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岩分类的未确定数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爱平[1](2015)在《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微震实时获取与动态预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大,煤层回采后工作面底板破断、突水灾害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煤层底板采动破坏后不但易出现底臌变形,而且因其承载强度急剧降低而易发生机架下陷,增加了移架难度。此外,带压开采条件下,底板采动破坏减小了煤层底板的隔水层厚度,导致底板阻水能力降低,增大了底板突水的危险性。因此,动态实时获取和预测煤层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对于研究煤层底板阻水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山西平朔井工一矿9煤底板突水危险性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微震监测等技术手段,对煤层底板采动变形规律和破坏深度开展研究,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理论分析煤层底板采动应力状态,得到了支撑压力变化规律与底板岩体走向应力分布及传播规律;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获取了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应力场与裂隙场演化规律。(2)对山西平朔井工一矿9煤19106工作面回采过程进行微震实时监测,开展了微地震波传播规律研究。采用最短距离聚类法进行聚类,以欧氏距离表示微震事件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微震事件之间的距离来评价其亲疏程度,根据其远近程度进行合理分类,最终构建了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微震实时获取的一般模式。(3)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推导了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普适性公式。利用平朔井工一矿9煤19106回采工作面现场实测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数据样本集,反演得到中间主应力参数b,构建了适用于井工一矿9煤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公式。(4)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开展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动态预测研究。根据山西平朔井工一矿微震监测结果,利用未确知聚类优化法,选取采深、煤层倾角、采厚、构造影响程度4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判别指标,建立了煤层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动态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动态预测模型是可靠实用的,可以在同类矿山进行推广应用。(5)提出动突水系数概念并对19106回采工作面底板突水可能性进行了计算。利用突变理论,结合微地震监测结果获取底板稳定隔水层厚度,确定动突水系数,并应用于山西平朔井工一矿19106回采工作面突水可能性评价,结果表明:19106工作面回采期间突水危险性较小。
许元[2](2011)在《高强混凝土强度预测的未确知聚类预测优化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强度的预测是一个动态性的系统工程。建立了高强混凝土强度预测的未确知聚类的预测优化模型。并将未确知聚类预测优化模型计算的强度结果与实测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一致,说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为以后高强混凝土强度预测提出一种新方法和一条新途径。
孙广义[3](2010)在《矿井围岩与支护系统复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围岩与支护技术问题,对近十年来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围岩与支护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一个复杂非线性系统。利用力学与非线性系统理论建立了围岩与支护系统的耗散结构模型,论述了围岩熵产生与支护熵流的相互关系。根据信息熵的原理建立了矿井支护可靠熵模型,并与结构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深部巷道断面优化设计,降低巷道底角的非线性应力集中状态,实际应用中使巷道底鼓量减少20%以上。
董长吉,王海爽[4](2009)在《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模糊信息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围岩分类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在对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时,以不同围岩分类方法中围岩稳定性的各级可信度建立评价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矩阵运算实现对围岩稳定性的综合评价。该模型被应用到鸡西矿业集团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康健,侯运炳,孙广义,陈海波[5](2008)在《未确知期望在煤层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煤岩稳定性计算中存在的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计算结果准确度等问题,应用未确知信息理论,对煤层围岩力学参数进行未确知有理化,求解煤层围岩的未确知期望值,并对煤层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运用求解未确知期望的方法,来解决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地下工程中的未确知问题,较传统方法更精确、更简洁、更有效。未确知期望法在处理地下工程中的大系统优化问题时,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康健,侯运炳,孙广义[6](2007)在《未确知数学在煤层顶底板稳定性分析中的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利用传统的实验方法,某些数据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提出了不确定性信息处理方法,它在未确知信息理论和未确知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利用求解未确知期望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笔者通过该方法对煤层顶底板岩层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运用未确知有理数运算对解决大系统优化问题较传统方法更精确、更有效,计算结果合理。尤其地下工程其本身具有未确知性,加之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在处理该类问题时,运用处理不确定信息的未确知数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使用。
