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鸥论文_周洁,李迪华,任君为,刘德天

导读:本文包含了黑嘴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黑嘴,盘锦市,食性,同位素,鸟类,盘锦,杭锦后旗。

黑嘴鸥论文文献综述

周洁,李迪华,任君为,刘德天[1](2017)在《辽河口湿地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动态变化、保存与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辽宁盘锦的辽河口湿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栖息地。利用数据收集、现场踏勘、遥感解译和GIS地理空间分析的技术手段分析了1995年至今的黑嘴鸥繁殖栖息地选择变化;从食物因素、水分因素、筑巢地植被因素等方面探讨了黑嘴鸥繁殖栖息地功能适宜性的变化;用景观指数分析了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完整性变化。根据分析所得的黑嘴鸥繁殖栖息地适宜性等级评价选取黑嘴鸥繁殖栖息地恢复的关键区域,并讨论了关键区域内栖息地的恢复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7年11期)

郭丽君,曹睿[2](2017)在《杭锦后旗陕坝西丽湖东排干渠内飞来百余只黑嘴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西郊西丽湖东叁排干渠水面上飞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这些鸟类的外形和黑嘴鸥十分相似,由于发现时已临近傍晚,怕这些飞鸟受到惊吓,森林公安陕坝派出所民警只能远距离通过目测观察这些白色的飞鸟,它们体长约30厘米,有100余只。这些飞鸟在水面上游动时,羽毛呈灰白色。其最明显特征是头部至嘴呈黑色,飞翔时,翅膀羽毛外缘呈黑色。看着它们悠闲地在排干渠水面上嬉戏觅食,民警感到十分欣喜,赶紧拿(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期刊2017年05期)

张亚楠[3](2017)在《黑嘴鸥遗传多样性及超常窝卵数发生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嘴鸥(Saundersilarus saundersi)是全球易危物种,95%的种群繁殖于我国东部沿海的叁个地区。其中山东种群近5年种群数量增长了33倍,同时发现随着种群的增长,超常窝卵数巢窝越来越多。为探讨在数量及分布波动较大的背景下黑嘴鸥遗传多样性格局是否发生了变化,并探究超常窝卵数的发生原因,我们对中国境内的黑嘴鸥繁殖种群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1.种群数量与分布变化近3年来,对黑嘴鸥巢窝进行了全面调查,更新了IUCN红皮书中估计的黑嘴鸥种群数量,至2016年中国境内繁殖种群数量已达16 800只,95%以上的黑嘴鸥种群在有限的人工管理的栖息地中繁殖。其中山东种群数量迅速增长,2016年达7 112只,其中1436只繁殖于大汶流管理站10万亩湿地恢复区的一个不足200m2人工岛上;辽宁种群数量近3年呈略微下降趋势,2016年种群数量为8 642只,仅繁殖于南小河面积不足260000m2的养虾池中;江苏种群数量近3年也呈下降趋势,目前繁殖于保护区以外的东台自条子泥围垦区和南通市如东县小洋口滩涂。2.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地理结构利用mtDNA和微卫星标记对来自辽宁、山东、江苏的247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水平及系统地理结构分析。叁个繁殖种群在Cyt b、控制区和核微卫星标记中均呈现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叁个繁殖种群之间没有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我们推测山东群数量的增长及叁个繁殖种群间强基因流可能源于辽宁、江苏种群的出生扩散或繁殖扩散。研究揭示了黑嘴鸥的3个重要特征:有较高的扩散能力,有较高的基因流和对恢复湿地的适应力。对于其他的集群繁殖的受胁水鸟,如果具备这3个特征,则可通过用相似的保护措施来实现种群复壮。3.超常窝卵数发生机制采用微卫星DNA标记方法,对大汶流超常窝卵数和正常窝卵数巢窝的亲鸟和幼鸟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汶流黑嘴鸥繁殖种群中既存在种内巢寄生行为(CBP),也存在婚外配行为(EPC)。在超常窝卵数巢中(有效样本巢窝占大汶流所有超常窝卵数巢窝的17.5%,n=40),CBP的发生比例为100%(n=7),EPC的发生比例为42%(n=7);而在正常窝卵数巢中(有效样本巢窝占大汶流所有正常窝卵数巢窝的0.88%,n=678),CBP没有发生,33.3%的巢存在EPC(n=6)。列联表分析结果表明窝卵数与巢寄生子代比例有密切关系,窝卵数越大,巢寄生子代比例越高。由此我们推测,黑嘴鸥超常窝卵数现象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在极端环境压力下而选择的CBP混合繁殖策略。另外,在5窝存在婚外配的巢中,有2窝存在雄性婚外子代(窝卵数均为4枚)。但要判定超常窝卵数是否与EPC行为有关及其他营巢密度较小的巢窝是否也存在雄性EPC,可能需要通过更多的样品进行补充论证。4.保护管理启示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从种群保护、遗传管理和栖息地调整叁个方面统筹规划和实施黑嘴鸥及其栖息地的保护。2016年夏季在辽宁繁殖地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捕食天敌时发现有家狗出没,另外,辽宁种群和山东种群近些年均存在雏鸟因疾病死亡的现象,且比例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在种群保护方面,我们建议控制捕食天敌和疾病;在遗传管理方面,本研究提出黑嘴鸥的繁殖种群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保护管理单元(MU),任何一个种群都可以通过引入或再引入进行复壮;在栖息地调整方面,建议通过栖息地的恢复和改善来复壮黑嘴鸥种群或将其引入到新的栖息地;对现有栖息地的管理,建议控制植被演替、调节植被盖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7-04-01)

