMGA2的转录与表达。
刘勇,唐红,罗霞,阮思蓓,张元,唐明希[7](2014)在《肝癌细胞系L2不同途径接种造模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大鼠肝癌细胞系L2肝、脾原位接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及侵袭转移情况,筛选理想的L2 HCC肺转移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7周龄雌性BALB/cA裸鼠随机分为2组,应用肝癌细胞系L2分别对2组小鼠进行肝、脾原位接种造模,观察裸鼠存活率,HCC的发生与侵袭转移率以及肿瘤病理学特点。结果肝原位接种组肝成瘤率100%,肿瘤呈结节膨胀性生长,与周围肝组织和腹壁侵袭粘连明显,肺转移率为60%,未见脾转移;脾原位接种组脾成瘤率78%,肝转移率67%,肿瘤亦呈结节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和腹壁也有侵袭粘连,肺转移率11%,明显低于肝接种组(P<0.05)。镜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率为33%。结论肝癌细胞系L2肝、脾原位接种均易成瘤且有肺转移发生,其中肝原位接种动物模型更适用于HCC肺转移机制及体内药物干预等实验分析。
杨德建[8](2013)在《片仔癀对裸鼠原位移植骨肉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片仔癀对裸鼠原位移植骨肉瘤生长及肺脏转移的抑制效应,探讨其抑制骨肉瘤生长及肺转移的机制,为临床应用片仔癀治疗骨肉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建立和鉴定自发肺转移的裸鼠骨肉瘤模型:BALB/c-nu/nu裸鼠30只,4周龄,雌性,体重18±2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5)和模型组(n=25),麻醉后模型组裸鼠右侧胫骨骨髓腔内注射UMR106-01骨肉瘤细胞悬液100ul(5×106个/m1),生理盐水组裸鼠相同部位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原位移植后第1、2、3、4、5周末分别随机处死模型组裸鼠5只;观察原位肿瘤生长侵袭、肺转移情况,并取原位瘤块、肺脏组织做病理学检测。2. BALB/c-nu/nu裸鼠32,4周龄,雌性,体重18±2g,采用第一步裸鼠骨肉瘤模型建立的方法造模,裸鼠原位移植1周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8)、甲氨蝶呤组(n=8)、片仔癀组(n=8)、联合治疗组(n=8);观察各组裸鼠一般状况;原位移植后每隔1周测量一次原位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的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给药结束次日剖取4组荷瘤鼠肺脏和原位瘤块,在放大镜下计数肺脏表面转移灶数,并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4荷瘤鼠原位瘤块中Survivin、VEGF、MMP-9、TIM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建立和鉴定自发肺转移的裸鼠骨肉瘤模型:通过原位移植法建立的自发肺转移裸鼠骨肉瘤模型,原位移植1周移植处见肿瘤形成,原位移植5周原位成瘤率为100%及肺转移率为100%,原位瘤块及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典型的骨肉瘤病理学特征。2.各组裸鼠一般情况:生理盐水组(A组)裸鼠原位瘤块体积增长显着,裸鼠明显跛行,精神萎靡;甲氨蝶呤组(B组)裸鼠原位瘤块体积增长较慢,裸鼠轻微跛行,精神状态欠佳:片仔癀组(C组)裸鼠原位瘤块体积增长有所减慢,裸鼠跛行,精神状态尚可;联合治疗组(D组)裸鼠原位瘤块体积增长明显减慢,裸鼠轻微跛行,精神状态较好。原位移植5周后生理盐水组、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和联合治疗组裸鼠原位瘤块体积分别是6.3±0.37cm3、4.74±0.35cm3、5.08±0.55cm3、3.59±0.55cm3,各实验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0.05,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和联合治疗组荷瘤裸鼠体重两两比较P<0.05。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和联合治疗组裸鼠体重分别是24.00±0.33g、25.50±0.33g、27.20±0.21g,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0.05;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和联合治疗组荷瘤裸鼠体重两两比较P<0.05。3.抑瘤率情况: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和联合治疗组抑瘤率分别是24.8%、19.7%、43%,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0.05;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和联合治疗组抑瘤率两两比较P<0.05。4.肺脏转移情况: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联合治疗组肺表面转移灶数分别是50±1.4个、54±1.6个、44±1.6个,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0.05;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和联合治疗组肺脏表面转移灶数两两比较P<0.05。5.各组原位肿瘤Survivin、VEGF、MMP-9、TIMP-1蛋白的表达情况: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和联合治疗组Survivin、VEGF、MMP-9蛋白免疫组化平均灰度值比生理盐水组低(P<0.05);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和联合治疗组Survivin、VEGF、MMP-9蛋白免疫组化平均灰度值两两比较P<0.05。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和联合治疗组TIMP-1蛋白免疫组化平均灰度值比生理盐水组高(P<0.05);甲氨蝶呤组、片仔癀组和联合治疗组TIMP-1蛋白免疫组化平均灰度值两两比较P<0.05。结论:1.原位移植法建立裸鼠骨肉瘤模型符合临床骨肉瘤特征,造模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成瘤率及肺转移率高,是本实验研究的理想模型。2.片仔癀与甲氨蝶呤联合应用对原位骨肉瘤有抑制作用。3.片仔癀对骨肉瘤的肺转移有抑制作用,与甲氨蝶呤联合应用对骨肉瘤肺转移的抑制有协同作用。4.片仔癀可能是通过抑制Survivin、VEGF、MMP-9蛋白表达,增强TIMP-1蛋白表达,发挥对骨肉瘤生长及肺转移的抑制效应。
