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社会规范的形构基础及其涵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欣[1](2020)在《《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文中研究指明贸易自由化的长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全球关税降低,非关税壁垒得到有效控制,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式微。全球市场最终形成,全球价值链不断整合升级的时代使得货物的跨境流动更加频繁。在此情形下国际贸易中的程序性事项对货物流通造成的阻滞逐渐引起关注。贸易便利化旨在为国际贸易活动创造简便、协调和透明的环境,从而形成贸易程序简化、文件简单化和信息透明化的新型贸易关系。推行贸易便利化、减少进出口和过境的时间成本和规费将带来全球红利几乎成为世界共识。此前其他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推行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存在局限性,《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针对此问题的条款又过于简略。全球贸易环境的改变和现有国际法框架的局限呼唤一部约束力更为广泛的、更有针对性的条约,《贸易便利化协定》应运而生。经过世界贸易组织艰苦谈判与多方角逐,《贸易便利化协定》于2013年通过并最终于2017年2月正式生效。作为多哈回合目前仅有的实质性成果,其拥有不同于此前世界贸易组织其他协定的显着特征,专注于国际贸易中的“非效率性”问题,旨在克服国际贸易中的程序性障碍。《贸易便利化协定》的理论基础和条款内容值得深入研究,而针对其履行的研究则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从条约冲突与协调的角度探究其履行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其顺利履行。全文分为五章,首先对《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继而探究《贸易便利化协定》与其他条约冲突的缘由、特征,再而研究《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具体表现及其协调路径,最终从中国与《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关联出发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全文按照此逻辑结构,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展开论证。本文第一章探讨了《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基础理论,界定贸易便利化的概念,根据各国际组织对贸易便利化的定义及其侧重点归纳贸易便利化概念及其特征。厘清其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贸易便利化脱胎于贸易自由化,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在具体内容和国际实践上有与其有诸多不同之处,分析两者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探讨贸易便利化独有特征并进一步探析《贸易便利化协定》独特之处。同时对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与贸易便利化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此外,第一章还对《贸易便利化协定》对贸易便利化理论的运用进行了研究。《贸易便利化协定》作为贸易便利化理论的新发展,其内容体现出贸易便利化理论体系的内容。第二章从条约冲突与协调视角研究《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理论基础。通过条约冲突及协调理论的基础研究,提出协调《贸易便利化协定》与其他条约冲突的一般方式。同时,从宏观和具体两个角度指出《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缘由,从宏观来讲,主要是由于国际法的碎片化导致的。从具体原因来讲,进出口环节《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主要是由于贸易便利与贸易安全价值目标之间对立引发的。过境环节《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主要是由于贸易目标与非贸易目标的分歧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指出《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特征,即冲突表现的多样性、冲突原因的复杂性以及协调方式的差异性。第三、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理论阐述以及比较分析,集中研究《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具体表现及对应协调路径,根据国际贸易程序的主要环节,主要包含:《贸易便利化协定》进出口程序的便利化规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以及《贸易便利化协定》过境环节的规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其中,进出口程序的便利化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主要是由于《贸易便利化协定》所标榜的贸易便利的价值目标与其他条约中蕴含的贸易安全价值目标的冲突而引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贸易便利化协定》与世界海关组织体系中的《SAFE框架》以及与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中《SPS协议》《TBT协议》之间的冲突。针对前者,主要运用比例原则以及通过国际组织进行协调,而对于后者,主要通过冲突条款优先原则、后法优于先法原则以及比例原则进行协调,同时发挥条约解释的作用。在过境环节,主要表现为《贸易便利化协定》的过境自由规定与《海洋法公约》第十部分过境自由以及《反假冒贸易协定》对过境货物知识产权执法措施之间的冲突。对于前者,应当运用后法优于先法原则以及比例原则进行协调,针对后者主要运用比例原则以及条约解释进行协调。本文第五章是中国对策研究部分,论述的是面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中国的应对策略。中国作为协定的缔约国,负有履行协定的义务,中国面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问题,在国内层面,应当促进国内立法与《贸易便利化协定》相协调,在国际层面,应当提高在相关条约修改上的话语权,促使相关条约的修改与《贸易便利化协定》相衔接。
