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弘泽:浅析《论语》中的美学价值论文

范弘泽:浅析《论语》中的美学价值论文

摘 要:《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蕴涵了重要的美学价值。孔子以“仁”“礼”“乐”来丰富自己的美学理论,又将其理论实践于人、社会、自然界的方方面面。在对《论语》中的美学价值的研究,主要从如下几点入手:社会美、中和之美、“移情”的美学现象、审美情趣的差异、以“礼”为美、天人合一的美学观、美育主张。经过研究发现,《论语》中的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题、内容,其美学价值也不单单指一些理论学说,它并不是一种公式,而是深入到人生中,为我们的成长指明道路;深入到社会中,为我们完善人际关系做指导;深入到自然界中,阐明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美;美育;天人合一;中和之美;仁礼之美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编辑成书,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其中论诗、乐、文、美等内容,反映了孔子及儒家的美学思想。

《论语》以“仁”为核心,并以仁学为基础和出发点,引出其美学主张。认为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审美和艺术能起到特殊作用。其创立的儒家美学,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派别之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异位发酵床适用于传统的猪舍,但与猪舍保持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原本水冲舍的粪污处理模式中,还会产生比较大的污水量,而发酵床对于粪污的处理容量有限,也就需要对原有猪舍进行改造处理,以此从源头上进行污水产生量的有效控制。①实施完全雨污分离技术,特别是南方多雨的区域,还能有效减少污水量。②进行猪饮水洒落水的收集与分离。③进行粪污收集管道与收集池的防渗化处理。由于老旧的猪舍粪污收集管路与收集池多具有简便、开放的特点,防渗性能比较差,在长时间渗漏后还会对猪场的周边土壤与水环境造成影响,导致污水产生量极大增加。在经过上述整改措施的应用后,可以使污水产生量减少70%~90%,进而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3]。

一、社会美

道家放眼于宇宙自然,注重自然美。与之相辅相成,儒家着眼于社会生活,看中社会美。

粗略地划分,一切现实生活中的美,除了自然美之外,都属于社会美。由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主体,因此,这一主体的美,便是社会美的核心内容。社会美,往往表现于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美,包括人的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劳动美和人创造的物质产品的美以及精神产品的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从中体现出孔子对于人性美的界定。在人类社会中,人性美是区别于动物性的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人的本质、本性的美,是社会美之一。包括人的精神、品格、情感、言行的美,它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在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发展的,是人在自觉自由的创造劳动中、斗争中,在改造自然、自己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充分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推动人类进步的人的本质、本性的美。孔子在这一则语录中概括出一类人物的行为特征,“巧言令色”即“花言巧语”“阿谀奉承”“光说不练”。他总结道,这类人是没有仁德的。孔子把合乎“仁”的人性视为美,将“仁”看作是对人自身的肯定,对人性的肯定。这就以反面得出结论:要符合人性美,就必须摒弃“巧言令色”的恶劣习气。具备这种人性美,是实现人生崇高目标与远大理想“仁”的最基础条件,也是做人的根本标准。与此同时,孔子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认为做人要是没有“仁”,那么此人就无法正确对待礼仪和音乐。进一步强调了“仁”的重要性,再次说明了人性美的根本就是“仁”。

对两组孕产妇进行分析,实验组孕产妇宫颈评分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使用的乳房按摩,能够促进宫颈成熟。

在《论语》中,孔子的内在美,也即“心灵美”“精神美”,集中体现在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知识的态度上。内在美,是人精神世界的美,属社会美范畴。中国古代将心灵称作“内秀”“性善”等,心灵美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教育、学习、磨炼中形成的,它是人的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的内在依据和动力。“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表明了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总结了学习的方法。正是因为对学问的热爱,所以受到弟子的喜爱,正是有了对知识钻研,才有了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即心灵美的核心,孔子以他的内在美影响着我们。这种内在美是一种传承,“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大力倡导学习我国经典的诗词歌赋,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诗词背诵比赛,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形成社会的正能量,让每个人都去读书学习,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物质条件高度发展的今天,修炼自己的内心更为重要,再如我们从小就背诵《三字经》,是因为其中都是我们需要用一生来学习的为人准则。因此,孔子内在美的价值在于时时告诫我们需强大自己的内心,时时鼓励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知识。孔子弟子曾参也有其内在美的表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曾子的内在美全在一个“省”上,即反省、内省,在于不断地向内心提问,让自己的内心无愧于自己和他人。所以曾子的内在美告诉我们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不足。

