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它包括前部支架、后部支架和前部支架尾端设置在后部支架后上方的伸出部支架,且上述支架均分别对称设置在车体两侧;前部支架呈弧状设置在车体的前方和上方;前部支架前端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两侧前部支架的前横板;前部支架前部上方设置有棚沿,棚沿和前横板之间设置有前部挡板;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稳定,拆装方便,可根据不同车体宽度及驾驶人体型高度来固定和调节适应,不但极大地提高了装置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也进一步优化了驾驶人员的使用体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部支架(1)、后部支架(2)和前部支架(1)尾端设置在后部支架(2)后上方的伸出部支架(3),且上述支架均分别对称设置在车体(15)两侧;所述前部支架(1)呈弧状设置在车体(15)的前方和上方;所述前部支架(1)前端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两侧前部支架(1)的前横板(4);所述前部支架(1)前部上方设置有棚沿(12),所述棚沿(12)和前横板(4)之间设置有前部挡板(13);所述前部支架(1)正上方和伸出部支架(3)上设置有棚布(11);所述前部支架(1)前部横向设置有前部调节杆(5),所述前部调节杆(5)上套设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有两个,且其一端分别设置在车体(15)两侧;所述后部支架(2)下部均匀间隔开设有调节孔(8),且两侧的后部支架(2)的调节孔(8)之间设置有后部调节板(7)。
设计方案
1.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部支架(1)、后部支架(2)和前部支架(1)尾端设置在后部支架(2)后上方的伸出部支架(3),且上述支架均分别对称设置在车体(15)两侧;所述前部支架(1)呈弧状设置在车体(15)的前方和上方;所述前部支架(1)前端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两侧前部支架(1)的前横板(4);所述前部支架(1)前部上方设置有棚沿(12),所述棚沿(12)和前横板(4)之间设置有前部挡板(13);所述前部支架(1)正上方和伸出部支架(3)上设置有棚布(11);所述前部支架(1)前部横向设置有前部调节杆(5),所述前部调节杆(5)上套设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有两个,且其一端分别设置在车体(15)两侧;所述后部支架(2)下部均匀间隔开设有调节孔(8),且两侧的后部支架(2)的调节孔(8)之间设置有后部调节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包括套设在前部调节杆(5)上的套筒(601),所述套筒(601)一端设置有固定杆(602),所述固定杆(602)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连接片(6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调节板(7)安装设置在车体(15)后部,且后部调节板(7)与后部支架(2)之间通过螺栓结构(16)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支架(2)上部内侧设置有滑槽(201),所述滑槽(201)内分别设置有后部滑动挡板(9)和后部固定挡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支架(1)、后部支架(2)和伸出部支架(3)均为横截面为方形的钢制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挡板(13)上开设有窗口(1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装置辅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车用晴雨棚装置普遍为两侧长架和在其中间设置的透明挡板和上方设置的雨布的棚体结构,用于为驾驶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驾驶环境,一定程度上有着遮阳和防风挡雨的功能。
但作为现有的晴雨棚装置,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不同品牌及规格的车体有着不同的车身宽度,而目前统一制式晴雨棚难以实现对不同宽度的车体进行完全固定;因此容易出现使用过程中摇晃甚至脱落的情况。