任丽梅[2](2017)在《我国众创空间的功能发展与内生文化要求》文中研究说明众创空间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本土化创客空间,它既符合创客空间的基本特征,又是我国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有着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双引擎的战略地位。作为中国本土化的创客活动基地,众创空间自有其中国特色和中国方式,但是众创空间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仍要遵循众创的文化理念及其内在的创新模式,如此才能最终超越传统孵化器的思维,将众创空间发展成为我国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新空间。
郭丰莹[3](2017)在《微信中的私密社交研究 ——以大学生的微信朋友圈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微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依托QQ庞大的用户群和手机通讯录的导入,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移动端社交应用。1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微信和We 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46亿。根据费孝通先生的理论,中国的传统人际关系是以亲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本文参考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由内而外,从微信中的自我建构、春节微信红包中的亲缘关系、以及以朋友圈“附中一家人”为例研究强关系对业缘关系的作用,从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微信中的私密社交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微信中的私密社交中,人们的自我建构、以及以亲缘、业缘为基础的交往与现实的社交相比有哪些变化和积极作用,又存在着哪些问题,最后从社会学的角度给出合理的建议。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借鉴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分析微信的私密社交,在方法上是对该理论的继承,在内容上是对微信社交研究的一种创新,同时也是对虚拟社区相关研究的延伸与发展。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能给迷茫现代人的社交活动一些启示,让线上线下的社交生活相互补充融合,帮助人们维持健康良性的社交关系。文章借鉴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体系、国内的网络社会学研究,并参考相关学者对微信的研究成果、符号互动论尤其是戈夫曼的拟剧论,强关系理论以及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交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来进行微信私密社交的研究。采用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来进行探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差距格局”理论框架嵌入到网络虚拟社交研究中,是对理论的发展和微信社交研究内容的创新。不足之处在于私密社交研究对象的限制,收集的资料信息有限,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具体来说,本文研究了微信私密社交中自我建构的特点、方式,并以手滑点赞为例探讨了失败的自我建构及其补救措施。以春节微信红包为例,与传统红包进行比较,研究了其对亲缘社交的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和改善措施,也对微信红的未来进行了预测和展望。最后以朋友圈“附中一家人”为例探讨了强关系对业缘关系的作用,以此为例来研究微信中的业缘社交关系,并对该朋友圈基本情况、其正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对微信的私密社交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杨佳佳,曲燕[4](2015)在《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社会的发展运行正在从无序走向有序,在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同时,必然引起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网络本身的社会问题,也包括网络对现实社会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文章从网络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存在网络道德认知迷失、道德行为失范和道德情感危机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措施,以期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陈国权,陈永杰[5](2015)在《基于权力法治的廉政治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法治可以区分为权力法治与权利法治。权力法治的本质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而权利法治的本质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权力法治与权利法治是相辅相成的,权力法治限制国家权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进而实现权利法治。权力法治遵循控权优先和效率保证两个基本原则,其过程内含着三种控权的法治逻辑:良法控权、多元控权和分类控权。权力法治是实现国家廉政"治本"的根本路径,是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权力法治的核心要义、基本原则和控权逻辑约束指导着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制度安排。国家廉政治理体系是权力法治原理派生的廉政制度形式,是对权力法治的制度性回应。这一制度体系在廉洁和效率双重目标的约束下,需要建立良法治理、多元治理和分类治理。
