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永续利用学术讨论会”在福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汤志义[1](2015)在《闽台漆艺研究 ——以沈绍安家族及陈火庆、赖高山、王清霜等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血脉相连,文化同根同祖,闽台漆艺与中华漆艺息息相关。闽台两地漆艺有着各自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时期与伟大成就,为中华漆艺的传承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闽台漆艺也都面临许多挑战和发展困境。本文努力站在历史与文化坐标上来审视,整体考察这一区域漆艺文化的生长历史、现状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与交融形态,深化认知和理解漆艺文化、闽台文化,中华文化深厚的传统与渊源。本文以沈绍安家族、陈火庆、赖高山、王清霜等闽台代表性漆艺家为中心,具体考察福建漆艺、福州脱胎漆器与台湾漆艺的历史渊源与区域文化背景,从历史发展、技艺传承、名家名作等方面剖析闽台漆艺的历史现状与艺术特征,通过比较论证闽台漆艺对中华漆艺传统的传承与变异,探讨闽台漆艺的文化价值及其对两岸文化交融与中华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与历史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对两岸漆艺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待。闽台漆艺是闽台文化、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闽台两地漆艺既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又在各自的区域里形成独有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变异的内在动因及其表现形式充满了特别的意味,解读与剖析闽台漆艺的历史生长、形态演变与艺术意涵,以及两地漆艺交流互动的文化意义,是深入理解两岸文化、台湾文化与中华母体文化认同与回归、继承与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两岸文化交融、文化自信、文化和谐具有现实与长远意义,同时亦期望藉此研究与两岸学者共同展开探讨,为学术繁荣添砖加瓦。
余昌颖[2](2015)在《新时期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板结化的“总体性”社会逐步瓦解,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方略开始发生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城乡经济社会生活中涌现出形态各异的社会组织,如基金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国家治理、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党建等方面就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提出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这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组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殷切期望,同时也为社会组织发展指明了方向。福建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福建省的社会组织是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两岸关系的一支不可多得的重要力量。因此,系统分析新时期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机遇优势,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探索福建省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理论,社会组织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社会组织是推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这为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对社会组织发展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除此之外,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第三部门理论、社会治理理论,为研究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福建省社会组织如何发展,既要遵循社会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根据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体现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的特殊性。当前,福建省社会组织存在发展滞后、行政依赖严重、志愿失灵、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不科学、专业人才缺乏等发展局限。同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对台优势、侨乡优势、经济优势。如何趋利避害,在比较中赢得发展思路、在发展中趟出一条符合福建省情的社会组织发展新路,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围绕这一目标,在充分借鉴广东、台湾社会组织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科学定位社会组织与党和政府的关系、明确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加强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等三个层面,框定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的总体战略;从加快福建省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社会监督体系、构建闽台社会组织合作交流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践方略,以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为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
左延玖[3](2015)在《闽台终身教育的发展与合作研究》文中提出终身教育思潮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以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台湾与福建借由交流合作在终身教育领域实现了各自的发展——闽台两地的终身教育在政策制定、学术研讨、刊物网站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同时,两地在推动终身教育及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类问题和挑战。文章以闽台合办海峡终身教育学院和闽台共建美丽乡村为重点,展现了闽台终身教育交流合作现状,论述了合作的影响及意义。最后,笔者着重提出了“加强闽台两地终身教育合作的立法工作”、“简化赴台人员手续办理,扩大闽台的人员往来”、“进一步加深闽台终身教育合作办学,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台湾主动承担终身教育交流责任”等一系列深化闽台终身教育交流合作的对策。