阮思蓓,李世宁,朱小霞,倪江涛,刘勇,唐红,张元,唐明希[9](2013)在《大鼠肝癌细胞C2不同途径接种造模及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大鼠肝癌细胞系C2肝、脾原位接种成瘤及肠系膜静脉注射在不同内环境情况下对肿瘤发生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筛选最佳C2肝细胞癌肺转移动物模型。方法 C2进行体外培养。将雌性BALB/cA裸鼠随机分为肝、脾原位接种及肠系膜静脉注射3组。观察裸鼠肝、脾成瘤率、裸鼠存活率、肿瘤病理学特点及远处脏器转移率及强度。结果肝原位接种组成瘤率为100%,肿瘤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周围肝组织和腹壁有粘连和侵袭,肺转移率为100%。脾原位接种组脾成瘤率为50%,肉眼未见明显的肿瘤形成,但部分肝表面可见转移灶;镜下肝、肺肿瘤转移率分别为67%和33%。肠系膜静脉注射组肉眼未见转移灶,镜下示肝、肺肿瘤转移率均为25%。结论三种不同方法构建的C2肝癌肺转移动物模型均有肺转移灶的出现,其中,肝原位接种模型最适合于肝细胞癌体内及肺转移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
徐冰,姚明[10](2012)在《国内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肝癌转移动物模型为肝癌转移机制研究和实验性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技术平台。随着免疫缺陷动物的应用,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从建立模型的影响因素、观测方法、建立方法等方面对目前国内有关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阐述。
二、大鼠肝癌自发肺转移裸鼠模型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肝癌自发肺转移裸鼠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lypican-3特异性靶向的多功能脂质体提高肝细胞癌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抑制转移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肝细胞癌诊疗现状 |
1. HCC诊断 |
1.1 影像学检查 |
1.2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
1.3 活检检查 |
2. HCC治疗 |
2.1 手术治疗 |
2.2 肿瘤消融 |
2.3 肝动脉治疗 |
2.4 系统性治疗 |
2.5 免疫治疗 |
2.6 光热治疗 |
3. HCC转移 |
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1. 脂质纳米载体 |
2. 聚合物纳米载体 |
3. 无机纳米载体 |
4. 仿生纳米载体 |
三、特异性靶向策略 |
1. HCC靶向策略现状 |
1.1 主动靶向策略 |
1.2 物理化学靶向策略 |
2. HCC特异性靶向受体-Glypican-3 |
四、课题设计 |
第一部分 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用于HCC早期诊断和化学-光热联合治疗的研究 |
第一章 GPC3特异性靶向肽选择及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一、实验材料 |
1. 实验试剂 |
2. 实验仪器 |
3. 实验细胞和动物 |
二、实验方法 |
1. GPC3在实验细胞的表达验证 |
2. GPC3靶向肽的优选 |
3. GPC3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三、实验结果 |
1. GPC3在实验细胞的表达 |
2. GPC3靶向肽的优选 |
3. GPC3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SF和IR780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一、实验材料 |
1. 实验试剂 |
2. 实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1. SF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 IR780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三、实验结果 |
1. SF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2. IR780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 |
一、实验材料 |
1. 实验试剂 |
2. 实验仪器 |
3. 细胞与动物 |
二、实验方法 |
1. 制剂制备及处方优化 |
2. GSI-Lip的理化性质评价 |
3. GSI-Lip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
4. GSI-Lip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
5. GSI-Lip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
6. GSI-Lip的入胞途径考察 |
7. GSI-Lip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
三、实验结果 |
1. 制剂制备及处方优化 |
2. GSI-Lip的理化性质评价 |
3. GSI-Lip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
4. GSI-Lip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
5. GSI-Lip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
6. GSI-Lip的入胞途径考察 |
7. GSI-Lip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PC3特异性靶向载IR780多功能脂质体早期诊断能力考察 |
一、实验材料 |
1. 实验试剂 |
2. 实验仪器 |
3. 细胞与动物 |
二、实验方法 |
1. GSI-Lip的体内诊断特异性评价 |
2. GSI-Lip的早期诊断能力评价 |
三、实验结果 |
1. GSI-Lip的体内诊断特异性评价 |
2. GSI-Lip的早期诊断能力评价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 |
一、实验材料 |
1. 实验试剂 |
2. 实验仪器 |
3. 细胞与动物 |
二、实验方法 |
1. GSI-Lip体内精准抗肿瘤效果评价 |
2. GSI-Lip体内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效果评价 |
3. 初步安全性评价 |
