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碳硅烷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硅烷,纤维,交联,电子束,纺丝,碳化硅,射线。
聚碳硅烷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华,岳建岭,黄小忠,王春齐,胡思闽[1](2018)在《电子束辐照含铍聚碳硅烷制备含铍碳化硅纤维》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含铍聚碳硅烷(PBeCS)为原料,在N2∶O2的流量比为200∶1的气氛下用电子加速器对PBeCS先驱丝进行辐照交联,然后在N2下高温烧结制备含铍碳化硅(SiC)纤维。研究了辐照剂量对先驱丝的化学结构、凝胶含量、含氧量及烧成SiC纤维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氧的气氛下辐照交联主要是Si—H与O2反应生成Si—OH,然后Si—OH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生成Si—O—Si,Si—H与Si—CH3生成Si—CH2—Si;1250℃烧成制得的含铍碳化硅纤维具有光滑的表面,形成了β-SiC晶型,纤维的氧的原子分数低于5%,C/Si比接近1∶1,纤维的平均强度为1.8GPa,平均弹性模量为179GPa。(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吴楠,WAN,Lynn,Yuqin,王应德,FRANK,KO[2](2018)在《静电纺聚碳硅烷制备SiOC超细纤维(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碳硅烷(PCS)为先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法和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OC超细纤维,研究PCS溶液浓度和表面活性剂对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表面活性剂后,纤维分布均匀,串珠现象消失;通过调节溶液中PCS比例,纤维直径分布范围为500~900 nm。力学性能测试表明SiOC纤维毡的抗拉强度可达8.88 MPa。SiOC超细纤维毡也展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化学腐蚀性能,在苛刻环境中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和过滤材料使用。(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3](2017)在《聚碳硅烷转化制备连续氮化硅纤维的高温氧化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聚碳硅烷转化制备的连续氮化硅纤维分别置于干、湿空气中进行高温氧化,氧化温度为800~1300 °C,时长为0.5h和1h。研究了纤维氧化后结构与性能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干、湿空气中形成的氧化层微观结构具有显着差异。对于湿空气氧化,水气在氧化层中的溶解加速了氧化传质,并导致了复杂多层结构的形成。氧化动力学研究表明,该氮化硅纤维在干、湿空气中的氧化活化能分别为99.8kJ mol~(-1)和124.7kJ mol~(-1),显着低于现有的各类氮化硅材料。(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1-5》期刊2017-10-21)
宋骁帅,宋永才[4](2017)在《辐照不熔化聚碳硅烷纤维热交联反应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连续碳化硅(SiC)纤维时,在高温烧成初期,不熔化聚碳硅烷(PCS)纤维自身会发生热交联反应,这一反应对于补足不熔化纤维的交联度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辐照不熔化PCS纤维为研究对象,并以PCS纤维和空气不熔化PCS纤维为参照,在400~600℃进行不同温度的热交联处理,通过FTIR、TG-MS、ESR等分析方法,研究辐照不熔化PCS纤维在热交联过程中的反应特征。结果表明,经550℃热交联处理后,辐照不熔化PCS纤维中的自由基含量从8.095×10~(16)spins/g增加至2.475×10~(17)spins/g;热交联过程通过自由基反应生成Si-CH_2-Si结构实现交联,过程中伴随H_2、CH_4的逸出;经550℃热交联处理后,辐照不熔化PCS纤维的陶瓷产率从85.72%提高到了93.78%。(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材料、工艺与制造技术》期刊2017-08-23)
李永强[5](2016)在《高软化点聚碳硅烷的合成及低氧含量SiC纤维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相交联法(CVC)制备低氧含量SiC纤维具有制备成本低、易于实施的优点,但目前国产纺丝级聚碳硅烷(PCS)的软化点和分子量偏低,无法直接通过CVC处理实现不熔化,本文通过改进聚碳硅烷的合成方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可纺性的高软化点聚碳硅烷,以其为原料纺得的PCS纤维能够通过CVC处理实现不熔化,进而制得低氧含量SiC纤维。本文首先采用常压高温法,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进行高软化点聚碳硅烷的合成研究。在所设定反应条件下,PCS的软化点和分子量呈匀速增长和加速增长两种模式。匀速增长模式下,主要为低分子量PCS缩聚形成中分子量PCS,产物分子量分布基本呈双峰形态,可纺性较好;加速增长模式下,PCS的高分子量部分快速增长,甚至出现超高和极高分子量分子,支化结构较多,分子量呈多峰分布,可纺性迅速劣化。