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语境论文-魏美仙

村落语境论文-魏美仙

导读:本文包含了村落语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村寨生活,阿卡史诗,传承,生成

村落语境论文文献综述

魏美仙[1](2019)在《村落语境中的史诗传承——对水河新寨《雅尼雅嘎赞嘎》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村寨是少数民族民众生存的地理和文化基本单元,村落语境中的文化传承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本文以哈尼族阿卡人聚居的水河新寨为田野点对其迁徙史诗进行考察,认为基于村落语境和史诗特点,史诗传承要从其与民族文化生活关系出发,在其当下纯文本性和活态性遗存生存样态基础上,通过外部相关文化事件的介入和内部史诗自身生成机制的完善两个途径,以续接民俗生活的半活态和文字、影像、图画等文本方式落实落地。(本文来源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郭平[2](2019)在《记忆与口述:现代化语境下传统村落“记忆之场”的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与研究成为一个时代性的焦点命题。借鉴记忆之场理论,赋予传统村落新的学术概念和研究进路,使其所承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获得新的表征,凸显历史记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实、社会及学术价值和意义,我们提出博物馆建设和原住民口述史调查两种重要的记忆保护方式。在此理路引导下,原住民的主体性会更加受到尊重,现代化的传统村落应发展成为保有丰富、悠远、多元历史记忆的文化单元。(本文来源于《民间文化论坛》期刊2019年03期)

张秋[3](2019)在《村落语境中的民族艺术传承——以师宗彝族绑神猴面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艺术性表现,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多样的传承现状。本文以师宗县彝族的大堵杂村和板桥河村为研究个案,对依附于不同村落语境下的面具艺术传承现状进行梳理。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与村落文化、文化持有者调适、传承人维系等因素相关,展现民族艺术的当下发展境遇。通过对绑神猴面具的不同传承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作为代表师宗彝族的绑神猴面具,该如何创新性联动发展,进而传承保护其民族文化特色。(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5期)

宓鑫君[4](2019)在《新媒体语境下主旋律纪录片的影像审美与创新——以系列纪录片《中国村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基于作者创作《中国村落》的经历,探讨主旋律纪录片如何实现叙事方式和影像审美的创新。《中国村落》是新媒体语境下的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方式,坚持现实主义,以中国村落生活、文化、历史作为题材背景,以电影化的叙事方法和极具造型感的视听语言,探索地理景观的象征意义并传播村落文化,在达到实用性纪录片的宣传性诉求之外,力求在叙事方式和影像表达上寻求突破,不仅完成了主题表达的升华,也使得影片在审美观照和文化想象上极具时代气息。《中国村落》的创作理念也许会给当今的主旋律纪录片创作带来某种启示。(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05期)

罗康智[5](2019)在《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对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后不难发现,其主导思想主要是立足于传统村落的价值观立论,但对传统村落破坏的罪魁祸首又正好是对传统村落的当代价值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破解这一难题的办法,只能是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破解对传统村落当代价值认识的误区,使这些传统村落焕发生机,中国的传统村落就能凭借其当代的存在价值实现自我保护。(本文来源于《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李远行,蔡光前[6](2018)在《乡村脱序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村落社区类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村落社区的类型分析是在宏观与微观、国家与农民之间,依照人口、边界和惯习建立起的一种中观层面的解释框架。在这种解释框架之下,对于村落社区大致可以分为叁类:宗族共同体、自然村落和集市社区。村落社区面对现代国家政权建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最终解体,意味着传统村落社区秩序的结构基础逐渐崩溃。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村落的理想类型及其构建社会秩序的结构要素,以期为重构乡村秩序和组织营造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8年09期)

孙伟,秦杨,史素蓉[7](2018)在《视觉认知语境下的徽州“非遗”古村落设计美学要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徽州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村落的典型类型,体现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生态和社会历史文化,是徽州地域独具特色的文化"标本"。探究与分析徽州古村落的设计美学要素(形式美学、功能美学、技术美学、生态美学),可以梳理和汲取传统地域文化的设计美学思想,为徽派建筑设计和当代设计提供有效的设计观和实践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去认知和解读安徽省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风骨与广博的地域人文精神,以系统保护和大力弘扬特色文化为辅垫,丰富安徽省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理念。(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长福[8](2018)在《民间美术复兴语境下的村落文化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带来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村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村落原有的精、气、神在消亡。拟以传统民间美术的复兴为切入对村落文化生态现状进行研究,寻找传承村落文化的方式、方法,从而构建出自觉、自然的村落文化传承的策略。(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8年06期)

宓鑫君[9](2018)在《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用讲故事的方式传播村落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村落文化题材类的纪录片是以中国村落生活、文化、历史作为题材背景的纪录片,该类纪录片蕴涵着深厚的村落文化底蕴,是反映我国村落地区发展变化、传播中国村落文化的主要方式。中国村落题材的纪录片是新媒体语境下的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方式,以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播村落文化。但是目前来看这种方式的影响力并不理想,所以如何改变现状,是拓展村落文化题材纪录片市场以及扩大中国村落题材纪录片影响力所需要分析一个问题。(本文来源于《新媒体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段牛斗[10](2018)在《区域与网络:历史语境中的晋东南传统村落》一文中研究指出晋东南是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区域社会史的研究重点。山西省长治市境内的10处代表性传统村落,从交通线路和商业区位,以及不同的聚落职能对乡土建筑的影响,基本可以反映这一区域的历史地理、居民来源、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特征。晋东南地方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基层社会发展的自然和文化因素,决定了晋东南农村在明清至近现代的历史演变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期刊2018年02期)

村落语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与研究成为一个时代性的焦点命题。借鉴记忆之场理论,赋予传统村落新的学术概念和研究进路,使其所承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获得新的表征,凸显历史记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实、社会及学术价值和意义,我们提出博物馆建设和原住民口述史调查两种重要的记忆保护方式。在此理路引导下,原住民的主体性会更加受到尊重,现代化的传统村落应发展成为保有丰富、悠远、多元历史记忆的文化单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村落语境论文参考文献

[1].魏美仙.村落语境中的史诗传承——对水河新寨《雅尼雅嘎赞嘎》的考察[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

[2].郭平.记忆与口述:现代化语境下传统村落“记忆之场”的保护[J].民间文化论坛.2019

[3].张秋.村落语境中的民族艺术传承——以师宗彝族绑神猴面具为例[J].中国文艺家.2019

[4].宓鑫君.新媒体语境下主旋律纪录片的影像审美与创新——以系列纪录片《中国村落》为例[J].当代电影.2019

[5].罗康智.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

[6].李远行,蔡光前.乡村脱序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村落社区类型分析[J].学术界.2018

[7].孙伟,秦杨,史素蓉.视觉认知语境下的徽州“非遗”古村落设计美学要素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8

[8].李长福.民间美术复兴语境下的村落文化传承[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

[9].宓鑫君.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用讲故事的方式传播村落文化[J].新媒体研究.2018

[10].段牛斗.区域与网络:历史语境中的晋东南传统村落[J].中国文化遗产.2018

标签:;  ;  ;  ;  

村落语境论文-魏美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