三、实验结果 |
1. GSI-Lip体内精准抗肿瘤效果评价结果 |
2. GSI-Lip体内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
3. GSI-Lip初步安全性评价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一部分 小结 |
第二部分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消除原发肿瘤细胞和associated-CTC增强HCC转移抑制及治疗效果的研究 |
第六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 |
一、实验材料 |
1. 实验试剂 |
2. 实验仪器 |
3. 细胞与动物 |
二、实验方法 |
1. SF和DT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2. 功能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
3. GV-Lipo/SF/DT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评价 |
4. GV-Lipo/SF/DT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
5. GV-Lipo/SF/DT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
6. GV-Lipo/SF/DT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
7. GV-Lipo/SF/DT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
三、实验结果 |
1. SF和DT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2. 功能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
3. GV-Lipo/SF/DT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评价 |
4. GV-Lipo/SF/DT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
5. GV-Lipo/SF/DT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
6. GV-Lipo/SF/DT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
7. GV-Lipo/SF/DT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associated-CTC能力评价 |
一、实验材料 |
1. 实验试剂 |
2. 实验仪器 |
3. 细胞与动物 |
二、实验方法 |
1. 体外识别和捕获CTC能力考察 |
2. 体外解离CTC细胞簇能力考察 |
3. 体内解离CTC细胞簇能力考察 |
4. 对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评价 |
5. 抑制中性粒细胞-CTC细胞簇的形成能力评价 |
6. 体内消除CTC能力评价 |
三、实验结果 |
1. 体外识别和捕获CTC能力考察 |
2. 体外解离CTC细胞簇能力结果 |
3. 体内解离CTC细胞簇能力结果 |
4. 对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评价 |
5. 阻止中性粒细胞-CTC细胞簇的形成能力评价 |
6. 体内消除CTC能力评价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 |
一、实验材料 |
1. 实验试剂 |
2. 实验仪器 |
3. 细胞与动物 |
二、实验方法 |
1. 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
2. 细胞周期抑制评价 |
3. 体外肿瘤深层渗透能力评价 |
4. GV-Lipo/SF/DT在移植瘤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
5. GV-Lipo/SF/DT在原位HCC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
6. 初步安全性评价 |
三、实验结果 |
1. 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
2. 细胞周期抑制评价 |
3. 体外肿瘤深层渗透能力评价 |
4. GV-Lipo/SF/DT在移植HCC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
5. GV-Lipo/SF/DT在原位HCC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
6. 初步安全性评价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复发及转移能力评价 |
一、实验材料 |
1. 实验试剂 |
2. 实验仪器 |
3. 实验动物 |
二、实验方法 |
1. GV-Lipo/SF/DT抑制肿瘤复发能力评价 |
2. GV-Lipo/SF/DT抑制转移能力评价 |
三、实验结果 |
1. GV-Lipo/SF/DT抑制肿瘤复发能力评价结果 |
2. GV-Lipo/SF/DT抑制转移能力评价结果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解毒颗粒治疗肝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解毒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第一章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解毒颗粒全成分定性研究 |
第二章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解毒颗粒血清移行成分定性研究 |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解毒颗粒治疗肝癌机制初步研究 |
第二部分 解毒颗粒药效成分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
第四章 SLC39A10 (ZIP10)基因在肝癌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第五章 解毒颗粒活性成分通过抑制SLC39A10 (ZIP10)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第六章 解毒颗粒对肝癌H22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
分析与讨论 |
一、解毒颗粒物质基础研究讨论 |
二、解毒颗粒活性产物抑制肝癌机制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3)健脾活血方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以及联合化疗对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于肝癌病因的认识 |