常海青[4](2013)在《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研究》文中指出2000年之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已获批运营、开建、筹划地铁的28个城市中有21个属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因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而面临新挑战。西安作为世界文明古都与中国古都的典范,其城市轨道交通从规划之初就备受各界关注。当前在我国,针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前期文物影响评估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尚缺乏系统的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理论、方法研究及相关实践,因而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决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前沿课题。本论文以西安轨道交通规划项目与西安文化遗产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及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学、城市规划学、结构工程学、市政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等多个学科进行文物影响评估概念及理论方法梳理;针对目前我国文物管理部门审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所关注的线网规划阶段、近期建设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分别进行文物影响评估技术路线研究,探索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三个关键技术问题:①文物影响评估因子的筛选;②文物影响的评估范围的界定;③文物影响评估方法的创新;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西安实践经验,构建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技术框架与评估导则,填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于文物影响评估研究的相关空白。论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包括了文物影响评估的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针对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提出文物影响评估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是西安文物影响评估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第四部分是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实践;第五部分是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技术框架建构。本次论文首次以城市为单位,整体与系统的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理论与方法;首次针对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进行文物影响评估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搭建文物影响评估技术框架;首次运用色彩学原理创建了文物影响评估因子―色谱正片叠底评估法‖,实现定性定量评估轨道交通对文物带来的多重影响。
陈丹妮[5](2013)在《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为研究对象,了解该区域涉台文物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分布状况后,以血缘、文缘、商缘、法缘这四类涉台文物的地方代表性文物为范例进行剖析,并介绍这些文物为平台的两岸互动。进而呈现鲤城区涉台文物的特点,以及泉州鲤城区涉台文物对当今促进两岸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全方位互动发展的作用。因此,针对鲤城区涉台文物保护的不足之处,提出保护建议,将涉台文物保护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统一。
林剑华[6](2012)在《五缘文化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文中研究指明1989年,林其锬先生第一次提出"五缘文化"的概念,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反响。五缘文化以其丰厚的社会人际网络资源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更由于在实际领域运用的社会效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年来,大量研究成果的涌现和媒体的热情介绍,五缘学说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张磊[7](2011)在《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介于中央和基层组织之间,在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地方各级政权的领导者。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直接为地方党委决策服务。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水平如何,实际上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是规避执政风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执政好,必须决策好,要决策好,必须咨询好。2009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因而,深化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研究对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从咨询的沿革、属性、类型入手,来分析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内涵和特点、地方党委决策咨询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文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基本的经验。论文探讨了当前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现状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另外,论述了国外决策咨询基本概况及对加强我国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借鉴意义。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本论文选题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以及选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点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概述,并阐明了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阐明了咨询的历史、咨询发展历史的划分、咨询的一般属性、咨询的分类以及与决策的关系。其次,研究了地方决策咨询的内涵、特点、内容、体制机制、程序与方法以及它的保障措施等。最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是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一方面,本章详细阐述了建国后到“文革”结束这一历史阶段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主要是地方党委内部决策咨询机构和外部决策咨询机构的建立。另一方面,本章详细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这一时期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恢复重建期(1978─1986);稳步发展期(1986─2002);继续发展期(2002─2010)。另外,本章对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当前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现状,剖析了制约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原因。近年来,地方党委对开展决策咨询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这表现在:领导者决策咨询意识还比较淡薄;决策咨询机构的职能交错;缺乏相对独立性、缺乏应有的工作条件;决策咨询工作缺乏总体设计和协调;地方党委外部决策咨询机构有待加强。