苏晓伟[6](2015)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逻辑过程与特征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演化逻辑就是民意从潜舆论到显舆论再到行为舆论激烈表达的过程,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发酵期、发展期、爆发期和消亡期四个阶段。网络舆情具有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持续性、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性、网络传播载体的多元化和网民结构的多样化以及网络传播的开放性、隐蔽性等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舆论宣传,重视"意见领袖",加强舆论监督和法律制度建设。
李佳[7](2014)在《论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与技术规范协同保障机制的构建》文中提出信息安全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国家安全。要实现信息安全的战略目标,我国需要构建法律规范与技术规范协同保障机制。信息网络空间是一个技术空间,应当根据技术自身的法则去调整和规范网络行为。技术规范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机制,但信息安全保障不能完全依赖于技术性规则的简单堆砌,也需要让法律发挥重要的支撑功能。要将技术规范统合到法律的轨道上来,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在法治轨道上整体推进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战略,实现信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梅新亮[8](2013)在《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国内外热点事件都会在网络上形成激烈的议论。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传播性、自由性等特点,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互联网成为公众表达意愿和诉求的平台,从而形成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同时,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它对地方政府治理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此网络舆情愈来愈得到政府的重视。但是,对于如何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从微观操作层面来说,地方政府仍旧存留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制约着地方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舆情、地方治理的含义和特点,归纳了其历史发展,并分析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和相互影响。同时借鉴国外成熟制度和实践经验,为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提供了参考。本文倡导地方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应对网络舆情,更确切的说,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密切配合的治理模式。这是由网络舆情的特点、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治理具有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本文就网络舆情的这一特点做了具体分析。接着理论结合实例总结了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经验,并分析了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困境的原因。最后,本文通过网络法制建设、舆情引导机制、政府监测能力的提升、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地方政府工作的信息公开度及提升官员和网民综合素质来论述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建设。
刘婧宜[9](2012)在《负面情绪以及关系规范对网络抱怨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生活、社交、沟通习惯,企业也越来越关注与用户的线上沟通。网络抱怨这一场“投诉的革命”席卷而来,微博上名人与知名企业“叫板”事件不绝于耳。网络就好比一个高度放大镜,凭借着它病毒式的传播能力,将企业的服务失误和缺陷暴露无遗。因此,研究网络抱怨行为对于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研究和现实意义。网络抱怨作为抱怨的一种新形态,延续了哪些抱怨行为原有的特性,又有哪些新生成的特点是本文的出发点。现有的关于消费者抱怨的研究多是从企业视角或是顾客经济效用角度来预测抱怨行为。但是,学者已证明情绪等心理变量在服务失误场景中对抱怨行为的影响要远大于经济效益评估变量的影响。本文以心理机制为研究主线,探究网络抱怨行为形成机制,分析网络抱怨行为与传统抱怨行为的共性。前人指出顾客与企业之间不是简单的交易关系,而是更像是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社会关系,并且这种关系规范会对抱怨行为形成调节效应。本文结合网络抱怨行为的特质,探析关系规范对网络抱怨行为的调节作用。经实证研究表明:1)主效应与传统抱怨行为形成机制相同:服务失误归因对负面情绪有显着影响,负面情绪对网络抱怨行为有正向影响;2)关系规范的调节作用于传统抱怨行为明显不同:关系规范对网络抱怨行为调节作用不再显着。