通过控制合成反应在匀速模式下,合成了软化点为256~287℃,数均分子量为2275,组成化学式为SiC1.82H6.64O0.02的高软化点聚碳硅烷PCS-10,该聚碳硅烷具有良好的可纺性,但仍达不到纺丝级PCS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常压高温法合成聚碳硅烷时,分子间缩聚反应可控性差,易产生支化结构。本文进而研究了桥联法合成高软化点聚碳硅烷。以低软化点聚碳硅烷(LPCS)为原料,通过与桥联剂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TMDS)和二甲基二乙烯基硅烷(DVS)反应合成高软化点聚碳硅烷。研究发现,LPCS与桥联剂的反应是逐步进行的,反应初期产物结构以悬挂式结构为主,随着硅氢加成反应进行直至350℃完成,LPCS分子间通过桥键形成桥联式结构,由此引起产物分子量的增长与软化点的升高。通过调控LPCS的软化点和桥联剂的加入比例可以调控产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而调控产物的软化点、分子量及可纺性。在以TMDS为桥联剂的反应中,控制TMDS和LPCS的质量比为0.08,常压下在350℃反应2h,得到了软化点为244~278℃,数均分子量为2544,组成化学式为SiC1.94H6.17O0.02N0.03的高软化点聚碳硅烷TPCS-3,其分子量分布均匀且具有良好可纺性。但TPCS在400℃以上,存在分子中Si-H和N-H基团的反应,使其可纺性劣化甚至丧失。在以DVS为桥联剂的反应中,以LPCS(Ts=185~197℃)为原料,在预充5MPa压力,控制DVS和LPCS的质量比为0.04时,合成了软化点为262℃~,数均分子量为2454,组成化学式为SiC1.91H7.08O0.03的高软化点聚碳硅烷DPCS-4,该聚碳硅烷具有优良的可纺性,与现有纺丝级PCS纺丝性能相当。桥联法较常压高温法具有反应可控性良好,反应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通过对DPCS熔融纺丝条件的优化,稳定连续纺丝制得了直径为12~14mm的DPCS纤维。使用环己烯在150℃~350℃条件下对DPCS纤维进行CVC处理,控制不熔化纤维氧含量在1.0wt%之下,实现了DPCS纤维的非氧不熔化处理。将不熔化DPCS纤维在氮气下1400℃烧成,制得了氧含量为3.24wt%,强度为2.56GPa,模量为225GPa的CVC-SiC纤维。CVC-SiC纤维的组成式为SiC_1.45O_0.10,氧含量与辐照交联法制备的EB-SiC(SiC_1.43O_0.07)纤维相近。碳含量略高于EB-SiC纤维,主要是由其CVC不熔化过程中引入的环己基造成的。CVC-SiC纤维表面有约30nm的富碳过渡层,在过渡层内天碳含量由表及里逐渐降低,并在30nm以内趋于稳定,EB-SiC纤维表层也有类似情况。CVC-SiC纤维的结构主要为β-SiC结晶,晶粒尺寸为3.5nm,与EB-SiC(4.1nm)纤维的相近,同时含有部分石墨化的游离碳。CVC-SiC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在Ar气氛中1600℃热处理1h后,抗拉强度为1.46GPa,强度保留率为57%。在空气中1300℃热处理1h后,抗拉强度为1.27GPa,强度保留率为50%。CVC-SiC纤维的耐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与EB-SiC相当。(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5-01)
黎阳,高家诚,许云书[6](2014)在《γ辐照联合热交联聚碳硅烷先驱丝热解制备高强度氮化硅陶瓷纤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空气气氛中采用γ射线辐照处理聚碳硅烷(PCS)先驱丝,辐照先驱丝经Ar中热交联、NH3中热解氨化、N2中高温氮化处理制备了氮化硅陶瓷纤维。研究了热交联处理对辐照先驱丝化学结构、凝胶含量、氨化陶瓷产率、抗拉强度、微观形貌及氧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交联处理生成了Si—CH2—Si和Si—O—Si桥连结构,桥连结构使PCS先驱丝实现凝胶化;热交联处理不仅大幅提高了辐照PCS先驱丝的氨化陶瓷产率,还提高了热解所得氮化硅陶瓷纤维的抗拉强度,而且还降低了陶瓷纤维的氧含量;吸收剂量为1.0MGy的辐照丝经热交联处理后,其热解所得氮化硅陶瓷纤维抗拉强度达2.05GPa,氧质量分数仅为9.5%。(本文来源于《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期刊2014年05期)
余煜玺,陈勇,吴晓云,方庆玲,吴小龙[7](2014)在《用聚碳硅烷制备柔性疏水型碳化硅纤维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合物先驱体转化法用陶瓷工艺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制备了碳化硅(SiC)陶瓷纤维毡。以聚碳硅烷为先驱体,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先驱体原纤维毡。原纤维毡经过低温交联和1 000℃以上热解,得到SiC纤维毡。当温度达到1 200℃时,纤维毡为多晶态,保持典型的叁维网络结构,纤维直径约为1.1mm。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纤维毡化学组成为Si、C、以及少量O元素。SiC纤维毡具有良好的疏水性,疏水角大于130°。1 000℃热解制备的SiC纤维毡的拉伸强度为0.6MPa,断裂伸长率为45%,可应用于高温极端环境。(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兰琳,夏文丽,陈剑铭,刘玲,丁绍楠[8](2013)在《聚碳硅烷氮化热解法制备Si_3N_4纤维》一文中研究指出将PCS电子束交联丝在氨气氛中氮化热解、脱碳氨化,继在氮气氛中高温热引发缩合/转氨基反应,生成硅氮烷并最终形成氮化硅(Si3N4)纤维。所制备的Si3N4纤维白色透明,横截面和表面均光滑致密,无明显缺陷和孔洞。还研究了氮化热解的反应机理以及热解工艺对氮化硅(Si3N4)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氮化热解脱碳彻底,Si3N4纤维C含量<1%;烧结温度提高,N含量随之增加,O含量则先增后减;烧结温度不超过1500℃,纤维为无定型。力学性能结果分析表明,随热解温度的提高,纤维力学性能先提后降,1300℃时达到最大值。氮化热解过程是采用NH3进行脱碳氨化,并在N2气氛下高温热引发缩合/转氨基反应产生硅氮烷并最终形成Si3N4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3年20期)