另外制约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原因具体表现在:认识水平不高;制度约束不到位;智力支持体系不足;决策研究边界不清晰;决策技术支撑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向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第四章在分析制约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原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本篇论文论述的核心所在。第一,增强民主科学决策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主要是针对地方党委班子提出的要求;第二,建立健全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制度机制,制度建设是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根本性建设;第三,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机构建设,就是建立相应的制度使专家咨询规范化;第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决策咨询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第五,积极扶持和发展现代咨询业。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国外决策咨询基本概况及对加强我国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借鉴意义。近代以来国外咨询业十分发达,为政府服务的决策咨询机构在国外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外主要国家决策咨询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决策咨询研究工作的独立性、决策咨询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决策咨询研究人员采用兼职制、决策咨询机构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机构的人才结构合理、决策咨询有宪法和法律保障等。这些都为加强我国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詹志华[8](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杨江帆,庄佩芬,管曦[9](2008)在《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带动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文中研究说明通过阐述闽台茶业合作的基础及新形势下两地茶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下建设闽台茶叶共同市场的构想。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要坚持与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紧密相连,以科技、文化为切入点,实施项目带动,提倡和谐与健康的理念,注重循序渐进。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通过乌龙茶消费市场体系、区域核心市场体系、品牌支撑体系和利益共享体系等整体建设实现。
强月新,谭泽锋[10](2005)在《盘点与回望——’2005中国媒体年度发展报告》文中提出 媒体经营盘点传媒市场走势政府媒体规制建设新媒体发展回望媒体发展动向与走势预测2005年,中国传媒市场风起云涌,出现众多新动向。纵观整个传媒产业的经营和发展,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报业出现"拐点",平面媒体广告增长率大幅降低;广播媒体注重深层开发和内容的拓展创新;电视媒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成为广告投资新的热点;出版业步入调整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跨地区办报则处于政策性的停滞状态;报业集团改革进入新阶段;面对纸媒利润渐薄
二、“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永续利用学术讨论会”在福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永续利用学术讨论会”在福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闽台漆艺研究 ——以沈绍安家族及陈火庆、赖高山、王清霜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概念、内容、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闽台漆艺的艺术渊源与文化背景 |
第一节 闽台区域地理与社会文化表征 |
第二节 从河姆渡到闽中——史料文献中的福建漆艺形象 |
第三节 福建与日本——台湾漆艺的两大源头 |
第三章 闽台漆艺的历史、现状与艺术特征 |
第一节 明清以来福建漆艺传承发展的几个阶段 |
第二节 台湾漆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三节 闽台漆艺髹饰技法举要——以福州漆髹为例 |
第四节 漆艺交响——闽台漆艺品类与名家名作 |
第五节 闽台漆艺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 |
第四章 闽台两地漆艺的传承与演变——以沈绍安、赖高山为例 |
第一节 沈绍安、赖高山与闽台漆艺 |
第二节 传承:本是同根生,人与漆同化 |
第三节 演变: 观念与媒材的多元转换 |
第四节 万变不离其宗——闽台漆艺渊源流变及其文化启示 |
第五章 闽台漆艺与海峡两岸文化交融 |
第一节 闽台漆艺的文化价值 |
第二节 以漆艺为媒介的两岸文化交流 |
第三节 漆艺在闽台文化交融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闽台漆艺交融与发展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历史意义 |
第二节 闽台漆艺发展的空间与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新时期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阐述与解读:社会组织的一般理论概述 |
2.1 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 |
2.1.1 社会组织的内涵 |
2.1.2 社会组织的特点 |
2.2 社会组织发展研究的理论背景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理论 |
2.2.2 西方学者关于市民社会、第三部门和社会治理的理论资源 |
2.2.3 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社会组织的价值体现 |
2.3 中国语境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及社会组织相关问题的理论探索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探索 |
2.3.2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探索 |
2.3.3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探索 |
第3章 历史与现状:新时期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历程 |
3.1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阶段——以福建省为例 |
3.1.1 恢复发展阶段 |
3.1.2 规范发展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全面发展阶段 |
3.2 福建省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和特征 |
3.2.1 发展现状 |
3.2.2 发展特征 |
3.3 福建省三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
3.3.1 社会团体 |
3.3.2 民办非企业 |
3.3.3 基金会 |
第4章 问题与制约:新时期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困境 |
4.1 存在问题 |
4.1.1 发展滞后:社会组织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 |
4.1.2 行政依赖:社会组织尚未摆脱的“官僚化”影响 |
4.1.3 志愿失灵:社会组织自身的目标错位和特征缺失 |
4.2 外部制约因素 |
4.2.1 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
