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郑州路小学266700
随着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一些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尤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能否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更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一直在探索这一问题。其宗旨是: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由“让我学”到“我要学”。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全面培养他们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表达的综合能力。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关键。
如何做好这一工作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培养阅读的主动性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写作的基础。以往学生阅读是被动的,受老师的约束。让读什么就读什么,让怎么读就怎么读。因而非常机械,往往读完了还不知文章写了什么。其效果可想而知。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激发兴趣上狠下工夫。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每一篇文章的导语,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兴趣只是培养主动性的开始,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也就是会读的问题。这要把握适当的时机。兴趣激发后,让学生在阅读时,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获得了哪些知识?可以从如下入手:
1.带着问题去读。
2.及时总结讨论。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交流自己的收获。
3.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阅读的目的之一。在指导阅读中,除了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外,还要学习书中的语言表达。
二、巧妙引导,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
兴趣培养了,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观察的顺序性,观察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顺序,同时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观察。
2.发挥联想,横向开拓。小学生的观察是单一性的,纵向的,你让看什么就看什么。观察就是单纯的用眼看,这样时间久了观察的兴趣也就淡薄。因而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即要发挥联想,横向开拓,掌握观察的真谛。
三、创造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心理学认为:思维能力是智力因素的核心,是人类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必需的重要心理条件。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无一离开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在开发阶段,因而我们应积极开发,不能限制扼杀在课堂教学中。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处在有由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阶段,因而高年级以抽象思维为主,但具体思维仍起很大作用。了解了这一特点才能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轻易地肯定和否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老师加以引导即可。语文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主动性,非逻辑思维的主动性的培养也显得很重要。如:学生对一些文章的观点认识,在写作中丰富的想象,这些发散思维等。小学生的思维里充满天真、好奇,也很丰富,这就要创造机会加以培养。
四、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写作是表达的一个方面,它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它与读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读写脱离。这样写作学生就缺乏主动性。因此要注意二者的有机结合。
1.从“读”到“说”有机过渡。有了前面的阅读基础和能力,就经常创造说的机会,进行训练,只有会说,才能做到会写。读完一本书,口头交流谈体会、谈感受。班里、家里发生的事,抓住要点进行叙述,然后评定,他用了哪些好词、好句?好在哪里?这样就做到了从读到说的有机过渡。
2.由说引发写作动机,完成主动写作。口语表达能力强了,即会说了,然后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把你说的写下来,让大家也来分享你的感受?经过反复训导,逐渐就有了写作的动机和欲望。学生的主动写作也由此开始。
五、反馈信息,主动评价
反馈信息,主动评价,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系统论角度讲,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也是一个闭合的回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主动评价就是这一回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把学生在学习中的情况信息反馈回来,让学生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既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最后完成主动学习这一总目标。当然,这需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宏观上讲可分三步,一是教师评价,二是集体评价,三是自我评价。评价的依据来自教和学的目标,因此实际教学中,要建立一个目标体系,知识方面、能力方面、近期的远期的都要通盘考虑。
教师的评价是评价的初级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主动学习,然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评价。分数式、评语式、等级式灵活运用。
集体评价是第二阶段,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教师组织为学生集体评价,重点让学生学会评价方法,实现由教师评价向自我评价过渡,这主要包括评价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可主要采用评语式。
自我评价是最后阶段,学生初步具备了评价能力,从建立自学目标到自我评价,全由学生自己进行。这样就达到了主动学习的最高层次。初步形成了“我要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好”这一主动学习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形成,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更需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探讨,逐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