水资源论证 水资源论证是指依据江河流域或者区域综合规划以及水资源专项规划,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的取水、用水、退水的合理性以及对水环境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的专业活动。我国为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根据《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水利产业政策》,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论证法规。

与此同时,音乐能给予人审美愉悦。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不难发现其中“美”指的是音乐美。音乐美是音乐这种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诉诸人们听觉的艺术样式的美学属性。其特点为存在于时间的流动中,带有具象性,以长短、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的音为基本素材,以节奏、旋律、和声、对位的纵横组织,表达一定情绪和情感,它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凝练。音乐美可以深入人心、陶冶性情、移风易俗,甚至起到激奋情绪、鼓舞士气的作用。《韶》创作于虞舜时期,其所使用的乐器众多,有甬钟、古琴、古筝、埙、笙等共三十六种二百余件。加之《韶》乐受到齐国俗乐的影响,吸收了新素材,具有地方色彩,曲调丰富悦耳。其中的“善”,指的是内容美。孔子评论《韶》尽善尽美,说明《韶》达到内容美与形式美或音乐美的高度统一,也说明《韶》具有中和之美。正因如此,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将音乐与肉相提并论,无疑是指《韶》带给人的审美享受,这种诉诸心灵的审美愉悦压倒了珍馐美味。重复说来,孔子表明得出乐曲《韶》尽善尽美的结论,实际上提出评判艺术作品的标准,即成功的艺术作品,必须具备中和之美,达到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既然孔子将中和之美作为一条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包括审美标准等。不可否认:中和之美这条美学原理,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这种价值,正是它具体的美学价值的体现。

二、提倡中和之美

面对审美情趣因人而异的事实,庄子提出“各尽其美”的命题。所谓“各尽其美”,就是对于某些对象或某些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喜好和偏爱,从中反映出各自的审美情趣。其实,庄子的命题源于《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朱熹注:“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故乐山。”仁者、智者各从自然对象上看到与自己道德品质的相通之处,从自然之物中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固有“乐山”“乐水”之好。其中包括的“乐山乐水”的结论,严格区分了审美情趣的差异性。如今这一结论,不仅仅是一条美学原理,而且被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人们所信从。从这一结论出发,大家形成共识:尊重不同的爱好,就是尊重个性,尊重人才。由此说来,这一结论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同时具备美学价值与理论价值。下面是孔子对于“文质”关系的论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本是讨论做君子的标准、修养,但同时涉及审美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指文采、文章,明显含有感性形式美的意味。相对应的“质”,是人所固有的内在品质,在艺术作品中应是指要表达的社会伦理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达到完美境界,“文”和“质”必须相辅相成,只有“质”,缺乏包括审美在内的文化修养,就显得过于粗野; 只有“文”,过于讲求修饰,缺乏内在的质地和实在内容,就会给人以虚华之感。所以理想状态应是“文质彬彬”,处于二者中间,把握好度。简言之,“文质彬彬”的美学思想,兼顾美的内容与形式,主张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其实,《论语》提出的这一思想,并非局限于美学领域,它也是做人的一条完美的标准。即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统一者,才是完美的君子。它指导着人们在健康的人生道路上奔跑。由此可见,《论语》的一些美学思想价值在于:往往成为指导人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移情在《论语》中经常出现。何为移情? 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将自己的感情移入审美客体之中。在审美创造中,移情表现为将自我之情移入外物、物境、创造的形象,使情感变成事物的一种属性,使原本无生命之物仿佛有了思想和情感,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在《论语》中最具代表性的章节如,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由此我们得知,松柏就是移情对象,其主要特征为苍劲、挺拔、耐寒。松柏的这些特征正符合儒学中要求为人刚毅、正直的标准。再结合礼崩乐坏、人心离散的时代背景,不难看出孔子是想如同那松柏一样,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承担改良社会的责任。于是将感情移入松柏之中,我即松,松即我,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再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这一节主要涉及关于生命、时间等观念。滔滔不绝的江河水,一去不复返,就如同时间一般,中间不会停顿,时时刻刻从我们指尖流过;就如同人的生命一般,都是有限的。孔子一生多数时间都是在宣扬儒学,希望社会、国家有所改变。可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未来以及儒学的传承发展有了深深的担忧,他也希望流水可以慢一些,时间可以慢一些,所以将这种对岁月如梭的感慨移到了漫漫河水,表现出自己对于时间、生命的珍重。《论语》的这类符合美学原理“移情”的例证,突出了审美心理在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岁寒松柏、不舍昼夜等,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成语;“移情”于松柏、流水等外物的系列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这一切正好说明《论语》的巨大美学价值所在。