其次,因为驾驶员身高体型不同,需要对晴雨棚的高度进行调节,才能实现最好的防风挡雨效果及驾驶体验,而显然这是当前市场统一规格制式的晴雨棚无法满足的;最后,因为考虑在使用晴雨棚的过程中,考虑到整体结构强度会因体型的增大而减弱,因此需要一种更为紧凑牢固的晴雨棚框架连接结构,且同时要满足覆盖住整个车体的顶部棚体面积的晴雨棚来实现该领域这一装置发展的进一步创新改进及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它结构稳定,拆装方便,可根据不同车体宽度及驾驶人体型高度来固定和调节适应,不但极大地提高了装置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也进一步优化了驾驶人员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它包括前部支架、后部支架和前部支架尾端设置在后部支架后上方的伸出部支架,且上述支架均分别对称设置在车体两侧;所述前部支架呈弧状设置在车体的前方和上方;所述前部支架前端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两侧前部支架的前横板;所述前部支架前部上方设置有棚沿,所述棚沿和前横板之间设置有前部挡板;所述前部支架正上方和伸出部支架上设置有棚布;所述前部支架前部横向设置有前部调节杆,所述前部调节杆上套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有两个,且其一端分别设置在车体两侧;所述后部支架下部均匀间隔开设有调节孔,且两侧的后部支架的调节孔之间设置有后部调节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套设在前部调节杆上的套筒,所述套筒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连接片。
进一步的,所述后部调节板安装设置在车体后部,且后部调节板与后部支架之间通过螺栓结构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部支架上部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分别设置有后部滑动挡板和后部固定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前部支架、后部支架和伸出部支架均为横截面为方形的钢制弯管。
进一步的,所述前部挡板上开设有窗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装置中设置了伸出部支架,实现了更为紧凑牢固的晴雨棚框架连接结构,且同时达到了覆盖住整个车体的顶部棚体面积的效果;并利用可在前部调节杆上滑动的固定架结构,针对不同车身宽度的车体,也能实现轻松且稳固的连接固定。
2、本实用新型中前部支架、后部支架和伸出部支架均为横截面为方形的钢制弯管,这样可以使棚体使用时更加稳固,同时横截面为方形的钢制弯管更容易打孔定位和安装。
3、构件连接处的螺栓结构,可以轻易调节和拆装构件,避免了整体占地空间大不容易装运和维修拆卸的麻烦。
4、后部滑动挡板的设置,可以对晴雨棚后方实现可调式的全面遮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局部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部支架;2、后部支架;3、伸出部支架;4、前横板;5、前部调节杆;6、固定架;7、后部调节板;8、调节孔;9、后部滑动挡板;10、后部固定挡板;11、棚布;12、棚沿;13、前部挡板;14、窗口;15、车体;16、螺栓结构;201、滑槽;601、套筒;602;固定杆;603、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可调式车用晴雨棚,它包括前部支架1、后部支架2和前部支架1尾端设置在后部支架2后上方的伸出部支架3,且上述支架均分别对称设置在车体15两侧;所述前部支架1呈弧状设置在车体15的前方和上方;所述前部支架1前端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两侧前部支架1的前横板4;所述前部支架1前部上方设置有棚沿12,所述棚沿12和前横板4之间设置有前部挡板13;所述前部支架1正上方和伸出部支架3上设置有棚布11;所述前部支架1前部横向设置有前部调节杆5,所述前部调节杆5上套设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有两个,且其一端分别设置在车体15两侧;所述后部支架2下部均匀间隔开设有调节孔8,且两侧的后部支架2的调节孔8之间设置有后部调节板7。
为了进一步对不同宽度车体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架6包括套设在前部调节杆5上的套筒601,所述套筒601一端设置有固定杆602,所述固定杆602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连接片603。
为了进一步优化对晴雨棚高度调节,所述后部调节板7安装设置在车体15后部,且后部调节板7与后部支架2之间通过螺栓结构16活动连接。
为了对不同高度的晴雨棚后部实现全部遮挡,所述后部支架2上部内侧设置有滑槽201,所述滑槽201内分别设置有后部滑动挡板9和后部固定挡板10。
为了增强装置的结构强度和耐用性,所述前部支架1、后部支架2和伸出部支架3均为横截面为方形的钢制弯管。
优选的,所述前部挡板13上开设有窗口1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7731.9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757364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62J17/08
专利分类号:B62J17/08
范畴分类:32C;32G;
申请人:文顺怡
第一申请人:文顺怡
申请人地址: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左权镇清泥村
发明人:文顺怡
第一发明人:文顺怡
当前权利人:文顺怡
代理人:陈铭浩
代理机构:43207
代理机构编号: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