董长吉,王海爽[7](2006)在《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对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时,结合不同的围岩分类方法,根据评价参数实验值给出各参数围岩稳定性分级的可信度,并建立评价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矩阵运算实现对围岩稳定性的综合评价。该模型被应用到鸡西矿业集团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孙广义,马云东[8](2003)在《围岩分类的未确定数学研究》文中提出地下工程的围岩分类是影响施工与支护方式的主要因素,它受随机性、模糊性和人类知识的不完备性等因素影响较大,出现了几种围岩分类方案。同一个工程岩体按不同的围岩分类方案得出不同的围岩分类结果,给实际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孙广义[9](2003)在《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目前矿井支护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高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矿井高产高效的实现。矿井支护设计应向可靠性设计方向发展,以便适应我国加入WTO后与《ISO2394:1998))系列及《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92)》接轨。 本文主要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研究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重点对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理论与方法、“围岩—支护”系统稳定性及保障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稳步增长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采用“信息熵”与可靠性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可靠熵理论模型,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建立“围岩—支护”系统稳定性分析模型;对围岩分类、荷载进行“不确定性”数学辨识,提高计算准确性;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对支护系统可靠性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围岩—支护”系统复杂性研究 分析研究了影响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确定矿井“围岩—支护”系统是一个大的复杂系统。利用“耗散结构”理论从系统宏观的角度对“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根据围岩熵产生和支护熵流原理初步建立了“围岩—支护”系统稳定性分析模型,确定了“围岩—支护”系统稳定性的判别条件。 (2)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熵描述的研究 对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利用结构可靠性理论研究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建立矿井支护系统极限状态方程。利用“信息熵”是系统不确定的原理对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进行研究,建立了矿井支护系统可靠熵理论与可靠度熵函数分析方法。可靠熵是系统平均可靠性的度量,而可靠度熵函数把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信息相联系,提高矿井支护可靠性设计水平。 (3)围岩分类与荷载辨识的未确定数学模型研究 根据目前围岩分类方案与顶板压力理论模型较多、对支护系统可靠性设计影响较大的特点,研究如何利用多种围岩分类方案和荷载模型获得的信息,发挥每种理论与方法的优点。利用“不确定性.”数学原理对围岩分类、顶板压力模型进行辨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支护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研究 保障支护系统可靠性稳步增长的关键是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实施。对影响可靠性稳步增长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然后利用“集对分析”理论对可靠性保障体系进行评价分析。
二、围岩分类的未确定数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围岩分类的未确定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微震实时获取与动态预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底板突水机理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底板突水机理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研究现状 |
1.2.4 微震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5 不确定性信息与未确知数学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煤层底板应力状态分析 |
2.1 底板岩体初始应力场 |
2.2 采动底板岩体应力分布规律 |
2.2.1 底板围岩支撑压力变化规律 |
2.2.2 底板围岩走向应力分布规律 |
2.3 采动底板数值模拟 |
2.3.1 软件概述 |
2.3.2 模型参数 |
2.3.3 模型构建 |
2.3.4 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的微震实测研究 |
3.1 微震监测技术概述 |
3.1.1 微震监测技术原理 |
3.1.2 微震监测系统简介 |
3.2 微震监测现场实施技术 |
3.2.1 工程背景 |
3.2.2 现场测区测点布置 |
3.2.3 检波器的安装 |
3.2.4 地面监控系统 |
3.3 微震监测系统标定与微震波在围岩中的传播规律研究 |
3.3.1 系统工作状态标定 |
3.3.2 波在岩体中传播的速度结构标定 |
3.3.3 检波器到时误差的原位校正 |
3.3.4 标定炮点位置的定位 |
3.3.5 小结 |
3.4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微震实时获取研究 |
3.4.1 最短距离聚类法概述 |
3.4.2 微震监测结果统计 |
3.4.3 微震事件时空聚类分析 |
3.4.4 微震事件分区划分 |
3.4.5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微震实时获取一般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研究 |
4.1 岩石的破坏机理和强度理论 |
4.1.1 岩石的破坏机理 |
4.1.2 岩石的强度理论 |
4.2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解析分析 |
4.2.1 采场边界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
4.2.2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普适性公式推导 |
4.2.3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公式工程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5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动态预测研究 |
5.1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预测指标体系建立与权重确定 |
5.1.1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预测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1.2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3 指标权重确定 |
5.2 基于未确知聚类法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动态预测 |
5.2.1 未确知数学基础 |
5.2.2 未确知聚类优化法 |
5.2.3 影响因素选取与样本参数获取 |
5.2.4 样本分类与未确知测度函数构建 |
5.2.5 模型样本检验 |
5.3 基于信息融合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预测 |
5.3.1 信息融合的理论基础 |
5.3.2 多源信息下的可靠性评估体系及模式 |
5.3.3 多源可靠性数据的常见融合方法 |
5.3.4 应用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动突水系数法的突水危险性评价 |
6.1 动突水系数概念的提出 |
6.2 基于突变理论的底板隔水层厚度微震获取方法研究 |
6.2.1 突变理论简介 |
6.2.2 岩石及采场底板系统破坏准则 |
6.2.3 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能量突变准则 |
6.2.4 底板隔水层厚度获取方法 |
6.3 现场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高强混凝土强度预测的未确知聚类预测优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未确知均值聚类预测优化模型 |