屈勇[10](2011)在《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有关互联网络的研究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互联网已经演变成了一个“虚拟社会”,并因此而成为人们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的新场域,新平台,新方式,新手段,新空间,它是一个公众性和私人化兼具的虚拟空间和新媒介,它不仅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熟人之间,组织成员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而且也变成了陌生人之间互动交流的舞台,相比较而言,关注在这个舞台上的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是更具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因为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之间的人际互动现象表现出了与现实社会的不同。本研究主要探究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什么样的互动?原有的基于现实社会生活的解释社会互动的理论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与现实人际互动相比,它有哪些异同?这些异同从何而来?如何理解赛博空间中人际互动现象的特殊性?对于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之间的互动现象,本研究首先尝试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去解释,着重从身份地位,社会期望及规范和角色行为等角度分析了网络人际互动现象与现实人际互动现象的区别,展现了角色理论解释赛博空间中的陌生人互动现象的限度。其次,通过实证资料呈现描述了网络人际互动的特殊性。虽然网络人际互动与现实人际互动之间仍然存在某种相似性,但结合实证资料对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现象的一般性和具体性的描述,网络人际互动与现实人际互动的差异性同样是明显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彼此陌生的人来说,他们在赛博空间中的互动的确表现出了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互动双方社会身份地位的解构与重构,社会规范与期望的强制作用弱化,互动者行为的自我取向明显。在前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角色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的这种网络陌生人互动现象具有怎样的特殊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探讨了作为人际互动场域的赛博空间。描述了赛博空间中的人际互动平台和社会逻辑,并着重分析了赛博空间为人际互动提供的三个基础性条件:身体不共同在场,匿名性和符号化,以及它们对人际互动的影响;其次探讨了进入赛博空间中的互动主体的自我呈现。描述了赛博空间中行动者的变化,表现为从关系个体到独立个体,从确定的、具体的个体到模糊的、抽象的个体,从时间的绵延和空间相对固定的个体到时间断裂和空间流动的个体,从身体的个体到符号的个体的变化,进而探讨了行动者在赛博空间中的自我认同、印象整饰以及自我表露的特殊性;再次探讨了赛博空间中的人际互动。首先,描述了人际互动中的信息沟通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基于文本的信息传递:其次,从人际互动特征和机制的角度探讨网络人际互动的特殊性,从互动的向度、深度、广度、频度等方面探讨了网络人际互动的特征,从互动主体、规则、目的以及前后台等角度探讨了网络人际互动的机制;最后探讨了人际互动中的人际吸引和人际信任的特殊性。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网络人际互动的本质是一种去角色的互动,并就去角色互动的涵义、前提、原因及与角色互动的区别等问题做了简要探讨。由于赛博空间是一个抽象空间和虚拟空间,在此空间中展开的互动,不象在现实的社会互动那样具有身体的实体性和可感性,而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实在性和可重复性。在这个空间中,不仅交流和传播的信息被符号化了,而且人也被符号化了。个体进入赛博空间以后,便获得了一种不是原来的自己(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自我)的可能,进而个体获得了一种在赛博空间中自由行动的机会,这种行动的自由,表现为个体可以抛弃自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属性(如生理、心理、社会等),同时个体可以重组现实社会中的任何属性,还表现为个体可以搁置任何现实的社会文化规范,最后还表现为个体可以不接受任何的来自于现实社会的期望。没有了确定的身份地位,没有强制性的规范,没有来自于外界的期望,个体似乎变成了一个不受制于任何外部因素的真正自由的主体,个体行动的唯一的依据似乎便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当个体拥有了自由掌控自身的身份地位特征和社会行动时,角色对于他们的制约就弱化了,因为,此时的角色规范和角色期待都无法制约角色身份和角色行为。网络的确改变了现实社会中人际互动的许多方面,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网络虽然会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这种文化一经形成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网络外面的人却拥有另一种不同于网络文化的现实文化,这种文化会对网络文化产生较强的制约性。因此,即便我们看到赛博空间中存在许多不同于现实人际互动的方面,但当人际互动冲破赛博空间的限制而重新回到现实时,一切义重新按照现实的逻辑运行。因此,人们在赛博空间表现出的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行为,一旦脱离赛博空间这个特定的场域,这种行为就无法还能象在赛博空间一样。赛博空间仅仅是一个人们暂时摆脱现实社会结构制约的空间,是人们暂时挥洒自由的空间,是人们偶尔回归真我的空间。看似自由平等的网络互动只是表面的,离许多研究者所渴望的是一个“真正的公共领域”,“理想的人际交往场域”还有较远的距离。
二、网络社会规范的形构基础及其涵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社会规范的形构基础及其涵义(论文提纲范文)
(1)《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中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贸易便利化协定》理论基础及新发展 |
第一节 贸易便利化基础理论探究 |
一、贸易便利化的基本涵义解析 |
二、贸易便利化与贸易自由化的辨识 |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贸易便利化内在联系 |
第二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对贸易便利化理论的运用 |
