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莉(成都市建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外科610051)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402-02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的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整合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其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粘连性肠梗阻胃肠
前言
所谓肠梗阻,指的是肠内容物于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之一[1]。患病初期,梗阻肠段首先表现为解剖与功能性改变,进而造成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与继发感染,最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毒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死亡。粘连性肠梗阻是由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引发的肠梗阻,在肠梗阻患者中极为常见。本组将我院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进行单纯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对比疗效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在18至56岁之间,平均28岁;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6年;其中胃切除术后12例,阑尾切除术后27例,部分肠管切除术后5例,子宫切除术后7例,输卵管脓肿术后3例,宫外孕术后6例,且患者中17例有2至3次手术史。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体征,腹部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反跳痛或轻度肌紧张,腹部可见肠型或蠕动波,听诊可听见气过水声,腹平片可显示不同程度的气液平面,行B超X线检查后排除完全性肠梗阻患者。
1.2病例纳入条件
①有腹部手术史;②有腹痛、腹胀反复发作体征;③有慢性肠道梗阻症状或多次急性发作史;④X线检查可见肠内积气与液平面。
1.3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为了减轻患者胃肠内压力,患者在接收治疗前应禁食,同时服用三代头孢与灭滴灵等抗菌药物。接着为患者采取中药治疗,具体方剂为:芒硝、乌药、甘草、莱菔子各10克;大黄、厚朴、枳实、木香、当归、桃仁、赤芍各15克;丹参20克。发热患者可加金银花、连翘、黄芩,腹痛患者可加延胡索,恶心呕吐患者可加姜半夏、竹茹。加入500毫升水煎制复方大承气汤,患者经胃管注入2次/日,且每隔6至8小时为患者进行灌肠一次,一天共灌肠两次,直至患者腹胀症状消失、大便通畅时可停止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基础治疗。患者在接收治疗前同样须禁食,为使患者胃肠内压力减轻,可放置胃管。之后为患者采取每日1至2次,每次300毫升至500毫升肥皂水的灌肠。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抗生素治疗。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恶心、呕吐、腹痛,肛门可排气、排便;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肠腔内无积液与积气[2]。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X线检查肠腔仍有气积平面。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或明显加重,或并发腹膜刺激征;x线检查与治疗前对比无变化。
2.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后,临床疗效如表一所示。
表一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情况例(%)
3.讨论
现代西医学表明:粘连性肠梗阻多是腹腔手术中由于机械刺激损伤脏器的浆膜和壁层腹膜,加上手套表面滑石粉和炎性渗出物等因素导致术后形成腹腔粘连;发生肠粘连的重要因素还包括术中对组织损伤的程度。当肠管受粘连带压迫进而影响肠管通畅,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时则会造成粘连性肠梗阻。
肠梗阻属我国医学的“关格”、“肠结”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六腑为传化之腑,泻而不藏,以通降下行为顺,滞塞上逆则为病。凡有饮食不规律、劳累过度、虫疾内扰、内虚外寒、脾湿积滞、气滞瘀阻、热邪郁闭、阳明热结、饮停肠间等现象均有可能引发“关格”,并出现吐、胀、痛、闭等体征。气阻上逆则呕、气滞不畅则胀、气血不通则痛、大便干结不通则闭。治疗予以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复方大承气汤中大黄、芒硝相须为用峻下热结,荡涤积滞而除肠梗;厚朴、炒莱菔子、枳实下气可除胀气;赤芍、桃仁能有效活血化瘀,且能侵润肠道,既能协助其他药物治疗以达到泻结作用,又能预防梗阻导致局部血瘀而造成的组织坏死[3]。胃管注入复方大承气汤后可增强患者肠胃蠕动,荡涤胃肠的热结;还可活血化瘀,帮助清除肠道内毒素,使腹内炎症与全身中毒症状有所缓解,对机体的康复有较大帮助。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掌握有无绞窄性肠梗阻与及时中转手术是关键。所有患者服用中药后,医务人员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在服用中药后肠胃蠕动加快,疼痛也随之加重,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原因。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使用镇定剂,患者用药后应多注意观察与记录,避免造成绞窄性肠梗阻。
在观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动态中,若发现有以下情况须尽快中转手术治疗:①患者行非手术治疗48小时后仍不能排气排便,腹胀、腹痛加剧,肠鸣音减弱,脉搏加快,体温升高,出现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②治疗过程中腹痛无明显好转或腹痛加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③对入院时腹痛无有效缓解、腹部存在固定压痛性包块、有腹膜炎并绞窄性肠梗阻与休克体征的患者,不宜采取中医治疗,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在西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同时,配合服用复方大承气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多方位、多靶点的发挥其治疗作用,具有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可大大提高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有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乔丽平,石伟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6例[J].河南中医,2012,32(11):1517.
[2]牟春山,宋营.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4例[J].中国中医药,2012,10(17):32.
[3]张殿臣,杨大奎.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