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琳: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赵琳琳: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京津冀地区一体化驶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人才作为第一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其他生产要素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我们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为京津冀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献计献策。本文阐述了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立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提供解决对策。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发展

京津冀地区作为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在全国居领先位置。京津冀地区陆地占有面积为21.67万平方公里,人口高达6967.8万,主要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包括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廊坊、沧州、邯郸、衡水、邢台等主要城市。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该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必须推动一体化进程,以促进京津冀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助。而想要推动一体化进程,必须对区域内各方面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其中,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其配置更是重中之重。

在石英岩、片麻岩、片岩、变粒岩中,石榴石广泛发育,十字石常与蓝晶石和石榴石共生;黑云变粒岩及黑云片麻岩中常可见到矽线石;蓝晶十字黑云变粒岩、黑云母石英片岩及黑云母片岩中均有堇青石出现,这些都是典型变质特征矿物,反映变质相为中低变质相,即角闪岩相。

一 要想实现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首先就要加强地区人才的一体化,因此在该地区进行人才队伍建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人才资源聚集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其具有较高的人才培养能力,人才资源的规模和素质均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然而,该地区在人才资源结构、人才利用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京津冀地区后期的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在水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方面,引进了河流“水华”控制、大型渠道清污、深水疏浚、污泥处理、水面垃圾清除、微菌生物污水处理等技术和仪器38项;创新转化技术和产品67项,开发了清污辅助决策系统,改进了深水和水面清污设备,取得专利22项,成果在广东、江苏、天津、上海等地进行成功运用;不仅促进了对污染源的控制能力,提高了水环境机械治理水平,而且提升了水环境生物修复能力,为从根本上治理我国水环境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技术支撑。

1.人才总量比较大,但整合利用度不高。尽管京津冀地区人才总量较大,但是各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不足以满足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另外,高层次的优秀人才主要集中在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分布在企业中的高层次人才表现严重不足,这导致了行业结构性的人才失衡。

2.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与低效率并存。京津冀地区的人才主要聚集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等,这造成了发展快的城市出现人才浪费现象,而对于发展较慢的城市却出现严重的人才资源不足,造成较低的人才利用率,这会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解决京津冀三地之间的思想壁垒。虽然京津冀三地在一体化背景下签订了许多协议,但相比河北而言,京津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这就导致了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出现“河北积极、京津冷淡”的现象,该现象大大影响了三地的合作效率。京津冀地区建立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各地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优化人才的经济和生活环境,使各层次人才可以更自由和平等地进行对放和交流,促进人才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在合作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选、用、育、留产生积极的效应,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4.人才资源区域内流动率低,人才市场体系有待完善。由于档案社保以及户籍管理等原因,人才资源的区域内流动受到大大限制。另外,尽管京津冀地区正逐步形成人才市场体系并对于人才的市场配置作用日益明显,但仍缺乏合理人才的流动机制。此外,在人才市场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制制度,同时存在监管能力弱、宏观调控乏力等显著问题。

葡萄作为一种喜光植物,所以在促成栽培的过程中进行良好的光照调节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更好的保证棚内葡萄可以得到充分的光照,果农每年都应该为大棚更换新的无滴膜,在这个基础上也可以通过在葡萄藤下设置反光膜和膜下滴灌技术来更好的保证葡萄的光合作用。

针对以上京津冀地区在人才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顺利,快速发展,在区域内建设人才队伍并实现区域内人才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从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以来,京津冀地区一直在进行区域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为了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完善区域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京津冀人才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针对目前京津冀地区人才一体化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寻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要集中在京津冀三地的体制壁垒、三地的经济发展差异、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重叠导致人才需求冲突、三地的思想文化差异等方面,要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突破这些难点:

二 在京津冀地区人才一体化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及突破方向

沈琳等以河北省为第一视角,针对目前京津冀地区人才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对京津冀地区高学历人才密度、产学研经费支出、新产品产值、发明专利数情况等数据的对比分析,最终得出了结论认为:“京津冀区域间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分布很不均衡”,同时该研究也提出:在区域人才合作方面,相对于河北省,京津两地缺乏积极性,京津冀地区的人才合作长效机制有待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克服目前较为松散的合作机制。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归结于经济差异、各自为政的体制和三地政府缺少全局观念三个方面。该研究提出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应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并对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1]。申永志等对京津冀地区目前人才合作面临的现实困难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将其归结于环境差异造成的人才分布不均、体制壁垒、人才战略规划方向不清和招贤引智力度不够四个方面。此外,该研究还指出欲构建京津冀地区人才合作机制,需在加快制度协调和政策衔接、健全人才合作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四个方面寻求突破[2]。郭丹云等认为,京津冀地区的人才合作具有形式高于实效,缺少法律保障、体制壁垒大大阻碍人才合作发展,缺乏法律将其击破的缺陷,因此建议通过出台《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发展纲要》、建立京津冀区域性立法合作机制、建立京津冀区域人才行政组织三个方法,构建京津冀地区人才合作良好的法律环境[3]。袁素娟等对影响京津冀地区人力资源配置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并提出利益、区位优势和完善的制度体制对京津冀区域内人才聚集具有重要作用;指出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存在着人才合作层次不高、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区域内人才资源流动率低、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并建议通过树立人才资源共享的理念、优化人才素质结构、突出高端引智等途径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改善[4]。刘欣雨等认为,在推动京津冀地区人才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河北积极,京津冷淡”、三地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合、制度和法律上缺乏对人才的保护、缺少高层次专门人才、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对京津冀地区人才一体化的推进。该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要从更新观念、优化产业结构、保护人才权益、优化人才结构四个方面入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促进京津冀地区人才相互交流和长期发展[5]。桂昭明对京津冀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对京津冀地区间交流融合的路径提出相应观点,该研究认为: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三地经济结构“错位”,而不是通常所说的经济结构“均衡”;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是三地人才结构的“错位”配制以实现“互补”,而人才结构的“完整”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个重要的行动方案应该是各地根据自己人才的发展实际“扬长避短,各安其位”[6]。张力学等运用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方法,选择张家口市为研究对象, 对该市人才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有利于张家口市发展的人才战略[7]。李金辉等指出京津冀人才开发合作中仍存在合作机制松散、合作领域狭窄、人才流动机制不活、人才载体的承载力不均衡等问题,并提出将其原因归于人才理念偏差、体制障碍、经济差异三个方面。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在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应京津冀地区形势的可推进该地区人才开发合作的对策[8]。王建强等从文化思想差异、经济差异、体制差异三个方面对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困境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河北省为第一视角,对其在一体化中的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的人才发展策略[9]。李一凡指出现在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主要存在体制差异、产业结构部分一定程度重叠、三地之间差异悬殊三个方面。对京津冀三地人才结构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京津冀应根据各自的人才结构,选择错位发展的路径[10]。何勤等针对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实现京津冀互联互通、优化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对京津冀区域产业进行差异化定位和合理分工、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平台等建议以加强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人才合理流动,对人才进行优化配置[11]。杨春芳等以天津市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天津市的16所高校并对其人才引进状况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发现高端人才大量集聚情况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调研结果,作者提出天津市要从制定差异化的人才集聚规划、建设人才集聚载体、创新区域人才引进基础性政策、实现与京冀人才引进政策的对接与融合四个方面入手,体现天津地区集聚高端人才的独特优势[12]。刘海云等比较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人才学历结构、高层次人才数目、人力资源创造力、工资收入、从业人员行业结构的差异。尤其对河北省地区人力资源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人才一体化的对策。作者提出:要想提高京津冀地区人才一体化的进程,要从完善区域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机制、完善教育财政投入、优化人才培养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流动政策这五个方面入手[13]。王海旦通过查阅京津冀地区人才一体化的发展历史资料,对京津冀地区人才现阶段的差异进行比较,文中借鉴了韩国首尔地区的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经验,根据京津冀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新时期推进京津冀地区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思路[14]。

3.企业面临的人才发展问题。目前,京津冀地区人才的选、用、育、留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系统,这对该地区大多处于起步和高速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讲对人才的培养和留用效率较低。

2.解决京津冀地区之间的体制壁垒。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各自为政”,对协同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关于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社会保障、人才市场管理、人才资格管理、工资福利等方面的政策规定有较大差别,这些因素都成为限制人才在区域内的流动主要原因。此外,三地存在各自为战的竞争思维,均出于对本地利益的考虑,欠缺共赢意识。京津冀地区的政府工作人员要树立共赢的发展大局观念,正确认识人才共享对京津冀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破除固有的“人才为我独用”“人才独享”观念,为地区人才共享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提高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好坏和经济科技水平的高地,必然会影响到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京津冀人才市场主要位于经济发展较快,较发达的地区,优越的经济环境以及先进的技术力量对推动地区人才市场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前瞻性必然也会带动三地人才市场发展的前瞻性,发达的技术力量必然使人才市场的服务具有专业化和多元化。

通过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解,寻找出目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寻找有效对策,对完善区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京津冀地区人才一体化建设,突破目前限制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发展的壁垒,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和社会价值。

Mountains hidden in mist after summer-rain, much snow is waiting in autumn.

参考文献

[1] 沈琳,刘力军,朱静.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J].河北企业,2014,(6):81-82.

[2] 申志永,袁素娟,唐欣,等.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现实困境与机制重构[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46-48.

[3] 郭丹云,赵红染.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法制构建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3,(7):167-168.

[4] 袁素娟,郭丹云,申志永,等.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3,(16):23-28.

[5] 刘欣雨,刘悦.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研究[J].商,2014,(19):21-23.

[6] 桂昭明.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思考[J].第一资源,2011,(3):1-20.

[7] 张力学,张晓星,宇小兵,等.京津冀人才合作进程中张家口市人才发展的SWOT分析[J].才智,2013,(33):293-294.

[8] 李金辉,王亮,张冰.京津冀人才开发合作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人才,2009,(15):16-19.

[9] 王建强,王元瑞,刘玉芝.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与人才发展策略[J].河北学刊,2006,26(2):189-193.

[10] 李一凡.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推进难点及错位发展思路[J].经济论坛,2014,(12):18-21.

[11] 何勤,刘雅熙.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5,29(2):83-87.

[12] 杨春芳,马开剑.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高端人才集聚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17):46-49.

[13] 刘海云,杨琰,刘艳君.加快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5,29(2):18-22.

[14] 王海旦.关于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思考-基于河北视角的研究[J].商,2014,(18):27.

本文引用格式:赵琳琳.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56):33-35.

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6.014

作者简介:赵琳琳,男,满族,辽宁抚顺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医用材料。

标签:;  ;  ;  ;  ;  ;  ;  ;  ;  ;  

赵琳琳: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