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和开腹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临床对比刘海容

腹腔镜和开腹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临床对比刘海容

虎林市中医医院1584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肺栓塞以及麻痹性肠梗阻,但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种类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分期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有望完全取代传统开腹手术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分期手术;开腹分期手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在45~55岁的人群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了明显上升的趋势。相关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可达0.6%以上[1],且口服避孕药、不孕以及肥胖等因素均促进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未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五年生存率不足45%,中位生存时间不足24个月[2-3]。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开腹手术后,配合放化疗防止肿瘤扩散,但是由于开腹手术可能需要将子宫及附件切除,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也相对较差[4]。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的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分组研究探讨腹腔镜和开腹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56.5±4.2)岁,体重指数为(25.3±3.2)kg/m2,13例患者有手术史,12例患者已经绝经,平均分娩次数为(1.5±1.1)次;对照组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55.1±3.4)岁,体重指数为(25.5±2.2)kg/m2,14例患者有手术史,9例患者已经绝经,平均分娩次数为(1.6±1.2)次。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平均分娩次数以及患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全身麻醉实施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且采取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手术范围均相同。术后均实施抗感染治疗,患者静脉滴注3d抗生素,并动态监测体温波动情况,适当调节抗生素使用情况,且根据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确定导尿管拔除时间。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术后1、6、12个月各进行1次,包括阴道及盆腔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和B超检查。

观察组: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实施全子宫切除术,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全身麻醉后取头低脚高截石位,置入导尿管、举宫器,插入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力12~15mmHg;于脐部置入管针,放置腹腔镜并在腹腔镜监视下于左右侧下腹置入第2、3、4个管针;放置完毕后探查盆、腹腔,留取腹腔冲洗液150ml;于子宫两侧的外侧缘用百克钳联合超声刀电凝切断双侧骨盆的漏斗韧带和圆韧带,并打开阔韧带,钝、锐性分离结合打开膀胱返折腹膜前推膀胱;用超声刀紧贴宫颈拧断双侧子宫动静脉、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之后经腹腔镜下切除子宫及双附件,并经阴道取出,缝合阴道残端并冲洗、止血;打开髂血管窝,切除髂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和闭孔淋巴结[5]。对照组:采用开腹分期手术治疗,具体过程如下:患者取平卧位,选择下腹正中线左旁1cm纵向绕脐切开,切口长18~20cm,逐层进腹,切断双侧骨盆的漏斗韧带,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切断双侧圆韧带,并膀胱返折腹膜下推膀胱;切断双侧子宫动静脉、双侧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沿阴道穹隆环切子宫及双附件,使子宫颈也完全切除;缝合阴道残端,进行淋巴结切除,依次切除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关腹[6]。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均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肺栓塞以及麻痹性肠梗阻,但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种类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子宫内膜癌,目前临床中大都主张采取手术治疗,其中手术分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关键价值[7]。传统开腹手术主要是进行腹腔探查、病理检查后行腹部且将筋膜外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等,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随着微创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得到较大的推广,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也得到较大的推广[8]。本文研究发现,腹腔镜分期手术的出血量少、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主要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首先,腹腔镜手术的切口较小,且无需关腹的流程,避免了不必要的出血;第二,腹腔镜引导下的手术视野更为清晰,加压建立气腹产生的压力使组织间隙更加容易分离,还能够对小血管出血起到较好的压迫作用[9];第三,超声带等手术器械的应用使手术中止血速度更快。此外,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创伤较小,对患者盆腔的干扰较少,因此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组研究发现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淋巴结切除数量差异小,提示腹腔镜分期手术能够达到很好的疗效,加上手术视野清晰,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和开腹分期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有望完全取代传统开腹手术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康,银铎.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1):73-75.

[2]窦磊,郭科军.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3):241-245.

[3]周勇,简玉辉,梁朝明,等.腹腔镜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2):120-122.

[4]贺红英,阳志军,张洁清,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近远期疗效的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2):902-909.

[5]蔡鹏宇.肥胖型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7-9.

[6]赵芳,王建六,杨欣,等.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盆底功能恢复的对比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4,13(2):164-168.

[7]徐凤秦,李芳,朱小朝,等.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配合中药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8):851-853.

[8]冷有旭.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6):44.

[9]喻金梅,安云婷,郭晨,等.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4):67-69.

标签:;  ;  ;  

腹腔镜和开腹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临床对比刘海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