与宰予形成鲜明对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这一章主要写颜回生活朴素。素朴美亦称“质朴美”“本色美”,中国古代美学较推崇素朴美。素朴美是人的素朴本真、坦荡自然的内在本质,其特征是自然、本色、质朴、纯真等,是社会美的特征之一。文中通过颜回粗茶淡饭的生活,展现他朴素的生活方式,说他并以此种生活为乐,更是表现出颜回对于朴素美的追求。“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表现了不同人对于美的欣赏与判断也不同。前者以这种素朴的生活环境为忧,后者以此为乐。其中奥妙,是因为美具有主观性。所谓美的主观性,就是由人的主观因素所决定的美的属性。由于人的审美观念、需要、能力具有差异性,所以美的欣赏与判断具有个体、群体的差异性。那究竟为什么孔子极力赞扬颜回对于朴素美的追求呢?因为孔子本人也曾追求朴素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论语·述而》)。在这里,孔子更崇尚审美的非功利性。审美是人发现、感受、体验、评价、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审美的非功利性是指审美中不带有主观的物质实用功利目的的性质。他认为颜回对于美的欣赏判断不涉及感官上的物质欲求、实用目的的利害关系,而只是主观上的目的性的满足和自由的愉快。说到底,孔子推崇社会美的朴素美,就是要求人们:摒弃贪图享乐的思想,养成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具备安贫乐道的精神。这也正是他倡导社会美的朴素美的价值所在。

三、探索“移情”美学现象

一般说来,案例教学指阅读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及思考教学案例组织课堂讨论及问题辩论以达到增强问题处理能力及思维推理能力目标的教学过程,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及专业理论,大大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问题分析能力。受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的影响,其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及课程体系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不相适应,尚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3]。同时,从现阶段我国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水平来看,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严重脱节等,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了主动迎合教学体制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更多复合型预防医学人才,必须引进科学的教学模式。

孔子具备某些美学范畴的人的美,包括内在美、外在美,符合社会美的一些条件。他在评论自己的弟子时,自然以他们是否符合社会美的一些条件为标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幕就是“宰予昼寝”(《论语·公冶长》)。宰予极为懒惰,大白天睡觉。“昼寝”在现实生活中是丑的,属于现实丑,懒惰又属于现实丑中的社会丑。《论语》将人物宰予这一丑的行为叙述出来,通过对其批判、揭露,进而以丑衬美,使人透过丑的对象联想美,由否定丑再到追求美,实现心灵的一次净化。对此,孔子以朽木、粪土之墙之喻来训斥宰予,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强化对丑的厌恶情绪,揭示丑的本质,使之更丑,告诫我们不要效仿之,让人们主动追求美的事物。

