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论文和设计-郑志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把手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一种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包括底座(1)、把手(2)和销轴(3),其特征是:还包括卡钩(4)、拉线柱(51)、拉线(52)和橡胶扣(53),底座(1)上把手(2)的一侧设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卡钩(4),拉线柱(51)的两端分别沿一个导向斜面(411)滑入定位钩槽(412)内;拉线(52)的内端系在拉线柱(51)的中部,拉线(52)的外端从挡板(11)处穿至底座(1)外,橡胶扣(53)套在拉线(52)外,橡胶扣(53)的内端面贴合在挡板(11)的外侧面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使用方便,坚固耐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包括底座(1)、把手(2)和销轴(3),把手(2)用销轴(3)可转动地设于底座(1)上,其特征是:还包括卡钩(4)、拉线柱(51)、拉线(52)和橡胶扣(53),底座(1)上把手(2)的一侧设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卡钩(4),卡钩(4)的上部为钩部(41),钩部(41)为向卡钩(4)外侧张开的敞口,钩部(41)敞口的底边为导向斜面(411),钩部(41)敞口的内端为定位钩槽(412),拉线柱(51)的两端分别沿一个导向斜面(411)滑入定位钩槽(412)内并嵌入定位钩槽(412)内被定位钩槽(412)固定;底座(1)上设有挡板(11),拉线(52)的内端系在拉线柱(51)的中部,拉线(52)的外端从挡板(11)处穿至底座(1)外,橡胶扣(53)设于底座(1)外,橡胶扣(53)套在拉线(52)外,橡胶扣(53)的内端面贴合在挡板(11)的外侧面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包括底座(1)、把手(2)和销轴(3),把手(2)用销轴(3)可转动地设于底座(1)上,其特征是:还包括卡钩(4)、拉线柱(51)、拉线(52)和橡胶扣(53),

底座(1)上把手(2)的一侧设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卡钩(4),卡钩(4)的上部为钩部(41),钩部(41)为向卡钩(4)外侧张开的敞口,钩部(41)敞口的底边为导向斜面(411),钩部(41)敞口的内端为定位钩槽(412),拉线柱(51)的两端分别沿一个导向斜面(411)滑入定位钩槽(412)内并嵌入定位钩槽(412)内被定位钩槽(412)固定;

底座(1)上设有挡板(11),拉线(52)的内端系在拉线柱(51)的中部,拉线(52)的外端从挡板(11)处穿至底座(1)外,橡胶扣(53)设于底座(1)外,橡胶扣(53)套在拉线(52)外,橡胶扣(53)的内端面贴合在挡板(11)的外侧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其特征是:底座(1)和卡钩(4)之间还通过至少三块加强筋板(6)连接固定,拉线柱(51)的外径和定位钩槽(412)敞口入口处的孔径形成过盈配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把手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

背景技术

汽车把手组件由把手、底座、边框、拉线组成,把手与底座之间用销钉、扭簧连接,拉线与把手连接,这种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从而导致螺钉松动脱落,所需要的尺寸增大,同时由于操作空间狭小,锁紧螺母较为麻烦。2. 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使用方便、坚固耐用的把手组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包括底座、把手和销轴,把手用销轴可转动地设于底座上,其特征是:还包括卡钩、拉线柱、拉线和橡胶扣,

底座上把手的一侧设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卡钩,卡钩的上部为钩部,钩部为向卡钩外侧张开的敞口,钩部敞口的底边为导向斜面,钩部敞口的内端为定位钩槽,拉线柱的两端分别沿一个导向斜面滑入定位钩槽内并嵌入定位钩槽内被定位钩槽固定;

底座上设有挡板,拉线的内端系在拉线柱的中部,拉线的外端从挡板处穿至底座外,橡胶扣设于底座外,橡胶扣套在拉线外,橡胶扣的内端面贴合在挡板的外侧面上。

所述的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其特征是:底座和卡钩之间还通过至少三块加强筋板连接固定,拉线柱的外径和定位钩槽敞口入口处的孔径形成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拉线柱的两端分别设于一个卡钩钩部的导向斜面上,拉线的内端系在拉线柱的中部,拉线的外端从挡板处穿至底座外并套上橡胶扣,拉动拉线,使拉线柱的两端分别沿一个导向斜面滑入定位钩槽内并嵌入定位钩槽内被定位钩槽固定。

两个卡钩被至少三块加强筋板垂直固定,保证强度符合要求;卡钩采用尼龙内衬玻纤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和韧性,既能在拉线柱开始嵌入时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又能在拉线柱嵌入后恢复原形,使卡钩一旦装入后就不易松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单个零件结构简单,便于注塑成型和标准化制造,产品装配工艺大大简化;

2. 装配工艺简单,装配成本降低,维修简单方便,节省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底座内部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包括底座1、把手2、销轴3、卡钩4、拉线柱51、拉线52和橡胶扣53,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结构是:

把手2用销轴3可转动地设于底座1上,使得把手2以销轴3中心为旋转点可以前后旋转,有一定的角度活动范围;

底座1上把手2的一侧设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卡钩4,卡钩4的上部为钩部41,钩部41为向卡钩4外侧张开的敞口,钩部41敞口的底边为导向斜面411,钩部41敞口的内端为定位钩槽412,拉线柱51的两端分别沿一个导向斜面411滑入定位钩槽412内并嵌入定位钩槽412内被定位钩槽412固定;

底座1上设有挡板11,拉线52的内端系在拉线柱51的中部,拉线52的外端从挡板11处穿至底座1外,橡胶扣53设于底座1外,橡胶扣53套在拉线52外,橡胶扣53的内端面贴合在挡板11的外侧面上。

本实施例中:底座1和卡钩4之间还通过至少三块加强筋板6连接固定,拉线柱51的外径和定位钩槽412敞口入口处的孔径形成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拉线柱51的两端分别设于一个卡钩4钩部41的导向斜面411上,拉线52的内端系在拉线柱51的中部,拉线52的外端从挡板11处穿至底座1外并套上橡胶扣53,拉动拉线51,使拉线柱51的两端分别沿一个导向斜面411滑入定位钩槽412内并嵌入定位钩槽412内被定位钩槽412固定。

两个卡钩4被至少三块加强筋板6垂直固定,保证强度符合要求;卡钩5采用尼龙内衬玻纤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和韧性,既能在拉线柱41开始嵌入时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又能在拉线柱41嵌入后恢复原形,使卡钩5一旦装入后就不易松动。

设计图

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7644.7

申请日:2019-01-2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761098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E05B79/06

专利分类号:E05B79/06;E05B79/22

范畴分类:33D;36F;

申请人:上海天怡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天怡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443 上海市宝山区共康路901号

发明人:郑志杰;徐彭菊;李振杰;吴其云;任荣;常青

第一发明人:郑志杰

当前权利人:上海天怡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彦

代理机构:31216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用于汽车把手组件的双卡钩连接把手论文和设计-郑志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