4.2.2 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
4.2.3 历史传统遗留影响 |
4.3 内部制约因素 |
4.3.1 内部治理机制不畅 |
4.3.2 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
4.3.3 筹集经费能力有限 |
第5章 优势与机遇:新时期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契机 |
5.1 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的先天优势 |
5.1.1 文化优势:乐善好施的文化传统 |
5.1.2 对台优势:合作交流的前沿平台 |
5.1.3 侨乡优势:为数众多的爱国华侨 |
5.1.4 经济优势:发达活跃的民营经济 |
5.2 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机遇 |
5.2.1 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的历史机遇 |
5.2.2 海西建设搭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5.2.3 全球化信息化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
5.2.4 依法治国完善社会组织法律体系 |
第6章 借鉴与抉择:新时期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路径 |
6.1 他山之石:台、粤社会组织发展的经验启示 |
6.1.1 台湾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特点与基本经验 |
6.1.2 广东省社会组织的发展特点、改革趋势与基本经验 |
6.1.3 台湾地区、广东省社会组织发展对福建省的启示 |
6.2 战略之选:福建省社会组织总体发展战略 |
6.2.1 科学定位社会组织与党和政府的关系 |
6.2.2 明确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
6.2.3 加强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 |
6.3 实践路径: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
6.3.1 加快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 |
6.3.2 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制度 |
6.3.3 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机制 |
6.3.4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社会监督体系 |
6.3.5 构建闽台社会组织合作交流长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闽台终身教育的发展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终身教育的政策与实务推动 |
第一节 台湾终身教育的起源与政策 |
第二节 台湾终身教育的实务推动 |
第三节 台湾终身教育的特点 |
第四节 台湾终身教育的不足及弥补措施 |
第二章 福建终身教育的起步与实践 |
第一节 福建终身教育的起步 |
第二节 福建终身教育实践 |
第三节 福建终身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三章 闽台终身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闽台终身教育交流合作现状 |
第二节 闽台终身教育交流合作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章 闽台终身教育交流合作的困境与出路 |
第一节 闽台终身教育交流合作的困境 |
第二节 终身教育闽台合作的出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源起 |
1.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
1.1.2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概况 |
1.1.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概况 |
1.1.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文物保护概况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与文物保护相关的基本概念 |
2.1.2 与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基本概念 |
2.1.3 与文物影响评估相关的基本概念 |
2.2 与文物影响评估研究相关学科领域文献研究 |
2.2.1 文化遗产保护类文献 |
2.2.2 环境工程类文献 |
2.2.3 城市规划类文献 |
2.2.4 结构工程类文献 |
2.3 小结 |
3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理论与技术路线研究 |
3.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文物保护的辩证关系 |
3.1.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给文物带来的负面影响 |
3.1.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给历史城市带来的正面效应 |
3.2 雅典地铁建设与文物保护实践启示 |
3.2.1 雅典地铁概况 |
3.2.2 雅典地铁规划建设与文物保护经验 |
3.2.3 雅典地铁建设文物保护理念 |
3.3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博弈分析 |
3.3.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二者之间的博弈辨析 |
3.3.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双赢”模式 |
3.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技术路线研究 |
3.4.1 文物影响评估概念辨析 |
3.4.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目标与内容 |
3.4.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原则 |
3.4.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研究依据资料 |
3.4.5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关键技术问题 |
3.5 小结 |
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文物影响评估关键技术问题——评估因子研究 |
4.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相关文物影响因素识别依据 |
4.1.1 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分析 |
4.1.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相关设计依据分析 |
4.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因子筛选 |
4.2.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因素分析 |
4.2.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因子筛选 |
4.2.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因子筛选 |
4.2.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因子筛选 |
4.3 小结 |
5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文物影响评估关键技术问题——评估范围研究 |
5.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界定标准研究 |
5.1.1 文物安全标准研究 |
5.1.2 文物景观环境协调标准研究 |
5.1.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的界定标准 |
5.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界定 |
5.2.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界定 |