四、区分审美情趣的差异,兼顾美的内容与形式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孔子自觉担当恢复礼乐的重任。孔子把“乐”的境界作为最高层次,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的学习最终都要立足于“乐”。据此,儒家把乐的美归结为“中和之美”,把中和看成天下之“大本”与“达道”,认为中和为人的情感表现最适宜状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如《论语·泰伯》记载:孔子很欣赏《关雎》之乐,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的确《关雎》善用双声、叠韵、重叠,这能增强音乐的节奏感。诗歌风格清新鲜丽,抒情柔缓,独特之处在于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特点,因此,在《论语·八佾》里,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将情感把握得恰到好处。《论语》倡导的中和之美,是以孔子的中庸之道作为哲学基础的。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和之美的价值取向正在于:要求人们时时处处以中庸的最高道德标准衡量自己,致力于中庸的道德建设: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正守常,恰到好处;遵循不可变易的规律,均衡发展,和谐相处。

五、以礼为美的美学思想

在儒家美学之中“仁”是整个理论学说的统帅,而“礼”并非单纯的外在约束,孔子认为礼应建立在个体情感认同和人性内在欲求的基础上,这种基于仁的礼就不再是自外作,而是由衷发,是心悦诚服自然而然的。如“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论语·季氏》)指出凡是由于行动受到礼乐的调节而获得的快乐,则是有益的。强调礼乐之美所引起的感官愉悦有着社会伦理的内容,不同于单纯的生理快感。再如“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孔子引用绘画用语,意在说明美女虽有倩,盼素质,还须以礼成之,正如素在绘画中所起的决定作用一样,表达出儒家以礼为美的美学思想。屈原《离骚》在回顾主人公的经历时,强调指出:在“内美”即天资美的基础上,在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增长了“脩能”即优越的才干。与之相比,《论语》以礼为美的美学思想,恰恰强调的是:在具备美好的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后天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的重要性。就是说,人们需要习礼作乐,包括需要经风雨、见世面,从中增长知识与才干,逐步地将自己锻炼成为内美与脩能齐备的优秀人才。完全可以说,时至今日,《论语》以礼为美的美学思想,仍然具有借鉴的价值。

人的行为、动作、举止、仪表等的美,都是行为美,是社会美之一。个体的行为美表现于生产劳动行为和改造自然、社会行为及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关系的行为的美,如劳动中克勤克俭、学习中谦逊谨慎、生活中以礼待人。行为美是人性美、人格美、心灵美的表现形态。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子禽不明白为何孔子去任何国家都倍受敬重)在于孔子平时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就是因为这些行为所以受人尊敬。再如: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躇如也,与与如也。(《论语·乡党》)孔子在朝廷时,与下大夫交谈,温和而又愉快的样子;与上大夫交谈,和悦中正而又有谏诤的样子。君主视朝时,孔子敬畏而又从容不失威仪的样子。这一节同样展现了孔子的行为美,上朝前,上朝过程中,与上大夫、下大夫、君主交往时不同的行为方式,他的这些表现正符合行为美中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要求。这种行为美的价值所在即为规范处理,上下级关系、同僚之间的关系。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幅场景,“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孔子每到周公庙都会谦虚向人求教,在有些人看来,孔子是什么都不懂,实则是孔子时刻保持谦逊,是在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言谈。孔子这一行为美的价值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用礼规范自己便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现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工业化中期,制造业仍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主要产业,在通过制造业集聚的正外部效应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合理建立产业园区,控制好制造业集聚的规模,防止出现拥挤效应,并积极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的产业,促进制造业产业向周边转移,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各地区不能片面追求 “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应根据各自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促进地区间互补性和关联性较大的产业协调发展,并提供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避免恶性空间竞争和产业布局同构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

