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超视距通信论文-王肇嬴,王清芬,王烨

微波超视距通信论文-王肇嬴,王清芬,王烨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超视距通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波中继,超视距,传输特性,抗衰落技术

微波超视距通信论文文献综述

王肇嬴,王清芬,王烨[1](2017)在《微波超视距通信信道特性分析与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波中继通信单跳通信距离近、后勤保障困难、机动性差及难以适应复杂地形等缺点,通过分析微波超视距信道特性,提出微波超视距传输的设计思路。基于对微波超视距链路预计公式的推导,为系统设计提供基础和保障。通过对信道类型的分析,提出针对瑞利信道的抗衰落技术措施,进行仿真和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理论及实践的一致性结果,证明了其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杨泉伟[2](2014)在《多模一体化微波超视距电力应急通信系统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手段,微波通信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电力系统覆盖范围急剧扩大,以及跨越地形的日趋复杂,以视距传播为主要手段的微波通信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今后电力系统对通信保障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为突破微波通信的视距传输瓶颈,急需发展微波超视距电力应急通信系统,对提升通信距离、改善地形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具有视距、绕射、绕射+散射、散射等多种传输模式的微波超视距通信信道着手,首先研究了集多种模式于一体的微波超视距信道特性,从信道传播模式、链路预测方法、信道测试方法和信道测试结果等角度对信道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传输技术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在信道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现有的微波通信技术体制为基础,对抗衰落技术、频偏估计与校正技术以及高效编码技术等传输关键技术做出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推导和仿真研究,并设计和实现了多模一体化微波超视距通信演示系统。最后,本文通过室内单元测试和系统测试,对演示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多模一体化微波超视距电力应急通信系统设计达到了预期设计指标,为将来成功运用到电力系统中打下了坚实基础,研究结果必将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4-11-01)

缪刚[3](2012)在《海上宽带超视距蒸发波导微波通信系统的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面蒸发波导微波通信作为一种新型通信手段,不仅可大幅提升海军通信的传输能力,同时还能够大大增加海面作战单位的通信距离,具有较强的军事通信应用优势。对适用于海上宽带超视距数据传输的蒸发波导微波通信模型进行建模和设计,并对其所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证和分析。(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2年16期)

任香凝,李文计[4](2008)在《海面蒸发波导微波超视距通信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面蒸发波导是海洋环境下可有效增强无线信号而实现超视距传播的一种媒质。介绍了海面蒸发波导的基本概念、传播机理以及国外研究概况,分析了利用这种信道资源实现微波超视距通信的可行性,表明其传输信道稳定,具有较高的通信可用度,可以为海域船只之间、船只与陆地或岛屿之间的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提供一种新型的可用通信手段。(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08年02期)

吴坤兴[5](2001)在《微波、毫米波舰—舰视距、超视距通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毫米波(2—90GHz)在海军舰—舰视距通信、超视距通信、隐蔽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实现超视距通信的必要条件、水蒸气通道的形成及其特点;给出国外舰—舰视距、超视距通信系统构成及试验概况。(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01年02期)

微波超视距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手段,微波通信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电力系统覆盖范围急剧扩大,以及跨越地形的日趋复杂,以视距传播为主要手段的微波通信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今后电力系统对通信保障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为突破微波通信的视距传输瓶颈,急需发展微波超视距电力应急通信系统,对提升通信距离、改善地形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具有视距、绕射、绕射+散射、散射等多种传输模式的微波超视距通信信道着手,首先研究了集多种模式于一体的微波超视距信道特性,从信道传播模式、链路预测方法、信道测试方法和信道测试结果等角度对信道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传输技术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在信道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现有的微波通信技术体制为基础,对抗衰落技术、频偏估计与校正技术以及高效编码技术等传输关键技术做出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推导和仿真研究,并设计和实现了多模一体化微波超视距通信演示系统。最后,本文通过室内单元测试和系统测试,对演示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多模一体化微波超视距电力应急通信系统设计达到了预期设计指标,为将来成功运用到电力系统中打下了坚实基础,研究结果必将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超视距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王肇嬴,王清芬,王烨.微波超视距通信信道特性分析与系统设计[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7

[2].杨泉伟.多模一体化微波超视距电力应急通信系统构建[D].兰州大学.2014

[3].缪刚.海上宽带超视距蒸发波导微波通信系统的建模与分析[J].硅谷.2012

[4].任香凝,李文计.海面蒸发波导微波超视距通信可行性分析[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8

[5].吴坤兴.微波、毫米波舰—舰视距、超视距通信[J].舰船电子工程.2001

标签:;  ;  ;  ;  

微波超视距通信论文-王肇嬴,王清芬,王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