安澜[4](2016)在《黑嘴鸥:湿地中的“隐士”》一文中研究指出每到冬季,成千上万的水鸟飞向温暖的南方越冬,这当中就有全球性的濒危鸟类黑嘴鸥的身影。这种有着醒目黑色头部和浅色身躯的鸟类,只出没在中国东部的沿海湿地。随着人类活动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总数仅有万余只的黑嘴鸥令人担忧。被"中原"遗忘的珍禽据说,中国唐朝末年的诗人李商隐,曾经饲养过一种被称为"黑头"的珍禽。这种鸟的头部和喙均为黑色,而且在眼睛后面生有一道醒目的白色弧线。在一些民间传说中,"黑头"是由一位曾与李商隐私定终身,但未能相守的女子死后幻化而成,当然,这只(本文来源于《知识就是力量》期刊2016年12期)

王玄,江红星,张亚楠,陈丽霞,宋常站[5](2017)在《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辽宁双台河口保护区黑嘴鸥(Larus saundersi)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稳定同位素分析是开展濒危鸟类食性研究的现代化手段,该方法避免了传统食性研究只能反映鸟类瞬时取食的弊端,而反映鸟类长时间取食的同化比例。2014年6月收集了辽宁双台河口黑嘴鸥6种潜在食源213份样品,幼鸟血样10份,幼鸟羽毛27份,成鸟羽毛17份。稳定碳氮(δ~(13)C和δ~(15)N)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1)成、幼鸟羽毛稳定碳同位素(δ~(13)C)差异显着,表明幼鸟与成鸟羽毛反映的食性信息不同。(2)疾病和死亡幼鸟羽毛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值与健康幼鸟均无显着性差异,幼鸟血液和羽毛同位素值之间也无显着差异;表明利用疾病和死亡幼鸟的羽毛样品可以替代损伤性采集血液样品,开展稳定同位素分析。(3)幼鸟血液和羽毛样品反映黑嘴鸥食性信息基本一致。其中泥螺(Bullacta exarata)和沙蚕(Nereis succinea)是其主要食源,各自贡献率均超过31.20%;其次为矛尾刺虾虎鱼(Synechogobius hasta)(12.86%、14.49%)、宽身大眼蟹(Macrophthalmus dilatatum)(9.19%、8.08%)和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7.48%、6.00%)。在天然湿地持续减少和退化条件下,研究结果为黑嘴鸥繁殖的人工湿地中食源物种构建、恢复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刘海防[6](2015)在《黄河叁角洲黑嘴鸥繁殖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黄河叁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嘴鸥在全国的叁大繁殖地之一。本文采用野外直数法、样线法,连续开展了保护区境内黑嘴鸥的调查研究。黑嘴鸥主要栖息在近海滩涂和河口区域,繁殖生境一般在地势低洼地、潮间带内;繁殖期从4月下旬持续到7月中旬,1998年至2014年黑嘴鸥繁殖期的数量变化范围为1254~4012只,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对黑嘴鸥的保护还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加强,改进研究方法、改善繁殖地生境、开展巡护救助措施和普及爱鸟护鸟知识。(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王玄[7](2015)在《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黑嘴鸥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嘴鸥(Larus saunderi)是全球易危鸟种。在天然滨海湿地持续减少和退化条件下,85%以上的黑嘴鸥种群集中于人工湿地中繁殖。有关不同人工湿地中繁殖期黑嘴鸥的食性研究资料非常缺乏。2014年5月至7月,作者选择辽宁双台河口和山东黄河叁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繁殖的人工湿地为研究区,收集黑嘴鸥成体和幼体的羽毛和血液样品,采用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技术,对两个保护区叁个不同繁殖种群的黑嘴鸥食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双台河口黑嘴鸥幼鸟血液和羽毛样品反映的食性信息基本一致,其主要食源物种和贡献率分别为,泥螺(Bullacta exarata)(33.57%、36.64%)、沙蚕(Nereis succinea)(31.41%、31.20%)、矛尾刺虾虎鱼(Synechogobius hasta)(12.86%、14.49%)、宽身大眼蟹(Macrophthalmus dilatatum)(9.19%、8.08%)和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7.48%、6.00%)。2.山东黄河叁角洲一千二地区黑嘴鸥幼鸟血液和羽毛样品反映的食性信息基本一致,主要食源种类和贡献率分别为:泥螺(22.97%、20.72%)、沙蚕(19.92%、19.82%)、弹涂鱼(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18.47%、19.19%)、宽身大眼蟹(10.83%、10.53%)和矛尾刺虾虎鱼(8.82%、9.51%)。而大汶流地区黑嘴鸥幼鸟羽毛样品反映的主要食源种类和贡献率分别为:宽身大眼蟹(31.44%)、沙蚕(17.05%)、弹涂鱼(16.71%)和天津厚蟹(15.00%)。3.双台河口黑嘴鸥疾病和死亡幼鸟羽毛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值与健康幼鸟均无显着性差异,其次双台河口和黄河叁角洲一千二黑嘴鸥幼鸟血液和羽毛同位素值之间也无显着差异;结果表明利用疾病和死亡幼鸟的羽毛样品可以替代损伤性采集羽毛和血液样品,开展稳定同位素分析。另外,双台河口黑嘴鸥幼鸟与成鸟羽毛稳定同位素值差异显着,表明幼鸟羽毛反映的是繁殖地食性信息,而成鸟羽毛反映的是长时间序列的食性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5-05-04)