六、表现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我们论述了《论语》中所蕴含的许多美学思想,孔子以美学思维来丰富“仁”“礼”“乐”等概念,其终极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心灵境界。“道不行,乘桴于海”(《论语·公冶长》),孔子说如若主张行不通,我更愿坐个木舟漂浮在大海,儒家学派追求天人合一,认为人的审美活动,是人与天相互协调,这种协调也是一种心灵的自由。从天与人的关系,来谈人对自然的审美,《论语》中有一则专门记载了孔子与学生们探讨人生境界的追求:子路希望管理军队,冉有希望有机会治理一个国家,公孙赤希望做一名礼仪官。这三位学生所追求的是为社会做贡献,即“道德境界”。不同于这三位学生,曾点表明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意思是说,暮春时节,穿着春服,和亲朋好友游泳、吹风、唱歌。孔子听后极为赞同,表明天人合一是人生至高追求。这与西方美学截然不同,西方美学认为自然如人类社会是分开的,他们将“物”与“心”对立,成为两条分支,表现形式是征服自然,展现人的力量。所以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美学思想。回顾中国哲学、美学发展的历史,我们知道,继《论语》表现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萌芽之后,荀子提出“天人之分”的美学思想。子思、孟轲、邹衍等衣钵相承,正式确立“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随后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之说。这些命题从各种角度阐述天与人或者说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司马迁的“天人之际”说,再次指明天道与人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后来,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说,“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论,更接触到人与自然相互区别、作用、依赖、影响、对立、联系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王国维《人间词话》从文学创作角度,谈论“有我”与“无我”之境,仍然关涉“天”与“人”两项内容。

一目了然,《论语》表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萌芽,揭开中国哲学、美学领域,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序幕。这一美学思想的破土立根之功,还是不可小觑的。

七、首次提出美育主张

孔子一生不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美学批评理论,与此同时他很重视“美育”,是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思想家。美育亦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它将美学理论实践于日常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之中,体现了美学的目的、任务、功能,是美学、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它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并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构成教育的统一整体,其目的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培养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推动人全面发展。“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不光要有智有勇,还要多才多艺,学会去创造有文采的诗歌语言,去欣赏美的事物。孔子大力提倡礼、乐、诗、书、射、御,首次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学说,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张。教授弟子如何去赏析《诗》时,提出“兴观群怨”之说,这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为美育做出极大贡献,其美育思想对我们的影响延续至今。

“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为活跃开拓、最具创造力的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在《论语》中,孔子以其独特的美学视角来看待社会、人生、艺术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儒家美学。孔子将“仁”“礼”“乐”作为美学的三大主干,贯彻于日常生活、人伦情感、文学艺术、政治观念中。由此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题、内容。与西方美学不同,孔子提出以和为美的审美主张,更加注重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的关系,将美学引入了更高的境界,影响了后世对于美的认识,成为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所以中国乃至世界美学的发展,孔子及儒家学派在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论语》中的美学价值需要我们继续去挖掘。

参考文献:

〔1〕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7.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

〔3〕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4.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1.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5.

An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 Value in The Analects

FAN Hong-ze,DONG Lian-xiang
(Academy of Literature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The Analects is a classic work of Confucianism, which contains important aesthetic values.Confucius enriched his aesthetic theory with "benevolence", "ritual" and "le", and applied his theory to all aspects of people, society and nature.In the study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Analects, it mainly starts from the following points:the beauty of society, the beauty of neutrality, the aesthetic phenomenon of "empathy", the difference of aesthetic taste, the beauty of "ritual",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Aesthetic view, aesthetic education.After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 aesthetics in The Analects has laid the theme and content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Its aesthetic value does not only refer to some theoretical theories.It is not a formula, but a deep into life, for our growth.Identify the road; go deep into the society, guide us to improve ou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go deep into the natural world and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Keywords:Social Beauty;Aesthetic Education;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Beauty of Neutrality;Beauty of Benevolence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8-0053-05

收稿日期:2019-05-07

(责任编辑 赛罕其其格)

标签:;  ;  ;  ;  ;  ;  ;  ;  ;  ;  ;  

范弘泽:浅析《论语》中的美学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