5.2.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界定 |
5.2.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范围界定 |
5.3 小结 |
6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文物影响评估关键技术问题——评估方法研究 |
6.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方法梳理 |
6.1.1 常用的评估方法 |
6.1.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方法梳理 |
6.2 色谱正片叠底评估法研究 |
6.2.1 色彩原理 |
6.2.2 正片叠底原理 |
6.2.3 色谱正片叠底评估法色谱设计原则 |
6.2.4 色谱正片叠底评估法定义 |
6.2.5 色谱正片叠底评估法的应用前景 |
6.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
6.3.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阶段文物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
6.3.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近期建设规划阶段文物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
6.3.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可行性研究阶段文物影响评估方法研究 |
6.4 小结 |
7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的西安实践 |
7.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实践 |
7.2 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实践 |
7.3 城市轨道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实践 |
7.4 小结 |
8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技术框架建构 |
8.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技术路线 |
8.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框架 |
8.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技术导则研究 |
8.4 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技术导则(草案) |
附 录A: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
附 录B: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相关参考 |
中国各省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概览 |
图目录 |
表目录 |
(5)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以一处或若干处涉台文物为研究对象 |
二、以区域性涉台文物为研究对象 |
三、以涉台文物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文化为研究对象 |
四、以涉台文物的保护规划和开发策略为研究对象 |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的形成背景与分布 |
第一节 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形成之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的分布 |
第二章 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的例举 |
第一节 血缘类涉台文物:泉州开元寺黄守恭祠 |
一、泉州市鲤城区血缘类涉台文物概述 |
二、泉州开元寺檀越祠——紫云黄氏黄守恭祠 |
第二节 文缘类涉台文物:泉州富美宫 |
一、泉州市鲤城区文缘类涉台文物概述 |
二、“闽台王爷庙总部”——泉州富美宫 |
第三节 商缘类涉台文物:“奉宪富美渡头碑’ |
一、历史上泉州市鲤城区与台湾之间的商贸往来 |
二、泉州南门一带的商缘类涉台文物 |
三、“奉宪富美渡头碑” |
第四节 法缘类涉台文物:鲤城区施琅史迹 |
一、泉州市鲤城区法缘文物的概述 |
二、泉州市鲤城区内施琅史迹勘揽 |
第三章 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的特点与作用 |
第一节 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的特点 |
第二节 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的作用 |
一、证实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拓宽两岸政治沟通渠道 |
二、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和发展 |
三、推动两岸文化的互动与发展 |
第四章 关于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的保护与思考 |
第一节 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的保护现状 |
一、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的现存状态 |
二、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保护中的不足之处 |
第二节、关于鲤城区涉台文物保护的建议与思考 |
一、关于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的保护建议 |
二、关于鲤城区涉台文物保护中产权问题的思考 |
结语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五缘文化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缘文化的提出和研究 (1989~1995年) |
二、五缘文化理论框架的建构 (1995~2003年) |
三、五缘文化理论的实践与提升 (2003年至今) |
四、五缘文化研究的展望 |
(7)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概述 |
第一节 咨询的沿革、属性、类型及与决策的关系 |
一、咨询的历史沿革 |
二、咨询的一般属性 |
三、咨询的主要类型 |
四、咨询与决策的关系 |
第二节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内涵及特点 |
一、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内涵 |
二、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特点 |
三、党委决策与行政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
第三节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基本问题 |
一、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内容 |
二、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原则 |
三、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体制机制 |
四、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程序与方法 |
五、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机构和队伍建设 |
第四节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一、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 |
二、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需要 |
三、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
第二章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建国后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情况(1949─1978) |
一、地方党委内部决策咨询机构的建立及作用 |
二、地方党委外部决策咨询机构的建立及作用 |
三、建国后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成功做法 |