1.1 确定待预测标本的分类模式[5] |
1.2 预测标本和参照系统的未确知测度向量关系的建立 |
1.3 未确知测度距离的计算 |
1.4 预测标本所属类别的确定 |
1.5 预测值的计算[5] |
2 预测模型的工程实例应用 |
3 结论 |
(5)未确知期望在煤层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未确知有理数确定围岩力学参数 |
2 围岩稳定性未确知期望分析运算 |
3 结论 |
(6)未确知数学在煤层顶底板稳定性分析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未确知信息理论 |
1.1 未确知有理数的概念 |
1.2 未确知期望的计算 |
2 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 |
3 结束语 |
(7)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2 围岩稳定性分级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3 围岩稳定性分级模糊综合评价实例 |
4 结 论 |
(8)围岩分类的未确定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围岩分类方法存在的问题 |
2 未确定数学原理 |
3 围岩分类的未确定数学方法 |
4 围岩分类的未确定数学研究实例 |
5 结论 |
(9)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结构可靠性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
1.1.1 可靠性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
1.1.2 国内外结构可靠性理论研究及发展现状 |
1.1.3 结构可靠性理论的主要发展方向 |
1.2 矿井支护工程的特点及其可靠性问题的提出 |
1.2.1 矿井支护工程的主要特点 |
1.2.2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问题的提出 |
1.3 矿井支护工程可靠性理论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国内外矿井支护工程可靠性理论的发展状况 |
1.3.2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围岩分类与荷载辨识的未确定数学模型研究 |
2.1 目前围岩分类与荷载辨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未确定性数学原理 |
2.2.1 未确定性数学原理 |
2.2.2 未确定性数学盲数原理 |
2.3 围岩分类辨识的未确定性数学研究 |
2.3.1 围岩分类的未确定性数学原理 |
2.3.2 巷道围岩分类辨识的未确定性数学研究实例 |
2.4 顶板压力辨识的研究 |
2.4.1 顶板压力计算辨识的盲数原理 |
2.4.2 回采工作面顶板压力计算辨识的实例研究 |
本章小结 |
3 矿井围岩-支护系统稳定性的耗散结构模型研究 |
3.1 矿井围岩-支护系统耗散结构原理 |
3.1.1 矿井围岩-支护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
3.1.2 矿井围岩-支护系统耗散结构原理 |
3.2 顶板压力熵产生研究 |
3.2.1 熵与支架支撑能力的关系 |
3.2.2 支护熵流与顶板压力熵产生函数 |
3.2.3 顶板压力熵产生函数分析 |
3.3 围岩-支护系统稳定性研究 |
3.3.1 围岩-支护系统线性平衡稳定性研究 |
3.3.2 矿井支护围岩-支护系统非线性平衡稳定性研究 |
本章小结 |
4 矿井支护设计可靠性分析 |
4.1 矿井支护设计可靠性特点 |
4.2 矿井支护设计可靠性理论与方法概述 |
4.2.1 矿井支护设计可靠性主要几种研究方法 |
4.2.2 矿井支护设计可靠性的定义 |
4.2.3 矿井支护设计可靠性理论研究方法 |
4.2.4 矿井支护设计可靠性计算方法 |
4.3 矿井支护设计可靠性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
4.3.1 回采工作面支护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
4.3.2 巷道支护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
4.4 应用实例 |
4.4.1 回采工作面支护设计可靠性研究实例 |
4.4.2 巷道支护设计可靠性研究实例 |
本章小结 |
5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熵描述 |
5.1 利用结构可靠性理论研究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遇到的主要问题 |
5.2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熵描述 |
5.2.1 信息熵的主要原理与概念 |
5.2.2 信息熵的特点分析 |
5.2.3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熵描述 |
5.3 矿井支护可靠度熵函数研究 |
5.3.1 矿井支护可靠度熵函数原理 |
5.3.2 可靠度熵函数的主要特点 |
5.3.3 可靠度熵函数的范围确定分析 |
5.4 可靠度熵函数应用实例分析 |
5.4.1 回采工作面支护可靠度熵研究实例分析 |
5.4.2 巷道锚杆支护可靠度熵函数研究实例 |
本章小结 |
6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的研究 |
6.1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的发展状况 |
6.1.1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的发展状况 |
6.1.2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3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
6.2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研究 |
6.2.1 回采工作面支护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的研究 |
6.2.2 巷道支护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的研究 |
6.3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的评价研究 |
6.3.1 集对分析原理 |
6.3.2 矿井支护可靠性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扩展 |
6.3.3 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评价方法的研究 |
6.4 实例分析 |
6.4.1 回采工作面支护施工可靠性保障评价 |
6.4.2 巷道锚杆支护施工可靠性保障评价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围岩分类的未确定数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微震实时获取与动态预测及应用研究[D]. 程爱平.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6)
- [2]高强混凝土强度预测的未确知聚类预测优化模型[J]. 许元. 混凝土, 2011(10)
- [3]矿井围岩与支护系统复杂性研究[J]. 孙广义.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0(02)
- [4]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A]. 董长吉,王海爽. 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
- [5]未确知期望在煤层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 康健,侯运炳,孙广义,陈海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6]未确知数学在煤层顶底板稳定性分析中的研究[J]. 康健,侯运炳,孙广义.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7(02)
- [7]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 董长吉,王海爽.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6(06)
- [8]围岩分类的未确定数学研究[J]. 孙广义,马云东.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3(S1)
- [9]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D]. 孙广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