李勇夫[8](2015)在《一个寓教于玩的地方——记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鼎翔环境教育基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苇海蟹滩上用芦苇钓螃蟹,用望远镜观察螃蟹的微观世界;在鸟乐园听"两只黄鹂鸣翠柳",看"一行白鹭上青天",与鸟儿零距离的接触;在不是白洋淀,胜似白洋淀的太平河上泛舟……孩子们每天在这里,都玩得开心,玩得流连忘返。这,就是辽宁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鼎翔基地。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是我国第一家环境NGO,在保护世界珍稀、濒危鸟类黑嘴鸥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地黑嘴鸥的数量从23年前协会成立之初的(本文来源于《环境教育》期刊2015年04期)

张德强[9](2015)在《“环保超人”刘德天:“黑嘴鸥王国”的忠诚卫士》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将塑造青年人关注社会与现实的公民人格,让更多的普通人以公民记者的身份来感知社会的动态,见证时代的发展。他是全球首位报道黑嘴鸥繁殖地的记者,他是全世界第一个为黑嘴鸥成立保护组织的环保人士,他是盘锦第一个获得"地球奖"的记者……与濒危鸟类黑嘴鸥结缘20多年,黑嘴鸥俨然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孩子",为了这样的孩子,他倾其所有。他,就是中国第一家环保NGO的创始人――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2014年6月16日,刘德天当选"2012―2013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领奖台上的他说:"一个人一生能做成(本文来源于《新青年(珍情)》期刊2015年03期)

张德强[10](2014)在《“黑嘴鸥王国”的忠诚卫士》一文中研究指出他是全球首位报道黑嘴鸥繁殖地的记者;他是全世界第一个为黑嘴鸥成立保护组织的环保人士;他是盘锦第一个获得"地球奖"的记者……与濒危鸟类黑嘴鸥结缘20多年,黑嘴鸥俨然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孩子",为了它们,他倾其所有。他,就是中国第一家环保NGO的创始人一一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2014年6月16日,刘德天当选"2012-2013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领奖台上的他说:"一个人一生能做成一件事足矣,如果能成功地保护一(本文来源于《资源与人居环境》期刊2014年08期)

黑嘴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西郊西丽湖东叁排干渠水面上飞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这些鸟类的外形和黑嘴鸥十分相似,由于发现时已临近傍晚,怕这些飞鸟受到惊吓,森林公安陕坝派出所民警只能远距离通过目测观察这些白色的飞鸟,它们体长约30厘米,有100余只。这些飞鸟在水面上游动时,羽毛呈灰白色。其最明显特征是头部至嘴呈黑色,飞翔时,翅膀羽毛外缘呈黑色。看着它们悠闲地在排干渠水面上嬉戏觅食,民警感到十分欣喜,赶紧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黑嘴鸥论文参考文献

[1].周洁,李迪华,任君为,刘德天.辽河口湿地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动态变化、保存与恢复[J].中国园林.2017

[2].郭丽君,曹睿.杭锦后旗陕坝西丽湖东排干渠内飞来百余只黑嘴鸥[J].内蒙古林业.2017

[3].张亚楠.黑嘴鸥遗传多样性及超常窝卵数发生机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4].安澜.黑嘴鸥:湿地中的“隐士”[J].知识就是力量.2016

[5].王玄,江红星,张亚楠,陈丽霞,宋常站.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辽宁双台河口保护区黑嘴鸥(Larussaundersi)食性研究[J].生态学报.2017

[6].刘海防.黄河叁角洲黑嘴鸥繁殖调查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5

[7].王玄.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黑嘴鸥食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

[8].李勇夫.一个寓教于玩的地方——记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鼎翔环境教育基地[J].环境教育.2015

[9].张德强.“环保超人”刘德天:“黑嘴鸥王国”的忠诚卫士[J].新青年(珍情).2015

[10].张德强.“黑嘴鸥王国”的忠诚卫士[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4

论文知识图

黑嘴鸥栖息地适宜性分析1999-2007年盐城保护区核心区黑嘴黑嘴鸥栖息地保护安全格局2 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黑嘴鸥迁徙模式黑嘴鸥繁殖地(灰色)与样品采集...

标签:;  ;  ;  ;  ;  ;  ;  

黑嘴鸥论文_周洁,李迪华,任君为,刘德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