2. 肝癌的现代医学疗法 |
2.1 外科手术疗法 |
2.2 局部消融疗法 |
2.3 放疗 |
2.4 化疗 |
2.5 TACE |
2.6 分子靶向治疗 |
2.7 免疫治疗 |
3. 祖国医学对于肝癌病因的认识 |
4. 中药及中西结合治疗肝癌的相关进展 |
4.1 中西结合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
4.2 动物及细胞水平研究 |
4.3 中药基于动物及细胞水平干预肝癌的药理作用机制 |
4.4 小结思考 |
5. 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相关运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UPLC-QE-Orbitrap-MS对健脾活血方主要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 |
1. 引言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药材与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供试品的制备 |
3.2 色谱条件 |
3.3 质谱条件 |
3.4 分子对接 |
4. 实验结果 |
4.1 健脾活血方的化学成分分析 |
4.2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健脾活血方联合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对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1. 引言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动物与肝癌细胞 |
2.2 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3.2 分组与给药 |
3.3 裸鼠状态观察和组织标本的收集 |
3.4 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 |
3.5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裸鼠基本状态观察 |
4.2 各组裸鼠肝原位瘤重量与抑瘤率比较 |
4.3 各组裸鼠肝原位瘤及肺部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健脾活血方联合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对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机制的初探 |
1. 引言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3.2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3.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各组裸鼠肝原位移植瘤组织相关蛋白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
4.2 各组裸鼠肝原位移植瘤组织相关蛋白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分析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健脾活血方联合氟尿嘧啶对BALB/c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1. 引言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动物与肝癌细胞 |
2.2 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BALB/c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3.2 分组与给药 |
3.3 BALB/c小鼠状态的观察以及组织标本的收集 |
3.4 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 |
3.5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BALB/c小鼠基本状态观察 |
4.2 各组BALB/c小鼠肝原位瘤重量与抑瘤率比较 |
4.3 各组BALB/c小鼠肝原位瘤及腹膜转移灶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4.4 各组BALB/c小鼠肾脏及脾脏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4.5 各组小鼠腹水发生情况的比较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健脾活血方联合氟尿嘧啶对BALB/c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机制的初探 |
1. 引言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3.2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3.3 qPCR法检测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mRNA的表达 |
3.4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各组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相关蛋白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分析 |
4.2 各组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相关蛋白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
4.3 各组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mRNA的表达情况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总结 |
2. 不足与展望 |
附图 部分化合物的二级质谱原始图片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艾叶挥发油抑制肝癌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AAEO体外抗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 |
1.2 受试药物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主要试剂配制 |
2.1.1 AAEO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2.1.2 MTT溶液的配制 |