一、《贸易便利化协定》对贸易自由化理论的运用 |
二、全球价值链下的《贸易便利化协定》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缘由与特征 |
第一节 条约的冲突与协调 |
一、条约冲突的界定 |
二、条约冲突协调途径 |
三、《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类型 |
第二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产生的缘由 |
一、《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产生的宏观原因 |
二、《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具体原因 |
第三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特征 |
一、《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表现的多样性 |
二、《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原因的复杂性 |
三、《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协调方式的差异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贸易便利化协定》关于进出口环节的便利化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安全与便利关系辨析 |
一、贸易安全 |
二、贸易安全与便利的对立统一关系 |
三、贸易安全与便利是否存在优先问题 |
四、妥善处理两者关系 |
第二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进出口环节的条款与世界海关组织条约的冲突 |
一、世界海关组织在《贸易便利化协定》中的参与 |
二、《SAFE框架》与《贸易便利化协定》产生冲突的原因 |
三、《贸易便利化协定》与《SAFE框架》的冲突 |
第三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检验检疫协定的冲突 |
一、“异化”的TBT、SPS措施与《贸易便利化协定》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 |
二、《贸易便利化协定》与《TBT协议》《SPS协议》具体条款之间的冲突 |
第四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进出口环节规定与相关条约的协调路径 |
一、《贸易便利化协定》与世界海关组织安全规则之间的冲突协调 |
二、协调《贸易便利化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安全监管规则冲突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贸易便利化协定》关于过境环节的便利化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国际法中过境自由制度阐释 |
一、过境自由国际习惯法属性分析 |
二、过境自由属性辨析 |
三、过境自由争议的实证研究 |
四、《贸易便利化协定》与过境自由国际条约的承接 |
五、过境自由国际法保障的发展趋势评析 |
第二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海洋法公约》过境自由的冲突 |
一、《海洋法公约》过境自由制度安排及其评析 |
二、《贸易便利化协定》对《海洋法公约》过境自由制度继承 |
三、《海洋法公约》与《贸易便利化协定》过境自由制度差异及对其桎梏 |
第三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反假冒贸易协定》过境货物知识产权执法措施的冲突 |
一、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相关国际条约沿革 |
二、《反假冒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边境措施对《贸易便利化协定》的阻碍 |
第四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过境程序规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协调路径 |
一、《贸易便利化协定》与《海洋法公约》过境自由规则的冲突协调 |
二、《贸易便利化协定》与《反假冒贸易协定》过境货物知识产权执法规定的冲突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应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策略 |
第一节 中国应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必要性 |
一、应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是中国履约必由之路 |
二、应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是发挥大国作用必要举措 |
第二节 中国应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路径 |
一、促进中国国内法与《贸易便利化协定》的衔接 |
二、增加中国在相关国际条约修订工作的话语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我国众创空间的功能发展与内生文化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国外创客空间到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 |
(一) 创客空间的兴起和扩张 |
(二) 创客空间三位一体的基本特征 |
1. 开放的理念。 |
2. 开放分享的社区。 |
3. 开源硬件与软件平台。 |
(三) 政策扶持下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状况及工作重点 |
二、众创空间的组织运行方式、技术环境与功能定位 |
(一) 众创空间要充分理解与采用国际创客空间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
(二) 互联网技术是众创空间不可或缺的技术 |
(三) 众创空间对传统创客空间在功能上的新发展 |
三、众创模式的云创新本质及其非主流文化基因 |
(一) 众创模式的云创新本质 |
(二) 众创模式的非主流文化基因 |
1. 在众创模式中, 创客活动都是自发的。 |
2. 以山寨和黑客文化为基因的、以开源和分享为核心理念的“创客文化”正在打破以知识产权为主导的常规范式。 |
3. 以自由参与和平等身份为特征的互联网精神是众创空间的另一个文化基础。 |
