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美娇(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急诊科530003)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161-02
病情观察是指对病人的病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了解,对病情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急诊留观室的病人,集各疾病于起,除病种,病情变化快外,病人心理复杂,想法不一,护士应掌握各种疾病的症状、体征、急救等常识,除做好病情观察的同时,还应注意做好观察病人的护理病情观察关系着患者的安危,它是衡量护士护理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标志之一。我院急诊留观病区负责全院儿童、内科、妇产科临时输液和病情观察工作,患者驻留时间短,流动性大,病种多,病情繁杂、用药广,病情危重紧急、变化迅速,对其临床病情观察尤为重要,更需全面、系统、细致、及时、有效进行。
1加强病情动态,认真巡视病房。
1.1病情观察的重点:综合我院急诊的特点,儿童高热、儿童腹泻、手足口病、高血压、急腹痛等内科疾病、妊娠合并症等均为病情观察。
1.2病情观察的方法:近距离认真、仔细观察病人。首先直接观察,运用视诊、听诊、叩诊、嗅觉、询问及思考等方式,必要时运用辅助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听诊器等)配合,以增加观察的效果,对病人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间接观察,及时与分管医生、家属进行交流,以及通过各种检查检验报告单的解释过程,来获取有关病情的信息。再者要密切观察,对病情特殊者,要定时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做到及时巡视,及时处理,及时报告;对患者或家属的呼叫应随叫随到并认真观察,做好随机观察工作。
1.3病情观察的内容
1.3.1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等。
1.3.2观察疾病发作的时间、症状和体征: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是以恶搞动态的过程,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典型症状和体征需要一定的时间,且许多疾病的发作时间缺乏规律性。在此情况下,护士比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患者观察病情变化,更容易获得疾病发作时的第一手资料,如了解疾病发作的诱因、起病的方式、各种症状体征出现的时间顺序和发展规律等,及时了解或发现新出现的疾病或并发症,给予及时处理。
1.3.3其他:精神心理因素的外在表现;治疗、护理、监护的全过程、药物的毒副作用,病人的起居饮食等。
2注意做好夜间的病情观察
急诊患者病情变化是很难预料的,尤其是在夜间。夜间留观病区值班人员少,工作量大,责任较重,这就要求护士要有充沛的精力,保持冷静的头脑。一名护士要做好所有病人的护理非常困难,既要保证患者的休息,又不能忽略病情变化。交接班时认真、仔细观察病人,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当班期间应注意几点:一:听声音,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只要对听到的不同声音必须做出正确判断,对患儿由家属看护,对家属或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引起注意并及时做好观察及正确处理;二:是看体位,睡眠中患者姿势千姿百态,如何在各式的睡姿中发现异常,又不惊醒患者(家属),全靠护士的观察能力。因为患者由于受疾病折磨及其他因素影响,常会出现相应的异常体位或行为;三:查呼吸,患者入睡后,唯一能反映患者生存的标志就是呼吸、心跳。夜间查房时不可能把每个患者的脉搏都摸一遍,只有到每个患者的床前仔细查看呼吸是否正常。这种观察方法简便,又不影响患者的休息;四:看面色、唇色,看患者是否出现发绀现象;五:综合分析、掌握患者的病情,并把观察中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及时做好处理,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做好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是临床护理观察的具体表现,记录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对病情的诊断和质量具有一定影响。医护人员通过阅读记录的资料了解病人的病情进展,明确诊断后调整治疗方案。完整的医疗护理记录是科研的重要资料,护理记录属合法文件,为法律认可的依据,护理人员应认真对待各项护理书写,对病人在急诊留观期间的病情、治疗、护理做完整准确的记录,才能保护护士自身的合法权益。
4讨论
观察病情是整个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十分细致的一个环节。留观病情观察是对病人病情进去全面了解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最能体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是认知疾病的全过程,是护理程序中的基础[1]。病情观察直接体现了护士工作的责任心、业务水平和识别病情危重与转归的能力。通过观察及时准确地捕捉到病人的病情变化为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采取及时果断的治疗抢救措施,往往可为患者赢得抢救生命的宝贵时间,能使病情转危为安。护士与病人及家属接触机会最多最频,既是第一手临床资料的收集者,又是病情变化的目击者,比医生更易发现患者的一过性或间断性病情变化,对病情的观察更有连续性,所提供的信息更有参考价值。急诊留观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多数都是随机性的,计划性诊断、治疗措施相对很少。护士应多巡视、勤观察,尤其是对疾病关键的症状或当前突出的症状进行动态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先兆,快速作出判断,采取科学、有效的救治措施,极力挽救病人的生命。让患者在留观期间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