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键(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辽宁锦州121001)
【中图分类号】R4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017-02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评价18F-FDG(18氟-脱氧葡萄糖)肿瘤代谢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探讨两种显像结果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对31例恶性肿瘤有骨转移的病人在1周内同期行18F-FDG显像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两种显像在判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的效果基本相同,都是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但18F-FDG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准确率要高于骨显像。
【关键词】18F-FDG(18氟-脱氧葡萄糖)肿瘤代谢显像99mTc-MDP全身骨显像骨转移瘤符合线路恶性肿瘤骨转移特异性灵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间共31例同期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和18F-FDG(18氟-脱氧葡萄糖)肿瘤代谢显像的骨转移癌患者,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40~78岁不等,原发癌病理分型为肺癌10例、乳腺癌7例、前列腺癌3例、其他类型癌11例。
1.2方法患者静脉注入99mTc-MDP(99m鍀-亚锡亚甲基二磷酸盐)555~740MBq(15~20mCi)后,饮水1000~1500毫升,3小时行全身骨显像,显像前让病人排空尿液。3日后该患者还进行了18F-FDG(18氟-脱氧葡萄糖)肿瘤代谢显像,设备仪器均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InfiniavcHawkeye型带符合线路SPECT/CT。患者至少空腹6小时,48小时内不喝含糖、乙醇、咖啡及茶等饮料,并于检查当日晨排空宿便,安静保暖环境中休息30分钟,之后静脉注入18F-FDG148~222MBq(4~6mCi),嘱患者饮水500毫升,注药后40分钟行头颈、胸腹部位显像。
2分析
2.199mTc-MDP全身骨显像分析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几乎每一种恶性肿瘤都可转移到骨,尤其在晚期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病人中,有大约60~70%伴随着骨转移。临床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影像学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手段。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X线、CT、MR、核素显像。各种检查方法都有其优缺点,相比之下,核素全身骨显像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但其特异性差,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标准。在全部31例全身骨显像中转移灶至少3个以上(包括3个),且分布于不同部位。全身骨显像病灶处显像剂浓聚明显高于正常骨,呈“热”区,表明局部骨质代谢旺盛、血流丰富,常见于恶性肿瘤、创伤及炎症病变等。说明该检查灵敏但不特异。骨转移癌的影像学特征常表现为多发性的无规则的放射性浓聚,并且其分布以中轴骨居多,其中以脊椎最为常见(胸腰椎明显多于颈椎),其次是肋骨、骨盆、四肢骨近端、胸骨和颅骨,四肢骨远端的转移较少见。少数骨转移癌的患者为孤立的单个转移灶,也以中轴骨多见。其中,部分骨转移病灶可呈现显像剂分布减低或缺损的“冷”区表现,可能因为肿瘤破坏局部骨组织以致血流中断,而形成骨显像“冷区”。99mTc-MDP探测成骨性病灶的敏感性高于溶骨性病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病灶主要是成骨性的,99mTc-MDP诊断这些肿瘤骨转移的敏感性较高。而肺癌骨转移既可以是成骨性的,也可以是溶骨性的或者是混合性的。本文31例骨转移患者中有4例患者所发现的病灶,少于同期18F-FDG(18氟-脱氧葡萄糖)肿瘤代谢显像时所发现的病灶。
2.218F-FDG(18氟-脱氧葡萄糖)肿瘤代谢显像分析18F-FDG肿瘤代谢显像的机制源于肿瘤细胞功能代谢的异常,包括糖、脂肪、氨基酸等供能物质的高度摄取。因此利用18F-FDG显像可以评价肿瘤的糖代谢状况并提供诊断,在肿瘤异常代谢过程中也伴随着血管异常增生及血流量的增加。本文中有2例患者的18F-FDG肿瘤代谢显像中,分别位于肋骨及右侧骶髂关节部位的两个病灶没有显示浓聚影。考虑这两个病灶应该为良性病变,并存于多发转移灶中。
3讨论与结果
两种显像在判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的效果基本相同,都是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但18F-FDG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准确率高于骨显像。18F-FDG(18氟-脱氧葡萄糖)肿瘤代谢显像在许多原发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已被一些临床研究所证实,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内报道尚不多。考虑到符合线路显像的空间分辨率比较高,且从葡萄糖代谢变化的角度显示骨转移瘤,避免了许多良性骨病带来的假阳性,同时对仅限于骨髓内而尚未引起成骨或溶骨反应的骨转移瘤也可显示(前述本文的4例患者)。因此,从理论上讲,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能更早、更多和更特异地显示病变。但从目前的研究报道中,对18F-FDG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价值结论不一。对于18F-FDG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尚在探索阶段。
99mTc-MDP全身骨显像是功能显像,其突出特点是不仅能显示全身骨骼的形态学改变,而且还能反映各处骨骼的血运情况和代谢水平的变化,因而探测骨骼病理改变的灵敏度非常高,现已广泛应用于探测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病灶。据资料统计,骨显像至少能比X线检查提前1~6个月发现骨转移病灶,因而已成为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方法。当肿瘤发生骨转移时,由于局部骨骼组织代谢旺盛、血流丰富,因而局部骨骼组织能沉积较多的骨显像剂,常表现为多发性的、无规则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并且其分布以中轴骨居多,四肢骨转移较少。但对于“冷区”骨转移灶不容易发现,容易漏诊,应密切结合其他影像检查(包括18F-FDG肿瘤代谢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