四、培育众创空间的内生文化, 将众创空间发展成为我国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新空间 |
(一) 培育众创空间的内生文化, 让创客文化自由生长 |
(二) 消弥“众创”与“独创”两种创新模式之间的文化冲突, 扫清众创成果走向市场的障碍 |
(三) 加强顶层设计, 创新众创空间建设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方式 |
五、结语 |
(3)微信中的私密社交研究 ——以大学生的微信朋友圈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网络社会学相关综述 |
1.3.2 微信研究综述 |
1.3.3 符号互动论理论综述 |
1.3.4 社会网络关系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参与观察法 |
1.4.2 深度访谈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微信私密社交中的自我建构 |
2.1 自我建构的特点 |
2.1.1 个人信息的基本真实性 |
2.1.2 表达方式的严谨性 |
2.1.3 去神秘化 |
2.2 自我构建的方式——点赞与分组可见 |
2.2.1 多重含义的点赞 |
2.2.2 分组可见——选择性的表演 |
2.3 自我构建的失败与补救——以手滑点赞为例 |
2.4 对微信自我建构的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信的亲缘社交研究——以春节微信红包为例 |
3.1 中国传统春节红包研究 |
3.1.1 传统春节红包概述 |
3.1.2 传统红包中的亲缘社交 |
3.2 微信红包对亲缘社交的积极作用 |
3.2.1 对传统红包文化意义的继承和功能的发展 |
3.2.2 趣味性带来的平等交往 |
3.2.3 人情表达代替互惠行为 |
3.3 微信红包给亲缘社交带来的消极作用及改善措施 |
3.3.1 微信红包的消极作用 |
3.3.2 针对微信红包消极作用的改善措施 |
3.4 微信红包未来趋势展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信强关系在业缘社交中的作用研究——以朋友圈“附中一家人”为例 |
4.1 朋友圈“附中一家人”概述 |
4.2“附中一家人”的正功能分析 |
4.3“附中一家人”朋友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4 对微信业缘社交的展望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访谈提纲 |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 |
(一)网络道德认知 |
(二)网络道德行为 |
(三)网络道德情感 |
二、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措施 |
(一)构建网络行为主体的网络心理契约 |
(二)构建完善的网络社会规范体系 |
(三)加强和改进网络社会控制 |
(5)基于权力法治的廉政治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权力法治的规定性 |
二、权力法治与廉政治理的逻辑关系 |
三、权力法治下的廉政治理现代化 |
( 一) 权力法治下的国家廉政治理应该是良法治理 |
( 二) 权力法治下的廉政治理体系应该是多元治理 |
1. 增强国家系统内的人大和司法监督 |
2. 强化网络社会和实体社会的协同监督 |
( 三) 权力法治下的国家廉政治理应该分类治理 |
(7)论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与技术规范协同保障机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技术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
二、信息安全的技术规范保障的功能及实现 |
三、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保障的功能及实现 |
(一)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保障的优势 |
(二)我国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保障立法现状及问题 |
1. 渗透型立法模式导致立法缺乏体系性和立法层次偏低。 |
2. 规范疏漏、规范竞合与规范冲突较为严重。 |
3. 单一权威式的立法模式将民众排除在立法程序之外。 |
(三)我国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保障的改进思路 |
1. 提升立法权限,制定《信息安全基本法》和配套法律。 |
2. 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协调与沟通。 |
3. 引导民众参与安全立法、安全决策和安全风险报告,吸纳民众意见。 |
四、构建法律规范与技术规范的协同保障机制 |
(一)技术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功能互补关系 |
(二)技术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转化关系 |
(三)强制性技术规范实质上在发挥法的作用 |
(8)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网络舆情国内研究综述 |
1.3.2 网络舆情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地方政府治理研究综述 |
1.3.4 网络舆情的地方治理研究综述 |
1.4 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 |
1.4.1 网络舆情 |
1.4.2 地方治理 |
2 网络舆情对地方治理的影响 |
2.1 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治理的积极效应 |
2.2 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治理的消极效应 |
3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案例分析——以河南宋庆龄基金会雕像事件为例 |
3.1 河南宋庆龄基金会雕像事件简介 |
3.2 河南宋庆龄基金会雕像事件的地方政府应对 |
3.3 郑州市政府应对宋庆龄基金会雕像事件存在的不足 |
3.3.1 对权威信息的把握能力不足 |
3.3.2 应对公共事件缺乏效率 |
3.3.3 处理网络舆情手段单一 |
3.3.4 对舆情引导失当 |
3.3.5 电子政务效用不佳 |
3.3.6 缺乏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
3.3.7 应对网络舆情存在技术瓶颈 |
3.4 郑州市政府处理宋庆龄基金会雕像事件存在不足的原因 |
3.4.1 危机管理意识不足 |
3.4.2 信息透明度不足 |
3.4.3 舆情监测预警机制落后 |