黎阳,高家诚[9](2013)在《γ辐照聚碳硅烷先驱丝热解制备氮化硅陶瓷纤维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空气中采用γ射线辐照不熔化处理聚碳硅烷先驱丝,辐照先驱丝经NH3热解氨化、N2高温处理工序制备了Si3N4陶瓷纤维。利用红外光谱仪、碳硫分析仪、氮氧联测仪、X射线衍射仪、单纤维强度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辐照先驱丝的氨化过程以及最终制备Si3N4陶瓷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辐照先驱丝在NH3中热解氨化时,随着氨化温度的升高,氨化纤维中碳含量逐渐降低、氮含量逐渐升高,在700℃时氨化纤维中有大量的Si-NH-Si和Si-NH2结构单元生成,经1000℃氨化后,氨化纤维中碳与氮含量分别为0.23%和28.75%;氨化纤维在N2中热处理时,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1200℃取得最大值为1.57GPa,当处理温度达1400℃时,Si3N4纤维由无定型结构长大转变为α-Si3N4晶型结构,抗拉强度仅为0.56GPa。(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李松,肖永栋,王嵘,石广兴[10](2012)在《聚碳硅烷前驱体合成方法和SiC陶瓷纤维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驱体裂解工艺具有良好的工艺性、易于成型异构件、制备温度较低、可设计性等优点,并且可获得成分均匀、纯度较高的陶瓷基体,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前驱体聚碳硅烷裂解法是制备SiC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在制备SiC陶瓷纤维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优势。而利用前驱体裂解法制备SiC陶瓷纤维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前驱体的合成和性质,它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了所制备的SiC陶瓷纤维性能的优劣。本文详(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2-09-19)
聚碳硅烷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聚碳硅烷(PCS)为先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法和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OC超细纤维,研究PCS溶液浓度和表面活性剂对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表面活性剂后,纤维分布均匀,串珠现象消失;通过调节溶液中PCS比例,纤维直径分布范围为500~900 nm。力学性能测试表明SiOC纤维毡的抗拉强度可达8.88 MPa。SiOC超细纤维毡也展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化学腐蚀性能,在苛刻环境中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和过滤材料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碳硅烷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朱文华,岳建岭,黄小忠,王春齐,胡思闽.电子束辐照含铍聚碳硅烷制备含铍碳化硅纤维[J].材料工程.2018
[2].吴楠,WAN,Lynn,Yuqin,王应德,FRANK,KO.静电纺聚碳硅烷制备SiOC超细纤维(英文)[J].无机材料学报.2018
[3]..聚碳硅烷转化制备连续氮化硅纤维的高温氧化行为[C].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1-5.2017
[4].宋骁帅,宋永才.辐照不熔化聚碳硅烷纤维热交联反应过程研究[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材料、工艺与制造技术.2017
[5].李永强.高软化点聚碳硅烷的合成及低氧含量SiC纤维的制备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6].黎阳,高家诚,许云书.γ辐照联合热交联聚碳硅烷先驱丝热解制备高强度氮化硅陶瓷纤维[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4
[7].余煜玺,陈勇,吴晓云,方庆玲,吴小龙.用聚碳硅烷制备柔性疏水型碳化硅纤维毡(英文)[J].硅酸盐学报.2014
[8].兰琳,夏文丽,陈剑铭,刘玲,丁绍楠.聚碳硅烷氮化热解法制备Si_3N_4纤维[J].功能材料.2013
[9].黎阳,高家诚.γ辐照聚碳硅烷先驱丝热解制备氮化硅陶瓷纤维及性能[J].硅酸盐学报.2013
[10].李松,肖永栋,王嵘,石广兴.聚碳硅烷前驱体合成方法和SiC陶瓷纤维的制备研究[C].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