2.1.3 PBS缓冲液(pH7.4)的配制 |
2.1.4 Western-blot相关缓冲液配制 |
2.2 MTT实验 |
2.2.1 铺板给药 |
2.2.2 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 |
2.3 划痕愈合实验 |
2.3.1 铺板给药 |
2.3.2 拍照观察 |
2.4 Transwell实验 |
2.4.1 Transwell迁移实验 |
2.4.2 Transwell侵袭实验 |
2.5 细胞转染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
2.6.1 引物设计合成 |
2.6.2 细胞总RNA的提取 |
2.6.3 RNA提取质量检测 |
2.6.3.1 RNA纯度检测 |
2.6.3.2 RNA完整性检测 |
2.6.4 RNA反转录 |
2.6.5 PCR反应 |
2.7 Western-blot实验 |
2.7.1 细胞诱导培养 |
2.7.2 细胞总蛋白提取 |
2.7.3 BCA蛋白定量 |
2.7.4 制备SDS-PAGE凝胶 |
2.7.5 上样及电泳 |
2.7.6 转模 |
2.7.7 封闭及抗体孵育 |
2.7.8 成像 |
3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AAEO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
4.2 AAEO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 |
4.3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移基因的表达 |
4.3.1 RNA质量检测 |
4.3.2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EPDC1基因表达水平 |
4.4 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
4.5 敲低DEPDC1基因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
4.5.1 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
4.5.2 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
5 讨论与小结 |
第二部分 AAEO体内抗肝癌细胞转移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主要试剂配制 |
2.1.1 AAEO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2.1.2 索拉非尼溶液配制 |
2.2 肝癌肺转移裸鼠模型的构建 |
2.2.1 Luc-HepG2稳转株的构建 |
2.2.2 肝癌肺转移裸鼠模型的构建 |
2.2.3 分组及给药方法 |
2.2.4 动物解剖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
2.3.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3.2 组织中总RNA的提取 |
2.3.3 反转录及qPCR反应 |
2.4 免疫组化 |
3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稳转株Luc-HepG2的构建 |
4.2 肝癌肺转移裸鼠模型的构建 |
4.3 AAEO体内抑制肝癌细胞的转移 |
4.3.1 裸鼠体重变化 |
4.3.2 肝癌转移变化 |
4.4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EPDC1基因的表达 |
4.4.1 RNA质量检测结果 |
4.4.2 DEPDC1基因的表达 |
4.5 免疫组化实验分析 |
5 讨论与小结 |
第三部分 AAEO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气相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配制 |
2.2.1 AAEO储备液的配制 |
2.2.2 桉油精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 |
2.2.3 内标溶液的配制 |
2.3 组织分布实验 |
2.3.1 动物实验 |
2.3.2 组织样品预处理方法 |
2.4 方法学考察 |
2.4.1 专属性实验 |
2.4.2 线性关系与范围和定量限 |
2.4.3 日内、日间精密度 |
2.4.4 稳定性 |
2.4.5 提取回收率 |
2.4.6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 |
3.1.1 专属性实验 |
3.1.2 线性关系与范围 |
3.1.3 精密度与准确度 |
3.1.4 稳定性 |
3.1.5 提取回收率 |
3.2 组织分布 |
4 讨论与小结 |
结论 |
综述 肝癌治疗现状 |
1 肝癌简介 |
2 致癌作用原理 |
2.1 肝癌发展 |
2.2 炎症与肝癌 |
2.2.1 炎症复合物 |
2.2.2 细胞核因子κβ |
2.2.3 转化生长因子 |
3 肝癌发生中的分子事件 |
3.1 端粒缩短 |
3.2 拷贝数变异 |
3.2.1 p53 |
3.2.2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
3.2.3 Ras家族 |
3.2.4 c-myc |
3.2.5 c-fos |
3.2.6 ErbB受体家族 |
3.3 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缺失 |
3.4 表观遗传学改变 |
4 肝癌的病因及相关分子机制 |
4.1 病毒引发的HCC |
4.1.1 乙肝病毒 |
4.1.2 丙肝病毒 |
4.2 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癌 |
4.3 血色素沉着症和HCC |
4.4 与HCC关联的信号通路 |
4.4.1 Ras/Raf/MAPK信号通路 |
4.4.2 PI3/AKT/mTOR途径 |
4.4.3 JAK/STAT信号通路 |
4.4.4 UP信号通路 |
4.4.5 血管生成与肝癌 |
4.4.6 Wnt/beta-Catenin通路 |
5 肝癌的分子靶向疗法 |
5.1 抗血管生成剂 |
5.1.1 索拉非尼 |
5.1.2 乐伐替尼 |
5.1.3 卡波替尼 |
5.2 mTOR抑制剂 |
5.3 c-MET抑制剂 |
5.4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 |
5.4.1 纳武单抗 |
5.4.2 贝伐珠单抗 |
5.4.3 雷莫芦单抗 |
5.5 辅助治疗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肿瘤肺转移建模方法及应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尾静脉注射法 |
1.1 乳腺癌 |
1.2 肝癌 |
1.3 黑色素瘤 |
1.4 涎腺腺样囊性癌 |
2 皮下注射法 |
2.1 乳腺癌 |
2.2 黑色素瘤 |
2.3 肝癌 |
2.4 鼻咽癌 |
3 原位注射法 |
3.1 肾癌 |
3.2 骨肉瘤 |
3.3 结直肠癌 |