四、建国后地方党委决策失误的后果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发展(1978─2010) |
一、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机构的恢复重建期(1978─1986) |
二、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稳步发展期(1986─2002) |
三、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继续发展期(2002─2010) |
第三节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 |
二、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方向 |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第三章 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地方党委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的积极探索 |
一、把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夯实决策咨询工作基础 |
二、注重形成合力,着力提高决策咨询工作质量 |
三、创新咨询工作形式,有效提高决策咨询效率 |
四、加强决策咨询队伍建设,提高决策咨询工作的组织保障 |
五、注重结合实际,提高决策咨询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
第二节 地方党委开展决策咨询工作存在的不足 |
一、领导者决策咨询意识还比较淡薄 |
二、决策咨询的制度化、规范化不够 |
三、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有待提高 |
四、决策咨询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以及相应的工作条件 |
第三节 制约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工作的原因分析 |
一、认识水平不高 |
二、制度约束不到位 |
三、智力支持体系不足 |
四、决策研究边界不清晰 |
五、决策技术支撑不足 |
第四章 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的途径和方法 |
第一节 增强民主、科学和依法决策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一、增强民主决策意识 |
二、增强科学决策意识 |
三、增强依法决策意识 |
四、增强决策责任意识 |
第二节 完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制度机制 |
一、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 |
二、完善地方党委调查研究制度 |
三、完善地方党委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
四、完善地方党委社会听证制度 |
五、完善地方党委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
六、完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第三节 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机构建设 |
一、建立相应的制度使专家咨询规范化 |
二、加强地方党委决策咨询机构的独立性 |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队伍 |
第四节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
一、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
二、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
第五节 积极扶持和发展现代咨询业 |
一、扶植和管理好咨询业 |
二、加快咨询机构的市场化进程 |
三、尽快建立咨询业的行业规范 |
四、制定法律和相关政策,提高咨询业的社会地位 |
五、加强咨询队伍建设,提高咨询水平 |
六、积极拓宽涉外咨询业务 |
第五章 西方主要国家决策咨询的概况及借鉴价值 |
第一节 西方主要国家决策咨询机构的基本概况 |
一、西方主要国家全国性官方独立咨询机构 |
二、西方主要国家政府内部的决策咨询机构 |
三、西方主要国家隶属政党的决策咨询机构 |
四、西方主要国家半官方的决策咨询机构 |
五、西方主要国家国际性的决策咨询机构 |
第二节 西方主要国家决策咨询的特点 |
一、决策咨询研究工作的独立性 |
二、决策咨询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
三、决策咨询研究人员采用兼职制 |
四、决策咨询机构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
五、决策咨询机构的人才结构合理 |
六、决策咨询有宪法和法律保障 |
七、咨询产业十分发达 |
第三节 西方主要国家决策咨询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
一、咨询机构类型要多样化 |
二、保证咨询机构的独立性 |
三、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9)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带动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闽台茶业合作的基础 |
二、新形势下闽台茶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三、“海西”战略下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的内涵 |
(一) 闽台茶叶共同市场的定义 |
(二) 闽台茶叶共同市场的目标 |
四、建立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应遵循的原则 |
(一) 在布局上坚持与“海西”战略紧密相连 |
(二) 以科技、文化作为切入点,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
(三) 提倡和谐、健康的新生活理念 |
(四) 循序渐进与辐射全国原则 |
(五) 利用全球华人圈, 打造乌龙茶文化 |
五、闽台茶叶共同市场的体系建设 |
(一) 以乌龙茶为突破口, 培育国内乌龙茶消费市场 |
(二) 以厦门为核心, 构建共同市场的茶叶贸易中心 |
(三) 整合两岸品牌, 提高品牌对产业带的支持 |
(四) 建立战略联盟, 实现利益共享 |
四、“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永续利用学术讨论会”在福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闽台漆艺研究 ——以沈绍安家族及陈火庆、赖高山、王清霜等为例[D]. 汤志义.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2]新时期福建省社会组织发展研究[D]. 余昌颖. 华侨大学, 2015(03)
- [3]闽台终身教育的发展与合作研究[D]. 左延玖.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4]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物影响评估研究[D]. 常海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5]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研究[D]. 陈丹妮.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6]五缘文化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林剑华. 闽台文化交流, 2012(02)
- [7]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D]. 张磊.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8]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9]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带动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J]. 杨江帆,庄佩芬,管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0]盘点与回望——’2005中国媒体年度发展报告[J]. 强月新,谭泽锋.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