3.4.4 维护合法性与权威的能力不够 |
3.4.5 各部门缺乏互动合作 |
3.4.6 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 |
3.4.7 现代公共管理理念匮乏 |
3.5 郑州市政府应对宋庆龄基金会雕像事件的经验启示 |
4 国外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经验和启示 |
4.1 美国纽约 |
4.1.1 完善的法律制度 |
4.1.2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4.1.3 弘扬正确的文化道德 |
4.2 德国巴伐利亚州 |
4.2.1 法律的保护及限制 |
4.2.2 信息平台的构建 |
4.3 新加坡 |
4.4 启示 |
5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 |
5.1 完善互联网法制建设 |
5.2 建立有效的舆情引导方法 |
5.2.1 地方政府引导网络舆情的原则 |
5.2.2 地方政府快速引导网络舆情的方法 |
5.2.3 将社会危机应急系统和网络舆情引导一体化 |
5.3 提升政府信息监测能力 |
5.4 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度 |
5.5 提高政府工作的信息公开度 |
5.6 提升官员和网民的综合素质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负面情绪以及关系规范对网络抱怨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服务失误 |
2.1.1. 服务失误的定义 |
2.1.2. 服务失误的内涵 |
2.2. 归因 |
2.2.1. 归因的定义 |
2.2.2. 归因的内涵 |
2.3. 情绪 |
2.3.1. 情绪的定义 |
2.3.2. 情绪的内涵 |
2.4. 网络抱怨行为 |
2.4.1. 网络抱怨的定义 |
2.4.2. 网络抱怨的内涵 |
2.5. 关系规范 |
2.5.1. 关系规范的定义 |
2.5.2. 关系规范的内涵 |
第三章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
3.1. 假设提出 |
3.1.1. 服务失误对归因的影响 |
3.1.2. 归因对情绪的影响 |
3.1.3. 情绪对网络抱怨行为的影响 |
3.1.4. 关系规范的调节作用 |
3.2. 模型构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方法 |
4.1.1. 信度分析 |
4.1.2. 效度分析 |
4.1.3. 方差分析 |
4.1.4. 回归分析 |
4.2. 问卷及变量设计(观察变量设计、属性设计及尺度选择、初试的问卷形成) |
4.3. 问卷预检验——小样本数据收集与处理 |
4.4. 正式测试量表的形成——大样本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五章 研究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度分析 |
5.3. 效度分析 |
5.4. 主效应分析 |
5.4.1. 方差分析 |
5.4.2. 相关分析 |
5.4.3. 回归分析 |
5.5. 调节效应分析 |
5.6. 研究结果和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赛博空间中的假面舞会:陌生他者间的符号互动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可解释理论的限度 |
第一节 赛博空间中陌生人的角色扮演 |
第二节 赛博空间中陌生人角色的特殊性 |
第三节 现有理论的限度 |
第二章 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状况 |
第一节 描述 |
第二节 陌生人互动的特殊性 |
第三章 作为人际互动场域的赛博空间 |
第一节 赛博空间中的人际互动平台 |
第二节 赛博空间的社会逻辑 |
第三节 赛博空间为人际互动提供的基础性条件 |
第四节 对人际互动的影响 |
第四章 赛博空间中的自我表现 |
第一节 行动者的变化 |
第二节 自我认同 |
第三节 印象整饰 |
第四节 自我表露 |
第五章 赛博空间中的人际互动 |
第一节 人际互动中的信息沟通 |
第二节 人际互动的特征 |
第三节 人际互动的机制 |
第四节 人际吸引 |
第五节 人际信任 |
第六章 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本质 |
第一节 何谓去角色互动 |
第二节 去角色互动的前提条件 |
第三节 去角色互动与角色互动的本质区别 |
第四节 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交往去角色化的结构性因素 |
结语 比较与前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四、网络社会规范的形构基础及其涵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D]. 杨欣.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2]我国众创空间的功能发展与内生文化要求[J]. 任丽梅. 学术论坛, 2017(04)
- [3]微信中的私密社交研究 ——以大学生的微信朋友圈研究为例[D]. 郭丰莹. 吉林大学, 2017(08)
- [4]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研究[J]. 杨佳佳,曲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5]基于权力法治的廉政治理体系研究[J]. 陈国权,陈永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05)
- [6]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逻辑过程与特征及对策建议[J]. 苏晓伟.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7]论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与技术规范协同保障机制的构建[J]. 李佳. 学术交流, 2014(11)
- [8]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治理研究[D]. 梅新亮.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
- [9]负面情绪以及关系规范对网络抱怨行为的影响[D]. 刘婧宜.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8)
- [10]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 屈勇. 南京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