3.4 乳腺癌 |
3.5 肝癌 |
4 组织原位移植法 |
4.1 乳腺癌 |
4.2 肝癌 |
4.3 肾癌 |
4.4 前列腺癌 |
5 PDX |
6 结语与展望 |
(6)EGFR信号诱导HMGA2转录调控的作用及其在肝癌转移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引言 |
第一章 HMGA2促进肝癌转移 |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1.3 细胞株、质粒和菌株 |
1.1.4 实验动物 |
1.1.5 实验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2.1 HMGA2在大鼠肝癌模型中表达上调 |
1.2.2 HMGA2不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 |
1.2.3 HMGA2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1.2.4 HMGA2不影响实体瘤的生长 |
1.2.5 HMGA2促进肝癌细胞的肺转移 |
1.3 讨论 |
1.4 结论 |
第二章 EGFR的激活促进肝癌中HMGA2的表达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肝癌大鼠模型中EGFR的表达及活化情况 |
2.2.2 EGFR的激活介导了HMGA2的转录调控 |
2.2.3 MEK-ERK通路参与了EGFR介导的HMGA2转录调控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MEK/ERK通过磷酸化ELK1调控肝癌中HMGA2的表达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1.3 质粒来源及图谱 |
3.1.4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EGFR/ERK通路可促进肝癌细胞中ELK1的磷酸化及核转位 |
3.2.2 ELK1可促进HMGA2基因的转录调控 |
3.2.3 过表达ELK1增加了HMGA2启动子的活性 |
3.3 讨论 |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论 |
综述 高迁移率族蛋白A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肝癌细胞系L2不同途径接种造模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 |
1.1.1细胞系 |
1.1.2实验动物 |
1. 2 方法 |
1.2.1细胞培养与处理 |
1. 2. 2 肝、脾原位接种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1.2.3取材、固定、HE染色 |
1.2.4肝、脾、肺成瘤或转移及腹水、腹腔播散程度分级 |
1.3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肝癌细胞系L2肝、脾原位接种小鼠生存率、肿瘤发生及侵袭转移情况 |
2.2肝癌细胞系L2肝、脾原位接种肿瘤病理组织学特征 |
3 讨论 |
(8)片仔癀对裸鼠原位移植骨肉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大鼠肝癌细胞C2不同途径接种造模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 |
1.1.2 实验动物 |
1.2 方法 |
1.2.1 细胞培养与处理 |
1.2.2 肝、脾接种及肠系膜静脉注射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1.2.3 取材、固定、HE染色 |
1.2.4 肝、脾、肺转移灶及腹水程度分级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三种模型动物生存率、肿瘤生长及转移等情况 |
2.2 三种模型肿瘤形成及转移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
3 讨论 |
(10)国内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立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影响因素 |
1.1 瘤源 |
1.2 移植部位 |
1.3 免疫状态 |
1.4 其它 |
2 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观测方法 |
3 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
4 模型评价 |
四、大鼠肝癌自发肺转移裸鼠模型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lypican-3特异性靶向的多功能脂质体提高肝细胞癌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抑制转移效果的研究[D]. 牟伟伟. 山东大学, 2021(11)
- [2]解毒颗粒治疗肝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研究[D]. 赵河通.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2)
- [3]健脾活血方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以及联合化疗对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D]. 苏鹏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艾叶挥发油抑制肝癌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D]. 田洋. 郑州大学, 2020(02)
- [5]肿瘤肺转移建模方法及应用概述[J]. 李丹宇,周黎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9(01)
- [6]EGFR信号诱导HMGA2转录调控的作用及其在肝癌转移中的机制研究[D]. 雷佳. 郑州大学, 2019(02)
- [7]肝癌细胞系L2不同途径接种造模的比较[J]. 刘勇,唐红,罗霞,阮思蓓,张元,唐明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4(04)
- [8]片仔癀对裸鼠原位移植骨肉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杨德建.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3(09)
- [9]大鼠肝癌细胞C2不同途径接种造模及比较[J]. 阮思蓓,李世宁,朱小霞,倪江涛,刘勇,唐红,张元,唐明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3(02)
- [10]国内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研究概况[J]. 徐冰,姚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